日前,根據環球時報援引美媒的消息,美國TheDrive 網站《戰爭地帶》欄目近日報導稱,美國仍在繼續推進"忠誠僚機"計劃,F-15戰機已經掛載UTAP-22 Mako"忠誠僚機"無人機進行了一系列相關測試。
(F-15C 掛載UTAP-22 Mako "忠誠僚機"無人機)
"忠誠僚機"無人機是波音公司於5月5日在澳大利亞雪梨首次展示,旨在和其他有人、無人平臺組成協同作戰編隊的無人作戰飛機,該飛機是空戰模式邁向"有人/無人結合"的重要一步。對於這一起源於美國的計劃,澳軍投入了2571萬美金,打造了澳大利亞首款自研的戰機。據悉,"忠誠僚機"計劃是澳大利亞進行的空軍力量轉型的重要一步。
(UTAP-22 Mako"忠誠僚機"無人機也可以從地面發射架上發射)
本次測試的無人機為UTAP-22 。UTAP項目全稱為Unmanned Tactical Aerial Platform,無人戰術空中平臺。UTAP-22改進自BQM-167A,是一款低成本無人作戰飛機。該項目由來已久,2015年11月23日,Kratos防務與安全公司曾自掏腰包,組織了無人戰術空中平臺(UTAP-22)的第二次飛行。這次飛行測試,包括與空中載人的AV-8B "鷂"式戰鬥機進行94分鐘的協作空降作戰,通過戰術數據鏈展示命令和控制,使用AV-8B進行自主編隊飛行,以及在戰術網絡中的操縱者之間嘗試轉移UTAP-22控制權等實際操作。
(波音與澳大利亞聯合研製的"忠誠僚機"第一架原型機)
UTAP-22的性能參數和BQM-167A基本一致,長度約為 6.1m,翼展3.2m, 空重313公斤,最高起飛重量為 646公斤。搭載一臺 MicroTurbo Tri 60-5 渦輪噴氣發動機,可以達到0.93馬赫的最高速度,巡航速度為230節(425公裡/小時),可以拉升到50000英尺的高空。同時可以攜帶大量的載荷,它可以攜帶159千克的內部有效載荷,227千克的外部有效載荷,並且每個機翼上具有45千克載荷能力的武器硬點。高空飛行時間大約3小時,最大航程可以達到1500英裡。在2017年5月,UTAP-22正式名稱改為Mako。
(F-15C掛載Mako)
BQM-167A主要的設計初衷是為了美國空軍提供現實而全面的端到端武器實戰培訓,即消耗性的靶機。所以造價上比較廉價。其衍生出的UTAP-22造價也只在200-300萬美金。最初的UTAP-22 Mako 可以用火箭助推器從地面靜態發射起飛,巡航結束後,可以通過釋放降落傘,降落到地面,進行回收、翻新和再利用。從而可以大大降低研製成本。
(BQM-167)
"忠誠僚機"計劃的具體目標在於,研製靈活的自主系統,用於服務組建高效的人機編隊,同時實現多種機器協同作戰。該計劃要達成的效果是,確保編隊可在複雜、對抗環境下作戰,確保自主系統可在未知、動態的環境下的安全、高效運作。在美軍構想中,"忠誠僚機"將和F-35進行搭配,既可以為F-35提供支援,也可以直接對敵目標實施打擊。在這種設想下,有人機擔任了指揮角色,無人機可以作為偵察/攻擊機。利用隱身性能極佳的無人機探測敵區目標,並通過完備的數據傳輸通信系統,與有人機完成數據的傳輸和整合。在實戰對抗中,無人機可以和有人機形成搭配和掩護。
(有人機/無人機協同作戰編隊)
當前很多軍事理論認為,有人機/無人機協同作戰的模式將成為未來的主流空戰模式。這也是澳大利亞如此看重該項目的原因。澳軍希望,"忠誠僚機"能夠做到,在戰鬥中保護預警機,掩護F-35、F/A-18超級大黃蜂等有人戰機進行偵查、實戰任務。在澳大利亞主力戰機老化嚴重的情況下,"忠誠僚機"項目或將成為其空軍力量轉型的關鍵一步。
(無人機協同預警機設想圖)
在實際的對抗中,戰場信息和環境瞬息萬變,儘管當前無人機的智能系統可以做出一些判斷,但其性能還是不如人腦的思維判斷能力。當前主流的無人機作戰模式,是由操作員遠端控制無人機進行偵查和打擊任務,但其遇到突發情況時,指揮和決策能力不足以做出最優解。而"忠誠僚機"代表的有人/無人機協同作戰,就可以充分發揮出無人機的作戰優勢,可以以低成本極大提升空軍的作戰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