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12月19日引述"飛行國際"網站的報導稱,12月9日美國空軍F-22、F-35A和XQ-58A三種隱身飛機進行編隊飛行測試,並試圖通過"一號門戶"機載通信系統進行數據共享,但遭遇阻礙,在測試中,F-22和F-35實現了數據共享,但XQ-58A"女武神"無人機無法分享數據,目前美軍正在研究這一問題並著手解決。
(F-22、F-35和XQ-58A三種飛機"數據互聯"測試)
使用數據鏈進行信息共享,是現代軍隊的一個重要特徵,在以往的機械化時代,軍隊依靠裝備的坦克、裝甲車和戰鬥機的數目來考慮戰鬥力的強弱,但是這種模式在1991年海灣戰爭時被打破,以美軍為首的多國部隊在總兵力方面處於劣勢,但是卻在信息領域對伊拉克軍隊佔有絕對優勢,所以海灣戰爭多國部隊的勝利也被稱為"矽片對鋼鐵的勝利"。
(海灣戰爭是人類第一次"信息化"的戰爭)
其實海灣戰爭勝利背後就是資訊時代軍隊對機械化軍隊的勝利,在資訊時代,軍隊的建設和機械時代是完全不同的。
以戰鬥機為例,在機械時代,空戰大多是一對一,二對一的騎士式的對決,戰鬥機之間相互咬尾、追逐(狗鬥),都是儘可能尋找開火的機會,同時儘可能不讓敵方有瞄準自己的機會。但是在資訊時代,空戰的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因為還會出現A戰鬥機發現目標後,通過數據鏈告知B戰鬥機,再由B戰鬥機發射空空飛彈擊落目標,甚至是B戰鬥機發射飛彈,再由C戰鬥機進行制導並命中目標這種作戰模式。換句話說,戰鬥機之間形成一個數據共享的網絡,這樣戰鬥機之間可以自動共享情報,從而發揮出1+1>2的作戰效能。
(XQ-58A"女武神"無人機)
近年來隨著無人機技術的發展成熟,美國軍方也開始設想把無人機和有人駕駛戰鬥機共同融合成為一個作戰網絡,這就是"忠誠僚機"計劃,而XQ-58A"女武神"是該項目第一款目標飛機。
根據美軍的規劃,F-22或者F-35戰鬥機可以同時操控多架XQ-58A"女武神",讓這些無人機在有人駕駛的戰鬥機之前約100公裡的空域飛行,通過"女武神"的機載觀瞄系統進行對空對地觀察,一旦發現目標,則後方的有人駕駛戰鬥機就可以遠程遙控前出的"女武神"對目標進行攻擊,這樣有人駕駛的戰鬥機可以不用露面,不用暴露,從而大大減少了人員傷亡。特別是:即使敵方發現了後面指揮操控的戰鬥機,並對其發動攻擊,前方的"女武神"也可以自行攔截來襲飛彈,從而保證後方戰鬥機的安全。
(使用無人機實施遠程攻擊,而有人駕駛的戰鬥機則躲在後方,這樣可以有效避免人員損失)
但是這種作戰模式對於數據鏈的要求非常高,因為是實時傳導,所以要求無線數據鏈的帶寬要大,信號要穩定,並且可以兼容多架無人機共同傳輸信號,以及有人機和無人機、有人機和有人機之間的數據相互傳輸,而這種技術,只有5G技術才能實現。
(F-22和F-35定型較早,使用的通信技術相對落後)
由此可見,美國本次測試失敗就可以理解了,F-22和F-35作為已經定型量產的戰鬥機,這兩者之間大概率使用的是傳統的4G網絡傳輸信號,由於F-22和F-35都是有人駕駛的戰鬥機,即使出現信號延遲或者短暫"失聯"也不影響飛機的正常飛行,但是"女武神"無人機不同,這種無人機需要實時的監控,原先美軍的4G網絡帶寬和傳輸率很難滿足需求。這一點在5G技術發展之初就已經明確提出:美軍很早以前提出的"網絡中心戰"的實現條件就是必須依附於5G通信網絡,否則基本不可能實現。
(不僅僅是五代隱身戰鬥機,即使是四代戰鬥機也可以攜帶"忠誠僚機"實施作戰)
根據報導美軍本次使用的"一號門戶"數據網路在"女武神"無人機發射後不久就和F-22、F-35兩款五代戰鬥機斷開了數據接口,所以美軍有多項測試目標無法實現。但是美軍這一測試也提示了我們,應該加快發展我國自己的"忠誠僚機"系統,因為我國所面臨的局面比美國嚴重得多,目前我國的國土尚未完全統一,而且在邊境地區依然有大量不穩定因素,特別是作為全球霸主的美國一直堅持對我國實施遏制打壓的政策,並且已經在西太平洋地區集結了大批兵力,這些外部因素都促使我們必須加快發展我們自己的高科技空軍,美軍的思路顯然值得我們參考。
(攻擊-11完全可以直接作為中國自己的"忠誠僚機"使用)
如今解放軍也裝備了攻擊-11和無偵-8這樣的高性能隱身無人機,如果把這些飛機和殲-20戰鬥機整合在一起,那麼將會形成我們中國自己的"忠誠僚機"系統。再加上我們在5G技術方面還佔有相當大的優勢,依照美國的思路,發展中國自己的新式網絡化空戰系統,相信必然會事半功倍,畢竟兔子是習慣於"摸著鷹醬過河"的。
(摸著鷹醬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