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是體系對抗,光指著一件明星武器不行的,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的防空飛彈,反衛星,反輻射飛彈,預警機,電子戰機齊頭並進的原因,同時決定戰爭的還是人。中美打防禦戰和外海,外國遭遇戰也是不同的。
殲20隱身是沒有問題的,邊條翼都是呈對角線,可以做到對雷達的有效反射,不要以為鴨翼就不隱身,那可是風洞吹出來。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殲20與F20,我們差距還是很大的,動力,隱身這二方面還有差距,特別是動力,差的不是一點點,如果綜合發動機性能,基本差二代。
我們國家不會向美國等西方國家一樣還沒出來就開始吹噓了,大家知道我國雷射武器,高速滑翔武器先進至少比美國超出十年甚至更遠,只是很是低調,請大家不要小看我國發達的科技。
我敢預言美國三十年內不會有太多變化,可我們三十年後絕對世界老大,不管哪些方面,我們拭目以待!個人認為隱身性不如f 22,信息化網絡化水平不如f -35,當然也不是說我們的殲20一無是處;反之,殲20航電水平強過f22,隱身性強過f35。
F22和F35先於j20問世,毫無疑問,在有這兩款飛機的前提下,讓誰去設計j20也都一定要弄清楚F35和F22的底數,然後再去有針對性地去設計自己的j20,所以,j20除了航發以外,其它性能超過美國這兩款戰機是非常有可能的。
而航發是相對完整的總成,以後研發出性能更好的了,換上就是了。鴨翼問題本就是爭論中,成飛也發表過相關論文。《鴨翼的rcs影響研究》,裡面有比較清晰的數據比對。而且拿0.00001和0.0001比意義不大。戰鬥機這東西本就是針對應用做出取捨的,不可能面面俱到。 發動機是美國強沒什麼好說的,本就厲害的不是一星半點。
但是你弄錯了一件事,作戰半徑j20優於f22,滯留時間也優於f22。機載電子設備我不知道你從哪裡來的結論,後發優勢是j20在電子設備方面的後發優勢是普遍認可的,你說別人嘴炮,用了很多激烈的詞,是否拿出一些數據來?
個人感覺你這文章就是為了黑而黑的,打著什麼忠言逆耳的名號,得出結論有錯的,比如航程問題,有想當然的,比如f22電子設備優於j20。航電上我們有後發優勢,十年前最好的諾基亞也比不上現在的小米的功能。這個是要看具體功能指標的,不是誰嘴硬不硬的問題。
要說比不上f35,我承認,22嘛,畢竟太老了。三D列印是新工藝領先的標誌,怎麼反成了不足了?三地列印精度高,能夠做出複雜的造型,成品率高,不需要複雜的工藝準備,對於批量較小,不需要嚴格控制成本的航空航天類產品最適合了。
我只知道F22因技術缺陷故障摔了幾架,而致命性缺陷至今沒有解決!而它的實戰性能並末在與相似級別的戰機實戰中得到檢驗。它的神話還只是停留下美國政客和美軍方的發言中!其中不乏自欺欺人及恐嚇別國的成分!我們要正視自己的不足是正確的,但一味吹捧神話別國的做法同樣不可取!不可否認的是J20及F22絕對是目前世界上最優秀的戰機,它們各有優劣,說兩者沒有可比性真的是怡笑大方了。
下22飛控還不如殲十,太老了,殲十就實現飛控火控一體化,梟龍已經是F35的飛控,20隻會更先進,官八股文已經說過了,3D列印無尺寸限制,強度太全機比F22之類減重數百公斤,並增加了內部油箱容積,而且後發光電一體化,分布式多功能航電領先,智能天線是F22想都不敢想的科技,加上運程15,F22連還手的機會都不會有,所謂隱身也就笑話,有哪個大國不能做到5000公裡外監控F22?
美國的科技實力還是很強的,但是別以為美國財大氣粗就會花大價錢買裝備,美國的裝備通常也會選擇經濟適和大規模列裝。這次說到的f22,當年的競爭機型yf23比前者更為優秀,技術更先進,但是價格昂貴,同時大量新技術有些隱患。隱患可以慢慢驗證的。但美國選擇了f22.咱們國家和美國不一樣,珍愛自己的和平,同時正視自己的與美國的差距,並用幾代人的汗水和生命奮起直追。所以裝備都是選擇最好的,能保衛國家的。這與美國的國家策略是有區別的。
沒有實戰的武器都只能是算紙上談兵,看紙面數據比F22晚發的殲20佔不到什麼便宜。但問題是不是也應該反過來想,我們自己有了隱身戰鬥機,是可以是騾子是馬的拉出來比一比。可我們自己通過對隱形戰鬥機的研究,更可以通過該技術對隱身進行反制,這點與性能上正面衝突一樣重要,甚至在使用和制衡的意義上要大於正面硬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