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20年即將過去。這一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嚴重衝擊,銀行業也因此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和挑戰。一年來,銀行業金融機構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提高政治站位,主動作為,在危機中搶機遇抓先機,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採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讓利實體經濟,增加有效資金供給,優化信貸投向結構,更加注重金融支持的有效性與精準性,使更多資金流入實體經濟領域,發力脫貧攻堅、助力高質量發展,交出了一份亮麗答卷。本期策劃從銀行業機構這一年如何有效支持實體經濟、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推動理財業務轉型發展等角度進行回顧與展望。
戰疫情穩企業保關鍵
銀行業服務實體經濟有量更有質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嚴重衝擊。如何助力大小企業「活下去、留下來、強起來」,考驗著銀行業金融機構服務實體經濟的有效性與精準性。
一方面,銀行業加大信貸支持力度,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的融資支持;另一方面,推出延期還本付息、無擔保信用貸款等新措施與新產品,有效對衝了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負面影響,為穩住經濟基本盤保駕護航。來自銀行業金融機構的一筆筆融資支持,猶如一條條涓涓細流匯聚成河,釋放出加強疫情防控、推動經濟社會恢復發展的強大金融能量。
戰疫情 助復工
「農行及時提供貸款,解了燃眉之急, 我們一定保質保量生產,為抗擊疫情作出更大的貢獻!」疫情發生以後,拿到第一筆貸款的江蘇愛特福84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作出莊嚴承諾。作為全國最大的消毒液生產基地,該公司第一時間全線開工,但由於對春節期間復工準備不足,資金周轉出現困難。農行江蘇淮安分行得知情況後,立即開通綠色通道,省、市、縣三級行加班加點、特事特辦,在企業原有2000萬元貸款基礎上,迅速增加信貸投放500萬元,幫助企業迅速投入到抗疫戰鬥中。
今年以來,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銀行業與全國人民同呼吸、共命運,急國家之所急,解國家之所需,迅速建立起疫情防控金融應急服務機制,為抗擊疫情提供及時、足額、便利、優惠、精準的金融支持。
特殊時刻,需要特殊舉措。助力抗擊疫情,多家銀行迅速開闢授信綠色通道,通過線上辦理等手段保證資金匯劃速度;貫徹落實專項再貸款政策,銀行業積極滿足衛生防疫、醫藥產品製造及採購等方面的合理融資需求,並以減免手續費、完善續貸政策、提供優惠貸款利率等方式,支持企業降低疫情帶來的負面影響。在包括銀行業在內的金融機構的共同努力之下,緊缺的資金迅速流向抗疫一線,為抗擊疫情貢獻出積極的金融力量。
伴隨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好轉,復工復產工作被提到首位。為企業復工復產「護航」,銀行業努力實現小微企業信貸「增量、擴面、提質、降本」,緩解企業面臨的資金壓力;落實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加大對受疫情影響嚴重的行業和地區的中小微企業信貸支持;政策性銀行發揮逆周期調節作用,全力支持民營、小微企業發展;幫助產業鏈上下遊中小微企業解決流動資金緊張等問題,不少銀行加快推廣供應鏈金融創新產品……
「芍藥花是季節性很強的苗木,過季種植就沒有存活率。如果沒有工行這筆貸款,讓我們等一年的時間才能複種下去。」拿到疫情發生後的第一筆貸款,武漢脈地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非常激動。
為確保企業順利復工復產,各地銀行業金融機構創新推出多種授信模式,通過提供專項信貸額度,加大貸款展期、續貸力度,減免利息等各類扶持舉措,給企業引去金融活水,為經濟發展保駕護航。
穩企業 保就業
「一次就為我們授信1700萬元,先期發放了500萬元,還享受財政貼息,一個月可減少4000多元的利息支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福建中觸電子有限公司今年在原料採購方面面臨資金缺口,建行福建分行很快為該公司提供了專屬融資支持。拿到第一筆到帳資金,中觸電子有限公司負責人激動地表示,他們將抓緊搶進度,一定要把疫情造成的損失彌補回來。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下,銀行業迅速將工作重點轉向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上,全力幫助市場主體渡過難關、挽回損失。一方面,銀行業加大信貸支持力度,確保受疫情影響較大的領域和行業及時獲得信貸支持;另一方面,銀行業加大對相關企業優惠利率信貸、無擔保信用貸款的投放,實施中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減少銀行收費等一系列減費讓利措施,盡最大可能為實體經濟提供低成本貸款。
服務「六穩」「六保」,全面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來自人民銀行的數據顯示,截至9月末,小微企業融資新增3萬億元,同比多增1.2萬億元;支持小微經營主體3128萬戶,同比增長21.8%;截至9月末,全國銀行業金融機構已累計對189萬家市場主體的貸款本金和91萬家市場主體的貸款利息實施延期,共涉及4.7萬億元到期貸款本息;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支持工具合計提供激勵資金47億元,惠及50萬家小微企業。
與此同時,企業融資綜合成本持續下降。數據顯示,9月新發放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為4.92%,較上年12月下降0.96個百分點。
「利率從6.175%降至3.85%,算下來,公司每年大概能節省利息8萬元。」疫情發生以後,廣發銀行加大對武漢創聯凱爾諮詢顧問有限公司的融資支持力度,將該公司的貸款利率在去年的基礎上予以降低,還積極協助其辦理了武漢市專項紓困貸款貼息業務,儘可能減輕企業經營負擔。
「看到青年人因疫情失業時我就在想,如果銀行能夠給我提供比較優惠的資金支持,把公司融資成本降下來,那我就有能力支持更多的青年員工創業。」創聯凱爾諮詢顧問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得到廣發銀行的融資支持後,該公司主動降低下遊孵化企業的運營成本,吸引更多年輕人自主創業。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無論是「六穩」還是「六保」,就業都被置於首位。市場主體是經濟運行最基本的單位,保住市場主體,才能保住就業、保住民生。在銀行業的融資支持下,企業 「活下去、留下來、強起來」,意味著無數員工的「飯碗」被保住。穩住經濟基本盤,兜住民生底線,銀行業作出了積極貢獻。
抓重點 保關鍵
重大工程投資體量大、涉及領域廣,在穩增長中挑大梁。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企業復工復產、重大工程開工建設面臨著一定的資金壓力,急需金融支持。對此,今年銀行業金融機構重點加大對重點項目的融資支持,及時響應,足額授信,推動項目建設加快推進。
以渝懷鐵路建設為例,渝懷鐵路二線涪秀段全長約306.73公裡,是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的重要建設項目,也是帶動彭水縣、酉陽縣等深度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的重點扶貧項目。但受到疫情發生以來鐵路運量大幅下降的影響,該項目的建設方渝涪鐵路有限責任公司面臨著各類運行建設費用居高不下、收入卻大幅下降的資金困局。國開行重慶分行了解這一情況後,及時向渝涪鐵路發放了5500萬元專項貸款,為渝懷二線涪秀段復工建設按下了「快進鍵」。
在融資等各項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今年鐵路、公路、機場、水利、能源等領域的重大建設擺脫疫情不利影響,一項項重大工程進展順利、喜訊連連。
製造業是受本次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之一。疫情發生以來,民營、小微企業資金周轉接續壓力顯著增大,其中很多來自製造業企業。今年以來,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快創新產品和服務,完善內部管理機制,對高技術製造業予以重點支持。與此同時,大型銀行加大發揮「頭雁」作用,明確提出「全年製造業貸款餘額增速不低於5%」的目標,金融資源持續向製造業傾斜。
陝西鼓風機(集團)有限公司是擁有諸多核心技術的裝備製造業重點企業,在全球市場處於領先地位。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節奏,回款壓力驟然加大,急需低成本資金救急。
「在遇到困難的關鍵時期,我們感受到了國開行與企業攜手並肩、共克時艱的真摯情感!」國開行陝西分行了解到企業的困境後,快速啟動綠色通道,迅速完成了評審、授信審議、合同籤訂等流程,在24小時內實現了3億元專項貸款發放,解了企業燃眉之急。
在銀行業的全力支持下,今年製造業貸款結構優化成效明顯。10月末製造業貸款中,中長期貸款佔比29.41%;高技術製造業中長期貸款佔全部製造業中長期貸款的21.13%。兩項佔比較去年同期均有所提高。
繼續提升對實體經濟的服務質效,業內專家認為,下一步銀行業金融機構還應推動金融產品與服務創新,確保新增信貸重點流向製造業、中小微企業等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助力我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本報記者 周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