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給自己輸入各種正能量,滿以為自己會精神滿滿,不被任何事打倒。和人相處嘴兒笑得跟個哈巴狗似的,想想自己都這麼積極陽光了,心情怎麼還不好? 你是不是也有上訴的疑問,覺得自己每天正能量滿滿,但是心情總不大好轉。這就不經讓人懷疑,每天懷著積極樂觀的心態難道還錯了不成?
心理學上有一個專業名詞——反向形成。這個詞通俗的講就是按照自己潛意識的願望反著來。舉個例子,下午上物理課,你著不住了,想睡覺,可是呢,這個課又很重要,老師還不好惹。所以你只能壓抑著自己內心的渴望,忍著困意去老師的講課。這個時候,使用反向形成這一機制能夠很好的幫助你自律,做你應該做的事。
然而,在出現了每天給自己加油鼓起反而日漸消沉的情況後,顯然是你運用「反向形成」這個機制過度了。對自己要求太為苛刻,強忍著自己內心的渴望,一味地違背自己的心願,久而久之,心情就變得很壓抑,沒有精神了。比如生活中,你特討厭一個人,但是呢這個人他又一直在你的生活裡跑來跑去,你想把他趕走,因為各種原因,你不能趕走他,而且還得和他友好相處。你心裡就一直暗示自己,哎呀,你別這樣,大氣一點,他也沒你想得那樣不好。就像你不喜歡吃蔬菜,但它吃了對身體有好處,你不得不去吃。這種局面出現多了,心裡難免會受到一萬次打壓,人的精神狀態就不行了。
那麼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 最好的辦法就是承認你內心的想法,有可能的話去滿足它。如果你的想法太過極端,那麼你也不要完全的去實現它,做出稍微一點兒響應就夠了。比如你不喜歡你的老闆,你覺得他脾氣很不好,犯點小錯,他臉黑得更烏雲似的,下一秒就開口大罵,吐沫星子都能噴你一臉的那種,一點也不尊重你。你心裡不舒服了,怎麼嘛?難道上前甩他一封辭職信,不幹了?怎麼能行,稍微平靜下心態,不要衝動,雖然不能按照你心裡那種大快人心的節奏來,但你可以找找你的專屬樹洞,說說老闆的壞話嘛,把心裡的火氣通通撒出來,當然要指名道姓的說,不然你朋友會以為你罵她呢!適當適當排解情緒總比不給甜頭的欺騙自己要好的多。不要讓臉上的面具戴得太長,給自己一副很快樂的假象,有時候你稍微的承認自己不快樂,稍微抱抱自己就會好很多。
沒必要每天強裝一副百毒不侵的樣子,違背自己的內心,去做自己根本不願做的事。真正的正能量是不帶謊言,不帶欺瞞的正能量,每天騙自己過得很好,是不是一點兒作用也沒有。直面自己的內心,偶爾給它一點甜頭,讓它有點盼頭。
圖源網絡,如有侵權立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