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近兩個月了,50斤的大袋子麵粉還有一個底了,北方人愛吃麵食真錯不了,米飯偶爾吃一頓還可以,總覺得不如吃口饅頭,吃得飽吃的舒坦,這大袋子麵粉看上去沒啥特別,我卻捨不得吃,總是和買的麵粉摻和著吃,是的這50斤的麵粉不是買的,是農村的老媽自己種的麥子,把麥子拉倒磨坊磨的麵粉。
雖然它只是一袋子普通的麵粉,我卻珍藏的了不得,不僅僅是因為是媽媽自己種的麥子磨的麵粉,而是它做出的飯的味道,讓忘不了家鄉那一方泥土的味道。更讓我想起小時候家的味道。
它不精細,摸起來有點像黃沙土,它也不是單純的麥芯粉,農村人吃東西可沒那麼細緻;它也不是全麥粉,粗糙的噎嗓子;它也不白,咋一看上去它就是黃裡透著黑,用它做的麵食無論蒸的、煮的;都是黑黃黑黃的,像中國人的黃皮膚,它不像買的麵粉那麼細軟,摸起來像是澱粉;更不會像買的麵粉那麼白,雖然包裝上都寫著無增白劑,可蒸出的饅頭真是白。
索性,把這僅有的一點帶著家鄉味的麵粉蒸饅頭吧,吃不了還可以放冰箱冷凍保存。擼起袖子幹起來!現在的人蒸饅頭都玩起了花樣,有放牛奶的,嫌奶味不夠濃鬱,乾脆放奶粉,放白糖的等等的,我也嘗試過,感覺還是不如單純的饅頭吃得好吃,永遠吃不膩!再說,現在的人營養夠豐富的了,不要再想著法子增加營養了,還原食物的本色,不要浪費食物挺好的!
黝黑黝黑的饅頭熱氣騰騰的出鍋,一頓飯一家人吃肚裡五六個,從圖中看出有啥區別了嗎?白的是買的麵粉蒸的饅頭,不知朋友們吃過這黑黑的大饅頭嗎?有嚼勁富韌性,泡在菜湯裡都不散;黑黑的模樣不俊,卻滿滿的陽光下的小麥香。農村人頓頓吃,城裡人卻賣不著!
我雖然在城裡安了家,有了城市的生活、工作,還是會常常懷念老家的一切,當下正值春天,老家有一望無際碧綠的麥田,麥苗鬱鬱蔥蔥瘋狂生長;滿園的金燦燦的油菜花兒;還有滿地的,純天然的,在城市裡賣的極其昂貴的野菜,當然田間地頭總少不了忙碌的鄉親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