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成為城裡人?農民進城的底氣缺失,城裡人也來湊熱鬧?

2021-01-20 騰訊網

農村的生活,最大的優點就在於獨家獨院的居住方式,既可以防範疫情,又可以避免城市「鴿子樓」因隔音不好,而造成的鄰裡矛盾。而且,農村生活沒有城市的擁擠和浮躁。

而隨著城鎮化的不斷推進以及農村年輕人的爭相進城,「一夜」成為城裡人,已經不再是一件稀奇的事情。除了部分農村年輕人,需要掏空幾代人的積蓄進城買房以外,剩餘農民的進城意願,近幾年卻有連續下降的趨勢。

其實,無論是對於已經進城,還是還未進城的農民而言,對於進城這件事,大多都存在底氣缺失的情況。因為成為「城裡人」,生活卻變得更拮据,是農民最害怕的事情。

「一夜」成為城裡人,都有哪些後果?

如果未來大批農民「一夜」成為城裡人,產生的直接後果主要有以下兩方面。

首先,大量農民擁擠於縣城,需要面臨的不只是生活成本的上漲。隨著以縣域為中心的城鎮化布局開展,大量農民擁擠於縣城後,需要面臨的不只是因水費、物業費,所造成的生活成本上漲。更重要的一點就是將面臨嚴重的崗位競爭,而在以「學歷為重」的社會環境中,即便是環衛工等最底層的工作,很多農民也可能無力參與,只能繼續赴外地打工。

與此同時,失去農民的支撐後,食物的供應和價格或將出現波動。農村的「小農種植」模式,已經實現了連續17年豐產。而且,農村的「散養模式」,也仍舊是目前國內養殖業的主要模式。而大量農民進城後,作為替代者的社會資本,在以利益為重的前提下,很可能因糧食作物種植面積的減少而影響食物供應。同時,養殖業壟斷的形成,也很容易使肉類產品價格出現波動。

而面對以上「一夜」成為城裡人的兩大後果,影響的不僅僅是農民的吃飯問題,對於後續的糧食生產,也可能會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關於城鎮化率,並非上漲的速度越快越好,與進城農民收入的上漲速度和農業生產模式升級的速度同步,才是其中的關鍵。我們不應只盯著城鎮化率這個數字,而應重點著眼於農民的生活水平以及農產品的產量和質量上。

農民進城的底氣缺失,城裡人卻來湊熱鬧

面對農民進城底氣缺失的情況,很多城裡人卻表現出急迫返鄉的意願,他們該不該湊這個熱鬧?

首先,就農業發展而言,確實需要城裡人帶來新鮮「血液」。因為作為第一產業的農業,其經營利潤已經很低,農產品的區域性過剩問題,也讓很多農民因「滯銷」吃了虧。而與此相對的是,農村的第二、三產業,卻沒有容量的限制,這也是國家推行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的原因。而城裡人能為農業帶來的新鮮「血液」,便是休閒、旅遊農業的開展,雙方均能獲利。

除此以外,若以農民的宅基地為目標,城裡人便不該湊熱鬧。農民的宅基地,它本質上是一種保障性福利,對於不願進城或進城失敗的農民而言,它是農民最後的依靠。正因如此,如果是以農民的宅基地為目標,大力主張開放宅基地「異地交易」,建設小產權房以供出售,那麼城裡人就不該湊這個熱鬧,農民的保障,還是應該放在農民手裡。

面對城鎮化,農民應該注意什麼?

面對接下來即將繼續推進的城鎮化,農民最應該注意的是以下2點。

首先,先「保本」,再考慮進城。對於農民而言,目前最大的資本就是宅基地和土地,只有將其歸屬進行明確,農民才不會吃虧。因此,建議農民一定要及時通過宅基地和土地確權,先做到「保本」,之後再根據自身的條件,考慮進城事宜。

其次,不要偏信宅基地異地交易。近期,鼓勵開放宅基地異地交易的呼聲很高,但農民要知道,其中最大的獲益者並不是農民自身,而是開發商。其帶來的直接後果,不僅會讓宅基地貶值,而且更容易因購置商品房,而掏空農民的家底。因此,建議農民不要偏信。

相關焦點

  • 「城裡人」的優越感:給農民工取「綽號」
    農民工雖然是進城工作的農村人,但是在他們眼裡,那就是鄉下人,跟他們城裡人是兩個不一樣的群體,這個特殊鄉下人,就是他們眼裡的鄉巴佬。 真的對這一部分所謂的「城裡人」很無語,這祖上上三代不是農民。城市沒有農民工哪來的發展,農民工也是城市的主人,難道這些城裡人要自告奮勇上工地嗎,要為城市的建設「親力親為」嗎?
  • 農民「苦心」經營的農家樂,現在去的人卻越來越少?城裡人這麼說
    一到春節或節日,農村人就會清醒過來,湧入城市,而且,城市裡的人開車去農村體驗農村生活,這不僅能提高農民個人的收入,還能帶動農村的整體發展,幾年前做得好的農樂現在很冷清,城裡人找農戶的樂趣也越來越少了,你怎麼了?城裡人說了幾個理由。
  • 農村一常見野草,具有藥用價值,如今卻被城裡人當盆栽
    農村一常見野草,具有藥用價值,如今卻被城裡人當盆栽現如今,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大多數人生活比較殷實,在不為錢而發愁之後,許多的生活樂趣就被激發了出來。不少城裡人喜歡在自家陽臺或者院子裡養上幾盆盆栽,時常修修剪剪陶冶情操。而農村生長的一種草,卻也成為盆栽的一種,被愛好種養花草的人給買回家了。這種草,就是生長在廣大農村的田間地頭,經常能夠見到的野石松。而它被移植到花盆中後,就成為了在城市中最常見的觀賞性石松。
  • 東京如此發達,為何日本農民卻不願進城?農民:種地更賺錢
    東京是日本最發達的城市,是日本的經濟中心,甚至可以說是亞洲最發達的城市,與英國倫敦、美國紐約和法國巴黎並列成為全球最具有全方位主導性的四大全球城市之一。作為日本最發達的城市,很多人都認為日本人都希望到東京發展,尤其是農民。就如同我們國家一樣,很多農村人都往繁華的大都市跑,不願意留在家鄉,因為城裡的醫療、教育、生活等都比農村好。然而,事實上日本與中國完全不同。
  • 須翁漫畫:鄉下人進城,城裡人下鄉,好日子把人過糊塗了
    《趣畫夕陽》系列漫畫(九) 作者:須翁3、人生七十古來稀,如今八十小弟弟。《趣畫夕陽》系列漫畫(九) 作者:須翁8、鄉下人進城,城裡人下鄉,好日子把人過糊塗了。
  • 城裡人,鄉下的祖屋可以成為你的不動產啦
    近日,自然資源部經商住建部等部門,共同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3226號建議」中提到的「關於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登記問題」,作出答覆明確:農民的宅基地使用權可以依法由城鎮戶籍的子女繼承並辦理不動產登記。此答覆受到廣泛關注,也讓在農村有宅基地的城裡人吃了一顆「定心丸」。
  • 北京順義農村院子出租,城裡人說種好菜我就租,菜種好了人不見了
    自從專門做閒置農村房屋出租的美麗新鄉村公眾平臺和美麗新鄉村網讓農民有一個出租自己家房屋的平臺,讓更多的農村院子被城裡人租下過鄉居生活。但是對於城裡人來說到鄉村居住不是剛需,只是情懷,或者衝動性消費,所以有的城裡人去村裡租房看院子時表現興趣滿滿,但是回過頭就忘記了,也就出現了約好要租,但過幾天又不租的現象出現。在北京順義的農村就有這麼一個院子,在美麗新鄉村公眾平臺農房版發布出租信息後,第一天就迎來三組看房客戶,其中就有一組確定要租,但是提出的要求是讓把院子中央給種上菜,只要種上菜他肯定租。
  • 農村冬天三大怪象,城裡人看不懂,農村人見怪不怪
    農村人非常注重保暖,生活在城裡人都知道,天氣冷的時候需要買件外套,這樣可以穿在身上,出門也比較得體,但是農村人不是,他們都是厚棉衣厚棉褲整套穿在身上,如果是家裡就不說,但是在街上他們依然是這樣穿著,因為平時都在農村生活,街坊鄰居都非常熟悉,而且大部分人都這樣穿著,所以在農村,這並不是什麼新鮮事。
  • 北京農村幾乎村村有城裡人租房子,他們怎麼找到農村租房信息?
    現在在北京農村有一個現象,就是幾乎每一個北京農村都有城裡人在這裡租房子,有的環境好的租房的人就多,有的地方遠的租房的城裡人就少點,那麼這裡城裡人是怎麼找到農村可以租的房源的呢?無外乎三個途徑,一是投親靠友,在村裡有朋友或親戚牽線的;二是自己開車去村裡找的;三是網上看到的,如專門發布出租農房信息的美麗新鄉村公眾平臺的農房版就有數萬套農房出租信息。
  • 城裡人真厲害(笑話四則)
    城裡人真厲害幾個農村人在一起閒聊,聊著聊著他們就感慨起來,城裡人真厲害,咱們都吃自已地裡種的蔬菜和糧食,他們天天吃有農藥帶毒的蔬菜和糧食就是藥不死他們。被撞傷的人不讓我走,你們趕緊來處理一下,11點我還要趕到縣裡給劉有富燒符消災呢。
  • 城裡人說農村實行土葬佔地,但火葬費油費電價格貴,農民還不忍心
    所以全國大部分的農村其實實行的都是土葬,但城裡人總說農村實行土葬不好,太佔地,於是開始推行火化,可看似很好,時間久了也暴露出問題。那麼究竟選擇怎樣的葬法比較符合大家的心意呢?今天就給大家說說目前大眾比較認可的三種葬法,它們都有哪些利弊呢?一起來看吧!土葬:農民支持高,但佔地不環保土葬是農村祖祖輩輩都比較奉行的葬法,也是人們一直踐行的唯一葬法。
  • 「返鄉潮」提前上演,農民工提桶拎包回家,城裡人:工資呢?
    很多城裡人不能理解:農民工就算沒賺上太多錢,但一個行李箱還是能買得起吧?其實,農民工之所以總「提桶拎包」,主要是4個原因影響:1、不花錢對於農民工來說,工地上有很多東西都能利用起來。看似那些塑料桶用完後就丟了,農民工卻將其撿回來,清洗乾淨後就能盛放東西。
  • 農村一到冬季就流行「睡衣外穿」,城裡人說不文明,你咋看呢?
    今天要分享的話題是:農村一到冬季就流行「睡衣外穿」,城裡人說不文明,你咋看呢?歲月如光,時間不知不覺之中,已經悄悄從我們身邊溜走。如今2020年剩下的時間也不多了,馬上就要迎來2021年元旦節了。現在進入冬季後,農村農民朋友也有了時間休養生息的時間。
  • 都說農民熱情好客,城裡親戚來了農民卻高興不起來,這是為啥?
    雖然不一定有多麼名貴的美食,但是來了客人必定會把家裡的好酒好菜拿出來招待客人,客人離別的時候也會熱情挽留,這就是農民心中的「客情」。可能有的朋友就要質疑了:既然農民如此的好客,為什麼城裡親戚到來之後,農民卻高興不起來呢?當然這也並不一定具有代表性,每個地區的農村與城市情況不一樣、親戚之間的親疏來往也是有差異的。
  • 農村1種樹葉,人稱「神仙草」,農民拿來養蠶,城裡人吃它養生
    農村1種樹葉,人稱「神仙草」,農民拿來養蠶,城裡人吃它養生。這種被稱為「神仙草」的葉子就是桑葉,它就是桑樹的葉子,是蠶的主要食物。在南方,有很多的家庭都會養蠶,所以就會採集桑樹的嫩葉子餵給蠶,讓它長大。為了找到更多的桑葉,所以家家戶戶都會廣植桑樹,桑葉的產量也非常的高,所以能夠養更多的蠶,從而能為農民們帶來更多的收入。
  • 爆笑段子:城裡人嘲笑我沒見識,我卻嘲笑他沒了命
    段子: 一個鄉下人和城裡人去登山,城裡人問:「你穿過這樣的衣服嗎?」 鄉下人搖搖頭,城裡人嗤笑一聲:「那你真夠土的。」 城裡人又問:「你用過像我手裡這樣的手機嗎?」 鄉下人又搖搖頭,城裡人嘲笑:「那你真夠落後的。」
  • 花博會︱90後農場主的田園夢:給城裡人當「農夫」
    除了種植水果盆栽,嶽明楊還大膽創新,要給城裡人「種地」,這就是他的「手掌田園」項目。「創意來自於『幫城裡人解決怎麼過周末』的問題。」嶽明楊介紹,現在都市人群工作壓力大,很多人都有渴望擁有自己的一方私家田園,相對距離不太遠,交通方便,可以帶老人孩子同行,短暫旅行,親子互動,還可以讓家裡人吃到放心的蔬果。
  • 而城裡人駝背的不多,答案有了
    而城裡人駝背的不多,答案有了 農村的老年人基本上都有一個顯著的特徵:駝背 駝背在農村一點也不奇怪,因為所從事的農業勞作造就了這個特殊的群體與生俱來的特徵,筆者記得小時候每年春季都是播種的季節,首先是把地全部翻一遍,目的就是讓泥土混合均勻,然後就是人工插秧,彎著腰一顆一顆的插,一天下來整個腰都是酸的,等稻子成熟就一石一石的往家裡挑
  • 為何農村的「土雞土鴨」,城裡人不買了?老農的話心酸又無奈!
    以前在縣城的菜市場裡能夠看到很多賣「土雞土鴨」的人,一開始城裡人都很喜歡購買這些「土雞土鴨」,但是後來漸漸的就沒人買了,現在收到疫情的影響更是不能出現活禽。為何城裡人不買這些農村養殖的「土雞土鴨」了呢?
  • 農村戶口轉為城鎮居民 城裡人能否繼承農村祖屋?
    長大後因為上學就業,李先生的戶口轉為城鎮居民,成了「城裡人」。不過此後,李先生還一直與父親居住在農宅裡。2010年5月,李先生經人介紹和張女士登記結婚,婚後夫妻倆與老父親同住。婚後的第二年,李先生的父親去世了,沒有留下遺囑。因為房子是農宅,也沒有進行產權過戶,還「掛」在父親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