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苦心」經營的農家樂,現在去的人卻越來越少?城裡人這麼說

2021-01-12 伊林旅遊

農村近年來發展比較快,以前種地維持家裡的開支,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質量也提高了,因為物價上漲,需要從各個方面花錢,所以很多人去大城市打工賺錢,但是有人因為家裡的條件不允許,留在家裡找了路,因此,近幾年國家振興農村,農村新的旅遊休閒方式就是農樂。

一到春節或節日,農村人就會清醒過來,湧入城市,而且,城市裡的人開車去農村體驗農村生活,這不僅能提高農民個人的收入,還能帶動農村的整體發展,幾年前做得好的農樂現在很冷清,城裡人找農戶的樂趣也越來越少了,你怎麼了?城裡人說了幾個理由。

剛開始流行農樂的時候,吃的和玩的都很好,符合來旅遊的人的需求,來的人越來越多了,一些商人只看眼前的利益就抓住了不認識的人,吃的越來越貴,比城市消費更貴,還有隨意收錢的情況可以和其他人見面,因為要收取不同的費用,所以很多人不想體驗農村生活,這種現象使很多人陷入陷阱,誰還會再來。

農樂最初是農村人在家裡做的,自己經營的,有些人在看到中間商業機會後,開始下起了決心,中間賺錢了,城市人去農村就是為了吃農村真正的蔬菜和家裡養的家禽,但是有些商人為了賺錢,雞、鴨、魚都是在市場上買的,也沒有買蔬菜吃,是在自己家裡種的,價格昂貴,甚至比在城市裡吃的還要貴,再加上衛生條件也不能通過,很多遊客受騙後再也不去了。

北方有很多地方,夏天沒關係,特別是冬天太冷了,誰都不想去農村,冬天沒有可玩的項目,也沒有可玩的,除了吃的和喝的以外沒有新的經驗很多農歌基本上都差不多,沒有什麼創新的,很多人一句話也不說,很少有人覺得新鮮。

由於以上幾個原因,遊客們遇到了不是真正的農樂而是農樂,破壞了農樂的品牌,人不多,還有一點就是因為自己,因為農村人比較懶惰,衛生不好,遊客們不願意再去了,而且,也出現了隨意要求價格的說法,沒有人想成為被騙的人,這就是為什麼那麼少人去,城裡人這麼說!

相關焦點

  • 為何現在養殖青魚的農民越來越少了?
    為何現在養殖青魚的農民越來越少了?文/農夫也瘋狂在三四月份的時候,農民是比較忙碌的,好多的農作物都要抓緊時間播種,不然錯過了農時,就會影響到產量。而近年來在農村搞養殖的朋友就有不少,像傳統的養魚就一直很受歡迎。
  • 「一夜」成為城裡人?農民進城的底氣缺失,城裡人也來湊熱鬧?
    「一夜」成為城裡人,都有哪些後果? 如果未來大批農民「一夜」成為城裡人,產生的直接後果主要有以下兩方面。 而面對以上「一夜」成為城裡人的兩大後果,影響的不僅僅是農民的吃飯問題,對於後續的糧食生產,也可能會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關於城鎮化率,並非上漲的速度越快越好,與進城農民收入的上漲速度和農業生產模式升級的速度同步,才是其中的關鍵。我們不應只盯著城鎮化率這個數字,而應重點著眼於農民的生活水平以及農產品的產量和質量上。
  • 「城裡人」的優越感:給農民工取「綽號」
    農民工雖然是進城工作的農村人,但是在他們眼裡,那就是鄉下人,跟他們城裡人是兩個不一樣的群體,這個特殊鄉下人,就是他們眼裡的鄉巴佬。 真的對這一部分所謂的「城裡人」很無語,這祖上上三代不是農民。城市沒有農民工哪來的發展,農民工也是城市的主人,難道這些城裡人要自告奮勇上工地嗎,要為城市的建設「親力親為」嗎?
  • 城裡人說農村實行土葬佔地,但火葬費油費電價格貴,農民還不忍心
    農村大多數人都覺得,死者為大,遺體應該歸土,讓它一點點腐化融入到泥土裡,是一種對親人的尊重。所以全國大部分的農村其實實行的都是土葬,但城裡人總說農村實行土葬不好,太佔地,於是開始推行火化,可看似很好,時間久了也暴露出問題。那麼究竟選擇怎樣的葬法比較符合大家的心意呢?今天就給大家說說目前大眾比較認可的三種葬法,它們都有哪些利弊呢?一起來看吧!
  • 城裡人,鄉下的祖屋可以成為你的不動產啦
    近日,自然資源部經商住建部等部門,共同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3226號建議」中提到的「關於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登記問題」,作出答覆明確:農民的宅基地使用權可以依法由城鎮戶籍的子女繼承並辦理不動產登記。此答覆受到廣泛關注,也讓在農村有宅基地的城裡人吃了一顆「定心丸」。
  • 農民夏田忙農耕,冬天做這4種生意,讓農民冬天也能賺錢
    農民在夏田的時候忙著農耕,一般到了冬季就會比較清閒一點,而對於農村而言,一到冬季,年越來越近,陸續回家的年前人就會不斷增加,農村就會越來越熱鬧,這個時候冬季的農村適合做點什麼小生意呢?其實冬季的農村許多小生意都是蠻有市場的,如若能夠抓住機遇,寒冷季節也可以進帳。
  • 有人高價收購石磨石碾豬槽,問他做啥還不說,這些人太精明
    在農村居住時間長,推過碾子的人都能明白我說的這個道理。他們親眼見過碾子,但是對於沒看過碾子的人來說,可能還不能完全理解,畢竟沒見過實物,理解起來有些吃力。對於石磨,大家很熟悉了,現在城裡還有石磨豆腐呢。對於石頭豬槽,農村人並不陌生,城裡人也許有人沒見過。
  • 「打包+4人堂食」雙重銷售模式重啟農家樂鄉村旅遊經濟
    「打包+4人堂食」雙重銷售模式重啟農家樂鄉村旅遊經濟 2020-03-30 13: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河北平山:農家樂,富農家
    發展紅色旅遊,促進農民增收致富10月1日上午,西柏坡中共中央舊址內遊人如織。西柏坡村民閆立鵬經營的快照點前,等待換上紅軍裝、戴上八角帽拍照留念的遊客排起了隊。「瞧這裡,高興點……」閆立鵬手中的相機咔嚓聲不斷。
  • 每個農村都有的酒坊,為何越來越少了,以後還有農民釀糧食酒嗎?
    說到釀酒,就不得不提到農村的酒坊,十幾年前,幾乎每個農村都有一個釀酒坊,記得小時候經常做的一件事就是隔一段時間跟著大人去酒坊買酒,所以在我的印象中,每次隔得老遠都能聞到從裡面飄出來的酒香。農村的酒坊釀製出的都是糧食酒,玉米、高粱這些糧食都是從農民手中收去的,釀出來的酒自然也是貨真價實。
  • 農家樂一度生意火爆,如今卻大片倒閉,人們為何都不去了?
    在我國古籍《周易》當中,就有過類似觀點的句子,比如說:「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大往小來」,說的就是事物發展的本質,也是成語否極泰來的由來。曾生意火爆的農家樂,如今卻大片倒閉,同樣體現出了事物發展的普遍規律,人們為何都不去了?農家樂的出現有著它的時代必然性,眾所周知隨著經濟水平的不斷發展,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高樓大廈拔地而起,農村反倒逐漸減少,這是經濟發展的必經之路,但也一定程度上失去了一些淳樸自然的東西。
  • 探訪電視劇《安家》取景地 懸崖上的農家樂
    2015年,茶業口鎮大力發展旅遊業,逯家嶺通上了公路,出行難的問題解決後,「懸崖村」成了一個景點,越來越多的外地人來到這裡。有一名驢友建議楊霞開個農家樂,甚至把名字替她想好了。楊霞有些動心,但楊霞的丈夫還是有些擔心:「這麼偏僻的地方開農家樂,會有人來吃飯嗎?」
  • 上班族找兼職做副業找到農村去了,給城裡人到農村找房也賺錢
    最後梁先生選擇了一個讓人想不到的副業,那就是幫農村人把農村院子出租給城裡人。2020年疫情發生時,梁先生就開始不斷聯繫專門發布農村院子出租信息的美麗新鄉村網,希望能備案成為農村院子經紀人,但因為是城裡上班的經紀人,沒有農村資源遭到連續的拒絕。不過梁先生並沒有放棄,因為有車,自己去直接去村裡找房源。這一行好做嗎?
  • 都說農民熱情好客,城裡親戚來了農民卻高興不起來,這是為啥?
    雖然不一定有多麼名貴的美食,但是來了客人必定會把家裡的好酒好菜拿出來招待客人,客人離別的時候也會熱情挽留,這就是農民心中的「客情」。可能有的朋友就要質疑了:既然農民如此的好客,為什麼城裡親戚到來之後,農民卻高興不起來呢?當然這也並不一定具有代表性,每個地區的農村與城市情況不一樣、親戚之間的親疏來往也是有差異的。
  • 農村一常見野草,具有藥用價值,如今卻被城裡人當盆栽
    農村一常見野草,具有藥用價值,如今卻被城裡人當盆栽現如今,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大多數人生活比較殷實,在不為錢而發愁之後,許多的生活樂趣就被激發了出來。不少城裡人喜歡在自家陽臺或者院子裡養上幾盆盆栽,時常修修剪剪陶冶情操。而農村生長的一種草,卻也成為盆栽的一種,被愛好種養花草的人給買回家了。這種草,就是生長在廣大農村的田間地頭,經常能夠見到的野石松。而它被移植到花盆中後,就成為了在城市中最常見的觀賞性石松。
  • 城裡人說,農村的自釀酒「甲醇超標」它不好喝
    城裡人普遍把農村認為是髒亂差的地方,避而之嫌棄。而素樸的農民們卻又有辛勤勞作的美德,各種美食小吃,民風習俗文化,多種傳統手藝等等。
  • 為何農村的「土雞土鴨」,城裡人不買了?老農的話心酸又無奈!
    最後找到了以前的老鄰居,買了一隻4斤重的大公雞花了200塊錢,一開始報價給表姐的時候,表姐覺得太貴了,一斤50塊錢,哪有這麼貴的土雞?於是表姐打算早上去菜市場看看,第二天早上六點起來去菜市場一看,沒有賣活雞的,受到疫情的影響,菜市場關閉了活禽交易,只能買到屠宰好的雞鴨,沒有活禽。
  • 農家樂已經修好,可是該怎樣給農莊起名字呢?這個學問要重視!
    現在全國各地都有很多的農家樂,但是農家樂的品牌如何才能給人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這是我們每位農民朋友們都要重視的一件事情,就像人的名字,會給人留下第一印象,農莊的名字也是如此,在一切都能變成營銷的網際網路時代,給農莊起一個好名字至關重要,因為名字不僅體現著莊主的追求和審美,也是吸引人氣的好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