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讀過《嶽家將》,這部小說講述了南宋時期著名的民族英雄嶽飛統率嶽家軍八百兒郎抗擊金兵入侵的傳奇故事,在我國各地長期廣泛流傳。其實歷史上的嶽家將和傳說中的並不完全一樣,但是真實的嶽家將卻比傳奇還要傳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金軍滅亡北宋後北歸,一向主張抗金的宗澤出任東京留守,組織抗金武裝,一時軍威很盛,號稱百萬。投軍的嶽飛在宗澤麾下,從基層做起,憑藉軍功一步步晉升至將領。然而在宗澤1128年三呼"過河"而去世之後,繼任者御下無能,義兵聞風解體,逐漸瓦解。時任江淮宣撫司右軍統制的嶽飛率部移屯宜興,相繼擊敗並收編了盤踞當地的幾支軍賊土匪隊伍。從此獨自成軍,揭開了"嶽家軍"的傳奇篇章。
嶽飛治軍十分嚴格,對部屬的要求非常嚴厲,其所率嶽家軍素有「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的美譽。嶽家軍驍勇善戰,紀律嚴明,控扼荊襄戰略要地,成為南宋朝廷立國江南的屏障,連金軍也贊稱嶽家軍「撼山易,撼嶽家軍難」。要不是嶽飛在自家的權力漩渦當中遭遇不測,恐怕還能夠帶領宋朝收復不少失地。對一代名將來說,沒有死在戰場上確實是最大的一個遺憾。
嶽家軍之所以能夠在與金人的重大戰事中取得勝利,令金軍聞風喪膽,其中有一支特種部隊功不可沒,這個特種部隊就是背嵬軍。
為什麼叫「背嵬軍」呢?背嵬為盾牌之一種,也指大將帳前驍勇之人,比喻為古代大將的親隨軍。還有人考證,「背嵬」即西夏党項語「蛇鷹」或「蛇龍」的意思,党項人用這些狠毒兇猛的動物名來代指將領的親衛精兵。據嶽飛的孫子嶽珂在《鄂國金佗編》卷二十二《淮西辨》記載:「背嵬之士,先臣之親軍也」。嶽飛自己也曾說:「背嵬之士,先臣之親軍也」,而掛帥這支騎兵部隊的正是嶽飛的兒子嶽雲。《宋史·嶽飛傳》中說:「既而兀朮果至,貴將遊奕、雲(嶽雲)將背嵬戰於城西。」意思就是說金兀朮果然帶兵來犯,嶽雲率領背嵬軍在城西與金兀朮展開戰鬥。
嶽家軍鼎盛時期約有十萬人,分為前軍、後軍、左軍、右軍、中軍、遊奕軍、踏白軍、選鋒軍、勝捷軍、破敵軍、水軍和背嵬軍十二軍,其中背嵬軍最為驍勇。背嵬軍以精銳騎兵為主,步兵輔之。鼎盛時期騎兵約保持8000人左右,步兵大約在數萬人,其中騎兵由王剛統制,步兵由嶽雲統制,但兩支部隊統一歸嶽雲節制。背嵬軍作為嶽飛的親隨軍,不論在裝備上,還是戰術訓練上,都花費了很大心思。騎兵背嵬主要配備長、短刀,約十支短弩 ,二十支硬弓弓箭圍盔,鐵葉片革甲。背嵬軍在戰術上講究協作和配合,經常在戰鬥中分個獨立的戰鬥小組,相互配合,相互協同,共同完成戰鬥任務,取得戰鬥勝利。
強悍的背嵬軍在戰鬥中往往如下山猛虎,將金軍士兵打得屁股尿流,多次對金軍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其中,他們在郾城一帶大勝「鐵浮屠」的故事最為後人津津樂道。郾城大戰最激烈的時刻,鐵浮屠從萬軍叢中奔騰而出,幾乎整齊的步伐響徹平野,向嶽家軍洶洶殺來。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卻是更讓金兀朮看得目瞪口呆:等到鐵浮屠衝到嶽家軍面前時,這些背嵬軍步卒個個亮出長刀大斧,揮起利刃就往馬腳砍去。一時間,馬兒們悲痛的嘶鳴不絕於耳,而那些被砍到的鐵浮屠,則將皮帶相連的其他鐵浮屠一起絆倒,這讓馬背上的金軍紛紛摔到宋軍面前,接著被後排的嶽家將士按在地上砍殺。緊接著,嶽家軍再以極少的精銳騎兵猛衝敵陣,大敗金兀朮的精騎一萬五千人。嶽飛本人後來也親自上陣,左右開弓、箭無虛發,讓戰場上的背嵬軍將士士氣大振。很快,金軍開始經不起慘重的損失,金兀朮只得無奈地下令撤軍。金兀朮嘆道:「自海上起兵,皆以此勝,今已矣!」
郾城失利後,金兀朮仍然不甘心,又再次集結了十二萬大軍殺向穎昌。背嵬軍再次大破金軍精騎,直殺得「人為血人、馬為血馬」,大部隊隨後跟進,殺死兀朮的女婿夏金吾、副統軍粘罕索孛堇,兀朮逃走。根據當時的捷報記載,這一戰宋軍斬殺五千餘金人,俘虜也達到兩千之眾。接連兩戰打敗了金軍元帥,背嵬軍可謂是為南宋揚眉吐氣了一番。
背嵬兵不僅能夠以騎兵大破騎兵,還開創了平原步兵戰勝騎兵的先河,在朱仙鎮一戰中,背嵬軍更是以500精兵大破十餘萬金軍,令金人再也不敢小視南宋。《宋史》列傳也明確記載了嶽飛在朱仙鎮以五百精銳騎兵背嵬軍擊破金軍之事,《宋史》卷365記載:「飛進軍朱仙鎮,距汴京四十五裡,與兀朮對壘而陣,遣驍將以背嵬騎五百奮擊,大破之,兀朮遁還汴京。」
正如南宋趙彥衛撰寫的《雲麓漫鈔》中說:「背嵬軍勇健無比,凡有堅敵,遣背嵬軍,無有不破者。」 宋代袁甫在其撰寫的《蒙齋集》中更是大讚背嵬軍:「背嵬軍馬戰無儔,壓盡當年幾列侯,先輩有聞多散佚,後生誰識發潛幽。」 遺憾的是,嶽飛被害後,背嵬軍被拆分成了十幾支互不隸屬的軍隊,從此背嵬軍消失在了人們的視線裡。
嶽飛在少年的時候便很有氣節抱負,性情深沉淳厚,雖家庭貧寒但是卻用心讀書,尤其喜歡讀《左氏春秋》《孫吳兵法》等。嶽飛的戰略領導能力在歷史上漢人中可以說是首屈一指的,漢人中能與之相媲美的,只有後世明代戚繼光的戚家軍和李成梁李如松父子所率領的遼東鐵騎。以至於成吉思汗有一次在酒醉之後還跟部下說,他這一生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生在嶽飛這個時代,沒能跟嶽飛堂堂正正的在戰爭中較量一次。如果組織一次「穿越」,讓這兩個人統帥的軍隊大戰一場,那麼誰勝勝負,大家可以各抒己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