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問南宋初期,戰鬥力最為強悍的軍隊是哪支?多數人都會回答是「嶽家軍」。作為南宋名將嶽飛領導的抗金軍隊,在宋金戰場上,嶽家軍是屢建奇功,打得金軍是叫苦不迭,如郾城之戰,數萬嶽家軍以少勝多,大敗十餘萬金兵;潁昌之戰,嶽家軍又大破完顏宗弼軍,「殺兀朮婿夏金吾、副統軍粘罕索孛堇,兀朮遁去」。
可以說,南宋初期,宋廷之所以能夠在南方站穩腳跟,而沒有被金國乘勝追擊所滅,嶽家軍功不可沒,是為南宋抵禦金國的中流砥柱。
那如此強悍的「嶽家軍」,它兵力有多少?又是由幾支隊伍組成的呢?
據史所載,嶽家軍主要以跟隨嶽飛從北方來到江南的前東京留守司的士卒,及牛皋、董先等投奔宋廷的義軍為主幹力量,後嶽飛北伐時,又陸續收編楊麼、山東兩河忠義社梁興、李寶等農民軍部眾,最終組成了後來讓金軍發出「撼山易,撼嶽家軍難」懼怕之聲的嶽家軍。
至紹興五年(1135年),嶽家軍的規模達到頂峰,從三萬餘人增加到十餘萬人。此十餘萬人除了此前由趙構撥給嶽飛統領的牛皋、董先等三萬餘義軍,還包括原反抗南宋統治的楊么所部的五、六萬人,以及江南西路安撫司統制祁超、統領高道等部的八千五百餘人,和此後趙構增撥的統領丘贇所部一千五百人、荊湖南路安撫司統制任士安、郝晸、王俊、統領焦元等部的一萬餘人及黃州武將知州帶來的數千蔡州兵。
彼時,這十餘萬人分屬嶽家軍中的12支大軍:嶽飛親領的背嵬軍,張憲統領的前軍,龐榮統領的右軍,王貴統領的中軍,牛皋統領的左軍,王經統領的後軍,董先統領的踏白軍,李道統領的選鋒軍,趙秉淵統領的勝捷軍,李山統領的破敵軍,姚政統領的遊奕軍(紹興十一年改為猶武糾統領),及橫江軍(水軍)。
在這12支大軍中,以背嵬軍最為有名,其下轄8000精銳騎兵,及萬餘步兵,總計約有兵員一萬五六千人。所謂背嵬軍,如嶽珂所言:「背嵬之士,先臣之親軍也」,作為嶽飛親領的部隊,背嵬軍的戰鬥力可不是蓋的,南宋時嶽飛的嶽家軍戰鬥力最為強悍,而背嵬軍則是精銳中的精銳,是「嶽家軍」中最為精華之所在。
歷代對於背嵬軍的戰鬥力,都是尤為欽佩的。如南宋新安郡守趙彥衛言「凡有堅敵,遣背嵬軍,無有不破者」,就是只要嶽家軍遇到強敵,背嵬軍就會出來擊敵,而只要背嵬軍一出來,就沒有打不過的敵人。再如南宋吏部尚書袁甫亦贊其「背嵬軍馬戰無儔,壓盡當年幾列候,先輩有聞多散佚,後生誰識發潛幽」,說它是最為精銳的騎兵部隊,世間少有匹敵者。
事實上,背嵬軍在宋金戰爭上的表現,也的確擔當「無敵」二字。「潁昌、朱仙,皆以是軍取勝」,每當嶽家軍與金軍的戰事陷入到膠著狀態時,嶽飛就必定會派遣背嵬軍參戰,藉此打開局面,而每次只要背嵬軍一出,則此戰必勝。郾城一戰,嶽飛率背嵬軍先以步兵大破金軍精銳「拐子馬」,再以極少的精銳騎兵猛衝敵陣,繼而大敗兀朮的精騎一萬五千及步軍十萬。朱仙鎮一戰,嶽飛又以500背嵬精兵大破十餘萬金軍。
正因背嵬軍擁有如此強悍的實力,所以後世才將它列為中國古代五大精銳部隊之一,與唐代玄甲軍、東晉北府兵、蒙古怯薛軍、明代夷丁突騎並列。
而背嵬軍之所以那麼強悍,主要原因是:其一選拔嚴格。因是嶽飛的親衛部隊,所以背嵬軍的選拔頗為嚴格。彼時,嶽家軍會經常舉行技能比武,勝出的士卒就會被登記在冊。之後,這些被登記了的士卒之間就會再次進行比試,最終的勝利者才有希望進入到背嵬軍中。
其二待遇豐厚。但凡能進入背嵬軍的士卒,他們便能享受到與嶽家軍各級統制相同的尊重,犒賞也是異常豐厚。正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為了不失去這等豐厚的待遇,背嵬軍將士自然是不懼危險,奮勇殺敵。
其三戰術多變。在嶽飛的帶領下,背嵬軍的戰術十分多變,作戰時,常常分成多個獨立的戰鬥小組,小組與小組之間緊密配合。尤其是背嵬軍的精銳騎兵,他們在衝鋒時,在距離敵人一百餘步時,會先由七八人放箭,七八人用短弩射馬,繼而達到阻礙敵軍騎兵衝鋒的速度。然後迅速衝鋒,短兵相接時,再用長刀對劈。之後集結,再衝鋒,再集結,再衝鋒,從而大量殺傷敵兵。
由此,正是基於以上三點,背嵬軍才成為當世最強的軍隊之一,乃至是中國封建時代最為強悍的軍隊之一。
當然,嶽家軍除了有背嵬軍這麼一支近乎無敵的精銳部隊,還有著踏白軍、選鋒軍、勝捷軍、破敵軍、遊奕軍、橫江軍等當世強軍。
踏白軍、遊奕軍為偵查型部隊,擔任偵查工作,負責替嶽家軍查明前線敵情。選鋒軍、勝捷軍、破敵軍為進攻型部隊,這三支部隊的戰鬥力雖略遜於背嵬軍,但戰鬥力依然是強悍無比,其軍士從諸軍中選拔,皆為身材魁梧、武藝超絕、驍勇善戰者,且裝備精良,是為嶽家軍絕對的主力部隊。橫江軍為水軍,它是當時中原地區規模最大,實力最強悍的水上部隊,其以鄂州沿江對面的漢陽為水軍駐屯之地,當漢陽有三分之一都被水寨佔據,可以想像嶽家軍水軍規模之龐大。
總得說,「嶽家軍」軍中的所有部隊皆是當時南宋最為精銳的部隊。他們軍隊紀律嚴明,訓練有素,驍勇善戰,「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控扼荊襄戰略要地,成為南宋朝廷立國江南的屏障,在抗金鬥爭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確保了南宋對於江南地區的絕對控制,避免了被金國乘勝追擊,繼而亡國的命運。
只是,可惜的是,因為趙構的昏庸,「嶽家軍」的精神領袖嶽飛被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隨著嶽飛的被殺,曾經當世第一強軍「嶽家軍」也隨之分崩離析,成為絕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