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雲WeLink上線雲筆記功能

2021-01-09 東方財富網

據了解,目前華為內網雲筆記篇數高達58萬。數位化時代,職場人摘取對自身有用的信息,把轉瞬即逝的靈感隨時記錄下來非常必要。

華為雲WeLink雲筆記最初就是為方便員工隨時隨地記錄工作信息這一通用辦公需求誕生的。早在2018年,華為內部經過詳細的調研,發現71%的員工每天都會在工作中記錄信息或筆記,隨手記的場景需求高。由此在2019年5月20日,雲筆記在華為內網上線。華為內網雲筆記用戶突破18萬,筆記篇數達58萬。隨著內部產品的成熟,雲筆記能力逐步從內網移植到雲上,經過10個月的產品優化迭代,上線華為雲WeLink。

如今,華為雲WeLink雲筆記,已經發展為一款集多形式記錄筆記、三端同步和隨時分享等功能的輕量記錄工具,它在個人知識沉澱、記錄會議紀要、工作進展、備忘清單、學習筆記、項目資料等方面均有廣泛的企業應用場景,也能更高效地支撐企業員工知識信息記錄、分享以及辦公協同。

碎片時間記錄的靈感、每日會議的紀要、培訓的資料整理

都用WeLink雲筆記記錄下來

放眼目前的雲筆記市場,「有道雲筆記」、「為知筆記」等同類型產品均是作為單一的筆記產品,不論是從用戶習慣,還是從應用場景來看,其發展仍受到局限。而華為雲WeLink雲筆記,依託華為雲WeLink智能協同辦公軟體,更專注於企業內部的應用,聚焦於企業員工辦公場景中隨手記、辦公協同的場景,滿足廣大企業員工日常工作的實際需求。

華為雲WeLink雲筆記,一款實用的企業或個人知識管理工具

無論是企業知識管理工具還是個人知識管理工具,就用戶層面來說,首要的就是知識要方便分享和傳播。企業員工使用華為雲WeLink雲筆記的不同模板,可以記錄圖文內容、手寫內容、思維導圖等知識內容,於是很方便的將會議紀要、項目經驗分享、工作感悟、工作計劃清單等內容記錄下來,再通過分享功能,共享給同事、項目組成員,使得個人沉澱的知識能夠在企業範圍內進行快速流轉,讓知識「活起來」。

信息再多也能實現便捷分享

知識傳播快速,即閱即走,無需下載

華為雲WeLink雲筆記,一款專業的Markdown語言編寫工具

快到月度總結的時候,成果演示材料編寫10分鐘,排版3小時?面對有複雜的數學公式或特殊格式的內容,怎麼編排更方便、好看?華為雲WeLink雲筆記的markdown功能,通過簡單的標記符號,以最小的輸入生成極富表現力的多格式筆記,讓你專注於內容,將排版交給markdown筆記本身。項目列表、待辦事項、高亮代碼、流程序列圖都能快速生成,極大縮短了總結材料的編寫時間!

華為雲WeLink雲筆記,還是一款端雲協同工具

日常會議眾多,線下會議研討又經常在電子白板上寫寫畫畫,這些精華的討論結果如何快速保存下來並再次編輯?一個雲筆記幫你搞定一切!會議中利用「錄音」方式將會議過程錄製下來,並將電子白板上討論的結果保存到雲筆記。會後使用雲筆記-大綱筆記功能理清會議邏輯,進行會議紀要撰寫,將保存的錄音和討論結果圖作為會議紀要素材加入,會議紀要就完成了。

多端同步

此外,華為雲WeLink雲筆記還支持目錄多筆記本、多種方式編輯、大綱筆記、歷史版本可追溯、多端同步和分享等基礎功能。

隨著雲筆記在協同辦公領域應用場景的深入,企業用戶對雲筆記相關產品需求更加多樣,對產品的體驗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下一步,華為雲WeLink雲筆記將會在團隊筆記、繪圖筆記和智能手寫等進階功能上加快研發進程和投入,以優化用戶體驗,打磨產品細節,讓用戶能夠以最快速度上手,滿足企業用戶在協同辦公領域的深入業務應用,滿足企業用戶更多樣和個性化的需求。華為雲WeLink雲筆記一定會在企業協同辦公領域紮實腳步,為協同辦公領域再添新勢力,開創更加智能、高效的協同辦公新時代。

(文章來源:砍柴網)

相關焦點

  • 華為企業智慧屏發布,搭配華為雲WeLink重新定義智慧辦公
    答案也許是:開會的時候,在家辦公或在外出差的同事,也能跟會場實時同步標註PPT;在老闆辦公室討論完的內容,不用拍照回去整理,掃個碼就存進自己手機;開完會自動系統生成會議紀要;實時翻譯,突破跨國溝通障礙;去開放區休息時靈感迸發,拿起手機碰一碰,就能隨時在大屏幕上和同事分享自己的新創意……這些「神奇」的功能,在華為IdeaHub企業智慧屏系列新品與華為雲WeLink的端雲協同最佳組合下已經變成現實
  • 金格信籤攜手華為雲Welink,打造高安全可靠電子籤約服務!
    華為雲WeLink從設計理念出發保護企業數據與信息安全,具備業界獨有的安全技術,實現芯、端、管、雲全鏈路防護。金格信籤作為國內資深可信電子籤約系統服務商,獲得了公安部信息安全等保三級認證,基於華為雲構建的「端雲協同」電子籤約服務,更是將系統的安全可靠性提升到了一個新高度。
  • 華為雲WeLink推出遠程辦公全場景解決方案
    遠程辦公成為下一風口,湧現出一批智能辦公平臺,其中,華為雲WeLink憑藉智能高效安全等功能俘獲一眾「鐵粉」,近日,華為雲WeLink與華為商城企業購為解決日常及遠程辦公難題,共同推出「全場景協同辦公解決方案」,對遠程辦公的快速發展起到重要推動作用。
  • 華為雲面向安徽全省企業提供免費遠程辦公平臺WeLink
    淮北礦業集團通過 「華為雲WeLink」系統召開視頻工作部署會、黨委中心組學習會,並通過工作群發布宣傳重點內容等,集團工作人員通過手機、電腦隨時隨地開展遠程網上辦公,實現疫情期間工作開展不停滯。古井集團也在使用華為雲WeLink平臺提供的免費視頻會議服務,通過WeLink平臺,古井貢酒各區域指揮中心、採購中心、行政服務中心的員工例會能夠正常開展,各個銷售公司的關鍵作戰會議能夠順利召開,同時避免了人與人之間的直接接觸,實現了高效的遠程在線辦公。此外,WeLink提供的健康打卡、考勤籤到、任務安排等多種功能,保障了古井貢酒業務的正常進行。
  • 索信達&華為雲:客戶微細分模型上線ModelArts
    索信達聯手華為雲  在ModelArts上線客戶微細分模型啦!  這也是首個上線ModelArts的金融營銷模型  該模型通過數據圖像化的方式  能夠幫助銀行建立更加精準的用戶模型  從而助力尋找數據價值的突破口  引入客戶微細分產生的新圖像特徵  可以將上線模型前10%名單的命中率  提高20%至40%  直接產生的營銷效益
  • 為知筆記發布新版本 主打團隊雲筆記
    最近雲筆記市場非常熱鬧,繼媒體爆出谷歌正在研發雲筆記產品google keep之後,為知筆記(Wiz)又宣布在國內最大的應用分發平臺-安卓市場(hiapk.com)首發其安卓客戶端最新版。其中最大亮點是在手機端支持了群組筆記功能,解決了多人共享和協作的需求,很好的和桌面客戶端、web客戶群組打通;其次,支持強化了離線閱讀筆記功能,完全解除了用戶在非wifi環境下閱讀筆記時對流量消耗的後顧之憂;其次比較上一版本,還完善了錄音筆記、全文檢索等功能。雖然最近才在移動應用市場上嶄露頭角,為知筆記卻並不是一個新應用。
  • 華為雲的Go語言編程的眾多乾貨
    其中,華為雲微服務首席架構師田曉亮老師也受邀參與本次大會,以《華為雲的Go語言云原生實戰經驗》為題進行了分享,今天小編整理匯總了田曉亮老師分享中的技術乾貨。 有理論、有實操、有深度、需細品! 2016年華為成立Cloud BU以來,就引入了Go語言編寫的Kubernetes,Prometheus等CNCF項目,華為雲研發團隊也開始用Go語言來構建雲服務。
  • 華為雲助力雲南電網電力科學研究院加速業務創新
    一站式雲端DevOps平臺,加速業務上線  華為雲軟體開發服務(DevCloud)是集華為近30年研發實踐、前沿研發理念、先進研發工具為一體的一站式雲端DevOps平臺,面向開發者提供雲服務,即開即用,隨時隨地在雲端進行項目管理、代碼託管、代碼檢查、流水線、編譯、構建、部署、測試、發布等,具有多場景、集成化、雲上化、高性能、高安全、高智能等特性
  • 印象筆記大幅漲價,為知筆記不再免費,雲筆記產品還能生存多久?
    印象筆記大幅漲價,為知筆記不再免費,雲筆記產品還能生存多久? 12月9日為知筆記發布公告,宣布自試用期結束後全面收費,如果免費用戶不升級成VIP(付費)便只能使用本地筆記功能,無法同步雲端。
  • 華為雲市場 - CSDN
    華為雲,「邊緣化」是現狀,但未來仍有機會相比於阿里雲、騰訊雲、百度智能雲這三家,同樣在大眾網際網路、科技領域聲量巨大的華為雲近些年來的發展有些「滯後」。兩年前,在華為2017全聯接大會上,華為輪值CEO、副董事長郭平對外表示,「華為將腳踏實地,決心和夥伴一起打造世界上五朵雲之一」。
  • 華為云何賀:以極致性價比雲資源,與北京網際網路公司共創5G場景
    華為北京雲與計算業務總經理何賀在接受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在內的專訪時表示,目前包括北京大興機場等均已使用華為雲的部署,華為雲基於華為公司30年技術積累,向外釋放技術紅利。北京是網際網路高地,有多達30家的頂級網際網路公司,「華為提供給客戶極致性價比的雲資源,針對細分行業的痛點展開面向5G場景的共創」。
  • 上雲也能分期啦!華為雲「雲閃貸」助力小微企業減負上雲!
    華為雲「雲閃貸」,加速小微企業普惠上雲既然數位化紅利如此誘人,為何小微企業還沒有湧現大規模上雲浪潮呢?有這樣疑問的人,估計會得到「何不食肉糜」式的嘲諷吧。華為雲「雲閃貸」就這樣誕生了。「雲閃貸」給在華為雲實名認證後的小微企業提供靈活便捷的分期付款服務,華為雲客戶可以在線申請,在支付包周期訂單時可以通過首付款+貸款的方式完成訂單的支付,通過少量的現金流即可享受更多的雲上服務。
  • 客戶微細分模型上線華為雲ModelArts,索信達以AI科技挖掘金融數據...
    (原標題:客戶微細分模型上線華為雲ModelArts,索信達以AI科技挖掘金融數據價值)
  • 觸鏈科技正式當選華為雲精英服務商
    近日,觸鏈科技正式當選華為雲精英服務商。華為雲精英服務商是由華為雲一級經銷商發展、支持和管理的華為雲合作夥伴,具有華為雲的售前諮詢、銷售、服務能力。華為雲,華為雲用在線的方式將華為 30 多年在ICT基礎設施領域的技術積累和產品解決方案開放給客戶,致力於提供穩定可靠、安全可信、可持續創新的雲服務,做智能世界的「黑土地」,推進實現「用得起、用得好、用得放心
  • 雲資料庫市場猶如一場馬拉松長跑,華為雲已經做好充足的準備
    此次華為雲憑藉GaussDB系列資料庫產品入選Gartner魔力象限,也意味著華為雲在雲資料庫領域獲得了市場與用戶的廣泛認可。 先來看看Gartner對於華為雲GaussDB資料庫的評價: 金融、電信、政企市場優勢:報告提到,「華為雲資料庫業務在亞太地區,尤其是中國市場實現規模化部署,其中超過一半的客戶來自公共管理、電信、金融保險等行業。」
  • 華為田奇:華為雲ModelArts會加速AI在行業落地
    據華為雲AI首席科學家田奇介紹,華為雲長期紮根AI基礎技術研究,覆蓋計算機視覺、語音語義和決策優化三大AI領域,提出了六大基礎研究計劃。這些計劃產生的許多研究成果以即插即用的方式逐步部署於華為雲ModelArts,助力行業AI落地。
  • 從「OnCloud」到「InCloud」,華為雲提出雲原生2.0
    華為雲聯合Forrester共同發布雲原生白皮書,提出擁抱雲原生優先戰略,加速各行業數位化轉型和智能升級。華為雲產品副總裁方國偉介紹了華為云云原生2.0全景圖華為雲產品副總裁方國偉介紹了華為云云原生2.0全景圖,為賦能新雲原生企業智能升級,實現「資源高效、應用敏捷、業務智能、安全可信」,華為雲原生基礎設施全面升級,讓雲原生成為企業應用內生的能力。
  • 華為百度挺進「雲手機」!5G時代的超級入口來了
    「雲手機」或許可以。4月15日下午,百度發布基於自主研發ARM伺服器的百度「雲手機」,號稱智能音箱也能玩遊戲。這是2020年以來,第二個發布雲手機戰略的巨頭公司。上一個是華為。兩個月之前的2月28日,在華為DevRun Live開發者沙龍上,來自華為海思圖靈開發部的周宗榕,對外解讀了華為鯤鵬雲手機開放平臺。打開華為雲APP,熱銷產品的第6個,就是雲手機。
  • 釘釘、華為WeLink井噴背後是什麼
    為了應對突來的峰值流量,保障網絡授課、視頻會議、群直播等在線業務,釘釘在阿里雲投入海量的計算資源,僅視頻會議一個功能就擴容數萬臺雲伺服器。基於阿里雲彈性計算資源編排調度服務,釘釘在短短2小時內新增部署了超過1萬臺雲伺服器,這個數字也創下了阿里雲上快速擴容的新紀錄。
  • 華為雲的Go語言云原生實戰經驗:建立雲原生應用開發基礎能力
    在近日於上海召開的第六屆Gopher China大會上,華為雲微服務首席架構師田曉亮就受邀分享了《華為雲的Go語言云原生實戰經驗》,講述如何構建韌性、高可靠、安全的雲原生應用系統,並孵化雲原生應用開發框架Go chassis,以提升團隊開發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