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百度挺進「雲手機」!5G時代的超級入口來了

2020-12-11 中國軟體網

如果你的手機內存只有32G,你可能會遇到這樣的困擾:下載了好多APP,雖然有的使用頻次極低,但又不捨得刪除。時間一長,內存告急,想體驗新的APP,就得先把原來的刪除,以後用到了再下回來。

如果你是遊戲愛好者,喜歡的大型遊戲動輒幾十G的安裝包,對於電腦的配置要求也越來越高,錢包卻越來越癟;又或者在勤奮與鹹魚的狀態無縫切換,王者榮耀刪了下,下了刪,就是管不住自己這手。

有沒有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案?「雲手機」或許可以。

4月15日下午,百度發布基於自主研發ARM伺服器的百度「雲手機」,號稱智能音箱也能玩遊戲。這是2020年以來,第二個發布雲手機戰略的巨頭公司。

上一個是華為。兩個月之前的2月28日,在華為DevRun Live開發者沙龍上,來自華為海思圖靈開發部的周宗榕,對外解讀了華為鯤鵬雲手機開放平臺。打開華為雲APP,熱銷產品的第6個,就是雲手機。

今年將是5G爆發的一年。國家將5G基建作為七大新基建之首,給予政策和資源的強力支持。僅僅在北京,年底就將建成3萬個5G基站。然而與火熱的口號比起來,目前卻一直沒有與之匹配的應用出現,僅有一個5G手機可以拿得出手。

「雲手機」的出現,是否將成為首批5G殺手級應用?

雲手機煥發第二春春

雲手機的概念由來已久,但由於網絡、商業模式、應用場景等限制,一直處於不溫不火的「小眾」市場。

雲手機區別於物理世界中「看得見摸得著」的實體手機,是在雲上運行APP的仿真手機。舉個例子:雲手機將APP由本地遷移到雲上,當用戶發出指令,雲手機通過網絡依靠傳感器接收指令,並在雲端打開相應的APP,將APP的畫面和聲音進行編碼,再通過網絡傳回手機終端,進行視頻解碼並播放。這樣,用戶就完成了一次雲手機操作。

所以,雲手機需要一個終端的載體來實現,既可以是手機,也可以平板或電腦。此時,手機或電腦的功能僅相當於一個控制器和視頻播放器。

將應用放在雲端,雲手機不是第一個吃螃蟹的。

早在2018年的CES Asia上,華為就推出了「雲電腦」的概念,其原理與雲手機類似。而關於電腦上雲,甚至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

在1995年,甲骨文總裁Larry Ellison提出了NC的概念:Network Computer,與當時流行的個人計算機(PC)針鋒相對,並於次年1月份拿出了第一臺NC。NC主打的理念是,「操作在本地,計算和存儲在別處」。

現在看來,這就是雲理念的雛形。

當時,個人計算機還是相對昂貴的設備,在1000美元以上。為了降低成本,IBM、蘋果、甲骨文、Sun公司於1996年組成NC聯盟,對抗Wintel。

網絡計算機去掉了傳統的硬碟、軟盤等部件,屬於瘦形PC,由伺服器提供網絡上的程序或存儲。網絡計算機具有自己的處理能力,但除核心軟體之外,其他軟體都需從網絡伺服器下載,節省了頻繁的軟體升級和維護,也降低了成本。

不得不說這一理念在當年使用電話網絡,帶寬只有最高56k的時代,還是相當超前的,現在的網盤、雲盤、公有雲私有雲、雲計算,包括電視盒、智能音箱等,或多或少都有NC的影子在裡面。

然而,受限於時代,受限於網速,受限於落後的基礎架構,再加上微軟的大力狙擊,致力於把PC價格降低1/3的NC最終還是隕落了。不過,NC的精神和影響卻保留了下來,計算、存儲、雲服務,也都以各種形式在今天變成了現實。

從NC到雲電腦再到雲手機,設備和應用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人們對雲、對於方便、快捷、高效的追求一直沒變。

2012年,阿里巴巴發布全新自主研發的作業系統雲OS,首次提出創新性的Cloud APP:無需安裝的雲端應用程式,應用數據由阿里「雲」端下行。這可能是最早的雲手機概念。

然而,也許是因為概念太過超前,市場與技術還遠遠不夠成熟,加上谷歌的公開反對,阿里雲手機並未打開新的商業局面,逐漸從人們的視線中淡出。從此,雲手機進入市場沉寂期。

2014年開始,市場開始出現一批基於Arm雲手機的創業公司,主要幫助遊戲用戶更好的滿足遊戲需求。2018年年底,華為雲進入雲手機市場,加上和5G概念的興起,雲手機又一次被大眾認知。

2020年,隨著5G商用的進一步發展,以及和雲服務的日臻成熟,雲手機在長達8年的不溫不火之後,或許迎來了最好的時代。

為什麼是華為和百度?和

雲手機,歸根到底提供的還是雲服務。華為雲手機/雲遊戲負責人周宗榕認為:「雲手機將成為5G落地的首批殺手級應用。」百度也發起了雲手機就是「5G時代的超級入口」的口號。

盤一盤國內的巨頭玩家,目前只有華為與百度公開宣布入局雲手機。

細數國內公有雲市場玩家,阿里雲牢牢佔據第一,騰訊雲基本第二。華為雲和百度雲,與AWS、金山雲、天翼雲等一起,共同屬於第二梯隊,市場份額相近,想要突圍很難。

2019年,在網際網路的頭部企業紛紛上雲之後,增量空間開始下降。公有雲市場是寡頭市場,這是很多雲計算從業者的判斷。想盡一切辦法搶佔市場,就成為第二梯隊玩家的心頭病。

華為與百度,都不約而同的「押寶」雲手機,目標只有一個:搶佔市場。

在2020年5G應用全面爆發的前夜,先發制人搶佔先機。這不僅僅是雲手機本身,更是一張5G時代雲服務的入場券。

在公有雲時代,華為和百度都布局較晚。這一次,他們不想錯過,尤其是百度。

華為雲最近一年動作頻頻,調業務,建生態,搞合作,市場份額一路上漲,被看作是阿里雲、騰訊雲之外最有潛力成為「第三朵雲「的玩家。而百度雲就要落寞很多了。

2019年3月,負責百度雲業務的原百度副總裁張亞勤宣布退休,不久後百度雲更名為百度智能雲;再到最近一次調整,雲計算被併入AI業務。百度雲在公司內部的地位已經下降了。百度雲迫切需要一個漂亮的翻身仗。

雲手機的市場規模目前並不算大。根據易觀的數據,2018年雲手機市場規模達3億元人民幣,預計2020年能達到6億。但是,5G普及所帶來的想像空間是巨大的,形容為「千億級新風口」毫不為過。雲手機如果能成為一個入口,將是一桶萬金油。

華為作為5G的重要玩家,把所有與5G有關的概念炒熱,有充分的理由。百度在5G領域涉足不多,面對其充滿想像空間的市場,自然是也想分一杯羹。

做大蛋糕,從現在開始。

爭奪雲遊戲:雲手機的多金領域域

任何技術想要佔據市場,都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應用場景。根據易觀的數據,雲遊戲在雲手機的應用場景佔比高達90%。所以,談及雲手機,必然繞不開雲遊戲。

何為雲遊戲?實際上,雲手機與雲遊戲的原理相同,只不過雲手機平臺可以提供玩遊戲、登錄APP等多樣化的服務,而雲遊戲平臺則聚焦在遊戲領域。遊戲在中國屬於典型的紅海市場。

從2014年、2015年開始,國內市場湧現了一批基於ARM雲手機的創業公司,比如紅手指雲手機、多多雲手機等。這些公司抓住了重度遊戲玩家的需求,在其平臺上,無需下載,即可暢玩幾十款熱門手遊。

受限於技術和遊戲內容的類目限制,這些雲遊戲存在致命的短板:缺少精品。比如對幀率要求極高的吃雞遊戲,還鮮少有雲手機平臺能搞定,更別提一些3A級遊戲了。

不過,從2019年開始,雲遊戲的市場迎來科技巨頭的降維打擊。

一是雲計算日臻成熟,提供了技術支撐,二是看中了遊戲產業的巨大市場,為了不錯過雲服務場景的任何入場券,科技巨頭紛紛入局雲遊戲。

2019年9月,微軟雲遊戲平臺Project xCloud公開預覽版上線;11月,谷歌的Stadia雲遊戲平臺上線;2020年2月5日,英偉達的雲遊戲服務GeForce Now上線。

國內巨頭也不甘落後。2019年2月和11月,騰訊分別上線了「騰訊即玩」與「START」兩個產品,前者是雲遊戲平臺,後臺是雲遊戲內容入口;2019年的雲棲大會,阿里發布了商業化雲遊戲解決方案;今年2月28日,華為公布鯤鵬雲手機開放平臺技術解讀,3月18日,華為雲又發布「5G」雲遊戲解決方案2.0,技術+解決方案雙管齊下。

巨頭的入場將在雲遊戲領域顛覆現有的市場格局,形成馬太效應。

首先,巨頭的資源整合優勢。無論從技術實力,還是資金實力,一些創業公司都無法望其項背。雲遊戲要想更上一層樓,頂級遊戲必然不可或缺,拿谷歌的Stadia舉例,包含了《刺客信條:奧德賽》、《荒野大鏢客2》等多款遊戲大作,小的雲手機平臺根本不可能在內容上與之匹敵。

巨頭也需要合作。2019年2月騰訊推出的騰訊即玩雲遊戲平臺,就是與英特爾合作。英特爾提供提供音視頻採集/處理/編解碼等計算能力,騰訊提供遊戲內容。

其次,重塑直播產業鏈。未來在直播領域,遊戲玩家可以一邊通過主播安利,一邊無需下載即可體驗雲遊戲,從而實現遊戲宣發效果。直播平臺在遊戲發行過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同時,陪玩業務體驗大大加強,實現玩家與主播的無縫切換。雲遊戲將給直播帶來更多可能性。

中國軟體網認為,雲手機在C端遊戲領域,將會迎來拼技術、拼內容、拼資源的存量市場,巨頭毫無爭議擁有巨大優勢,留給中小企業的機會已經不多了。

B端開花:雲手機的潛力股股

雲手機的機會在哪裡?如果說C端的遊戲市場,是典型的存量市場;那麼針對B端的生意,則是一個增量市場。

這幾年,雲計算的快速發展,為雲手機奠定了技術基礎;5G的邊緣計算和網路切片技術,能讓雲手機的服務能力快速提升。如果說阿里雲手機是生不逢時,那麼現在雲手機已經處在爆發的前夜。

雲手機可以為手機廠商、雲計算廠商、網際網路和運營商帶來創新機會,根據業務類型可以分為兩大類:

雲手機的發展,就是雲服務的應用場景的發展,將迎來兩個機遇:

第一、雲測試業務

雲測試業務是B端的主要應用場景之一。雲手機相當於為企業打造成了成千上萬不休不眠的「工程師」,在面向網際網路行業,來讓雲手機實現APP的自動化仿真測試,大數據分析和應用數據採集,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雲真機測試」,比如雲測、騰訊Wetest、阿里雲移動測試平臺、百度MTC等,與雲手機相比,最大的區別是他們通過雲平臺連接真機進行測試,需要準備成千上萬臺手機。

隨著國產基礎軟硬體設備越來越走向市場化,對於雲測試的需求也將水漲船高。對於中小企業來說,不管是測試設備的持有還是測試人員的僱傭都是很大的開銷,雲測試可以解決效率與成本問題,將精力聚焦業務本身。

中國軟體網認為,雲手機測試,在未來也將替代雲真機測試,成為成本更低、效果更好的方案。

在網際網路行業中,應用託管、流量測壓、自動化仿真測試、數據採集分析及新媒體運營場景,都可以通過雲手機來實現,可以每天24小時在線,無折舊成本。同時,也可以實現批量模擬成百上千臺雲端的仿真手機,節約測試成本。

第二、安全移動辦公

微算互聯是一家成立於2015年的企業,聚焦雲手機C端業務,2017年開始也向B端發力,目前B端業務已佔30%以上。「未來隨著雲VR/AR、雲移動安全辦公的火爆,B端業務將逐漸超過紅手指,並成為主力軍。「微算互聯告訴中國軟體網。

2020年初的疫情,催生了移動辦公的需求,也帶來了新的辦公問題。近半個月以來,主打多人視頻會議的Zoom公司接二連三被曝出安全和隱私漏洞,甚至遭到SpaceX和NASA內部禁用。Zomm的遭遇直接反映了辦公市場的安全隱患。

有隱患的地方就有機遇,雲手機就是解決安全問題的辦法之一。

在政企、金融行業中,雲手機可以為注重信息安全管理的企業提供解決方案,為移動終端行業提供移動手機的功能延伸服務。這樣,企業核心數據僅保存在雲端,公私數據分離,有助於企業智能群控管理,信息安全更有保障。

亞信安全內部就有一個移動虛擬化平臺——VMI雲手機。「亞信安全雲手機為用戶提供一個專為行動裝置設計的安全虛擬工作區,能夠確保移動應用數據不出數據中心,將虛擬桌面影像通過繪圖指令發送到手機終端渲染。「亞信安全告訴中國軟體網。

針對應用安全的問題,企業只需開發Android應用,同時統一在雲端發布和維護基於「黃金鏡像」技術的程序應用更新即可,降低開發和維護的成本。另外,通過訪問通道加密、繪圖指令傳輸、日誌集中審計等,雲手機還解決網絡劫持問題。

如果說釘釘、企業微信等移動辦公軟體解決了用戶隨時隨地接入辦公的方便性,雲手機則解決企業在移動辦公轉型中對的數據安全性問題,適用於政府、金融機構、醫療工作者。

2020年,5G建設如火如荼。除了華為與百度,雲手機還會有巨頭入場嗎?我們拭目以待。




版權聲明: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軟體網(http://www.soft6.com)」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中國軟體網或崑崙海比(北京)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任何行業、傳播媒體轉載、摘編中國軟體網(http://www.soft6.com)刊登、發布的產品信息及新聞文章,必須按有關規定向本網站載明的相應著作權人支付報酬並在其網站上註明真實作者和真實出處,且轉載、摘編不得超過本網站刊登、轉載該信息的範圍;未經本網站的明確書面許可,任何人不得複製或在非本網站所屬的伺服器上做鏡像。

本網書面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按雙方協議註明作品來源。違反上述聲明者,崑崙海比(北京)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5G時代超級入口" 掌控雲聯合華為雲發布"小滴雲手機"
    12月22日,長沙掌控雲科技有限公司聯合華為雲以"5G+雲+AI"為主題,在長沙舉辦了小滴雲手機發布會。長沙市委宣傳部、湘江新區產業促進局等多位政府領導、清華大學等研究機構的信息技術領域著名專家學者、玖玥泉基金等知名投資機構代表和百餘家知名網際網路企業代表應邀出席會議。
  • 百度ARM雲手機再發新品 打造用戶專屬5G超級入口
    原標題:百度ARM雲手機再發新品,打造用戶專屬5G超級入口   鈦媒體11月2日消息,日前,百度
  • 百度雲手機」發布消費級旗艦 打造用戶專屬5G超級入口
    伴隨5G商用進程的不斷提速,「百度雲手機」也於近日上新。     日前,百度正式發布「百度雲手機」旗艦版。以旗艦級的ARM四核處理器、4GB運行內存和32GB存儲空間等超高硬體配置,領銜五大核心優勢,為廣大安卓手遊玩家打造了一個有著極致性價比的雲手機新「選項」,創造用戶專屬的5G時代超級入口。
  • 雲手機解鎖包圍圈?華為之後百度出招,只為成為桌面
    百度副總裁馬傑表示,「5G 時代的到來將加速雲遊戲發展,百度『雲手機』將為整個行業提供一個安全、可靠、高效的技術基石,為廣泛的、運算能力有限的 AIoT 設備提供無限的可能性。」
  • 今日神評論:華為幫《逆水寒》瘦身成功?5G時代和75G說拜拜
    熱點事件每天有,段子手在民間~下面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華為幫《逆水寒》瘦身成功~5G時代和75G說拜拜】,新聞一經爆出,就引來各界圍觀,分分鐘上了熱門頭條~一時之間多家媒體紛紛發表、轉載,如網易、新浪、騰訊等均有報導,大家可直接在百度中搜索該話題查看~僅在網易新聞中,24小時內點擊已經超過7548
  • 轉折中的百度雲:扁平化、重AI,與華為雲正面爭奪「第三」
    至於尹世明的卸任原因,有來自百度內部員工對媒體表示,百度雲現在的策略是藉助AI來追求高速發展,因為企業客戶如今更重視靠AI解決方案幫他們創造新價值,而尹世明和張志琦的銷售打法已經跟不上目前的To B市場,以往鋪量的銷售策略不再行得通。
  • 雲遊戲「鯉魚打挺」帶動過氣雲手機翻紅
    而知名數據分析機構易觀則認為,雲遊戲在雲手機的應用場景佔比將高達90%。百度安全部總監沈鵬飛近日在未來移動通信論壇主辦的「5G網絡發展論壇研討會」上表示,5G普及帶來一系列技術創新與場景落地,雲手機也在其中。     雲計算為雲手機奠定了技術基礎,5G的邊緣計算和網絡切片技術,讓雲手機的服務能力快速提升成為可能,5G時代的超級入口,也許就是雲手機。
  • 別樣的5G手機:中國電信天翼1號雲手機打開5G終端新方向
    小編作為雲手機從業人員,特意在中國電信官方網站購買了一臺天翼1號,我們先來簡單看一下物理手機的,再來重點講講內置雲手機的體驗情況。天翼雲手機配置方面通過安兔兔測試,天翼雲手機CPU為2*Hisilicon tsv110雙核處理器,4GB運行內存+32GB存儲,這裡我們可以推出天翼雲手機應該是基於華為裸金屬鯤鵬Arm伺服器虛化的安卓實例,刷新率為60HZ,解析度為720*1600,5.48英寸屏幕 320dpi。
  • 盤點最值得購買的華為5G手機,華為mate20x、華為nove6上榜
    華為手機的價格在國產手機中算是比較高昂的,同等配置、材質上,華為的手機要比友商貴一兩千。當然了,不少消費者看重品牌溢價,即使用著幾百元的華為暢享系列手機也會覺得非常好。作為5G手機的標杆,華為出了眾多5G機型,在價格上也比較昂貴,相較於紅米的兩千多元的5G手機,華為似乎有些高價低配。那麼華為的5G手機就沒有物美價廉的產品嗎?你還別說,還真有,第一款上榜的是華為的首部5G手機華為mate20x。華為mate20x是華為發布的第一款5g手機,這在當時也算是開創了5g手機的先河。
  • 騰訊百度華為雲上攻堅,阿里雲的好日子要過去了?
    但當前騰訊百度都將雲提到戰略高度強勢出擊,阿里雲的未來增速或會蒙上陰影,因為騰訊百度華為它們各家大致上都在大數據、技術與IT基礎設施層面具備相對較強的實力,而國內雲服務市場目前還是處於初始階段,還未到格局落定的時候。
  • 5G來了,百度網盤為了生存有多拼
    很多人都在期待的5G時代正在走來,同時一個巨大的挑戰也同步而來,那就是急劇膨脹的數據存儲需求。可以想像,5G的下載速度可以達到4G的上百倍,用戶的下載需求增加,將帶來信息傳輸數量的指數級增長。同時物聯網、智能家居的普及,個人在雲端的存儲空間需求也會大幅提升,這些將必然帶來雲存儲成本的攀升。
  • 100%網際網路手機百度雲搜索評測
    BY VIVIK 風華絕代不管你承不承認,「問百度去……」已經變成一句經典口頭禪。100%網際網路手機最大的賣點,除了999元史上最低價的C/G雙模雙待,高通1.2GHz雙核以及4.5英寸(960*540)IPS屏等硬體參數外,採用百度易平臺(下文採用百度雲系統)同樣極具看點。
  • 華為5g手機哪一款性價比最高 這三款機型最值得入手
    5g手機現在幾乎可以稱得上是智慧型手機市場中的「大紅人」了,從去年到現在,許多手機製造商都發布了不少5g手機產品,僅華為一個品牌就有多款,但是華為5g手機哪一款性價比最高呢?小編可以為大家推薦的就在這裡,這三款機型最值得入手了。
  • 華為力推的雲手機,雖破解不了晶片困局,但仍有用武之地!
    不但有人表示,這部雲手機很有可能取代實體手機,並打破華為缺芯的困局,還有人表示,華為是在下一盤大棋,明白在晶片領域超車無望,就直接選擇了換道超車。網友們的初心和願望當然是好的,只是華為隨後給出的答案顯然讓大家失望了,原來華為這部雲手機,不但無法取代我們現有的實體手機,其定位也僅是對我們現有手機性能的延展和補充。
  • 100%網際網路手機與百度雲的秘密 明天發布新機
    前不久,記者獲知,百度、中國電信和百分之百公司三家合作的百度雲智能終端平臺手機正在緊鑼密鼓,明天將發布新機,預計12月底上市。這一消息只在很小的範圍內悄悄流傳。  與此前百度推出易平臺手機時不同,這一次百度雲平臺手機顯得低調而且神秘。
  • 百度推「雲手機」:支持雲遊戲、雲應用、雲VR和雲辦公
    中關村在線消息:今日百度舉辦線上發布會正式推出百度雲手機產品。百度介紹,該雲手機=ARM伺服器×雲計算×Android OS,是一臺所有應用都運行在雲上的虛擬手機。百度介紹,該雲手機基於百度自主研發的ARM伺服器及ARM虛擬化技術;在雲端提供虛擬手機的集群化管理和控制平臺;遠程實時控制雲手機,實現Android App的雲端運行,也就是說,百度雲手機讓用戶手機或其他終端設備「裡」多了另一套Android程序,其在雲上運行並將「畫面」實時同步到手機上。
  • 「產業網際網路周報」百度雲進行架構調整;支付寶全面轉型數字生活...
    百度雲進行架構調整,雲計算、智能金融等業務直接向王海峰匯報,尹世明、張志琦留作他用鈦媒體3月13日消息,百度CTO王海峰發內部郵件宣布對雲業務進行架構調整,百度智能雲的雲計算、智能金融、智能客服、渠道生態等業務的負責人直接向王海峰匯報,尹世明、張志琦將另作安排。
  • 百度併購雲手機平臺「紅手指」,黃小勇、馬傑等原高管全部退出
    在遊戲行業,微算互聯最廣為人知的是其智慧型手機應用虛擬平臺——紅手指雲手機平臺。該平臺於2015年推出,是國內較早一批雲手機平臺之一。所謂雲手機指得是將雲計算技術運用於網絡終端服務,通過雲伺服器實現雲服務的手機。其深度結合了網絡服務的智慧型手機,這類手機憑藉自帶的系統以及廠商架設的網絡終端可以通過網絡實現眾多的功能,其中移動雲遊戲功能運用最為廣泛。
  • 海爾、百度、華為盤踞的智能家居作業系統,誰拿下傳統家電企業了?
    目前在智能家居作業系統上發力的一共有三個玩家,以海爾為代表的傳統家電企業、以百度為代表的網際網路企業和以華為為代表的手機企業。 海爾把自家智能家居操作平臺稱為U-home。U即Ubiquitous,「無處不在」之意。
  • 雲計算國內阿里雲獨領風騷,百度、華為成為新變數
    3、百度、華為雲計算市場最大的變數與國內排名前兩位的雲計算服務商不同,百度和華為做雲計算要晚了很多。百度雲憑藉百度多年的技術積累優勢還是很明顯的,在人工智慧領域,也取得了很大的進步。百度自身定位「ABC智能雲」的業務戰略,雲計算+AI結合自身的大數據支持給百度帶來無數可能,同時,也將攪動中國雲計算市場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