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豬企披露銷售數據 溫氏股份去年豬肉銷售近400億

2021-01-20 證券時報

證券時報記者 李映泉

1月6日晚間,溫氏股份、正虹科技、新希望等多家養殖企業披露了2020年12月銷售簡報。

數據顯示,溫氏股份2020年12月銷售肉豬88.96萬頭,收入34.92億元,毛豬銷售均價32.55元/公斤,環比變動分別為6.16%、4.68%、11.7%,同比變動分別為-30.02%、-33.95%、-5.16%。

對於12月肉豬銷售收入同比下降,溫氏股份表示,主要是總體投苗減少、加大種豬選留所致。

2020年全年,溫氏股份銷售肉豬954.55萬頭,收入398.30億元,毛豬銷售均價33.56元/公斤,同比變動分別為-48.45%、0.72%、79.95%。

從數據中可以看到,溫氏股份2020年全年肉豬業務呈現出「量跌價漲」的情況,在肉豬銷量同比下降48.45%的情況下,伴隨著毛豬銷售均價同比上升79.95%,帶來全年肉豬銷售收入微增0.72%。

溫氏股份表示,肉豬銷量下降主要是該上市公司總體投苗減少、加大種豬選留以及提升肉豬體重所致;而毛豬銷售均價同比上升則主要是國內生豬供給偏緊所致。

同日,正虹科技披露數據顯示,該公司2020年12月銷售生豬2.41萬頭,銷售收入9554.19萬元,環比分別增長128.22%、141.26%,同比分別增長142.13%、96.06%。2020年1~12月份,正虹科技累計銷售生豬7.19萬頭,累計銷售收入2.68億元,同比變動分別減少55.27%、14.32%。

正虹科技2020年全年的情況也出現了與溫氏股份類似的「量跌價漲」,但該上市公司在12月出現了強勁增長,公司稱主要原因系生豬出欄增加所致。

新希望1月6日晚公告,公司2020年12月銷售生豬165.82萬頭,環比增長20%,同比增長306%;收入為39.12億元,環比增長8%,同比增長157%;商品豬銷售均價30.97元/公斤,環比增長10%,同比下降3%。生豬銷量同比上升較大的主要原因是堅定落實養豬戰略,保持較大力度的仔豬投放。生豬銷售收入同比上升較大的主要原因是生豬銷量大幅上升。

此外,牧原股份近日也披露,2020年12月份銷售生豬264.1萬頭,銷售收入66.86億元;12月份,該公司商品豬銷售均價30.15元/公斤,比11月份上漲14.55%。2020年全年,牧原股份共銷售生豬1811.5萬頭,銷售數量同比增加了76.68%。

A股生豬板塊自2021年元旦以來的市場表現較為可觀,其中以龍頭牧原股份打頭陣,於1月4日和1月5日連續兩日漲停,年初至今3個交易日內累計大漲24.51%。相比之下,溫氏股份的股價表現則比較平淡,上述3個交易日內累計漲幅為7.35%。

從生豬業務來看,相比牧原股份自建養殖場的直營模式,溫氏股份所走的則是「公司+農戶」經營模式。兩種模式各有優劣,在經營策略上,面對2019年啟動的豬周期行情,牧原股份選擇大幅擴張產能,而溫氏股份則較為保守,採取了減少投苗的策略。

同時,相比較牧原股份專注於生豬養殖,溫氏股份還有一塊佔比超過30%的肉雞業務。銷售數據顯示,溫氏股份2020年度銷售肉雞10.51億隻(含毛雞、鮮品和熟食),收入232.98億元,毛雞銷售均價11.63元/公斤,同比變動分別為13.60%、-10.02%、-21.79%。豬、雞兩條腿走路的戰略讓溫氏股份能夠在動物蛋白市場中取得一定平衡。

同日晚間,溫氏股份還發布了實際控制人股份提前解除質押的公告。溫氏股份實際控制人之一溫鵬程於1月5日將其質押的股份辦理了提前解除質押手續,此次提前解除股份質押事項系股東根據自身資金安排進行的還款,解除質押後,溫鵬程所持有的公司股份中無處於質押狀態的股份。截至目前,溫鵬程持有公司股份2.60億股,佔公司總股本的4.08%。

天眼查資料顯示,此次溫鵬程解除質押後,溫氏股份其他實際控制人股份均未存在質押狀態。

相關焦點

  • 豬肉價格持續回落,7家豬企10月銷售收入環比下滑
    受近期豬肉價格下降影響,各家豬企業績波動明顯。新京報記者統計了12家已披露10月生豬銷售簡報的深交所上市豬企發現,其中有7家企業10月銷售收入出現環比下滑。據新京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11月22日,共有12家於深交所上市的豬企披露了10月生豬銷售簡報。其中,生豬銷量三甲分別為牧原股份(151.6萬頭)、正邦科技(123.75萬頭)、新希望(91.15萬頭),生豬銷售收入三甲分別為牧原股份(49.11億元)、正邦科技(44.14億元)、溫氏股份(27.75億元)。
  • 豬周期助養豬股業績爆發:12家豬企2020年養豬收入同比增197.71%
    來源:財聯社豬周期助養豬股業績爆發:12家豬企2020年養豬收入同比增長197.71%財聯社(鄭州,記者 王平安)訊,至今,12家上市豬企均已發布2020年銷售數據,在豬周期高景氣度支撐下,養豬股業績集體爆發。
  • 溫氏股份、立華股份前七月養雞數據:溫氏持續大增,立華連續加速
    我們先來看溫氏股份和立華股份2020年各月肉雞銷量數據對比:前七月,溫氏各月的肉雞銷量增速均高於立華股份。7月,溫氏單月肉雞銷量0.96億隻,繼續創2020年以來各月新高;立華股份單月肉雞銷量0.29億隻,也創2020年以來各月新高。
  • 溫氏股份、立華股份前五月養雞數據對比:逆境中老大更猛
    2020年5月溫氏股份銷售肉雞0.85億隻(含毛雞、鮮品和熟食),同比增20.56%。溫氏股份2020年以來各月肉雞銷量如下:2020年5月立華股份銷售肉雞0.25億隻,同比增5.28%。溫氏股份近五年及今年前5個月肉雞銷量如下:1到5月,立華股份肉雞銷量為1.13億隻,同比增3.42%。立華股份近三年及今年前5個月肉雞銷量如下:溫氏股份2019年全年和2020年前5個月的肉雞銷量增速均遠高於立華股份。
  • 溫氏股份、立華股份前九月養雞數據解讀:立華9月銷量增速超溫氏
    公司養雞業務近五年及2020年前九月具體數據如下:立華股份前九月肉雞銷量累計增速為9.77%,和溫氏的21.32%相比差距巨大,公司近三年及2020年前九月銷量情況如下:再來看一下兩家公司各月銷售收入對比:溫氏股份和立華股份9月的肉雞銷售收入均創下年內月度新高
  • 前十月養雞數據解讀:立華股份10月銷量增速再超溫氏股份
    10月,溫氏股份銷售肉雞9513.46萬隻(含毛雞、鮮品和熟食),同比下降9.84%,而立華股份銷售肉雞3001.27萬隻,同比增14.14%,這是繼9月後,立華股份肉雞銷量增速再超溫氏股份。
  • 溫氏股份、立華股份前八月養雞數據:立華累計銷量增速遠低於溫氏
    我們先來看溫氏股份和立華股份2020年各月肉雞銷量數據對比:溫氏股份的肉雞出欄量增速已經連續四個月在20%之上,立華股份也已經連續三個月在15%左右。在出欄量絕對值上,溫氏股份8月再次突破1億隻,立華股份則接近3000萬隻。
  • 豬肉價連續下跌2月,10家豬企蒸發近2000億
    近一兩年來,豬肉價格基本都是在飆升的路上,在老百姓直呼吃不起豬肉的同時,國內養豬大戶大呼過癮,他們紛紛加養生豬,而網易、京東、萬達等企業甚至跨界養起豬來,基本上,養豬企業在過去一兩年都賺得盆滿缽滿。就在去年年底,豬肉價格還一路飆升,到了今年年初,豬肉的價格一度高達36元/公斤。
  • 河南首富「鍊金術」:上半年牧原股份或賺110億去年同期虧損1.6億
    據《證券時報》日前報導,截止7月7日晚,已有625家上市公司公布上半年業績預告,其中,被稱為「豬中茅臺股」的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牧原股份」)淨利潤增幅最高。牧原股份預計今年上半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為105億—110億元,去年同期虧損約1.56億元,扭虧為盈。這一數字亦遠超牧原股份2019年全年淨利潤61.14億元。
  • 今年白羽肉雞超50億隻?溫氏股份國雞10.4億隻?有點厲害!
    國雞白雞上市企業紛紛發布11月份銷售數據,肉雞的單價相比10月份有所降低,這與11月份整個行業的產能過剩有關。由於產量的巨大,消費市場仍未恢復,造成供過於求的局面,活禽價格不理想。若12月份出欄量維持11月份的出欄量,溫氏股份、立華股份今年出欄量大致在10.4億隻、3.2億隻,聖農發展或達到5.8億隻。而益生股份、民和股份可分別達到4.9億羽、3.3億羽左右,比去年總體增加了17.91%。按此計算,白羽肉雞產業2020年產能和產量增加幅度或在18%左右,或出欄量或突破51億隻。
  • 400平玻璃銷售引11連板 秀強股份特斯拉概念成色遭考驗
    原標題:400平玻璃銷售引發11連板 秀強股份「特斯拉」概念成色遭考驗2月18日晚間,已11連板的「特斯拉概念股」秀強股份(300160.SZ)回復深交所關注函稱,公司不是特斯拉一級供應商。截止2月19日午間收盤,秀強股份每股價格收於11.21元,較前一個交易日下降0.97%。互動平臺披露特斯拉業務公開資料顯示,江蘇秀強玻璃工藝股份有限公司創建於2001年,是中國最大的加工玻璃製造商之一,主營業務為以印刷、鍍膜技術為基礎的玻璃深加工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業務等。
  • 利潤暴增409.61%:三全、安井、溫氏……多家食企半年報出爐
    積極探索新零售8月19日,溫氏股份披露了2020年半年度報告,公司營業收入達359.57億元,同比增長18.2%;當期對應實現的歸屬淨利潤約為41.53億元,同比增長200.33%。報告期內,豬價處歷史高位,雞鴨價格較低,利潤主要由養豬板塊貢獻。
  • 「公告搶先看」晚間重要公告:溫氏股份2020年銷售肉豬收入398.30...
    來源:金融界網今日晚間重要公告搶先看——溫氏股份:2020年公司銷售肉豬收入398.30億元 同比增長0.72%、長安汽車:2020全年銷量200.37萬輛 上年同期175.79萬輛、天齊鋰業:控股股東及一致行動人擬減持不超4%公司股份……【重大事項】*ST華塑:控股股東由西藏麥田變更為湖北資管 實際控制人由李雪峰、張子若夫婦變更為湖北省國資委
  • 中國名豬地圖:都市麗人愛吃的豬肉70一斤,到底啥品種?
    2019年,養豬企業的淨利潤著實讓人眼紅:新希望增了近2倍,溫氏股份漲了2.5倍,牧原股份更是翻了10倍!去年7月開始,豬肉價格就一路飆漲,一度創下38.3元/斤的新高,較一年前大漲近150%。居高不下的肉價、豬企翻倍的市值,以及萬科們的湧入,一時間又讓很多人對「養豬致富」這事兒充滿了幻想。
  • 溫氏、牧原、正邦、新希望、天邦等五家公司2020年賣豬數據對比
    我們先來看五大公司2020年12月生豬銷量:(其中溫氏股份統計口徑為毛豬和鮮品;其它四家公司包括肥豬、仔豬和種豬) 12月,儘管新希望165.82萬頭的銷量比正邦科技134.21萬頭的銷量多出23.55%,但39.12億元的銷售收入只比正邦科技的38.83億元多出0.7%,可見新希望的出欄生豬
  • 養豬利潤媲美茅臺,龍頭股跌近40%,豬肉價格反彈抄底時機來了?
    豬肉價格變動牽動人心,臨近年底,豬肉價格再次漲價。據農業農村部網站數據顯示,12月7日,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豬肉平均價格為42.20元,比上周五上漲1.0%。在此前價格最低時,豬肉價格每斤已經不足20元。
  • 中國畜牧業領軍者溫氏股份:雞籠裡飛出個「雙料龍頭」
    統計顯示,2016年,集團上市肉豬1712萬頭,穩居全國第一;肉雞8億多隻,佔黃雞市場的20%,佔整個肉雞市場的10%,堪稱養豬養雞的「雙料龍頭」。  傳奇的「溫氏模式」  34年前,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進了廣東省新興縣簕竹鎮。
  • 特變電工與隆基股份籤署近200億銷售合同多股望持續上揚
    (600089)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新特能源公司與隆基股份的7家子公司籤署了採購協議,隆基矽材料公司將於2021年1月至2025年12月期間向新特能源公司採購原生多晶矽料合計不少於27萬噸。公司尚未取得該品種藥品註冊批件,將在取得國家藥監局籤發的正式文件後,及時披露相關詳情。 點評:中泰證券分析認為,公司Q3業績符合預期,收入環比增長逐季好轉,研發費用增幅較大導致利潤增速較低,但公司整體經營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