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先來看五大公司2020年12月生豬銷量:(其中溫氏股份統計口徑為毛豬和鮮品;其它四家公司包括肥豬、仔豬和種豬)
12月,牧原股份、新希望、正邦科技的出欄量均創出歷史新高。增速方面,新希望同比猛增3倍,牧原股份大增2倍,正邦科技也實現倍增,只有前盟主溫氏股份同比下跌了30%(怎一個慘字了得)。
再來看2020年全年的累計出欄量:
2020年,正邦科技以955.95萬頭的出欄量略超溫氏股份的954.6萬頭,坐上二當家的寶座。當然,單就出欄肥豬而言,正邦全年為724.71萬頭,和溫氏的954.6萬頭相比仍有一定差距。牧原股份全年的肥豬銷量達1152.4萬頭,已經是當之無愧的帶頭大哥。
再來看12月的生豬銷售收入:
12月,儘管新希望165.82萬頭的銷量比正邦科技134.21萬頭的銷量多出23.55%,但39.12億元的銷售收入只比正邦科技的38.83億元多出0.7%,可見新希望的出欄生豬「含金量」要低不少。
五家公司2020年全年的累計銷售收入如下:
2020年,正邦科技的累計銷售收入均增長2倍以上,新希望和牧原股份的增長也接近2倍,小弟弟天邦股份接近翻倍,溫氏股份則勉強實現正增長。
就出欄商品肥豬而言,12月份五家公司中每公斤單價最高的是溫氏股份,其次是正邦科技,最低的依然是牧原股份,具體如下:
再來看12月份各公司的頭均收入(其中溫氏股份統計口徑為毛豬和鮮品;其它四家公司包括肥豬、仔豬和種豬):
從頭均收入上來推斷,天邦股份因為完成年度KPI已經沒啥壓力,12月大幅減少了仔豬銷售,因此頭均收入排名大幅提前,僅次於溫氏(此前9月、10月、11月天邦股份的頭均收入都敬陪末座)。正邦科技、牧原股份、新希望為超額完成保底KPI,都加大了仔豬銷售比例,尤其是新希望來了一次大甩賣。
最後我們來看下各公司2020年生豬出欄量的完成進度及接下來的月度KPI:
2020年,正邦科技KPI完成率為106.2%,排名第一,其次是新希望,完成率103.7%,然後是牧原股份,完成率103.5%,然後是天邦股份,完成率102.6%,放棄設定年度目標的溫氏股份出欄量幾近腰斬,甚至遠低於2015年的1535.06萬頭。
西米衣谷公眾號養殖系列文章:
《天邦股份2020年養豬數據解讀:目標輕鬆完成,12月大調結構》
《正邦科技2020年養豬數據解讀:仔豬為完成年度KPI立下大功》
《溫氏股份2020年數據解讀:養豬仍苦苦掙扎,會否淪為二流豬企》
《新希望2020年養豬數據解讀:KPI完成率和牧原股份基本一致》
《牧原股份2020年養豬數據解讀:商品豬出欄量較預期值落差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