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經開區工業規模升至2500億級 工程機械產業產值突破1600億元

2021-01-20 全球起重機械網

長沙晚報1月13日訊(全媒體記者 伍玲 實習生 周娜 通訊員 黃姿)12日至13日,長沙經開區召開經濟工作研究和務虛會,記者從會上獲悉,「十三五」期間,園區在218家國家經開區的排名,從2016年的34位提升至2019年的17位;工業規模、財政總收入由2016年的2000億級、100億級,分別提升至2500億級、200億級。

過去五年,長沙經開區產業創新發展持續取得新突破。尤其是工程機械產業產值,去年高達1615億元。在智能製造、工業網際網路、智慧園區協同推進機制的基礎上,園區創新推進「5G+AI+區塊鏈」再提升,成為園區產業高質量發展、企業數位化轉型的核心載體。

產業鏈建設也不斷完善融合。五年來,園區年均引進投資額5000萬元以上項目40個、投資額50億元以上重大項目2個,三一集團、山河智能、鐵建重工、廣汽三菱、藍思科技、國科微電子等一大批骨幹企業實現擴大再投資,核心企業「頂天立地」、配套企業「鋪天蓋地」的產業生態加速完善。

去年以來,面對複雜的經濟環境,長沙經開區經濟實力穩步增強。在一季度各項指標不佳的情況下,園區三步並作兩步走、兩天並作一天幹,2020全年實現規模工業產值2530億元,特別是工程機械產值創歷史新高,達1615億元,增長22.8%。三一榮獲「中國工業大獎」。以「5G+人工智慧+區塊鏈」新三位一體驅動智能化改造,累計完成技改投資76億元,佔到總工業投資的50%。榮獲5個國家級工業網際網路試點示範項目,佔湖南省上榜項目的62.5%。

相關焦點

  • 婁底經開區:「3+1」主導產業集群加速形成 輻射能力明顯增強
    紅網時刻通訊員 楊松松 婁底報導近年來,婁底經開區以全面建設宜業宜居宜遊的經濟強區和濱水新城為目標,奮力推進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發展,全鏈培育薄板深加工、新材料新能源、先進裝備製造和電力科技「3+1」主導產業集群,攻堅克難提速園區經濟社會發展,經濟總量和綜合競爭力顯著提升。
  • 在實施「三高四新」戰略中奮勇爭先——訪長沙雨花經開區黨工委...
    長沙雨花經開區將深刻領會,推動全會精神落地落細落實。」12月15日,長沙雨花經開區黨工委書記郭四軍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將以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在大力實施「三高四新」戰略中奮勇爭先,不斷完善創新體系,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我們把『卡脖子』清單變為服務企業科研任務清單,為企業在關鍵核心技術取得突破創造良好環境。」
  • 我區3個產業產值突破2000億元
    本報南寧訊 (記者/劉莉)12月21日,由全國工商聯、自治區人民政府主辦的廣西高質量工業暨數字經濟專題推介會在南寧舉辦。100餘家全國工商聯執委企業及嘉賓、近20家抗疫先進企業、14個設區市人民政府相關負責人以及20家廣西重點企業代表參加推介會。
  • 銀川經開區:傾力打造新材料產業高地
    自2014年成立起,公司陸續投資建設了藍寶石長晶一期、二期項目,先後生產出30公斤、80公斤、110公斤、130公斤、160公斤和400公斤級藍寶石晶體。」12月16日,該公司科技管理課經理常慧告訴記者,目前公司年產能達1500噸,近3年年均產值約2.2億元,今年產值同比將增加12%。
  • 桐鄉經開區:託起前沿材料產業騰飛夢
    前沿材料是重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更是桐鄉經開區的特色優勢產業。高性能玻璃纖維及複合材料產業鏈和高性能動力電池材料及下遊產品產業鏈就是桐鄉經開區產業鏈上的悅動音符。  「我們要『有中做優』,做好產業鏈的『守鏈人』,將前沿材料產業做大做強做精。」
  • 重塑製造業新優勢推進新興產業大布局 合肥經開區:積極建設5G產業...
    圍繞 " 五高地一示範 " 發展目標,經開區正圍繞前沿科學研究方向,抓緊布局各類創新平臺,推動全區發展進入智能化數位化新時代。經濟復甦 4 月以來規上工業產值同比增長 26.7%從 2000 年晉升為國家級經開區以來,合肥經開區步步為營,連年交出令人眼前一亮的成績單。
  • 長沙經開區攜手三一集團共建千億級區塊鏈產業園
    4月8日,長沙經開區與三一汽車製造有限公司、樹根互聯技術有限公司籤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以三一雲谷為載體,共建星沙區塊鏈產業園,力爭5年內形成千億級數字經濟產業,打造成為全國一流的以區塊鏈技術為特色的綜合性數字經濟產業示範區。
  • 湖南經濟和產業分析:工程機械篇
    主要用於國防建設工程、交通運輸建設、能源工業建設和生產、礦山等原材料工業建設和生產、農林水利建設、工業與民用建築、城市建設、環境保護等領域。二、工程機械產業取得的成績1.2019年中國工程機械產值約6600億,其中湖南是中國最大工程機械基地,2019年行業營業收入約1700億,佔中國工程機械總收入的26%。
  • 長沙產業鏈:合縱連橫 風起雲湧
    (三一集團供圖)經過年初疫情爆發的考驗,長沙工程機械展現出真金不怕火煉的英雄本色,勃勃生機愈顯——三一重工、中聯重科、鐵建重工和山河智能四家主機企業穩居全球工程機械製造商50強;三一重工排名由第7躍升至第5,中聯重科和山河智能排名均上升了4位;三一重工市值一度突破2000億元,成為國內第一家突破2000億市值的工程機械企業
  • 惠州馬安工業產值三年內突破100億元
    三年內,馬安鎮將實現規上工業產值翻一番目標,突破100億元。  發展實體經濟重點打造「三大板塊」  今年6月中旬,在惠城區馬安鎮馬安工業發展集中區(北),銀山科技LED光學膜片工業設計項目成功摘得掛牌項目用地,並現場進行施工,實現了惠城區首宗工業項目在土地摘牌當日即刻動工建設。  日前,筆者走訪銀山科技所在的下良科技園。
  • 2019長沙國際工程機械基礎件高峰論壇將於5月15日在長沙舉行
    2019長沙國際工程機械基礎件高峰論壇將於5月15日在長沙舉行 在經歷近十年的市場回調整理之後,中國工程機械行業開始蓄力上行,邁向新一輪高速增長軌道。
  • 金霞經開區今年鋪排重點產業項目74個,1—8月完成投資123億元
    記者從3日召開的金霞經開區產業項目建設大會戰講評會上獲悉,2020年,金霞經開區共鋪排重點產業項目74個,1—8月累計完成投資123.64億元。其中,拓沃重工工程機械總部及生產基地、羅莎蛋糕總部及生產基地一期已建成即將投產。
  • 長沙經開區攜手三一集團共建星沙區塊鏈產業園
    星沙時報訊(記者 蔣志斌)4月8日,長沙經開區與三一汽車製造有限公司、樹根互聯技術有限公司籤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以三一雲谷為載體,共建星沙區塊鏈產業園(以下簡稱「產業園」),力爭5年內形成千億級數字經濟產業。
  • 今年北京經開區設立科創專項資金總規模達55億元
    中新網北京12月24日電 (記者 於立霄)2020年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簡稱經開區)出臺「控疫情穩增長十條」以及鼓勵雲辦公、彈性辦公、減免房租等惠企暖企政策,累計兌現政策扶持資金17.36億元。設立科技創新專項資金,總規模達到55億元,成立10支成果轉化基金,落地金額近50億元,助力科技成果在經開區落地成長。在24日舉行的北京市「回顧『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科技創新專場發布會上,經開區副主任孔磊如是說。為讓科技成果「找得到」,經開區積極拓展轉化渠道,推進與三城協同創新合作。
  • 贛州經開區:招大引強揚帆勢正勁
    投資52億元的省電子集團高溫超導產業園、投資10億元的京東電商物流產業園、投資5億美元的英銳半導體等重大項目完成合同洽談。「百日攻堅大會戰」伊始,贛州經開區新一輪招商引資工作強勢啟動。「我們組建了8支招商小分隊,根據產業細分領域開展招商。」贛州經開區招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31個招商引資責任部門紛紛出動,持續掀起全區對外開放招商引資熱潮。
  • 千載詩城譜輝煌|池州經開區:聚焦半導體產業 推動高質量發展
    「十三五」時期全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7%,規模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8.5%,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25億元,利用外資超4億美元。池州經開區半導體產業基地。在池州經開區,像安芯股份這樣的高科技龍頭企業已不在少數。「十三五」以來,按照池州市委、市政府培育現代產業體系的戰略部署,池州經開區結合園區產業基礎和區位環境特點,聚力打造電子信息、高端裝備製造和現代服務業等特色主導產業。
  • 長春經開區、二道區、蓮花山聯合開展「肩並肩行動」
    其中,高新片區,以吉林大學、長春高新股份為龍頭,全面打造國家科技創新高地、高新技術產業集聚區,到2025年,力爭區內三大主導產業產值突破5000億元,醫藥產業達到千億量級;經開片區,以長春光機所為龍頭,全面打造高端製造業集聚區、新興產業發展先導區,到2025年,力爭區內三大主導產業產值突破5000億元,汽車零部件產業達到千億級規模;北湖片區,以長春應化所等科研院所為龍頭,全面打造IT、航天航空、生物醫藥產業基地和科技創新中心
  • 從造汽車到玩汽車 成都經開區跑出汽車智造加速度
    這是疫情防控新常態下,西南地區最大規模的一場汽車賽事,也是中國首場國家雙A級汽車登山賽。  就在國家雙A級汽車登山賽啟動當天,12月4日,「2020中國國際車聯網技術大會」在龍泉驛區舉行。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長王衛明、中國通信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延川、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平等人來到成都經開區,暢談5G與車聯網、智能交通、自動駕駛等,剖析技術和產業的最新進展與發展趨勢。
  • 特色園區煉成記——探益陽長春經開區電子電路板產業園的先「踐...
    長春經開區電子電路板產業園一角。維勝科技的入駐,彌補了長春經開區柔性電子線路板的空白。(益陽長春經開區管委會供圖)明正宏電子生產車間裡,工人正操作設備給線路板打孔。2019年,長春經開區電子電路板產業園區已開發面積1800畝,入駐的31家規模企業中,第十八屆(2018)中國電子電路行業百強企業就有2家。園區還獲批湖南省電子電路板特色產業園區,成為全省PCB產業項目招商省推、審批優先、支持傾斜的園區。
  • 瀏陽經開區(高新區)在踐行「三高四新」戰略中彰顯擔當作為
    當今時代,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風起雲湧,搶佔製造業制高點就會贏得發展主動權。打造國家重要先進位造業高地,瀏陽經開區(高新區)在行動!  近年來,瀏陽經開區(高新區)全力聚焦主業,深化「三主兩特四鏈」產業格局,推動主特產業固鏈強基,連續三年榮獲湖南省級園區綜合評價第一名。  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智能裝備製造三大主導產業,以及健康產業、再製造兩大特色產業集結成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