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晚,一場盛大的頒獎儀式在成都龍泉驛區吾悅廣場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賽車手登上領獎臺,捧回各自的榮譽。此前三天,激烈的競技姿態同選址在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的「最美賽道」,一併載入2020中國汽車摩託車登山大獎賽暨汽車短道拉力賽的歷史。
這是疫情防控新常態下,西南地區最大規模的一場汽車賽事,也是中國首場國家雙A級汽車登山賽。
就在國家雙A級汽車登山賽啟動當天,12月4日,「2020中國國際車聯網技術大會」在龍泉驛區舉行。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長王衛明、中國通信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延川、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平等人來到成都經開區,暢談5G與車聯網、智能交通、自動駕駛等,剖析技術和產業的最新進展與發展趨勢。
12月9日,由商務部外國投資管理司指導,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成都市人民政府、四川省商務廳、長江經濟帶國家級經開區協調發展聯盟共同主辦的第八屆「開發區對話500強」活動也來到了成都經開區(龍泉驛區)。在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背景下,本屆活動以落實轉型升級創新發展要求,推動經濟社會向好向上為焦點,吸引170餘家世界500強及中外知名企業,70餘家國家級及其他經開區參加,將為成都和世界500強企業及知名企業,搭建起雙向交流合作的高端平臺。
風口更迭,光華萬千,在時間的衝刷下,成都經開區(龍泉驛區)自身最清醒——從「造」汽車」到「玩」汽車,保持科技創新與制度創新,讓她一直在擁抱新時代。
「近年來,龍泉驛區大力構建『多元共興』產業格局,積極引進『體育+』『賽事+』等新興產業落地運行。」回顧汽車登山賽,成都中法生態園管委會副主任韓煦表示,「這次國家雙A級汽車登山賽的舉辦,就是一次產業結合賽事的生動實踐,一次強強聯手的最佳選擇。」
顯然,汽車賽事的「品牌化」「延續性」,不會是某一方的一廂情願,而是同心併力的目標。成都市龍泉驛區人民政府副區長楊偉說:「龍泉驛區這座城市本身就蘊含強勁的『汽車基因』。」
解密「汽車基因」,體會東道主龍泉驛區「玩車」的決心,有必要回頭看。1990年7月,成都市人民政府研究決定在龍泉驛區興辦市級工業區,這裡由農業文明開始向工業文明轉型;1993年3月,在工業區基礎上建立起的「成都經濟技術開發區」正式成為省級經開區,一批工業項目的東移,為當地經濟發展引來源泉。2000年2月13日,成都經開區被國務院正式批准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2005年,成都經開區把「一主四優」產業調整到以發展汽車為主導的產業發展上來。十年後,汽車全產業鏈產值、整機整車產值、汽車整車產值相繼突破千億大關。「十三五」期間,成都經開區全年整車產量突破100萬輛,產值突破2000億元。
今年3月,四川一汽豐田新車型項目在成都經開區啟動,預計在2021年將投產下線豐田公司全新TNGA技術平臺的B級頂級轎車;同月,由一汽-大眾成都分公司生產的「龍泉造」捷達JETTA作為一汽-大眾旗下第三子品牌,進入公眾視線;6月,在成都經開區領克汽車成都工廠生產的領克06SUV,也正式面世……
2019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318.9億元,連續7年位居全省縣級行政區首位,綜合實力位列全國國家級經開區第19位、全國百強區第27位。
經開區「造車」的實力不脛而走。
近年,因賽事和活動的頻頻落地,外界開始重新認識成都經開區:圍繞汽車,這裡不僅「造車」能力強,更能「玩」出花樣。
B
幾乎是在2020中國汽車摩託車登山大獎賽暨汽車短道拉力賽進入最後爭奪的時刻,一場以汽車俱樂部為主角的發展交流會,在位於龍泉驛區的成都南山汽車文創園舉行。這場活動邀請了在蓉的汽車賽事運動俱樂部、汽車文化俱樂部、汽車改裝俱樂部等,圍繞國內汽車運動、汽車改裝發展現狀和機遇等進行交流,共謀發展,同時也為政府與企業之間搭建交流平臺。
楊偉表示,從汽車興城到賽事營城的實踐,都繞不開一個理:栽好梧桐樹,引得鳳凰棲。從成都經開區建立初期到1999年末的8年時間裡,龍泉驛區在基礎設施和城市配套設施方面投入近10億元。
眼下,東安湖體育公園短短兩年時間平地起高樓,各種建設項目進入最後衝刺階段。公開資料顯示,佔地面積約688畝的東安湖體育公園,由「一場三館」組成,將承擔2021成都大運會開幕式任務及遊泳、體操等比賽項目。「一場」為4萬座席的綜合運動場,「它的屋頂設計為中國文化遺產標誌『太陽神鳥』,這是全世界最大的『太陽神鳥』。」華潤置地工程管理部副總經理、東安湖體育中心項目公司總經理張亞偉說。
發展的脈絡清晰可見,無論是汽車興城還是賽事營城,目標引領的大旗自始至終高揚在成都經開區。
2017年12月15日,龍泉驛區明確提出了建設「先進汽車智造區」的發展定位,積極建設汽車產業「五基地」——全國重要的乘用車製造基地、全國重要的汽車零部件產業基地、全國重要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全國重要的智能網聯汽車基地、全國重要的汽車增值服務業基地。
根據該區確定的發展目標,到2021年,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實現重大突破,「五基地」建設成效明顯,全產業鏈協同發展,汽車產業生態圈基本建成。到2035年,先進汽車產業形成規模,綠色智能成為主流,汽車產業生態圈全面構建,局部領域達到全國領先水平,基本建成「先進汽車智造區」。
目標的實現有跡可循。在「2020中國國際車聯網技術大會」上,汽車產業功能區再次亮相。這是一個規劃面積約144.9平方公裡的汽車產業功能區,將與成都中法生態園、天府新區邛崍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功能區等,共同支撐成都綠色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生態圈構建。
從製造汽車到智造汽車,成都經開區步入另一段徵程。
上一個月,在成都汽車產業營商環境推介會暨沃爾沃汽車亞太供應商大會上,成都經開區與李爾成都汽車零部件項目、成都敏能新能源電池盒項目等6個重大項目現場籤約。
更早之前,成都經開區(龍泉驛區)與華為公司5G智能網聯項目成功籤約。雙方將依託國內唯一的國際合作智能網聯汽車示範基地——中德智能網聯汽車、車聯網四川試驗基地項目,設立「5G智能網聯創新中心」,從事智能駕駛、車路協同、車聯網、智能網聯雲控平臺等典型智能網聯汽車技術的研究、測試、驗證、示範應用,牽引ICT、雲、智能駕駛等領域上下遊產業鏈夥伴,打造「智能網聯生態圈」。
成都經開區管委會副主任皮大雲直言,在與500強對話時,有幾句話一定要說:「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下,作為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力量,成都經開區正以前所未有的開放姿態擁抱新一輪發展大潮,未來將以更好的服務、更好的態度,努力將成都經開區打造成為各界朋友投資興業的首選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