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US》:今敏所有經典元素,都在這部漫畫裡

2021-01-09 澎湃新聞
動畫大師今敏(1963年-2010年)的最後一部漫畫《作品》(OPUS),最近由後浪出版公司引進了中文版。作為一部連載於1995年的作品,《OPUS》是他漫畫生涯之終,動畫生涯之始。從中不僅能看到多重嵌套、鏡像對照、造夢者等經典「今敏元素」,更能讀出今敏真實的人生寫照。

《OPUS》的開始,就是一場激烈的彩頁追逐戲。最初讀者可能會一臉懵圈:「嗯?!我是不是少看一本?」

但如果看過原版《少年Jump》等日本漫畫雜誌,就會很快反應過來:這是一部作中作!

整個版式設計,從左上角的「雜誌名」,右上角的「作品名」,右側的本話卷首語,左側的前情概述和人物簡介,甚至還有讀者感想郵寄地址,都是最經典的日漫雜誌版式,熟悉這一點的朋友看到開頭就會心一笑。

在女主理子和反派的決戰過程中,男主「林」挺身而出黨在理子身前。此時畫風突變,下一頁突然變成了鉛筆草稿狀態。聽聞過《OPUS》結局是草稿的朋友,說不定會緊張起來:「咦漫畫才開始,後面的就都是草稿了嗎?」

幸虧翻過來,畫風再一轉,原來是漫畫家正在作畫。漫畫開始8頁之後,《OPUS》的「第一話」才堂堂正正露出來。不到10頁內容,兩個時空流利轉換,信息量非常大。

既交代了第一層時空——作中作《RESONANCE》的主要人物和緊張情節,又順利切換到第二層時空——漫畫家永井力急於趕稿的疲憊現實。

一心只想完成工作的永井力,隨意地決定為了戲劇衝突,讓《RESONANCE》的男主林與反派「假面人」同歸於盡。剛剛完成了這一幕原稿,卻突然神展開——

稿紙破開一個空間,林從漫畫中穿越而出!搶走了與反派同歸於盡的關鍵畫稿!

漫畫家永井力,也跟著穿越到了自己漫畫中。生死事小,死線事大!面臨截稿期的永井力必須搶回自己原畫的最後一頁。

而他不知道,自己將要在筆下的世界中,踏上漫漫追稿途。

視覺奇觀與穿越的時間悖論

整部《OPUS》,主線就是一個「追與逃」的故事。上冊是永井力為了拿回稿子而追蹤林,而自己和女主角理子又被反派假面人追逐。下冊是林欲圖改寫歷史,為了不產生時空悖論,永井力與理子一起追回林。主角永井力既是追蹤者又是被追蹤者,整部漫畫中從未停止「奔跑」,所以全文節奏一直非常快,讀者保持在一種強戲劇張力中。

而《OPUS》也是一本花式穿越大全。既有空間上的穿越(漫畫家永井力穿越到作品中,漫畫家再和角色理子一起穿越到「現實」裡),又有時間上的穿越(後期的漫畫角色理子穿越到連載之初,遇見「小時候的自己」)。

《楚門的世界》中有一個震撼人心的情節:主角朝著天際一直走,最終「觸摸世界的邊緣」,進而發現原來自己生活的世界只是一個巨大的攝影棚。而整部《OPUS》中,類似的精彩場面不勝枚舉,堪稱紙面上的「視覺奇觀」。

比如永井力與理子在追蹤林的時候,逐漸從漫畫的近景走到了遠景中,周圍房子簡陋如紙板,npc甚至變成了火柴棍小人,都是因為是遠景就畫的很簡單的關係。

遠景的建築前面還是紙搭的四方形,到後面徹底變成了紙板立牌!人物穿梭在紙板間猶如巨人。

永井力一行人在紙板間打鬥,紙板倒塌竟然把背景幕布撞出一個大洞!碎落的背景後,數卷漫畫稿紙奔湧而出,猶如站在高維空間看世界……

人物在稿紙間打鬥、追逃,失足從第三部直接掉到了第一部,在漫畫前後時間段中穿越!

當永井力掉到周圍空無一物的虛空之中(實為稿紙空白頁),女主角理子也已犧牲,絕望之時他要如何憑一支筆拯救大家?

「造物主」用筆畫出他創造的人物,而人物竟然真的活過來時,感動之餘不僅熱血沸騰。世界崩塌之時,原來廢柴男主真的可以一支畫筆救地球!

當永井力終於回到現實世界,卻發現破裂的稿紙連接著現實-漫畫兩個空間。千鈞一刻之際,「上帝」直接向女主喊話,要把她拉出次元壁……

曾經有一句話在動漫迷中甚為流行:「二次元和三次元間沒有牆!如果有的話就讓我們來打破它!」而《OPUS》竟然完美還原出「穿越次元壁」是一種怎樣的景象。

如果說《OPUS》上冊的看點在於「觸摸世界的邊緣」、打破第四面牆的話,那下冊的看點就是蝴蝶效應與時空悖論了。關於穿越後引發時空悖論的作品數不勝數,「穿越到過去後不能改變歷史,否則會引發蝴蝶效應帶來災難性後果」一向是此類作品的核心。

作為「創世者」的永井力當然知道這一法則,但作中作《RESONANCE》的少年男主林卻是個愣小子,以為提前打倒了大boss就能給大家帶來happy ending,殊不知這樣卻導致了整個世界的崩潰,作為後期出場的角色他將會直接消失……

所以後半本的看點,就在於永井力一行人一邊追蹤林,要阻止他提前殺掉關鍵性角色;一邊又要小心翼翼地保護童年時期的理子,讓故事不改變基本方向,順利按照「歷史」進行發展。

女主角理子為了讓現在的時空不崩潰,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童年時的自己命懸一線,看著悲劇重演,甚至在必要時「幫助」壞人讓故事順利發展。看到這段時,既為殺人案緊張,又為理子等人的無奈之舉而揪心。

多層嵌套的時空與打破第四面牆

《OPUS》是一個關於穿越與嵌套的故事。在作品內外,實際上存在著四重時空。

除了上文說過的第一層作中作《RESONANCE》中理子與林的時空,第二層《OPUS》中漫畫家永井力的時空,在本書的最後一話還創造出了第三個時空——對不起此處容我小小劇透一下——漫畫家「今敏」連載《OPUS》的時空。是的,今敏本人在書中也親自登場,與主角們互動。

最初看到結局「今敏」登場時,我內心受到極大震動,從來沒想過作品還可以這麼玩。你能想像諾蘭拍的電影中,出現了「諾蘭導演怎麼拍電影」的場景嗎?這正是漫畫作品中的「打破第四面牆」啊!

「打破第四面牆」實則是個戲劇術語。在戲劇舞臺上,通常的「房間」只有左、後、右三面牆,前方與觀眾接觸的「第四面牆」是不存在的。藉由這堵「無形的牆」,觀眾能以上帝視角窺視著戲劇發展。

而在一些作品中,戲中角色突然對著臺下觀眾說話,打破了這堵無形的牆,使「臺上-臺下」、「虛擬-現實」的界限被打破,產生了間離效果。

最典型的就是漫威的「小賤賤」死侍,在漫畫和電影中都知道自己是個虛構人物,並經常跳脫出來與觀眾聊天。而伍迪·艾倫1977年的電影《安妮霍爾》、近年來大熱的英劇《倫敦生活》,也都是打破第四面牆的經典之作。

那第三層時空中出現的「漫畫家今敏」,就等於是現實中的「今敏」嗎?第三層時空的「今敏」會遇上漫畫主角跳出來這種事,現實中的今敏當然不會。

所以這裡要加上第四層時空——我們當下所處的真實時空。說到這裡不禁有點背後發涼,會不會還存在第五層時空呢?我們以為的「現實」會不會也是某個上帝筆下的「作品」呢?

《安妮·霍爾》

中傳動畫系的劉書亮老師提到過,今敏的創作特徵之一是「劇中劇套層結構」與「多重凝視的目光」。

2014年10月,我受邀在中國獨立動畫電影論壇期間進行了一次名為《劇中劇與造夢師:元電影視野下的今敏動畫》的專題講座。我集中分析了今敏動畫作品中的劇中劇套層結構與元電影(meta-cinema)要素。

譬如《千年女優》裡為藤原千代子拍攝的紀錄片,以及她出演的作品,都是《千年女優》故事中的故事;《未麻的房間》裡,《雙重束縛》(Double Bind)作為與主線故事相平行的虛構的電視劇,也是一部劇中劇;《紅辣椒》裡能夠「以夢造影」的機器DC Mini就更不用說了。

總之,我將今敏動畫作品最核心的結構特徵之一總結為「故事的套層」。

——劉書亮

而這也是我認為《OPUS》最獨特、最可貴的一點。在既往的漫畫中,從來沒有哪部對「穿越」和「套層結構」做出如此深度、如此精彩的闡釋。就算你對今敏完全沒有了解,從來沒看過他的作品,也不應該錯過這樣一部腦洞奇大、想像力卓絕的漫畫。

而對今敏迷就更不用說了。今敏動畫中經典的「造夢」 「劇中劇嵌套」 「元敘事」,在這本漫畫中一應俱全。你能驚訝地看到,在展開《未麻的部屋》製作之前的今敏,就已經對這些元素有了非常沉穩的把握。

十年如一日地描述著「真實與虛擬的界限」 「時空的嵌套與穿越」,想必今敏對這些敘事是有一定執念的。那作為了解他創作的開端,你更不應該錯過這部作品。

元敘事與鏡像對照

元敘事(meta narration)原本是一個文學理論,但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元作品」湧現,已經把這個概念逐漸普及。

到底什麼是元敘事?簡單說,就是關於「作品」的作品。而「OPUS」一詞也是英文「作品」的意思。

關於遊戲的遊戲是為「元遊戲」,比如手遊《進化之地》系列,一部遊戲講述整個遊戲發展史;關於動畫的動畫是為「元動畫」,比如講述動畫製作過程的動畫《白箱》。日本著名推理小說家東野圭吾就寫過「元推理小說」《名偵探的詛咒》,講述意識到自己是推理小說人物的偵探,質疑自身存在意義的故事

「元遊戲」《進化之地》系列

可以看到,「元敘事」中經常涉及到兩點:主角「覺醒」自己是虛構人物,以及作者本人親自進入作品中。前者在很多電影裡有類似設定,比如美國電影《奇幻人生》,以及伍迪·艾倫1985年的電影《開羅紫玫瑰》就對此有描繪;而後者在日系推理小說中也很常見。

但糅合了兩者,既有主角覺醒「自己是虛構人物」(《RESONANCE》中林與理子等人的覺醒,《OPUS》中永井力的覺醒),又有作者本人進入「作品」中(永井力進入《RESONANCE》,「今敏」進入《OPUS》),雙重嵌套雙重指涉,還能把整體劇情玩得很溜很燃的漫畫作品,我所見的只有今敏《OPUS》。

韓劇《W-兩個世界》

嗯……也許你會說韓劇《W-兩個世界》,也講了漫畫家與漫畫主角在作品與現實中的穿越?不好意思,《OPUS》連載於1995年,韓文版2012年出版,《W-兩個世界》拍於2016年,在開播之初就有人質疑該劇核心梗抄自《OPUS》。

(今敏:《夢之安魂曲》抄完諾蘭抄,諾蘭抄完韓劇抄,真是心裡苦TAT)

《未麻的部屋》中的「鏡像」

接著來說說鏡像對照的話題。眾所周知,今敏痴迷的元素除了嵌套、夢境外,就是「鏡像」了。尤其是在長篇動畫處女作《未麻的部屋》中,真實的未麻、演戲的未麻、他人扮演的未麻、鏡中「精分」的未麻……多重鏡像互為指涉。

關於「鏡像」這一話題,在文學理論中多有討論。比如拉康的鏡像理論,或是艾布拉姆斯的《鏡與燈》。在《鏡與燈》中艾布拉姆斯提出了經典的藝術四要素:世界、作品、內容創作者、內容消費者。用這個理論來看《OPUS》中的雙重文本也是非常有趣的。

《鏡與燈》中的藝術四要素

而在《OPUS》中,最明顯的就是上下冊封面封底的互換了。上冊封面是下冊封底,下冊封面是上冊封底,紅藍對照,就像一個莫比烏斯環。日、韓、英版都是這個封面,很高興此次中文版也保留了這個設計。雖然這個封面設計可能不是今敏本意(畢竟當時出版社倒閉《OPUS》腰斬後單行本出書無望了),但也是對大師最好的一種紀念。

那麼除了封面,書中有關於「鏡像對照」的內容嗎?確實有。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OPUS》上冊封面上那個戴著面具的人,正是本書的主角永井力(看他亂糟糟的髮型和赤腳),這一幕出自上冊書中66頁,永井力也是所有出場過的「面具人」中唯一赤腳的。(上冊封底採用的是《OPUS》連載版結局中,眾人從打碎的空間跌落下去的場景。)

永井力戴上面具後幾不受控,書中也多次提過反派「假面人」其實就是永井力的心魔,比如下冊20頁中永井力的少時回憶裡失意時突然出現了假面人,下冊154頁中假面人說道:「你還不知道嗎?在你的心中藏著什麼……我就在你的心裡……」

更直接的證據是最後一話中,170頁「今敏」打電話時說:「以後的劇情發展?你說《OPUS》嗎?想是想了一點……最終主角在記憶和作品交錯的世界,與兒時的自己對決……之類的吧……」

直接地點出了「永井力」和「假面人」,主角-反派,也是一對鏡像雙生,與《未麻的部屋》有異曲同工之妙。

「主角-反派」鏡像雙生

書中的《RESONANCE》因人氣不佳而被出版社腰斬,作品之外《OPUS》也因出版社倒閉慘遭腰斬。作品內外,兩本漫畫《RESONANCE》與《OPUS》,永井力與今敏,不同樣是一對鏡像對照嗎?

可以說,原本《OPUS》的停刊腰斬是一場意外,但通過今敏妙筆力挽狂瀾,最終讓它變成了一個作品內外處處有呼應的「神結局」。虛構與真實的邊界再次被模糊,堪稱史上最神爛尾!

上:作中作《RESONANCE》被腰斬 下:《OPUS》本身也被腰斬

後期動畫的創作母題與今敏的人生自傳

《OPUS》的創作連載於1995-1996年,而後今敏就投入了長篇動畫處女作《未麻的部屋》的製作。所以《OPUS》是今敏動畫創作之始,也是他所有母題的源頭。如果是今敏鐵桿粉絲,你一定能在這裡找到其動畫生涯理念的原點。

比如《未麻的部屋》中的焦慮與鏡像,《OPUS》中化為創作者的焦慮,一遍遍借人物之口訴說。而《OPUS》與《RESONANCE》,永井力與假面人……這一對對鏡像,也在上文分析過這裡不再贅述。

《千年女優》中的「元電影」元素與影像造夢者的主題,在《OPUS》中化為「元漫畫」與漫畫造物主。同樣是以虛擬編織綺夢,故事講述者,從漫畫到電影不過是載體的變遷。

《妄想代理人》前期視角變幻帶來「眾生皆苦」之嘆,在《OPUS》中則是漫畫人物憤懣於創作者的殘忍,當他們看到現實世界也有諸多無奈,便也理解之同情起來。而花式穿越的主旨,一直延申到《妄想代理人》警察一行人無限穿越於各個世界,十年後今敏仍然樂在其中。

《紅辣椒》則不用多說,製造夢境與多重嵌套,在《OPUS》中也反覆提及。穿越以後永井力一直懷疑自己是不是在做夢,穿越回去後以為是夢醒了。夢偵探在一個個夢境中穿越,夢境互相嵌套,與《OPUS》這個嵌套故事又是何其相似呢?

書中主角的工作室以今敏工作室為原型

不只是創作理念的原點,《OPUS》整本書都帶有自傳色彩,可以說是半本《我的造夢之路》。書中永井力的漫畫工作室,就是今敏參照自己的工作室畫的。而女主角理子(也是永井力的理想型),形象和今敏夫人幾乎一模一樣!

書中反覆念叨著作者在死線前趕稿、編輯上門催稿、畫不出來的創作者的焦慮,多多少少也是今敏自己的投射。看過《我的造夢之路》的朋友,一定不會忘記今敏在製作《未麻的部屋》時是怎樣四處滅火、繁忙混亂的。甚至當永井力喊出那一句經典的「吾命休矣!」也不禁讓我們會心一笑。

書中《RESONANCE》被雜誌社決定腰斬,而《OPUS》本身也因雜誌社停刊而被腰斬,90年代泡沫經濟的崩潰從書裡蔓延到書外。作品中不願意草草完結的永井力,跳到第三層時空衝著「今敏」高喊:

「你要對自己的作品負責!怎麼可以挖坑不填呢!」

永井力與「今敏」,都是今敏本人的化身。這又未嘗不是今敏心裡的兩個小人在互相爭鬥的場景呢?

今敏21歲漫畫出道,27歲第一次連載長篇作品,到32歲開始畫《OPUS》。歷經200個超越極限的日夜,在狹窄的六疊半居所,今敏以血淚凝結成這部的恢弘力作。創作者的苦澀與哀樂,盡在其中。

「連載漫畫的時候幾乎見不到其他人,生活對我而言只是太陽、月亮輪番路過窗外,連是星期幾都不知道,再加之精神不穩定,我感到生長著的鬍子已經作為一種生物存活於世。」

——今敏,《我的造夢之路》

哪怕被出版社拒絕刊登,今敏依然畫完了《OPUS》最終的真·結局,用自己的方式給了這部作品一個意想之外、又巧妙呼應的結局。哪怕完成之後就被塵封進箱子,直到15年後才再度打開。這一次,這篇結局終於可以堂堂正正作為單行本出版。

在結局最後一頁裡,今敏寫下的最後一句話是:

「不知我們將會在何時何地重逢呢?」

相逢有時,思念無期。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今敏漫畫OPUS簡體中文版來了!
    在開始作為動畫導演之前的多年,他已經開始進行漫畫創作。剛剛引進的這部《OPUS》就是今敏作為漫畫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那我們就來詳細聊聊這本書。看這部作品之前,你要先知道漫畫標題是什麼意思。話說我一直等著《OPUS》這部漫畫能引進中國,做一本簡體中文版。我真的已經等了太久。
  • 《紅辣椒》的「夢」裡,藏著今敏對現實生活的解讀
    回顧今敏的職業生涯,作品不多但部部經典,每一部都足以對動畫界產生影響,其中就包括如夢似夢的《紅辣椒》。日本「天才」動畫導演今敏日本能被稱為「天才」的動畫導演的不算多,今敏僅憑四部作品就位列其中,足以證明他的特別。
  • 造夢大師——今敏的夢幻世界
    另一部上映於2004年由今敏擔任監督的電視劇《妄想代理人》。以及1984年出品的漫畫《俘虜》。1984年-1989年連載的漫畫《夢的化石》。1990年出品的漫畫《海歸線》。這些今敏早期參與或獨創的漫畫作品中。或多或少都有其濃烈的幻想VS現實的個人風格。相比於同樣是漫畫家出身亦師亦友的大洋克友,今敏的漫畫家履歷並不那麼出彩。但勝在足夠專精,或者說對某一領域特別痴迷。
  • 你不知道的「動畫巨匠」今敏與他的四部佳作
    2010年8月24日,日本導演今敏留下尚未成型的《造夢機器》因病去世。一年後,Madhouse公司卻對外宣布,因為製作費用短缺,這部遺作的後續製作已無奈暫停。《未麻的部屋》這部影片是奠定了今敏後來的影像風格,也是對今敏「以剪輯驅動敘事」的影像手法的最好體現。今敏對電影製作者們的影響卻非常大,就連大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的口碑作品《盜夢空間》裡都出現了與今敏影片類似的剪輯手法和概念構思。
  • 你離開的第十年,Pefect You——今敏
    )今敏出生的時候,同病房的人說他「長得像漫畫裡的人物」。這部漫畫後來被收錄進了今敏的短篇漫畫集《夢的化石》。,同時也是這部作品裡最值得玩味的鏡頭。這次一出手,就是被後世奉為經典的《未麻的部屋》。就在所有人都滿懷期待著他的下一部作品時,46歲今敏卻患上了肺炎,留下了一封感人肺腑的五千字遺書
  • 今敏:在夢境與現實中穿梭
    「我要懷著對世上所有美好事物的謝意,放下我的筆了。我就先走一步了。」被稱為「造夢大師」的日本漫畫家、導演今敏在遺書中寫道。今敏是繼宮崎駿、押井守、大友克洋之後,第四位享譽世界的日本動畫大師。在他短暫的一生中,僅留下《未麻的部屋》《千年女優》《東京教父》《紅辣椒》四部動畫長片,但每部都堪稱經典。
  • 今敏、塞爾達、JOJO!摸魚走馬線上書店,7月上新啦!
    以下,就是上個月內我們上架的所有書籍啦。今敏漫畫生涯的代表作《OPUS》在各方努力下終於重見天日,以單行本的形式結集出版,且收錄了生前曾被拒絕刊登的「最終話」結局。時至今日,OPUS也終於被引進為簡體中文版,得以與大家見面。透過這部作品,你能看到一個非常年輕卻已經成熟得令人驚訝的漫畫家今敏。1995年今敏已經能夠駕馭這樣繁複而充滿了想像力的故事結構。
  • 盤點今敏5部經典神作
    從《未麻的部屋》再到《紅辣椒》,他所有的作品都值得讓人不斷的回味與品嘗大友克洋身邊工作,協助了人氣漫畫《亞基拉》的繪製。雖然現在今敏已經逝世,但他留下的作品卻成為了人們能不斷回憶與品嘗的經典。當初是小說家竹內義和找上今敏想進行合作,把《未麻的部屋》這部小說拍成影像。
  • 上海電影節丨今敏:「平庸」天才的偉大造夢之路
    2020年是日本動畫大師今敏逝世十周年,第二十三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特設「向大師致敬」單元,通過展映三部今敏的動畫電影經典,向這位擁有無限才華的電影大師表達最熱誠的敬意。今敏從小就愛漫畫,高中暑假因在東京聽了幾場美術大學考試的講座,便立志從事繪畫。此後,他順利考上了武藏野美術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該系當時錄取率僅有5.8%。因為「覺得上大學實在是太有意思了」,今敏比其他同學多讀了一年半書。大學期間,今敏靠畫漫畫積累社會經驗。社會待他不薄,他的作品屢屢獲獎。自從榮獲了千葉徹彌獎後,今敏便以漫畫師的身份正式出道。
  • 遊走於夢境與現實 英年早逝的大師 今敏
    1984年,大學還未畢業的他發表了漫畫處女作品《虜》,之後這部作品獲得《Young Magazine》頒發的&34;優秀新人獎。這部作品可以說是奠定今敏後期創作的基石。1989年,今敏創作了《聖誕鐘聲》,這部作品講述的是一個處於社會邊緣的年輕人與一個亦真亦幻的小孩的故事,同時也被看做是《東京教父》的原型。
  • 今敏忌日,再次推薦他重見天日的這本遺作
    「連載漫畫的時候幾乎見不到其他人,生活對我而言只是太陽、月亮輪番路過窗外。連是星期幾都不知道,再加之精神不穩定,我感到生長著的鬍子已經作為一種生物存活於世。」《OPUS》,是安放今敏導演虛擬靈魂的實體容器。以上是《作品》(OPUS)的創作背景,及其在今敏創作生涯中的地位。除此以外,它還有哪些厲害之處呢?首先,這部漫畫對今敏來講,是他對自己漫畫生涯的總結,人物及場景設定具有自傳色彩,不同角色身上多有今敏的影子。
  • 今敏去世10年,我們仍願待在他的夢境裡丨夜問
    今敏去世十年了。但觀眾沒有忘記他和他的作品,《紅辣椒》《東京教父》《千年女優》等代表作在視頻網站上永遠擁有著實時觀看的觀眾。大家一邊驚嘆於他的想像,一邊為他英年早逝嘆息。2010年8月24日,漫畫家今敏因胰腺癌去世,享年47歲。
  • 今敏去世10年,我們仍願待在他的夢境裡丨夜問
    今敏去世十年了。但觀眾沒有忘記他和他的作品,《紅辣椒》《東京教父》《千年女優》等代表作在視頻網站上永遠擁有著實時觀看的觀眾。大家一邊驚嘆於他的想像,一邊為他英年早逝嘆息。2010年8月24日,漫畫家今敏因胰腺癌去世,享年47歲。
  • 今敏,我們從各自的夢裡醒來了嗎?|百家故事
    今敏先生離開10年了。2010年8月24日,他因為確診脾臟癌,在日本武藏野紅十字醫院去世,享年46歲。在動畫裡瘋狂造夢的今敏,構築了一個又一個綺麗魔幻的世界,雖然只留下了4部完整動畫作品,但水準已經抵達動畫電影的高峰。
  • 這部16年前的動漫,今敏參與製作豆瓣評分9.0,很多人卻沒看過
    說到今敏,熟悉二次元的小夥伴應該都會尊稱他一聲「大神」吧?這位英年早逝的奇才留給世人的作品不多,卻部部神作,最值得稱讚的就是那四部動畫電影。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這部《妄想代理人》雖然不是今敏個人的作品,他也參加了編劇和導演製作。13集的篇幅並不長,卻照樣是一部經典。
  • 動畫大師今敏的作品,你看過幾部?
    從1997年到2010年,他只有四部動畫長片,一部TV動畫和一部動畫短片,但每一部都可以稱得上是「天才之作」。今敏熱衷於描繪現代社會都市人面臨的壓力,也在電影中積極探索現實與夢想之間的關係,劇情多以夢境為依託。下面我們來看看他的幾部動畫長片。
  • 今敏:我先走一步了
    原載於光年映畫譯者:馬世儀昨天是日本動畫大師今敏逝世十周年的紀念日,全網都在悼念這位大師,他曾以《紅辣椒》《千年女優》《東京教父》等經典給我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夢。十年了,仍然有很多人未曾醒來。
  • 看完今敏的這部電影,隨便都能找到四部抄襲的作品(幼稚園)
    今敏你想幹啥?這絕對是對廣大電影人的一種藐視。沒有人會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友好的舉動,除了廣大影迷以外。也許這就是這部97年的電影為什麼會成為今後懸疑電影的抄襲的對象。至少我在裡面看出了《黑天鵝》《小島驚魂》《靈異第六感》《夢之安魂曲》等一些電影的影子。達倫·阿倫諾夫斯基說《黑天鵝》是對於本片的致敬,今敏只能尷尬的笑了。或許這就是一個好導演的標杆吧。
  • 今敏:我先走一步了
    ,全網都在悼念這位大師,他曾以《紅辣椒》《千年女優》《東京教父》等經典給我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夢。下文是十年前,今敏在官網KON'STONE寫下的最後一篇文字。首發於光年映畫(Facebook@Lightyearimages),由臺版今敏短篇漫畫全集《夢的化石》譯者馬世儀翻譯。
  • 今敏——夢境與現實與輪迴之蓮
    )今敏是我最喜歡的電影導演之一,他的存世作品不多,但卻是部部經典,流暢的剪輯,絕妙的轉場,他的故事總是在夢境,現實,臆想,幻覺之間來回切換。(前文中提到的作品海報)今敏監督的所有作品都有平沢進參與配樂,而故事裡的夢境酒吧的瘦服務生也正是今敏配音)這部故事最有趣的地方在於主角敦子以及她在夢境中的形象「Paprika」,兩個角色的性格和行為模式幾乎完全不同,很難想像她們是同一個人格,敦子冷靜文雅(人物外形著裝也是冷色調的),Paprika則熱情活潑(性格折射在了她鮮豔色彩的著裝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