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寫工作筆記嗎?
如果給你一個筆記本,你會寫工作筆記嗎?一是你願意去寫筆記嗎?另一個是你能把工作筆記做好嗎?即能對你工作有幫助,能夠提升工作效率或工作能力嗎?
這是一個信息高速發展的時代,電子產品越來越多。特別是電腦和手機的廣泛應用後,我相信很多人有許久都沒有提起筆寫過字了,更不要說寫紙質筆記。
我個人的習慣,工作這麼多年來,我一直喜歡使用傳統的紙質筆記本寫筆記,把十多年來工作筆記本摞一起都快有1米多高了。電子筆記固然有著他本身的優勢和便捷,但寫紙質的筆記本有一種質感,同時也讓我在記筆記的同時進行深度的思考,印象也更深刻。古語有云:「心記不如淡墨」、「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現在無論是你學習,工作還是解決問題都離不開筆記。那麼你會怎麼記筆記呢?你有良好的工作筆記習慣嗎?
我也不完全是用紙質做筆記的。有用過一段時間電子表格做過兩年的工作筆記,後來又恢復傳統方式。無論是出差還是會議,我會隨身攜帶筆記本和筆。當然也會用手機APP來記錄一些靈感。
不知大家有沒有這樣一種現象,反正我經常會有。白天沒有解決的問題(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其他的),往往晚上睡夢中會靈感突現,那種感覺特別的清晰,就如白天一樣。而且會有N個解決方案,我還會在睡夢中重複幾次方案內容。然後會驚醒,馬上打開筆記本把睡夢中想到的解決方案寫下來。我會發現這個方案與我平時白天想出來的方案思路會不一樣,感覺高度和立意都高於平時。如果我沒有及時寫下睡夢中的內容,有可能會忘記,忘記後就再也回憶不起睡夢中的具體內容了,也想不出那麼好的解決方案。就算有解決方案總感覺與睡夢中想到的有差距。
這些記筆記的方式,能夠幫助我及時的抓住思想中的火花或湧現的靈感,能幫助我將不經意間迸發出來的解決疑惑和問題的解決方法記錄下來。同時勤於做筆記的我,可以隨時對以往所做的工作筆記進行回顧,也會對以前的工作內容重新分析、思考、總結,如此反覆,受益匪淺,或者會有更深一層的理解和更好的解決方案。通過反覆的回顧對我自身的思維的縝密性、邏輯性也有很好的幫助。特別是在問題的總結能力和抓住事件的關鍵詞有了很大的提高。
一、傳統筆記
1、工作筆記
一般平常你是怎麼記紙質筆記的呢?記筆記一方面是提升工作效率,同時也通過記筆記加深對工作本身的印象。
記筆記的目的,是要解決問題,解決工作中的問題。所以,我經常是這樣做的,記錄筆記後工作完成了我會在這一項後面劃上一個勾(如果有紅色筆劃勾會更好),未完成的在後面備註,寫上原因。以便第二天進行跟蹤。
我那具體是怎麼操作的呢?我又是如何讓記筆記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呢?下班後或晚上空閒時花一點時間梳理當天的工作內容,特別是未完成又急需完成的工作,整理第二天需要完成的工作並記下來。當然第二天可能會有領導臨時委派的工作也要加進去。第二天上班後一般會先花上十來分鐘整理當天的工作內容,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功」。按工作的輕重緩急進行排序,並且會把工作按時間段進行安排(時間節點),以便確保工作有序保質保量完成。
下面是我平常記筆記的參考示例:
日期:工作日期(年月日),清晰的記錄每一天的工作內容。
地址:因為我會經常出差,所以在記筆記時寫上地址。這樣在以後再來梳理工作時就能清楚的回憶起我當天的工作情況。當然不需要出差的朋友就不需要這一項了。
工作內容:包括昨天未完成的工作和今天需要完成的工作。這裡還需要梳理工作的重要性,所以我有了權重這一項。還有領導臨時安排的工作。
時間節點:為什麼要寫時間節點呢?這是預防我們在工作的時候有拖延的習慣。即到了這個時間點我們應該要完成另外一項工作了(讓自己有緊迫感)。從而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
計劃時間:工作之前要有預算時間,有了時間計劃則能更好更合理的安排自己一天的工作;同時也要預留一定的空餘時間。即今天上班時間是8小時,那麼一般實際工作時間按6小時左右來安排。一方面要隨時應對突發事情;其次可能計劃的時間完全不足以完成當前的工作,預留一個機動時間以便能更好的完成當天的工作。
實際時間:計劃時間是多少,實際完成工作時間又是多少。當這兩個時間出入比較大的時候,則要思考原因,進行反省和改進,長時間這樣操作後你就能更合理的安排自己一天工作。就比如我要開會,我會提前整理會議主題,內容以及解決問題等。開會之前我會宣布本次會議時間需要多久,包括討論的時間在內。基本上每一次會議出入時間在五分鐘以內。
權重:則是工作內容的輕重緩急之分。最先完成重要且緊急的工作內容;其次是完成難點大的工作內容。
未完成的原因:未完成的原因進行記錄。是客觀原因還是主觀原因。如果是自己的問題,一定要找到問題的解決方法。從而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
反饋:或者叫復盤。工作筆記其實也是自己工作的經驗庫。平常工作的積累、工作失誤記錄、有效的改進方法和學習內容等都記錄在內。這些都只屬於我們自己。每日工作結束後花上一點時間把當天的工作內容進行梳理、整理和總結一下很有必要。當時間長了你再回頭看自己的工作筆記,問題會得到聚焦,也可以站在一個更高的角度來審視自己存在的問題,也會發現自己工作是否有所進步。長此以往,你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必然會得到質的提升。
參考示例:
日期: 工作地址:
2、會議筆記
在會議的時候你要帶上筆記本,這裡最少有這幾個好處:
其一是對領導的尊重,為晉升鋪路;職場上除了工作能力之外,態度也是非常重要的。試想一下,一個是開會懶散玩手機或做事常忘記重點的員工,一個是開會認真做筆記,並嚴格按領導會議精神執行的員工,你覺得領導會更看重誰?
其二是顯得你對待工作認真;如果你用手機來記錄,在領導眼中發現你是在玩手機而沒有認真聽取會議精神造成誤會,寫筆記本就不會。當然在做會議記錄時千萬不要畫一些無聊的文字或圖片(無心聽從會議內容,再無聊你也要強迫自己回歸會議內容),萬一被領導看見了你在領導心目中的印象就會大打折扣;
第三是記錄會議工作紀要,特別是事關自己的工作內容,方便日後查詢,梳理工作。做會議紀要對自己還有不少好處:可以提升自己對待會議的專注度;同時通過記錄主要內容或關鍵點能夠提升自己的總結能力和抓住事情的關鍵點;經常記錄還可以提升自己的文字功底。
有很多人可能會說今天開會的內容跟我又沒有多大的關係,我要記錄什麼呢?我並不這麼認為。我覺得在開會的時候即使不關自己,也可以抓住一個重點內容或關鍵詞進行記錄。這樣的好處在長久的記錄中學會抓住關鍵內容,記錄的次數多了你就很容易抓住一件事情的關鍵點,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記錄會議內容的時候,並不要完全按照領導的內容記錄,當然領導安排的工作內容或關鍵內容除外。你可以按照大意來記錄或者自己有不同想法時也可以寫上。又或者是自己有更好的表達方式也可以寫下來,久而久之,自己的思考能力、工作能力以及文字功底能力都會得到提升。
二、電子版筆記
我也會使用電子版記錄筆記。在2008年到2009年的時候差不多用Excel表格做了差不多兩年。在做表格工作計劃的時候我還會偶爾會寫手工筆記。我總覺得手工筆記更有感覺。因為我個人也喜歡寫字。
我很少用手機備忘錄(便籤)。可能是沒用習慣的原因吧。以前有在備忘錄上記一些重要的東西,後來換了新手機,以前的手機全部刷機了,結果備忘錄上的東西全部丟失找不回來了(沒有登陸,就不會自動備份),從此以後我再也沒有用過備忘錄。
1、表格
以下是我2008年和2009年用Excel表格做的工作筆記(截圖只是一部分)
2、手機App
有時候沒帶筆記本的時候我也會在手機APP上寫下一些靈感或工作內容。手機APP記錄會更快,特別是現在有語音轉文字功能。一般手機App我會在與人交流需要記錄的時候用得比較多。
不管你用哪一種方式記筆記,只要你隨時都在做這件事情,都是一個好的習慣。好的習慣能助你工作能力的提升。看似是別人並不是很在意的事情,恰恰是拉開與別人的差距。每一個優秀的職場中人,都是會有一個良好的做工作筆記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