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年前,美國將一金盤發射進宇宙,三體中早有預言,這或成隱患

2020-12-04 江南煙雨細如冪

距今42年前,也就是1977年9月5日,美國發射了一枚太空飛行器——旅行者一號。

它曾到訪過木星及土星,是提供了其衛星高解像清晰照片的第一艘太空飛行器,也是第一個提供了木星、土星以及其衛星詳細照片的探測器。

它是距今離地球最遠的人造衛星。2012年8月25日,"旅行者1號"成為第一個穿越太陽圈並進入星際介質的宇宙飛船。

因為科學家們發現,在太陽系中,每175年,土星、木星、天王星和海王星都會產生一條奇妙的曲線。藉助重力的「彈弓效應」,1977年發射了一個探測器,它可以用很少的燃料快速訪問四大行星

一般來說,宇宙飛船飛到海王星需要30年,但在1977年發射只需要12年。

按照科學家的預計,這顆探測器將飛越太陽系,進入浩瀚的深空。而這位「獨行俠」還有一項重要的任務,那便是保護探測器內的一個小金盤。

這是一張銅質磁碟唱片,它的外徑為12英寸,鍍金表面,內藏金剛石留聲機針,其中包含一個人造鑽石唱針。這意味著即使是十億年之後,這張唱片的音質依然和新的一樣。

據估計,即使過了10億年,這個轉盤仍將工作。由於這次飛行註定要持續幾十萬年甚至幾億年,美國人還在轉臺的外殼上放置了一塊高純度鈾238。

由於已知其衰變為鈽239的半衰期約為41.7億年,這樣捕獲此唱片的外星生命即可據此推算出探測器的發射日期。

更特別的是記錄中包含的信息。它的內容包括問候和用55種人類語言錄製的各種音樂

唱片內還包括一個90分鐘的聲樂集錦,主要包括地球自然界的各種聲音以及27首世界名曲,其中有中國古曲《流水》、莫扎特的《魔笛》和日本的尺八曲等。

此外,磁碟上還有115幅圖像,包括太陽系行星的圖片、人類器官的圖片和描述等。

這55種人類語言包括非常罕見的語言,如古代美索不達米亞阿卡德語和四種漢語方言(普通話、閩南語、粵語和吳語)。這些數據旨在向"外星人"表達人類的問候。

並且各個問候語的表述句子全部不一樣。唱片還包括了以下內容:

時任聯合國秘書長庫爾特·瓦爾德海姆的問候。

時任美國總統卡特的問候,內容是:

"這是一份來自一個遙遠的小小世界的禮物。上面記載著我們的聲音、我們的科學、我們的影像、我們的音樂、我們的思想和感情。我們正努力生活過我們的時代,進入你們的時代。"

科學家們擔心外星人找不到地球的坐標,於是特別標註了銀河系中的14顆脈衝星(中子星)的脈衝訊號周期,即使只看見其中的幾顆脈衝星,仍然可以透過三角測量的方法來計算這艘探測器的來源位置,也就可以發現地球的所在。

距今為止,已經有著數十年的時間了。旅行者一號通過「引力彈弓」,已經飛越了土星、木星、天王星、海王星,最終越過了遙遠的冥王星,並為這塊曾經的巨行星,拍出了第一張高清照片。

美國科學家之所以將如此詳細的信息放入這張光碟中,就是希望外星人能捕獲這個人類造物,從而找到地球,與地球人交上朋友。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做法愈發受到科學家與民眾的質疑。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做法愈發受到科學家與民眾的質疑。

也就是說,現在這塊金盤很有可能成隱患,人類或許會因此付出代價!

《三體》似乎早有預言,這或成隱患!

關於這個問題,著名的科幻作家劉慈欣似乎早就想到了,並把他的這一設想寫進了小說《三體》中。

早在六年前,就對此行為進行了評價:「貿然與外星人交流,簡直是一種愚蠢無比、足以毀滅人類的行為。」

《三體》中的事件起因和美國「旅行者一號」所攜帶的問候不謀而合,文中的女科學家葉文潔正是寄希望於宇宙中外星球的其他文明來幫助地球文明,所以向外太空發射了地球的位置,並向他們發出了邀請。

而這一邀請,被宇宙更高級的文明——「三體文明」接收到了。彼時的三體文明正面臨著滅亡,他們無處可去,於是,他們來偷偷地探索地球,他們意圖佔領地球並毀滅地球文明。

可能有人會說,誰說外星文明一定比我們強,比我們強也不一定都會有侵略性。但是,能在我們人類發現他們之前,他們先找到了我們,這就說明,他們的技術比我們更高。

而人類之所以會慘遭滅亡,最重要的原因,便是觸犯了宇宙中一條決不可觸碰的禁忌線——黑暗森林法則。

這是因為劉慈欣在他的小說《三體》中,提出了一個冰冷而殘酷的定律——黑暗森林法則。而《三體》三部曲,完全都是圍繞著這個法則,進行了展開。

什麼是黑暗森林法則呢?

1951年,諾貝爾獎獲得者、物理學家費米在與別人討論飛碟及外星人問題時,突然冒出一句:「他們都在哪兒呢?」這句問話引出的科學論題,被稱為「費米悖論」

從概率學上來說,宇宙中有著數之不清的星系,其數量完全超越了我們的想像。

按說在宇宙中,應該充滿了智慧生命,整個宇宙應該是熱熱鬧鬧、摩肩擦踵。然而時間過去了那麼久,我們卻沒有發現哪怕是一絲外星生命的痕跡,甚至連一粒細菌都沒發現。

因此,很多人認為。我們之所以不能發現外星人,只有兩種原因:

一、宇宙中只有人類一種智慧生命;

二、外星人刻意隱藏了自己。

而劉慈欣傾向於第二種觀點,同時他因此推論出「黑暗森林」法則,解釋了外星人為何會刻意隱藏自己。在劉慈欣看來,宇宙就像一片黑暗無比的森林。

在森林中,到處都是不懷好意的獵手。每個獵手,只會做一件事,那就是殺死一切敢於暴露自己的人。

而人類,卻像一個幼稚的孩子,他點燃一堆篝火,大聲吶喊著:「快來和我做朋友啊!」然而他等來的並不是,充滿友情的擁抱,而是冰冷冷、黑洞洞的獵槍。

《三體》的故事之所以會開啟,就是因為第一部的女主角葉文潔,出於報復心理,回復了三體人發來的外星信號,最終導致了一場持續400年的入侵。

在第二部中,人類一方的羅輯領會了黑暗森林法則,並發展出黑暗森林打擊,也就是將三體星的坐標向全宇宙廣播。

而這種方式,不僅會毀滅三體文明,同時也會暴露太陽系的位置,進而導致人類文明的滅亡。因此,這是一種玉石俱焚的方式。最終,羅輯以一己之力,阻止了三體人的入侵。

但在第三部中,人類卻中了三體人「文化入侵」的套路,喪失了對三體人的警惕。在「聖母」程心的愚蠢操作下,人類自廢武功,放棄了黑暗森林打擊,導致三體再次入侵地球。然而人類還是設法利用宇宙飛船,向全宇宙廣播了三體文明的位置,導致三體星徹底被毀。

而人類呢?也在不久後遭遇黑暗森林打擊,整個太陽系都被一個名為「歌者」的文明摧毀,絕大多數人類因此滅亡。

所以,在劉慈欣看來,這是相當危險的行為。對於黑暗森林法則,很多人都提出了反對意見。

但是有人對此提出了不同的意見。

一些人認為,外星文明已經高度發達,所以不會好戰。而另一些人認為,外星人科技發達,看我們就像是看到一個蟲子,怎麼會跟蟲子開戰呢?

但是實際上,這有兩種假設都是不成立的。

首先我們不能主觀的去判斷,外星生命就是善良的,因為,很多強者的思維就是掠奪。比如很有可能為了我們地球的資源與掌控權來開戰。

其次,即使99%的外星人是善良的,但只要有1%的外星人是邪惡的,地球就可能遭遇滅頂之災。

因此從博弈論的角度來看,按照我們人類現有的科技水準,還是不要貿然聯繫外星人為好,因為我們不能將自己的安全,寄託於他人的仁慈。

當然劉慈欣雖然不主張主動聯繫外星人,但同時卻認為:人類曾經不止一次的用超大功率的向外太空主動發送信息,而且每一個信息中,幾乎都包含著地球的位置信息,這種做法很不負責任。

非常有可能成為地球的隱患!

而當我們找到了外星文明的痕跡,應該保持更加審慎的態度,三思而後行。

「尋找外星人和地外文明是科學研究的一個重要分支,我們不應該因為有恐懼感就阻礙這個科學研究的發展,這種科學研究發展的最大危險,就是它自己停滯掉了。」

《三體》所說:「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

由此可見,《三體》不僅是一本偉大的、好看的科幻小說,同時也十分具有現實意義。

憑藉《三體》獲第73屆世界科幻大會頒發的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為亞洲首次獲獎。

劉慈欣不僅在國內備受關注,還是首部獲得「星雲獎」「雨果獎」兩項國際大獎的中國科幻小說作家。

說他一個人單槍匹馬將中國科幻文學提升至世界級水平,一點也不誇張。

《三體》現在已經被翻譯成英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等,德語版也在籌備當中。

卡梅隆導演也曾和劉慈欣面談過,並衷心希望能夠獲得《三體》的改編機會,也自稱自己是三體的粉絲,覺得它是部偉大的科幻小說。

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是《三體》的忠實粉絲。在讀完《三體1、2》後,急不可耐的歐巴馬甚至動用白宮的力量向劉慈欣催稿,最終要到了《三體3》的樣本,可謂是「史上最硬核」的催稿。

除了歐巴馬以外,FaceBook總裁扎克伯格、小米雷軍、360周鴻禕、騰訊馬化騰,也是《三體》的推崇者。在雷軍看來,《三體》對他們公司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黑暗森林、降維打擊等概念,都值得他們警醒。

《三體》共3本,分別是:《三體I》——地球往事、《三體II》—— 黑暗森林、《三體III》—— 死神永生,一部比一部好看。

《三體—黑暗森林》展開的是以面壁計劃為基礎而引發的一系列與宇宙黑暗森林狀態有關的事情,隱藏在字裡行間的也有著作者獨特的想法,處處引發我們對人生的思考。

《三體—死神永生》是一篇真正的大手筆,將整個地球,整個銀河系,展現在宇宙的大背景下,真正觸發靈魂深處對於人性的思考。

還沒有看過《三體》這本書的朋友們,強烈推薦大家看一下,會給你帶來閱讀的震撼,思考的震撼。會對你的價值觀人生觀都有啟迪。

劉慈欣把我們帶到一個嶄新的世界,這個世界是中國的文字從未創造過的。

人們被他帶到一個嶄新的世界,這是中國的文字從未創造過的、一個恢弘而邏輯自洽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地球如海中一片樹葉,微不足道,朝不保夕。

恰逢出版社活動,精裝版只要79元,一共3本,這折合一本才不到27元,也就是一杯咖啡的錢,就能體會到這個世界上最貼近內心的巨作。

但是看完這部書的想法只有一個:人類在真正強大之前,應當低調一點、沉默一點,否則就可能給人類帶來滅頂之災。如今旅行者一號已經飛入深空,若它不幸落入不懷好意的外星人手裡,那麼人類的命運恐怕就不堪設想了。

想閱讀的夥伴們,點擊下方連結就可以購買正版書籍了:

相關焦點

  • 1977年,美國向宇宙發射一張金盤,劉慈欣:這是毀滅人類的行為
    迄今為止,有關於外星人的電影與書籍也有很多,最著名的就是劉慈欣的《三體》。但是要說對於尋找外星生物最積極的國家,恐怕非美國莫屬了。1977年9月5日,美國發射了一枚太空飛行器——旅行者一號。《三體》似乎早有預言關於這個問題,著名的科幻作家劉慈欣似乎早就想到了,並把他的這一設想寫進了小說《三體》中。早在六年前,就對此行為進行了評價:「貿然與外星人交流,簡直是一種愚蠢無比、足以毀滅人類的行為。」
  • 43年前,美國曾向外星發射「金盤」,帶來的是新紀元還是毀滅?
    43年前,美國曾向外星發射「金盤」,帶來的是新紀元還是毀滅?探測器是幫助人類了解太空的最好方式,人類受到身體結構的限制,無法在沒有設備的幫助下離開地球,即使飛出地球,我們也沒有能力到達其他星球上,而探測器的出現剛好代替了人類完成這一願望。
  • 1997年,美國向宇宙發了塊金盤,霍金、劉慈欣等專家稱應慎重回應
    對於太空中的生物,人類總是非常好奇,想探索太空中是否會有其他生物,於是就有了一系列用來探索宇宙的東西,比如衛星。這些東西確實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發現,這些發現對人類的發展做出貢獻。但,為什麼美國曾經送上太空的金盤卻讓人憂心忡忡呢?
  • 1977年,美國向宇宙發射一塊金盤,劉慈欣:簡直是毀滅人類的愚行
    1977年9月15日,美國航天局發射了一顆特殊的探測器——旅行者一號。按照科學家的預計,這顆探測器將飛越太陽系,進入浩瀚的深空。而這位「獨行俠」還有一項重要的任務,那便是保護探測器內的一個小金盤。
  • 43年前,美國向宇宙發射「金唱片」,劉慈欣:算是毀滅人類的愚行
    43年前,美國向宇宙發射「金唱片」,劉慈欣:算是毀滅人類的愚行導語:歌手會將創作的歌曲錄成唱片,錄下自己的夢想和期待;父母也會將孩子的日常點滴進行錄像,錄下成長的歡樂……那你想過給外星人錄張CD唱片,作為禮物,期盼得到它們的回應嗎?
  • 美國射電望遠鏡墜毀,中國「天眼」成唯一,3年前就有預兆
    而科學就是探索宇宙的工具,我們早在很久之前,就知道這個世界上除了地球之外,還有其它星球。當1957年,蘇聯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斯普特尼克一號上天之後,我們第一次看到了宇宙的真面目,也更進一步地感受到人類的渺小。
  • 神秘力量在控制宇宙,秘密終被發現,愛因斯坦卻早有預言!
    文/仗劍走天涯神秘力量在控制宇宙,秘密終被發現,愛因斯坦卻早有預言!人類如今對宇宙太空的了解雖然不夠全面,但是卻已經在科學技術不斷的發展的這種過程中慢慢的完善了。畢竟對於人類而言,地球只有一個,雖然人類目前在地球上的發展,看上去都順風順水的,但這也不代表人類未來的發展就一定要局限在地球上,外太空有那麼多星球,何必要單戀地球這一顆呢?
  • 請回答,三體衍生宇宙
    「毀滅你,與你有何相干?」 《我的三體之章北海傳》在B站的彈幕盛況這些經典的臺詞,出自劉慈欣的《三體》。這部科幻經典IP最開始僅在科幻迷的小圈子中流行,隨著2015年8月《三體》第一部獲得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故事獎,「三體」這一名字漸漸為大眾所知。
  • 1977年,美國向宇宙發射一張「金唱片」,劉慈欣:可能會毀滅人類
    據國外媒體稱,美國的「新視野號探測器」可能會向外星人發送關於地球的信息,頓時引起眾人討論。其實,向宇宙中發送地球信息已經不是美國第一次這麼做了,早在1972年,美國就曾藉助「先驅者10號」和「先驅者11號」行星探測器向宇宙中發送名片和電報。
  • 讀書筆記:在歷史的盡頭,宇宙中的一切都將歸「零」--讀《三體》
    可以說「簡史」是大多科幻小說的重要參考教科書,「三體」中涉及了此書中的很多理論。對物理學、宇宙有了更進一步了解,再觀三體,明朗了許多,趁著這股「科學勁」,打算繼續「三體3」的小說閱讀之旅。三部共有90多萬字,是一千二百多頁,看完了前面兩部,很想回味一下,便做了如下簡記。
  • 川普選舉已成定案?細思極恐,辛普森早在15年前預言了一切
    平時我們在看八卦新聞的時候,會覺得有一些網友簡直就是神預言,但如果你有看過《辛普森一家》的話,就會知道它的編劇才是真的預言家! 在美國總統大選的選舉上,出現過非常多意想不到的人物,所以大家也只是將他歸為那一類「狂傲派」,從來都沒有想像過有朝一日他真的可以成為美國總統。
  • 劉慈欣的《三體》早已預言了人類殘酷命運
    人類到底是不是宇宙中唯一的智慧生命?不少專家推斷,生命的演化是極其偶然的小概率事件,人類很有可能是宇宙中唯一的智慧生物了。但也有人對此持反對意見,所謂小概率事件,放到宇宙的尺度下,那幾乎是必然事件。關於人類應不應該繼續尋找外星人,劉慈欣在其科幻代表作,獲得有著「科幻界諾貝爾「之稱的雨果獎的《三體》中給出的設想要更加冰冷和殘酷,這就是大名鼎鼎的「黑暗森林"法則。
  • 三體中的空間物理學:閃光的宇宙
    關注中科院地質地球所,探索地球的奧秘最近一段時間,拜讀了全網無論真假科幻迷一律熱捧的《三體》三部曲。我當年曾經在《新發現》雜誌上,看過李淼老師的專欄:《<三體>中的物理學》。這一專欄後來擴編整理,也正式出版。
  • 全球暢銷作品《三體》將由三體宇宙、遊族集團和奈飛聯合開發製作...
    「作為這本書的忠實粉絲,我們很榮幸獲得《三體》三部曲原著作者劉慈欣的⽀持。我們都有⼀個共同的⽬標:向這部傑出的作品致敬,帶領觀眾踏上這場令⼈終⽣難忘的旅程。」● 2019年7月,首屆三體主題科幻徵文大賽舉辦,歷時3個月收穫來自中國23個省級行政區,以及美國、紐西蘭等海外地區近320萬字投稿。大賽參與作者年齡跨越12歲至51歲 ,徵文的獲獎作品將由三體宇宙聯合閱文集團和各大高校的青年影視動畫創作者一起孵化三體宇宙的番外系列作品。目前第二屆徵文正在徵集的過程中。
  • 42年前飛向宇宙的旅行者1號,它的最終任務是什麼?探索生命?
    42年前飛向宇宙的旅行者1號,它的最終任務是什麼?探索生命?但是1977年9月5日發射的旅行者1號還在宇宙中探索著,飛了40多年,現在已經飛出了太陽系,向著未知的星際空間飛去。旅行者1號跟它的親兄弟旅行者2號是當年「水手計劃」的收官之作,水手計劃是20世紀60-70年代,美國搞出來的深空探索計劃,包括探索太陽系中的幾大行星而設計製造出來的無人太空飛船。
  • 《三體》電影還沒拍出來,現在又要有衍生宇宙了
    之後,一系列電影、小說、漫畫和電子遊戲對其進行持續的內容擴充,使之成為一個完整的「宇宙」。當時,盧卡斯將這些與星戰相關的作品劃分為「正史」和「傳奇」,正史部分由盧卡斯本人公開宣布,而其他相關有效授權則被定義為傳奇,這其中也包括官方授權的同人創作。EA 的《星球大戰:戰爭前線》事實上,《三體》在中國科幻圈中的影響力確實可以與《星球大戰》作一類比。
  • 人類最有破壞力的女性,應該是三體小說裡的程心
    一是沒有履行執劍人義務。這段歷史沒寫進二十四史,大家不熟,就跟大家先簡單介紹下,就是在我們太陽系三光年外有個三體文明,三體文明要進攻地球。這時候,有個叫羅輯的人,發展了一套黑暗森林理論。在宇宙中,文明就像在黑暗森林中探索,第一要務是隱藏自己。如果被發現,就被一槍幹掉。
  • 三體成真?宇宙重複向地球發信號6次,劉慈欣:回復15億年後才到
    宇宙深處神秘信號到底要不要回應?》開始受到很多人關注和轉發。在該文章的後面,很多網友在評論中提到了劉慈欣在《三體》中給人印象特別深的句子:「不要回答!不要回答!不要回答!」網友們不禁擔心,難道沒等到三體的電影版,三體的現實版提前報導了?三體中的劇情成真了?曾有記者採訪《三體》作者劉慈欣,想聽聽他的看法。
  • 對劉慈欣的《三體》中的黑暗森林法則的邏輯分析
    即:宇宙各文明間的信息具有非完全性;各文明都認為宇宙中生存安全是稀缺的;低一級的文明有可能在發展中產生技術大爆炸,超過高一級的文明;宇宙物質總量是守恆的。從邏輯上分析,接觸另外一個文明總共有三種可能。比你弱,跟你差不多,比你強。比你弱的:不一定能夠完全接收你的友好信息。反而你發出的信息有可能被其他比你強的文明給接收到。
  • 20年前《流浪地球》稿費2600多元,劉慈欣《三體》能有多少收入?
    大劉的獲獎作品,正是長篇科幻小說——《三體》。《流浪地球》稿費2600多元,但如果不是拍成電影,恐怕也難以進入大眾視野。《三體》不同,不用改編電影,光憑獲得星雲獎這一事實,就已掀起三體熱潮,甚至美國前總統歐巴馬也是劉慈欣的書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