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第2年,郎朗變了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2020-12-05 澎湃新聞

原創 最人物出品 最人物

孤獨的兒子,執拗的父親,溫和的母親。犧牲了輕鬆的童年與安頓的日子,這一家人堅信郎朗是個鋼琴天才。

若想在奔跑的人群中成為領跑者,註定要吃常人所不能吃的苦。

人潮洶湧,從不體諒年少。

郎朗想要越彈越快,看自己的手指能夠以多快的速度掠過琴鍵。

「兩歲的時候,我在電視上看到動畫《貓和老鼠》,湯姆貓穿著燕尾服在鋼琴上飛舞著手指,我被動畫的內容吸引了,從此喜愛上了鋼琴。」

郎朗至今記得,湯姆貓彈奏的是鋼琴家弗朗茨·李斯特的名曲《匈牙利狂想曲第二號》。

那集動畫片推波助瀾,成為點燃郎朗鋼琴心的最初契機。

在走上鋼琴之路後,他被李斯特高超的演奏水平與人格魅力吸引和激勵。尚在蹣跚學步的郎朗,模仿動畫片裡湯姆貓彈奏鋼琴的動作,很快便學會了基本旋律。

父親郎國任對此很重視,他堅信自己的兒子是個鋼琴天才,要為此奮鬥一生。

1984年那個夏日午後之後,郎朗與鋼琴就此不可分割。

不過成為天才的代價,只有他自己知道。

回溯到童年看《貓和老鼠》時,兩歲的郎朗當然不懂鋼琴曲是什麼,不過那時他覺得:

哇,做鋼琴家真酷。手中不停跳躍的黑白鍵,迸發出每秒音符,仿佛在玩遊戲。

鋼琴曲就像是不同方式書寫的文字,操縱著傾聽者感情的變化,不管年齡大小。

郎朗3歲那年,父親郎國任給兒子請來第一位鋼琴老師,瀋陽音樂學院的朱雅芬教授。

小時候的郎朗與朱雅芬教授

郎朗彈了一會鋼琴後,朱教授說:「我會收他做學生,郎朗有天分。」

郎國任追問:「郎朗一定要在全中國彈鋼琴拿第一名。然後是在全世界,這可能嗎?」

聽到此話的朱教授,深切感受到這位父親對於兒子成功的迫切之心。

早上5點45起床,練一個小時的琴後上課,中午15分鐘吃飯45分鐘練琴,晚上回來練2個小時的琴後寫作業……

郎朗只想像動畫片《貓和老鼠》裡的湯姆一樣,輕鬆快樂地彈琴,然而父親卻想讓他成為真正的天才。

事實證明,他是有天賦的。

1987年,郎朗首次參加東三省少年兒童鋼琴比賽,獲得第一名,並在賽後舉辦了生平第一場個人演奏會。

那年,他才五歲。

從那之後的郎國任,對兒子愈發嚴厲。

甚至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辭掉自己的工作,帶著兒子去往北京拜訪名師學鋼琴。

「你一定得像活不過明天那樣地練琴。你必須練到每個人都能看到,沒有人有理由拒絕你,你是第一名,永遠會是第一名。」

1992年,郎國任帶著郎朗到北京求學。妻子留在瀋陽上班,用工資補貼父子倆的生活,夫妻兩從此分居兩地。

來到北京,父子倆擠在一間極小的破公寓,為了督促郎朗練琴,郎國任沒有找工作,他將自己所有的心力都傾注在兒子身上。

圖片來源:南方周末 郎朗與父親

郎朗和父親最喜歡的音樂家都是莫扎特。

不同的是,郎朗喜歡的是莫扎特音樂裡天才且神經質的一面,而父親則為莫扎特的故事所鼓舞,心想自己兒子是否也可以成為這樣的人。

人潮洶湧,從不體諒年少,箇中甘苦只有他自己清楚。

在未成名的歲月裡,郎朗的雙手與鋼琴上摻雜著汗水與淚水。

他在自傳裡,曾寫道:

「我的挫折感不斷在加劇。父親不再說我練琴沒練夠,因為很清楚我練琴是足夠用功了。他人就在公寓裡,盯著我,監督我的每一步動作。

在春天,強風把骯髒的黃沙從戈壁灘一直吹到北京城,我們渾身都會被沙塵覆蓋著。雨一下,雨水就把塵土粘在我們的臉上和衣服上。」

北京的日子,郎朗過得很苦,可以稱之為「悲慘」。

11歲就離開家鄉與母親的孩子,沒有對未來的期待,只有強撐的痛苦與委屈,還有來自父親的壓力。

郎國任很少笑,整張臉像銅像一樣嚴肅,為了不分散兒子的精力,甚至不讓母親與孩子相見。

最嚴重的一次,郎朗放學回家太晚,耽誤了兩個小時的練琴時間。

圖片來源:南方周末

父親痛罵了他一頓:「你耽誤了差不多兩個小時的練習,這兩個小時你永遠也找不回來了!你是個騙子,你是個懶蟲!你太不像話了。你沒理由再活下去了,一點理由都沒有。」

郎朗愣住了,他害怕地往後退。

父親沒有想要停下來的意思,他的聲音越來越尖銳,嘶吼著:「我為了你放棄了我的工作,你媽媽為了你拼命幹活,你倒好,回來這麼晚,只有死才能解決問題!」

他邊說著,邊拿出一罐藥性很強的抗生素,一共三十粒,逼著兒子吃下去。

郎朗開始用拳頭猛砸牆壁,他想把這雙彈鋼琴的手毀了。郎國任這才冷靜下來,一把抱住兒子道歉,表示自己只是想讓他好好練琴,並不想讓他死。

經歷了與父親這次激烈的衝突過後,郎朗痛恨彈琴。

他整整三個月沒有碰鋼琴,直到父親不斷地求和,他才開始繼續練琴。

「天才」的路並不好走,郎朗的鋼琴之路,伴隨最多的體悟詞語就是孤獨。

從瀋陽到北京,為了「鋼琴夢」,郎朗與家人放棄了很多,甚至有些苦不堪言。

鋼琴成為了一家人的生活支柱。

孤獨的兒子,執拗的父親,溫和的母親。犧牲了輕鬆的童年與安頓的日子,這一家人堅信郎朗具有彈鋼琴天賦。

若想在奔跑的人群中成為領跑者,註定要吃常人所不能吃的苦。

後來,郎朗成功了。

熬過了那次「藥片事件」後,他的鋼琴路變得順利起來。

他投入了趙屏國教授門下學鋼琴,取得了莫大的進步。

1994年,德國埃特林根舉辦了國際青少年鋼琴大賽,郎朗並沒有得到公費參賽的名額。

郎國任狠了狠心,拿出大部分積蓄,自費送兒子去德參加這次比賽。郎朗最終不負所望,拿了冠軍。

那年,他才12歲。

兩年後,郎朗在國家主席出席的開幕式音樂會上,被指定擔任鋼琴獨奏。

之後的路,少年走得很平坦。

北京奧運會後,他成為舉世矚目的鋼琴家,無人不知。

父親與兒子的激烈戰爭,因兒子的成功而結束。

那一刻,郎朗擁抱了父親,與面前這個滄桑的男人和解,也終於明白了成為天才的代價。

郎朗與父親

後來提起鋼琴,絕大多數中國人第一時間想到的鋼琴大師就是朗朗。多次獲得德國古典回聲大獎的他,甚至被稱為中國的莫扎特。

他先後在白宮與維也納音樂廳舉行個人專場獨奏會,獲得「全英古典音樂獎」年度國際藝術家獎,在國內外名聲大噪。

最為狂熱的時候,他一年進行了140場的音樂會。

世界著名音樂家格拉夫曼曾經說,一個普通的鋼琴演奏者應付一年20場音樂會都應接不暇,無論是體力還是情感上,頂級音樂家也無法應付一年120場以上的音樂會。

但郎朗卻顯得遊刃有餘,在幾乎每三天一場的音樂會之餘,他還同時做很多事情,辦學校、錄唱片、上綜藝等。

在旁人看來,一個古典音樂鋼琴演奏家,去各大綜藝拋頭露面,是不合適的。

可郎朗不在意,他說藝術就該這麼反覆摩擦,要接地氣。「我自己樂意,用不著別人管,我覺得什麼適合我,我就走什麼路。」

2007年,郎朗登上中國福布斯名人榜,又將關乎古典音樂的獎項拿了個遍,從此走向了國際音樂演奏生涯。

這些年來,他迅速累積起大量財富與知名度,也遇到了自己愛的女孩吉娜。

去年6月2日,郎朗宣布了自己結婚的喜訊。「我找到我的愛麗絲啦,她是吉娜·愛麗絲。」

他曾說過:我的另一半,一定要是一個能懂我鋼琴的女孩。

女方吉娜·愛麗絲是一名24歲的德韓混血女孩,也是德國小有名氣的鋼琴才女,膚白貌美,氣質極好,才華橫溢。

他們有著共同熱愛的事物,是夫妻,更是知音。

在法國凡爾賽宮舉辦的婚禮上,愛麗絲用中文宣讀了誓詞:

「感謝你們把世界上最好的人郎朗帶到世上,現在他將成為我的丈夫,我保證,我將盡我最大的努力去愛他。」

而郎朗也用英文回應:

「我會愛你一直到生命的盡頭。」

兩人在婚禮上四手聯彈,真正詮釋了何為琴瑟和鳴。

37歲的郎朗終於娶到了自己的公主。

郎朗從未將古典音樂視作部分人才能欣賞的陽春白雪:「聽音樂,主要是往情感上聽,因為在音樂的世界裡最後都是講的人性。」

藝術和生活有時候是一樣的,最終打動人心的,可能不是情緒濃烈的瞬間,而是這種平凡、恬淡的部分。

郎朗想要越彈越快,看自己的手指能夠以多快的速度掠過琴鍵。

36年前的那個夏日午後,他迷戀於鋼琴家弗朗茨·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第二號》。

郎朗想要看自己能以多快的速度趕上湯姆、抓住傑瑞。他跳起來,落下去,然後爬起來,再從頭來過。

即便自己的雙手疲倦了,手指發痛了,他都不在意。只因在鋼琴上的演奏,其實也是在創造動人的故事。

路一直在走,故事也一直在發生。

最近,郎朗作為「荒野亂鬥」體驗大使,出現在公眾面前。鋼琴和遊戲,都講究對雙手的駕馭,皆為手指的藝術。

「荒野亂鬥,郎朗上手」。

「荒野亂鬥」是一款極易上手的遊戲,輕輕鬆鬆即可體驗其中的趣味。

作為一款芬蘭大廠SUPERCELL出品的手遊,《荒野亂鬥》的質量絕不遜色於它的同廠前輩們。

2018年12月起在海外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正式上線,在80多個國家和地區iOS遊戲下載榜第一。到今年6月國服上線前,遊戲已經有了3個多億的玩家。

它的玩法非常簡單親民,且符合常人直覺:左手控制角色移動,右手控制攻擊方向。

玩家可以選擇多種好玩的遊戲模式:譬如大逃殺吃雞,邊開槍踢足球等等...

玩家在遊戲中可以加好友、開箱子、試用英雄……

當玩家厭倦了和人的戰鬥,還可以去玩合作PVE模式,與隊友一起打怪獸,保衛家園。

8月2日,官方在B站發布了這樣一個活動,吸引眾多UP主使用不同樂器來挑戰演繹《荒野狂想曲》。

在郎朗的帶領下,B站音樂區眾多擅長樂器的UP主也各顯神通,用他們的拿手樂器對《荒野狂想曲》進行不同的解讀與演奏。

比如古風中國女孩@碰碰彭碰彭,用古箏復刻鋼琴曲。

她的名字叫彭靜旋,在法國街頭,常能看見她身穿一襲大紅色長衫,頭戴古釵,用古箏彈奏的方式,傳播中國藝術。女孩彈指間,令許多華人的思鄉之情有所寄託。

二胡演奏者@陸二胡,用二胡翻奏郎朗的《荒野狂想曲》。

還有著名小提琴家石川綾子,用美妙的小提琴與郎朗進行隔空演奏。

她在澳大利亞等世界各國舉辦個人獨奏會並與世界各大交響樂團共演,是一位國際化實力派小提琴手。被稱作「傑出的天才小提琴家」,此次與郎朗可謂是夢幻聯動。

眾所周知,郎朗最出圈的,莫過於投入演奏鋼琴時的顏藝,讓人上頭。

動作幅度極大,表情誇張,非常真實。

此次,《荒野戰鬥》與郎朗「上頭」的一面極為契合,因為這款遊戲輕鬆且容易上手,但也緊張刺激易上頭,短短3分鐘就能體驗到戰局的風雲變幻。

郎朗坦言:現在這麼喜歡出來玩,也是為了彌補童年失去的快樂。

鋼琴演奏家不必始終高屋建瓴地對待萬物,他們的身上也有很可愛的藝術品質。

郎朗火遍世界的意義正在於此。

部分參考資料:

1、郎朗自傳 《千裡之行:我的故事》

2、魯豫有約:專訪郎朗

3、Qobuz專訪郎朗

4、十點人物誌 專訪郎朗

圖片來源:網絡、微博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