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各種類型的孩子,有的古靈精怪招人喜歡,而有的則讓人望而生畏,只希望不要再遇到;而後者在大多數人的嘴裡都是「沒教養」的孩子,而這些話只有大家背地裡才會說,不會當著家長的面說。
沒教養的孩子有5個特點,家長心裡要有數
1.不分場合撒潑
很多寶寶並不知道什麼場合應該做什麼,他們的情緒表達也非常直接,基本上不會委屈自己,看起來孩子天真活潑,但實際上某些場合真不是應該亂鬧,尤其是一些正式的公開場合。
孩子不懂得約束自己,都依靠父母去管教;因為當孩子行為不當時,別人只會認為父母沒教好孩子,才導致孩子如此沒教養。
2.不尊重別人
中國是禮儀大國,尊重人是禮儀的基礎,現在很多孩子在家裡都是「土地主」,做什麼事都從自己的角度出發,不考慮別人的感受。
口無遮攔是沒教養的主要特點之一,很多孩子經常會出口傷人、火上澆油,完全不給別人留情面;很多人認為是童言無忌,但是話語的傷害卻也是真實存在。
3.做事隨性,不顧及規則
在不同的場合,都有不同的規則,及時是孩子也應該遵守;而很多孩子在做事時,完全不顧及外界的看法,只顧著自己開心就行。比如在圖書館追逐打鬧的小孩,這都是經常看到的。
規則是生存之本,不論是在家裡還是外面,想要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都要樹立孩子的規則意識,只有這樣孩子才不會長歪。
4.隨意罵人,出口成髒
罵人這件事反而在孩子中似乎更加常見,孩子從大人的嘴裡學來了一些髒話,即使他們不懂其中的含義,但是他們卻知道這些話並不好聽。
當他們在氣憤時,就會用用這些語言來表達自己的不滿與憤怒,而很多人在聽到孩子說髒話的時候,都會覺得孩子沒有教養。
5.動手打人
動手打人在孩子的某個年齡段都會出現,但是如果父母不加以管教,孩子就會形成打人的習慣。尤其在面對家人的時候,他們經常會動手動腳。
孩子有這些行為時,父母應該如何管教?
1.及時制止孩子的錯誤行為
孩子犯錯時,如果父母不及時制止,他們就會認為父母支持他們的行為,要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父母一定要制止孩子的錯誤行為,讓孩子意識到自己對他們的行為是不對的,這樣才能讓孩子從心理上接受父母的管教。
2.給孩子做正確的示範
孩子的很多行為都是和身邊的人學習的,而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最深,那麼不想讓孩子沒教養,首先父母就不能去做這些沒教養的事。
父母在孩子面前遵守規則,尊重他人,規範自己的語言和行為,孩子自然會向父母學習,也會越來越優秀。
3.幫助孩子建立規則意識
規則在教養孩子時是非常重要的,有了規則之後管教孩子才會更加輕鬆,在建立規則時,父母要和孩子共同制定,讓孩子參與進去,這樣孩子才會更加有榮譽感,願意主動去遵守。
其次,制定的規則父母和孩子要共同遵守,不能雙標;這樣孩子才會對父母的懲罰心服口服,不然很容易激起孩子的叛逆心。
都說「窮養富養不如教養」,身外之物只能是孩子的加分項,想讓孩子更受歡迎、更優秀,首先就要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好性格。同時父母需要注意,在管教孩子的過程中,孩子一定會出現反覆的情況,父母要多一點耐心,才能幫助孩子度過反覆期。
今日話題:你認為孩子的哪些行為「沒教養」?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