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上一男孩對奶奶破口大罵,孩子有教養和缺教養,差別有多大?

2020-12-15 禾禾是個小姑娘

文丨禾禾媽媽

知乎上有這樣一個提問:缺教養的孩子到底有多討厭?

其中有一個回答是這樣的:

對一個孩子最不好的評價就是「缺教養」3個字了,因為這不僅是對孩子的評價,還是對其父母的評價!

01

在網上看到一個視頻,讓我領教了沒有教養的孩子是有多令人生厭?

視頻中的小男孩,一直讓坐在座位上的奶奶站起來,奶奶不站起來,男孩就對著奶奶破口大罵道:「我警告你,你給我起來!你給我起來!!」

乘客見狀勸阻道:「小朋友你哪個學校的?你做的讓大家都看不慣,你知道嗎,哪有這樣給大人說話的小朋友,你這樣做不對」

熊孩子邊嘟囔「臭學校」,邊指責乘客道:「幹你的事去,不要管我」!

然後孩子繼續朝自己的奶奶大吼大叫,奶奶也在耐心地教育孩子,但是都無事於補,奶奶最後無奈地說了句「缺家教」

針對此視頻網友紛紛留言:

「缺家教」「慣的,教育方式出了問題」「孩子這麼大了,這樣子不是一天兩天造成的」……

公共場所往往是展現一個人「有沒有教養」的最佳場所,對一個「缺乏心機」的孩子來說更是如此!

同樣是公共運輸上,前文視頻中的男孩讓網友心生厭煩,而下文中的男孩卻讓網友心生溫暖。

這個視頻禾禾媽媽是在朋友圈看到的,視頻中的男孩因為腳受傷,穿著拖鞋坐在公交車的後排,可是當男孩看到一位老人上車後,由於前排的乘客無人讓座,於是男孩主動站起來讓座,可是老人看到男孩腳上的傷後,就一直推辭,男孩卻堅持給老人讓座,直到有一位乘客給老人讓了座,男孩才安心地坐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對於男孩的行為,朋友圈的網友紛紛為其點讚,還留言表示為人父母就要養出這麼有教養的孩子。

有教養的孩子和缺教養的孩子差別到底有多大?兩個男孩天差地別的表現,給出了我們答案。

02

有教養的人,不僅能贏得他人的歡迎與青睞,還能幫助自己拓寬社交圈,從而更容易取得學業和事業上的成功,反之缺教養的人,不僅讓人心生厭煩,還會讓人質疑其父母的品行,所以對於父母來說你的孩子可以不優秀,但是不能沒教養!

那作為父母如何才能帶出一個有教養的孩子呢?

洪蘭說:「教養孩子一點都不難,它只有一個原則,就是以身作則,你孝順你的父母,你的孩子以後就會孝順你,凡是你不要孩子做的,你自己也不要做,如此而已。」

資深教育者陳昕曾說「」孩子的教養,源自父母的修養」,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想要孩子成為有教養的人,父母就得先變成有教養的人。

教養包括很多方面,它存在於生活又隱匿於生活,體現在一個人的行為處事和社交行為中,教養是發自於個人內心、不做作的,培養孩子的教養,簡單來說,就是培養父母本身及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

1.不嘲笑他人

什麼是不嘲笑他人?簡單來說就是尊重他人,因為尊重是教養的最大體現。

孩子年齡小,很多行為都是沒有意識的,沒有惡意的,所以經常無意識的嘲笑他人,例如嘲笑摔倒的孩子,嘲笑身體有缺陷的孩子,嘲笑不如他的孩子……

作為父母想讓孩子學會尊重他人,首先要讓孩子懂得什麼是尊重人?要教會孩子站在他人的角度考慮問題,用實際行動引導教育孩子如何尊重他人,一旦發現孩子有嘲笑、不尊重他人的行為,父母要及時予以糾正。

尊重他人要從娃娃抓起,就像文章開頭提到的那位,在地鐵吼奶奶的小男孩一樣,從小沒養成尊重他人的習慣,長大後再管教就難上加難了。

03

2.不打擾別人

不打擾他人,就是讓人最舒服的教養,而影響他人就是缺教養的表現。

什麼是不打擾別人?就是公交車上不吃韭菜盒子,圖書館裡不大聲說話,和他人一起吃飯不吧唧嘴……

那麼如何教會孩子不打擾別人呢?

教育專家表示:當父母有事時(例如客人到訪、接電話、處理工作時等等),要明確的對孩子說「我需要一段不被打擾的時間姐電話或者陪我的朋友等等,這個時候你打擾我,對我來說是個問題,你能自己找一些遊戲或者找一些事情玩10-15分鐘,而不打擾我嗎?」

通過語言幫助孩子感受到愛,並且讓孩子學會尊重你的時間,如果你在忙自己的事情時,聽見了孩子的幹擾,你可以選擇不回應,或者使用肢體語言回應,例如將手放在孩子的肩膀上,讓孩子知道,雖然你不會對他頻繁地要求作出回應,但是你是愛他的。

當然,當你忙完手裡的事情時,一定要抽時間陪孩子,並且要表揚孩子沒有打擾自己的行為,讓孩子知道不打擾別人是一種美德。

3.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

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做事不遵守規則的孩子,終會自食其果,所以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尤為重要,作為父母要從小告知孩子,該遵守哪些社會行為規範?

例如:先到先得,人多的時候要排隊,不能隨意插隊,拿過的東西要物歸原主,做錯事要道歉,進他人房間要敲門……

孩子年紀小,很多行為都是無意識地,不計後果的,所以作為父母平時要注意教育孩子,規範孩子的行為規範。

4.行為舉止有禮貌

孔子曰:不學禮,無以立傑斐遜說:禮貌是後天造就的好脾性,它彌補了天性的不足,最後演變成一種近似真美德的習慣。

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懂禮貌:例如見到熟人打招呼,臨別說再見,得到他人幫助說謝謝,做了不恰當事說對不起……可是培養一個「彬彬有禮」的孩子,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父母長期的引導與教育。

首先要教會孩子什麼是有禮貌的行為,例如告訴孩子對長輩說話要用「您」,見了認識的人要主動問好「叔叔、阿姨、奶奶好」,分別時要說「叔叔、阿姨、奶奶再見」,尋求別人幫助時要用「請」,得到他人幫助要說「謝謝」,別人說話時不插嘴,不隨便打斷別人的談話……

其次當孩子理解了什麼是有禮貌的行為後,父母要有意識的創造條件,讓孩子進行實景訓練,例如安排孩子去給鄰居送信、水果等,教他如何敲門,如何跟叔叔阿姨交流,反覆練習,習慣成自然。

最後記住:潤物細無聲,無論什麼時候,以身作則都是最重要的,另外如果父母發現孩子不禮貌的行為,應及時予以制止,留心孩子的行為表現,對表現好的孩子,予以適當的鼓勵表揚。

最後如果你不知道該怎麼培養孩子的教養,可以參考這本《教養在生活的細節裡》,這套書通過愛與智慧的對話,教會我們好好生活就是教育,家庭是禮貌最好的啟蒙地方,父母無須十全十美而須盡心盡力……

作者洪蘭加州大學實驗心理學博士,蔡穎卿臺灣著名親子作家,著作繁多,教養類代表作有《媽媽是最初的老師》《我的工作是母親》《在愛裡相遇》等書都很受讀者歡迎。

洪蘭老師說:母親是家庭的靈魂,當你教育一個男孩,你教育的只是這個男孩,但是當你教育一個女孩,你教育的是整個家庭和下一代。蔡穎卿更是把培養自己看得比培養孩子更重要。

每個孩子都是一張白紙,父母便是作畫人,為了孩子的未來,建議各位家長讀一讀這本書。

寫在最後:

一個孩子可以不優秀,但是不能缺教養!千萬別讓他人用「缺教養」三個字來評價你的孩子!因為這三個字不僅罵了孩子,更是批評了孩子的父母。

大家好,我是禾禾媽媽,經驗豐富的育兒達人,多平臺原創作者,分享專業的孕育知識!歡迎大家關注我,留言諮詢或討論。圖文源於網絡,如侵請聯繫刪除,本文系原創,抄襲必究!

相關焦點

  • 地鐵上一男孩各種辱罵奶奶,稱:「你是什麼東西」,網友:逆反了
    孩子的身上折射著父母的影子,孩子優秀與否與父母的管教息息相關。不要因為拿孩子小為藉口,而剝奪了孩子受教育的機會。近日北京某地鐵上一個男童對其奶奶各種辱罵:「你是個什麼東西?聽不懂人話嗎?」,等有座位之後,小男孩立馬坐到了座位上,並對身邊的奶奶大叫:「就不讓你這個老東西坐」。身邊的阿姨勸說小男孩問其哪個學校的,小男孩更是口出狂言:「臭學校,別管我。幹你的事去,別管我。」面對奶奶的說教,旁邊人的觀看,整個過程小男孩並沒有感覺出一點不好意思,反而錚錚有理的樣子。視頻發出後,網友們也是憤憤不平,紛紛指責男孩的教養問題。
  • 北京男孩在地鐵上咆哮奶奶,怎麼管
    最近,在北京地鐵4號線上,一名男孩對著他奶奶破口大罵,一直讓坐在座位上的奶奶站起來。 旁邊乘客勸阻還遭反懟:「幹你的事去不要管我!」奶奶則苦心教育他不要這樣,而男孩不聽繼續大喊大叫。
  • 孩子有沒有教養,坐一趟地鐵「原形畢露」,重新認識家庭起跑線
    重新認識家庭起跑線:孩子有沒有教養,坐一趟地鐵「原形畢露」 前不久一組姐弟倆乘坐地鐵的組圖在網絡上火了,不僅僅是姐弟倆模樣俊俏,最重要的是小姑娘的行為受到了大家的好評。
  • 6歲男孩擅闖女廁,父母卻為其撐腰:你的教養,才是孩子起跑線
    孩子媽媽不以為恥,竟然站出來破口大罵:「你這麼大個女的了,就你矜貴還怕看?」反覆強調自己娃才6歲,後來還撒潑說出「你是比別人多長了一個」這樣的粗俗話語。無辜被6歲小孩偷窺的女生,沒有得到道歉,卻被他的媽媽罵哭了。
  • 如果你沒辦法給孩子高貴的出身,請給他高貴的教養
    怎樣去教育孩子才能算是高貴的教養,他是幫助你的孩子,鍛鍊他的品性,開闊他的認知,塑造他的靈魂。我們要通過教養,讓我們的孩子在性格尊重自己和尊重他人,在穿著上衣著得體,端莊大方,在品行上不卑不亢,做事有分寸,有度量。通過教養,讓我們的孩子在與他人生活中如同一股溫泉一樣默默滋潤他人的心靈,相處起來只覺得這個人值得交往。
  • 家長的教養決定孩子的人生高度
    泳池裡想尿尿竟有科學依據?! 在泳池裡有尿意很正常,科學上講叫做「浸泡利尿」。 男孩家長卻只願賠2000元。 更可氣的是,事發時,肇事孩子的家長曾建立微信群鼓動其他會員退費,後來才發現是自家孩子。大寫的尷尬! 真的驗證了那句話: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02 家長沒教養,孩子成長後也會成為了你。
  • 藏在細節裡的教養,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作為家長,對於孩子的無理行為無計可施,還說在家就總是這樣,這不是理所當然的理由,而是蠻橫無理的藉口,只能說明熊孩子背後一定有一個熊家長。子不教,父之過,家長沒有傳授給孩子良好的教養,孩子一定會在社會上表現出和家裡一樣的奇葩行為,越來越囂張,最終成長為一個沒教養的大人。
  • 窮養富養不如教養,「沒教養」的孩子有5個特點,家長心裡要有數
    孩子有這些行為時,父母應該如何管教?1.及時制止孩子的錯誤行為孩子犯錯時,如果父母不及時制止,他們就會認為父母支持他們的行為,要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父母一定要制止孩子的錯誤行為,讓孩子意識到自己對他們的行為是不對的,這樣才能讓孩子從心理上接受父母的管教。
  • 「沒教養」的孩子,飯桌上會有3個行為,你家孩子有嗎?
    其實孩子有沒有教養從孩子吃飯就可以看得出來。如果孩子沒教養,那麼他們在吃飯的時候就會有這三個舉動:把愛吃的菜端到自己面前現在的父母都特別寵愛孩子,將孩子當成自己的寶貝疼愛,所以只要孩子想要的東西父母都會傾盡所有幫助滿足。
  • 一本書47個教養工具幫你培養孩子社會情商
    近日,一本後疫情時代的硬核家教書《培養孩子的社會情商——47個教養工具提升孩子的社會競爭力》出版。上市兩個月,持續保持當當網家教新書榜前五名,單日銷售榜第一名的佳績。她還是一位青少年社會情商教練,一位15歲男孩的母親。長期以來,她專注於「青少年社會化」領域的研究,以母親的細膩覺察和記者的敏銳視角,採寫數十篇熱點稿件(全網閱讀量1000多萬),引發數百萬家長的共鳴。
  • 女子被6歲男孩擅闖廁所,反被其母親罵哭:熊孩子背後都有熊家長
    說說事情始末,12月10日有網友爆料稱,北京一女子在飯店上廁所時,一6歲小男孩和小夥伴也想上廁所,於是在門外問是否有人,但女子大聲回答有人後,男孩依然和小夥伴一起闖了進來(因為飯店廁所門鎖有些問題,門沒有鎖緊),之後男孩不僅沒有歉意還對女子嬉笑,於是女子感到被冒犯,就和男友一起與小男孩媽媽溝通要求男孩道歉。沒料到,反被男孩媽媽破口大罵。
  • 「你跟一個6歲孩子較什麼勁?」忽略教養,毀掉的是孩子的一生
    熊孩子平時吵吵鬧鬧的也就忍住了,可過分的事情發生在女孩去上廁所的時候,兩名熊孩子居然毫無預兆破門而入。女孩氣不過,就找男朋友一起和熊孩子母親理論。可誰知還沒說兩句,這位母親就破口大罵:「你跟一個6歲孩子較什麼勁?你有多委屈?都這麼大女的了。」
  • 地鐵上孕婦被道德綁架,孩子一句話引發網友討論,教養的最高境界
    視頻主要講的內容是在地鐵上面孕婦讓座的一個視頻,這個視頻已流出來,很多人都看了好幾次,並且引發很多網友都議論紛紛。那麼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視頻的大概內容是一位孕婦因為去醫院檢查自己的身體狀況,而回家的時候恰好趕上了地鐵早高峰的時候。
  • 一個人的素質和教養取決於家庭的教養和個人的自身修養
    素質:常常用於描述一個人的自身行為方式,代表的可能是個體或者團體例如:你怎麼亂扔垃圾,真沒素質教養:通常描述的是一個人從小成長的一個環境問題,例如父母的教育方式,在成長過程中自身吸收的為人處世之道。如果一個人說你沒教養,那就上升到了家庭矛盾,說明人家對你以及對你整個家庭的不認可。現在的人三五九等,在不同的家庭,每個人的性格都是獨立的,一個家庭同樣的教育,同樣的成長環境,,但是就是會培養出不同的人來,可能強勢,可能懦弱,可能善良,可能狡詐......
  • 常見的家庭教養方式分類
    在教師招聘考試中,關於家庭教養方式主要以客觀題的形式進行考察。考察的是能夠區分各個類型的特點及影響。但是大家容易混淆不一樣的分類,所以,今天主要給大家介紹兩種常見的分類。一、一般研究者把家庭的教養方式分成三類,權威型、放縱型、民主型。
  • 我有不傷害別人的教養,卻少了不被人傷害的力量
    星星,若是來自地獄,那麼沒有一絲光亮也是正常的吧!此生不悔入地獄,來世再為天上星,我是來自地獄的星星。關注我,我願成為一道光,伴你前行。說起來有些可笑,這些年的經歷就像是一場夢一樣,讓人有一種不真實的感覺。
  • 6歲男孩闖女廁所,被要求道歉,家長:「你和6歲孩子較什麼勁」
    男孩的母親得知情況後,替男孩向女子道了歉,本來事情到此可以結束了,可男孩的母親隨後的一句話讓紛爭再起,「他才6歲,你覺得一六歲的孩子看你上廁所,你至於嗎?」然後男孩母親越說越激動,汙言穢語,「你比別人多長了一個啊,你怕看,多新鮮啊!」還要求受害女子報警,說被6歲男孩非禮了,讓大家拍照,自己好出名。總之,吧啦吧啦說了一大通。
  • 面對孩子3個叛逆期,高智商父母教養孩子,從不說一個「不」字
    一說到叛逆期,很多家長都會認為只有年齡大的孩子才會有。其實,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遇到三個叛逆期,第一個叛逆期就發生在孩子兩歲半到三歲的時候。每每看到孩子頂嘴、不聽話的時候,很多父母不是語言威脅,就是棍棒教育。父母這樣做,頂多只會讓孩子口服心不服,甚至還有可能讓孩子變得更叛逆。
  • 6歲男孩擅闖女廁所,母親不道歉反倒口出狂言,網友:這孩子廢了
    過了一會兒後,飯店內的一名年輕女性顧客起身去了衛生間,可是令她沒有想到的是這個在餐桌間吵鬧的男孩,居然用腳狠狠地踹開了衛生間的門。女性顧客被男孩的舉動嚇了一跳,可是男孩卻還在惡作劇般的壞笑,即便這位女性顧客已經出言訓斥了他,但是男孩卻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
  • 4種父母教養方式決定孩子的性格,如果是第二類父母,孩子有福
    說起遺傳,很多人都會認為孩子的身高、長相、乃至智力受到父母的影響很大。如果說孩子的性格和父母教養方式關係很大,很多人就會產生懷疑。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犯錯是在所難免的。面對同樣的育兒問題,不同父母就會有不同的態度和反應,給孩子自然也不盡相同,也就養出了不同性格的孩子。上世紀60年代,著名的心理學家鮑姆萊德研究幾千個家庭發現,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主要分為三大類。直到三十年後,麥克畢和馬丁在他的研究基礎上,提出來第四種教養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