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嘉明:全球科技革命正在逼近「奇點」 區塊鏈影響未來人類社會的...

2020-12-15 金色財經區塊鏈

9月8日,由中國貿促會主辦,中國國際商會、中國服務貿易協會等單位共同承辦的「區塊鏈+服務貿易與應用大會暨中國國際商會區塊鏈創新服務產業委員會成立大會」在京舉行。會議圍繞區塊鏈技術的創新探索與產業應用落地等熱點話題進行了深入交流探討。同時,中國國際商會聯合中國投資協會數字資產研究中心等相關單位,共同發起成立中國國際商會區塊鏈創新服務產業委員會,助力中國區塊鏈應用企業走出去,提升我國區塊鏈產業國際競爭力。

著名經濟學家、數字資產研究院院長,中國投資協會數字資產研究中心專家組組長朱嘉明在會議上發表《2021-2025年:進入新階段的全球科技革命》主題演講。朱嘉明總結了2000年以來全球科技發展與突破的歷程,明確提出世界正在開始從經濟主導科技到科技主導經濟的轉型。朱嘉明還提出,未來五年,即從2021年至2025年,全球科技革命將進入疊加爆炸的歷史新階段。現在不論是認知區塊鏈,還是數字貨幣和數字經濟,都需要置於科技整體性革命的背景和趨勢之下。

以下是演講內容:

在開始我的發言之前,我先引用著名未來學家Ray Kurzweil的一段話:「我們的未來不再是經歷進化,而是經歷爆炸」。這段話對於我們理解已經和正在進行的科技革命,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也就是理解科技革命需要超越「進化論」。

還有,我為什麼選擇2021-2025年時段?有兩層原因:其一,未來五年,對於世界的未來發展將是關鍵的五年。其二,2021-2025年也是我國的第十四個「五年計劃」。

我的發言包括四個部分:

1.千禧年以來科技革命回顧

20年前,人們在迎接21世紀的時候,曾經因為「千禧蟲」而不安,後來發現不過是虛驚一場。世界計算機體系和網際網路平靜地進入了21世紀。這件幾乎被很多人遺忘的事情說明,20世紀後期的ICT革命有著相當的堅實基礎。

在隨後的20年,即使發生了911事件,全球金融危機,以及接連不斷的區域性衝突,但是,在ICT革命的主導下,科技革命蓬勃發展。就全球範圍內,發生了集群性的科技革命,主要包括:信息技術革命、視覺技術革命、3D革命、算力革命、空間開發革命、人工智慧革命、生命科學革命以及基於區塊鏈的加密數字貨幣和數字資產革命。在這20年間,科技革命實在令人眼花繚亂,前一個革命還沒有過去,新的革命就已經撲面而來。

信息技術革命。大數據元年、Web2.0元年、雲計算元年、以蘋果手機代表的智慧型手機元年、2G-5G元年,都是在過去20年內發生的。 視覺技術革命。在幾年之前,一度被人們高度關注的虛擬實境(VR)、增強現實(AR)、混合現實(MR)等技術,從來沒有停止其開發和應用的進程,這些技術對於突變人們視覺認知是天翻地覆的。

3D革命。涉及計算機輔助技術(CAD),網際網路技術,雷射技術,材料技術。3D技術革命正在影響越來越多的產業,每天都在突飛猛進。

算力革命。所謂的算力革命包括「傳統超算」革命和量子算力革命。今年在疫情嚴重的3月份,中國宣布已經開發的三個 E 級超級計算機。E 級超級計算機,它是指在浮點運算速度達每秒百億億次的超級計算機。至於量子計算,因為粒子技術和量子計算機的快速進展,已經實現的算力遠遠超過人們的想像力。例如,2019年9月,谷歌發布利用一臺53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機實現了傳統架構計算機無法完成的任務,即全球最強大的超算Summit要花1萬年的計算實驗中,谷歌的量子計算機只用了3分20秒,實現「量子霸權」。

人工智慧革命。大家現還會記憶猶新,在2016年Alpha Go和韓國棋手的那場決賽。屬於人工智慧裡程碑式的歷史事件,人工智慧進入新歷史階段。無人駕駛汽車和無人飛機都獲得了突破性的進展。

空間開發革命。截止到2018年,旅行者一號,已經飛出離地球177億公裡,脫離太陽系。到2025年,它將失去人類對它的控制,成為第一顆在太陽系之外的流浪的人造物體。還有馬斯克,對全世界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他不僅提出了「星鏈計劃」,而且將開發火星付諸實踐。因為馬斯克,人類的活動半徑,將超出月球進入火星。

生命科學革命。除了基因編輯過程的進展,更值得注意的晶片與人腦之間直接連接技術的加速發展。

區塊鏈革命。2008年,因為比特幣的誕生,區塊鏈獲得了前所未有的重視。在過去的十年時間裡,區塊鏈技術的應用範圍已超越加密數字貨幣範圍,正在進入產業和政府治理。

以上是對過去20年集群式科技革命的回顧和梳理,難以窮盡,很可能掛一漏萬。我認知為,其中最為主要的,不可逾越的是三個硬技術:其一,信息技術。其二,算力技術。其三,人工智慧。

2.未來五年:科技革命開始呈現疊加狀態

過去20年的科技革命,出現了與19-20世紀的科技革命完全不一樣的特徵。19-20世紀的科技革命,屬於鏈條式的和線性式的革命,常常是一個科技革命引發另外一個革命,一個科技革命可以派生出其他科技革命。現在不是,現在的科技革命具有離散型,多元化,疊加性的特徵

在未來的5年,很可能要面對的是以下三個革命的疊加:

量子計算代表的算力革命;人工智慧代表的智能革命;物聯網代表的生活方式革命。

如果這將是事實,我們現在的經濟生活、社會管理、政府行為,都會因此發生超乎尋常的改變。導致以下四個突破:

人類的微觀世界/宏觀世界的關係的突破。微觀世界包括自然的和人工的,自然世界的基因、量子、病毒都屬於人眼看不到的微觀世界。所謂的新冠病毒不過100納米左右。人工的微觀世界,幾個納米級晶片。這兩天一個比較大的新聞,臺積電宣布將實現3納米晶片技術,並在2022年推向市場。英國一家公司Graphcore 宣稱跳躍5納米技術直接進入3納米技術。

人類對牛頓時間的突破。人類已經生活在多維時空狀態。不過,這僅僅是開始。

人類智慧模式和自然語言的突破

人類對身體和生命形態也在突破

3.主導科技革命大爆炸的「規律」

我們過去對經濟規律有相當的認識。例如,亞當斯密的《國富論》所講的技術市場經濟規律。今天,需要認識科技規律。因為,科技規律不僅影響科技自身,而且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經濟規律。因為我們正在進入經濟主導科技向科技主導經濟的新時代在這個時代,經濟競爭,歸根結底是科技競爭

現在,影響科技革命的是三個定律:

摩爾定律。這個定律的經典含義是:集成電路可以容納的電晶體數目,約每隔兩年就會增加一倍的規律。現在可以理解為,集成電路,或者晶片有規律的縮小速度。現在算力技術,人工智慧,通信技術都離不開晶片。晶片的特點就是趨於無窮小,現在從7納米、5納米,正在進入3納米,甚至2納米。

梅特卡夫定律。這個定律原指的是:網絡的價值等於該網絡內的節點數的平方,網絡的價值與聯網的用戶數的平方成正比。現在「梅特卡夫定律」無時無處不在。

顛覆定律。這個定律原本的內涵是;科學技術革命具有指數特徵,而傳統的社會、經濟、法律,以及思維演進則是按照漸進的模式改變的。如果這個定律成立的話,科技進步與社會、經濟、法律和思維演進呈現非勻速改變,彼此差距會越拉越大。在19世紀至20世紀,人們可以在有效範圍內駕馭科技,避免科技成為一種異化力量,現在,人類需要重新評估自己對科技的駕馭能力。因為科技正在顯現其異化的態勢。

至於,科技革命是否正在逼近「奇點」,在科學思想界,在未來學界,是存在爭議的。我在這裡所要強調的是,如果科技革命的「疊加」效應加劇,很可能發生科技革命的連鎖性和持續性爆炸局面,近乎於宇宙大爆炸那樣的局面。對此,人類必須做好準備。

我在這裡,建議各位閱讀比爾蓋茨和馬斯克推薦的三本書:《終極算法》、《超級智能》、《終極發明》。注意,這三本書都用了諸如「終極」和「超級」的概念。前面談到晶片,現在是3納米,很快是2納米,是否1納米?極限何在?6G,基於太赫茲技術,每秒鐘的赫茲波頻率達到了T級水平,傳送能力是5G的100倍。6G之後將是是7G,是否存在8G?極限何在?

4.數位化、數字經濟和數字社會正在加速到來

至少從科技革命的角度來說,未來5年,科技革命對世界經濟、政治和社會的影響很可能超過歷史上的任何時期。

而這種影響力,將集中在與「數據」相關的技術上。因為,這個世界面對的最大將來自:

超級數據的增長速度。超級數據的增長所需要的超級算力。超級數據的存儲、分析和應用。

人們經常所說的信息經濟,知識經濟,觀念經濟,智能經濟,都要通過都要通過計算機0 1和程式語言實現,最終歸結為數據經濟,即數字經濟。進而算力將決定一切。

所以,我今天的演講以2008年去世的著名物理學家惠勒(John Archibald Wheeler)的一句話作為結語:萬物源自比特(It Form BIT)。【1】其實,還有一種翻譯其實也是成立的:萬物皆比特。所謂「萬物源自比特」,或者「萬物皆比特」其內涵是:(1)世界將根據BIT重構;(2)以BIT為基礎的信息與數據就是未來的本體和主體。(3)BIT是有生命力,甚至「意志」的。

最近,段永朝有一個演講,題目是「萬物皆比特」,其中有這樣一段話:「在數字時代,數據/數字可能成為一類新的『主體』,至少與傳統意義上的「主體」等量齊觀,甚至還可能超越傳統意義的『主體』」。對此,我深以為然。

只有在這樣背景之下,方能顯現區塊鏈的歷史意義。因為唯有區塊鏈技術,可以為數據時代提供一種全新的範式,幫助人類完成向數字經濟和數位化的轉型,聯結現實世界與虛擬世界,消除現在與未來的界限,甚至推動人類自身的數位化轉變。所以,我們今天所理解、認知和詮釋的區塊鏈,不過是區塊鏈全部歷史價值的很小部分。

我們有充分理由可以這樣地說:未來五年將是以區塊鏈技術支持的數據和數字世界加快構建的重要五年。

【1】惠勒,《信息、物理學、量子:連結的搜索》,1990

本文來源: 金色財經 /

相關焦點

  • 朱嘉明:量子科學,未來十年最大的變量
    為此,《彭博商業周刊》邀請到數字資產研究院學術與技術委員會主席朱嘉明教授,在彭博2020年年會上發表題為「量子科學,未來十年最大的變量」的主題演講。本文系朱嘉明教授根據演講記錄所做的修訂文本,現在授權發表,以紀念120年前物理學家普朗克改變歷史的偉大時刻。兩年前的2018年12月,朱嘉明在北京組織了「區塊鏈和數學」會議,量子計算是其中的主要內容。
  • 區塊鏈是《奇點臨近》來臨前最後一塊拼圖
    雷·庫茲韋爾在2011年寫的《奇點臨近》中,提到在2045年,計算機智能將會是整個人類智能的10億倍,同時描繪出了人生如何永生的終極答案:一切物質都將具有智能,而人類將獲得永生。很多人都在感慨現在移動網際網路的格局已經穩定,幾家巨頭的存在將碾壓創新創業的可能性,而事實卻在告訴我們,隨著更加開放、可信技術的產生,古典網際網路公司本身基於技術創新、產品粘性帶來的用戶對其品牌認可,將隨著基於區塊鏈技術理念相關的社區規則所顛覆。
  • ...高層區塊鏈知識公益培訓(鏈媒班)第二期在京開班|「鏈」動未來
    當前,世界正在加快進入數據經濟時代,區塊鏈技術作為引領社會生產力變革的新力量,備受全世界矚目。在此背景下,基於首期鏈媒班的成功舉辦,10月18日,2020年媒體高層區塊鏈知識公益培訓(鏈媒班)第二期在北京開班。
  • 人工智慧奇點與人類未來
    「奇點」是描述人工智慧(AI)及其社會影響未來前景的重要概念。推動AI進一步發展而趨近奇點,將AI奇點可能帶來的危機轉化為機遇,開啟人類美好未來,這一切都亟待哲學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在葆有現實感、歷史感的基礎上相向而行。
  • 夸克區塊鏈的社會意義是什麼?
    區塊鏈建立了新型治理架構,使操作記錄和認證取決於多個機構,可以起到扼制最強者的功效,提高數據濫用為霸權者「作惡」的門檻,限制算法權力濫用,從而可能幫助更多人尤其是相對弱勢群體享受科技發展的紅利。整合計算資源優化能源消耗,促進可持續發展未來基於區塊鏈的人工智慧平臺將可以實現去中心化的智能聯合建模,同時為用戶提供彈性的計算能力滿足其計算需求,有利於全球算力的整合調配和資源節約。4.1.
  • 麥客存儲|區塊鏈+服務貿易與應用大會
    本次大會以「區塊鏈+服務貿易與應用」為主題,下設「區塊鏈技術的創新探索」、「區塊鏈技術的產業應用落地」等板塊,同期舉辦區塊鏈創新服務產業委員會成立大會。大會匯聚中國區塊鏈產業優質資源,為與會企業、機構提供交流平臺,探討區塊鏈技術場景應用。
  • 科技改變生活,徐明星締造歐科雲鏈區塊鏈帝國
    縱觀人類的發展,從原始文明到農業文明,從工業文明到信息文明,有些人一出生就是為了改變世界,賈伯斯為改變世界發明出顛覆傳統手機的iPhone,埃隆·馬斯克為改變世界研發出顛覆傳統汽車的特斯拉,中本聰為改變世界創造出顛覆傳統金融的比特幣。
  • 專訪區塊鏈行業資深投資人李謙:展望區塊鏈技術 從概念到場景落地...
    希鷗網今日採訪到區塊鏈行業資深投資人李謙,就區塊鏈行業對商業社會對變化,李謙有自己的獨到見解。他認為,區塊鏈是人類歷史上一個偉大的創造,是人類經濟史上一次重要的革新,他不僅會改變經濟運行的方式,而且還會對我們生活的其他方面,甚至對我們的思維方式都有很大的影響。
  • 相聚「礦業之都」,2020全球區塊鏈算力大會金句集錦正式出爐
    巴比特將攜手眾多優秀區塊鏈企業抱團發展,共同打造成華區塊鏈產業園這張金字名片,持續引進晶片設計、晶片製造、分布式存儲技術研發、雲算力等衍生產品、區塊鏈錢包、物聯網設備、超算中心等區塊鏈算力產業上下遊企業,助力成都成為全球各大區塊鏈算力公司總部所在地、「全球算力之都」總基地。
  • 大咖齊聚未來科技之夜,「升級版」區塊鏈門票國內首發
    12月18日-20日,2020網易未來大會將在杭州盛大舉行。大會以「洞覺 未見」為主題,匯聚全球最強大腦,期盼以遠見超越未見,去尋找打開未來的鑰匙。大會將進行三天的頭腦風暴、涵蓋了預見未來、新基建、人工智慧、區塊鏈、潮商業、健康生活等論壇。
  • 紮根濱江,放眼全球!趣鏈科技區塊鏈產業園建設藍圖展望
    作為2020年152工程省市縣長項目、杭州市重點預備類項目,產業園建成後預計將成為全國、甚至全球最大的區塊鏈產業園之一,全面助力濱江「數字經濟最強區」與杭州「數字經濟第一城」、乃至「數字浙江」的建設,為全國的區塊鏈產業發展提供不可或缺的重要核心驅動。早在2018年,趣鏈科技已展開對打造「區塊鏈產業園」的構想與籌備。
  • XELS如何利用區塊鏈技術賦能全球環保事業?
    以區塊鏈、5G、人工智慧、物聯網、雲計算等新興技術不斷迸發出嶄新的商業活力,在為經濟發展持續賦能的同時,也在多維度、深層次地影響著人類的生活。 區塊鏈技術由於其去中心化特性、分布式帳本(DLT)技術、數據上鏈不可篡改、可追溯、智能合約等特性,正在多個領域形成豐富的落地應用場景,而環保產業也需要區塊鏈、大數據等新型技術提供更為科學的解決方案。
  • HTT-Chain基於區塊鏈3.0的物聯網應用生態網絡即將全球上線
    HTT-Chain,基於區塊鏈3.0的物聯網應用生態網絡,即將全球上線!  HTT-Chain網絡試圖建立一套方案,在一個非信任的去中心化機器聯邦中,允許數據、資源自由地流通,並且保證用戶的隱私。一站式解決當前物聯網領域所有痛點!真正實現萬物互聯。區塊鏈+物聯網,推進萬物互聯,世界從此與眾不同!
  • 火幣中國出席中國國際金融論壇 共話以區塊鏈構建數字金融新生態
    火幣中國CEO袁煜明受邀在區塊鏈峰會專場發表《區塊鏈驅動數字經濟新發展》主題演講時提出,在全球數位化競賽中,社會各行業數位化轉型已迫在眉睫,實體產業數位化、數位技術產業化都離不開區塊鏈技術的賦能。2020年,從在線教育到直播電商,從遠程醫療到「無人經濟」等一系列新業態新模式為代表的數字經濟迅速發展。
  • IPFS|Filecoin星際大陸李彥東:區塊鏈的系統是未來的地基
    星際大陸董事長李彥東以「仰望星際·腳踏大陸」為主題進行分享,以下是節選觀點的文字版內容:區塊鏈的系統是未來的地基區塊鏈的系統是未來的地基區塊鏈應運而生,正在構建未來新世界的地基。這個地基分為四大基礎,存儲、計算、跨鏈、支付。
  • 區塊鏈SML項目,引領未來新風潮
    (源於百度)科技創新驅動社會變革,區塊鏈技術的到來讓文明再度進化,作為一項顛覆性技術,區塊鏈正引領全球金融市場跨步走向新一輪的技術和產業變革。得益於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科技應用與金融的深度融合趨勢愈發明顯,「貨幣數位化」更是成為當今人們熱議的話題。
  • 火鏈科技CEO袁煜明:區塊鏈解決「三個和尚打水」問題|「鏈」動未來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方鳳嬌 徐芸茜 北京報導當前,全球範圍內已有很多國家都紛紛從國家戰略層面對區塊鏈技術進行了部署,我國也高度重視區塊鏈技術並把它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目前為止我國已經有17個省市發布了區塊鏈相關的政策,或在規劃中提到了區塊鏈的發展,在資金、人才等多方面給出了支持。
  • 愛德企業鏈改正掀起區塊鏈技術行業新革命
    服務內容涵蓋了數字金融衍生品交易,企業鏈改,多元挖礦,社區自治,金融社交平臺,金融教育培訓等常用服務,並且愛德交易所和國際證券交易所正在展開深度合作,在充實自身優質資源儲備的同時,更為用戶提供了豐富實用的金融服務類型。上線以來,為廣大用戶提供了專業的信息數據,深受用戶的青睞。
  • 薦書丨《區塊鏈簡史》:一場思想與技術的絢爛化學反應
    第三編為「區塊鏈的願景:範式革命與未來監管」,超出了第二編經濟應用的範疇,是作者在國家戰略和國際格局層面對區塊鏈技術影響的系統思考,從虛擬貨幣、區塊鏈與未來國家的關係,以及對世界格局和人類世界的影響進行了闡述和展望。本書作者之一吳雲系我校校友。
  • 比特幣 區塊鏈 中本聰以及他背後的神秘人
    密碼學給了世界新的方向,2008年的萬聖節,一份叫做《比特幣白皮書: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公布於世,隨即,一個叫「區塊鏈」的概念越來越被人熟知,短短十年時間風靡全球,不少人因為參與區塊鏈相關的產業賺的盆滿缽滿,現如今,超過30個國家認可了區塊鏈技術和數字貨幣,全球主要國家也都正在加快布局區塊鏈技術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