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亞馬遜鸚鵡,那可是鸚鵡愛好者滔滔不絕的話題,亞馬遜鸚鵡是享譽世界的鸚鵡種類,作為寵物特別受歡迎。
該種類的鸚鵡有大約有34個品種,多數亞馬遜鸚鵡外表美麗,姿態尊貴優美,常見的說話能力強的有:黃頭亞馬遜鸚鵡、雙黃頭亞馬遜鸚鵡,青綠頂亞馬遜鸚鵡等,俗稱小黃帽,大黃帽,藍帽。
亞馬遜鸚鵡不僅漂亮,能說話,還有它們都很聰明,寵物性好,善解人意,關鍵壽命還特別長,一般的都能活30-50歲,50歲以上的品種也不少,有的能活到80歲。
正因為亞馬遜鸚鵡特別適合作為人類的寵物,結果淪為盜獵者青睞的對象,非法貿易和盜獵非常嚴重。
導致野生亞馬遜鸚鵡種群數量極具下降,有的已經滅絕。
今天我們來認識一種非常漂亮的亞馬遜鸚鵡,曾經在野外消失了20年,被科學家認定為功能性滅絕。
這種亞馬遜鸚鵡有3個名字——紅胸亞馬遜鸚、紫紅胸亞馬遜鸚鵡 、葡萄亞馬遜鸚鵡,非常稀有,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ver 3.1 2009年鳥類紅色名錄——瀕危(EN)
因為它們擁有特別的胸部羽毛色彩,紫紅色的胸羽,是它們的顯著特徵,很容易和其它亞馬遜鸚鵡區分開來。
它們屬於中型鸚鵡體長33釐米左右,體重380克左右,主要分布於巴西東南部,阿根廷東北部,巴拉圭東南部也有少量分布,本來野外種群數量就不多,卻成為當地盜獵的主要對象。
在1990年的時候,野外已經沒有野生群體分布了,只有民間的紅胸亞馬遜鸚還有存活,並且散布世界各地。
2000年時,在世界野生動物保護組織的支持下,巴西政府啟動了紅胸亞馬遜鸚拯救計劃,開始收集民間的活體紅胸亞馬遜鸚,進行野外放歸實驗。
我和西布耶教授參加了2014年的野化行動,當時我們在巴西南部的一個國家森林公園裡,釋放了20隻紅胸亞馬遜鸚。
也是從2010年以來放歸活體鸚鵡最多的一次,意義重大,標誌著人工野化紅胸亞馬遜鸚的技術成熟。
在實施這次野放計劃之前,西布耶教授帶領的團隊已經對該種鸚鵡做了周密的野化訓練。
我們在這家森林公園設置了大型的飛行籠,讓準備野放的預備鸚鵡,在這裡生活一年,適應這裡的氣候環境,它們吃的食物,全是我們從野外採摘過來的,使它們認識這些天然的食物。
每隻鸚鵡都帶上假的電子項圈,讓它們適應攜帶這種設備,等放歸它們進入最後一個星期的時候,我們才會更換真的無線電微型項圈,那時它們已經沒有什麼感到不適的地方了,完全適應了。
我們的科學家可以通過定位系統跟蹤和研究它們的生活軌跡,每一個不正常的數據都會預示著哪只鸚鵡不正常了,需要我們的及時救助,無線電微型項圈就能讓我們準確地找到它。
最為重要的是,我們要在更大的範圍內宣傳保護紅胸亞馬遜鸚,讓當地人認識這種鸚鵡,共同參與保護,避免誤傷它們,這種宣傳工作持續時間長,投入的人力也很大。
如果你沒有參加過野生動物的保護工作,是很難體會的,我舉個小例子,比如說野生動物盜獵者從雨林裡偷竊小鸚鵡,可能就一個晚上的時間就做到了。
然後再出手專賣給鳥販子,野生動物保護稽查隊從一個鳥販子那裡查獲的時候,多數是幾個月以後的事情了,這幾個月都是人類在飼養它們。
當野生動物保護稽查隊把這些收繳來的鸚鵡交給我們的時候,我們需要1-2年的時間對它們進行野化訓練,成功率也不到80%。
所以說人類盜獵的行為給亞馬遜鸚鵡帶來了毀滅性的災難,鸚鵡是人類的好夥伴,野生鸚鵡是寵物鸚鵡的祖先,保護它們對我們人類的意義重大。
成為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志願者,讓我們一起來保護野生動物,快來加入我們吧!
你喜歡紅胸亞馬遜鸚嗎?喜歡就給它們點個讚吧!
天生各懷鬼胎的折中鸚鵡,雌雄都有1個秘密,雙方相互欺騙
拯救斯比克斯金剛鸚鵡,不該發生的繁育,還是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