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螳螂吃夫時,雄螳螂為什麼不逃跑?而最後得益的還是雄螳螂

2020-12-22 騰訊網

在自然界這種弒夫的行為稱為性食同類,多發生在昆蟲綱的生物身上,包括螳螂、蜘蛛和搖蚊!昆蟲這類生物的行為和習性更多的是一種簡單的條件反射,完全沒有複雜的自主意識,它們更像是大自然設計好的一種「機械」生物,按照既定的行為方式生存,因此這種殘忍的行為發生在昆蟲身上也不足為奇。

雄性螳螂將交配這件事做到了極致

性食同類從字面意思上看肯定與交配有關,這種雌性吃掉雄性的特殊習性常會發生在交配前、交配中和交配後,而至於為何雌性會殘忍的選擇吃掉自己的丈夫,這其實跟自然界的生存成本、競爭有關。

在地球上,任何雄性生物的一生中最主要的終極目的是啥?無非就是吃飽肚子讓自己活下去,並且在交配期能夠找到「心儀」的對象,將自己的基因更快、更好、更多的延續下去,為了達到以上的目的,雄性就必須在短時間的交配期內與更多的雌性交配,並且要保證自己每一次的辛勤耕耘能獲得更多的結果。

雌性呢?它們首先也要保障自己吃飽,畢竟活著才能談情說愛;除此之外,它們在交配期會選擇各方面更具優勢的雄性交配,這樣才能保證自己的後代擁有更好的成活率,也就是保障自己後代的品質。這一點,其實我們人類的擇偶也是一樣的,尤其是女性,大家仔細品品。

螳螂這種生物就將傳遞後代這件事做到了極致,雌性螳螂吃夫的行為其實跟自然生存成本、競爭、飢餓程度以及體型有關。

自然生存成本、競爭

本來高高興興的一場交配行為,最後卻被被雌性吃掉,喪失生命,這對雄性來說真的很殘忍,在我們看來有點得不償失,但是在交配過程中或交配後被吃掉的雄性卻獲得了更多繁衍後代的優勢,因為雌性在吃掉雄性以後,會短時間內額外獲得大量的營養,這樣會讓自己的後代有更高的繁殖機率和成活率,從而可以讓自己的基因穩定的流傳下去。

這其實也是一種繁衍策略,研究人員發現,吃掉雄性螳螂的雌性其繁衍的後代要比沒有吃掉的雌性多20%;還有紅背蜘蛛,甘願被雌性蜘蛛吃掉的雄性會比那些中途逃跑的雄性多兩倍的交配時間,後代出生的數量也是後者的兩倍有餘。而且有些雄性生物在死後會將自己斷裂的「東西」,留在雌性的體內,以堵塞通道的方式來阻止雌性再與其他雄性交配,以保證自己的後代能夠順利的降生。

所以說,性食同類是降低生存成本、繁殖壓力和競爭的一種手段。當然並不是所有的雄性螳螂都甘願在每一次的交配中被雌性吃掉,畢竟這種犧牲自己提高後代成活率的方式只能使用一次,它們的策略是儘量先與更多的雌性進行交配,儘量再最後一次被吃掉,這樣的策略就是前期廣撒網,最後再來一次加強。

所以說,雄性螳螂在每次靠近雌性的時候,都會非常的小心翼翼從後面靠近雌性,以免被發現,等距離差不多時,雄性會一躍而上從背部抓住雌性,迅速交配,然後再雌性沒有來得及反應時,就撒丫子走人。去繼續尋歡,以獲得更多的交配機會。

雌性的飢餓程度

雌性的飢餓程度決定了雄性每次靠近雌性交配時的危險程度和它逃脫的成功率。研究人員,在實驗室對螳螂的性食同類做過研究,那種被餓了5-11天極度飢餓的雌性會在雄性靠近時,直接補上去將雄性吃掉,根本沒有心思交配。那種被餓了3-5天處於中度飢餓的雌性,會在交配中或者交配後試圖吃掉雄性,但雄性也會想方設法地逃離,能不能逃脫,就看自己的反應快慢了,一旦被雌性的大鉗子抓住,雄性是沒有任何機會可以逃脫的。而那種剛剛被餵飽的雌性,完全沒有表現出想要吃雄性的欲望。

以上是在實驗室的情況,一般在大自然的螳螂都會處在中度飢餓的狀態,所以雄性螳螂還是有機會交配和逃跑的。但他逃一次、兩次、第三次就很可能被吃掉,上文也說了,雄性只是為了先更多的撒網,最後一次它也知道自己的結局。

最後一個問題,為何雌性能夠吃掉雄性呢?

雌雄螳螂的體型跟我們一般認識的不一樣,雌性往往比雄性更加強壯,體型體能大一半左右,論兇猛程度雄性不及雌性,這是雌性能夠輕鬆吃掉雄性的最根本的原因。那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體型差異呢?

生物的演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雌性能不能吃掉雄性主要是看體型,如果雄性的體型更大,雌性就吃不了它們,但可以吃那些體型較小的螳螂,這樣體型較小的螳螂的後代就會更對,經過這樣無數次的自然育種,在螳螂後代中,雄性的體型就會慢慢的變小,稱為現在的樣子。

總結

不是雄性不跑,它們每一次都想跑,它們都不想在這一次的交配中被吃掉,而是想把自己留在最後,這樣繁殖的後代就會更多,往往它們跑不了的原因是雌性真的太過於兇猛,一旦被抓住,根本沒有雄性掙扎的機會。

相關焦點

  • 雌螳螂在交配時吃雄螳螂,為什麼雄性螳螂不跑?
    自然界有許多動物,我們對自然界的許多事情了解不多,螳螂是一種我們非常熟悉的動物,我們經常在生活中看到他,但許多人可能不理解他,雄螳螂在交配前和交配後的某個階段被雌螳螂吃掉,也就是說,螳螂交配後會吃掉他的老公。
  • 雌螳螂在吃雄螳螂時,雄螳螂為什麼不跑?
    但是,凡事沒有絕對的,螳螂又被稱為「致命的情人」,因為大多數的螳螂在繁殖的季節,交尾完成後會有雌性吃掉雄性的習性,在生物學上,我們稱這種行為為「性食同類」。那麼,雌性螳螂為什麼要吃掉自己的配偶呢?在雌性螳螂攻擊配偶時,雄性螳螂為什麼不跑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兩個問題。雌性螳螂為什麼要吃掉自己的配偶?
  • 為什麼雌螳螂想要「吃夫」?不適合下一代
    為什麼雌螳螂吃雄螳螂?這不是為了下一代,我們被騙了這麼多年了我不知道你是否記得在小時候我們看了動畫片時,有一部叫《黑貓警長》的電影,特別受孩子們的歡迎。雖然許多年過去了,但那部電影中的一些情節仍記憶猶新,例如,在這對新人的婚姻中,新婚之夜,雌螳螂吃掉了雄螳螂,據說雌螳螂為了下一代吃了雄螳螂,事實上我們都被騙了。現在大規模的城市建設迫使許多動物遷徙。自古以來,螳螂一直是我們很難看到的。學習生物學的時候,課本上也對螳螂有詳細的介紹,但一直以來,生物教科書都說,為了繁殖,雌螳螂必須吃雄螳螂。
  • 公螳螂慘死母螳螂之口,是因食而死,還是為愛而亡?
    另外,我們小時候看過的動畫片《黑貓警長》裡面也有這樣的片段,一隻雌螳螂在洞房花燭夜時吃掉了自己的丈夫,警長調查發現這源於螳螂家族中獨有的習俗,於是赦免了雌螳螂。其實,「螳螂弒夫」在螳螂這個種群中時有發生,作者也正是因為觀察到了這一現象,才有了這樣的故事。
  • 本想找個媳婦,卻把命也搭進去了,為什麼公螳螂總被母螳螂吃掉?
    就以螳螂來說,雌螳螂的體型總是比雄螳螂略大一些。在大自然中,雌性蠶食雄性的性食同類現象比較常見,但反過來雄性對雌性下手的非常罕見,個別蜘蛛種類中就有性別轉變的情況。至於雌螳螂為什麼會下狠手,根據不同的情況,原因也不同。
  • 每次螳螂交配後,母螳螂都會吃掉公螳螂!為什麼公螳螂還不跑?
    這就是昆蟲之間的性食同類的現象,意思是交配前後雄性會被雌性吃掉,都是下半生動物的雄螳螂,是真心願意的嗎?為什麼螳螂還不跑?雌螳螂交配時吃雄螳螂,有幾種可能:儘管雄螳螂和雌螳螂都是捕獵界的好手,那大刀一樣前足直接能將獵戶置於死地!
  • 雄性螳螂交配後就被吃掉,它們為什麼不跑?
    母螳螂吃丈夫時,丈夫受到攻擊為什麼不跑?一般冷血動物都有這樣的習慣同類相殘,這種行為很常見一般都只是遵從本能而已,填飽肚子是生存大事,它們沒有意識去思考倫理道德的問題。而還有部分昆蟲因為存在吃同類的情況,例如蜘蛛和螳螂等,一般雌螳螂可能會在在交配前、中、後吃掉雄性螳螂。有人很疑問,為什麼明知道被雌螳螂抓到就會丟掉小命,雄螳螂還要上去招惹哪?其實答案也很簡單,生物的本能就是填飽肚子和繁衍後代,無論在什麼時刻,這兩點都有絕對的優先級。
  • 母螳螂吃丈夫時,丈夫受到攻擊為什麼不跑?聽聽專家怎麼說!
    雌螳螂有在交配後殺死和吃掉伴侶的習慣,這對雄螳螂來說很恐怖。但研究表明,這種犧牲實際上給了雄螳螂一種明顯的生殖優勢。 科學家們已經討論了其原因,螳螂發生性行為後吃掉雄螳螂的雌螳螂比不吃的產下更多的卵。更重要的是,通過被雌螳螂吃掉,雄螳螂即使已經死了,喪偶的雌螳螂仍然產下它的後代。
  • 母螳螂在交配時吃掉公螳螂,公螳螂為什麼不跑呢?
    自然界中有很多的動物,對於自然界中的很多事情我們都不是很了解的,螳螂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一種動物,經常在生活中看見,但是很多人可能不太了解,雄性螳螂在交配前中後某個階段被雌性吃掉,也就是說螳螂在交配之後會把自己的老公吃掉的。
  • 如何飼養一隻「螳螂」做寵物?
    由卵、若蟲到成蟲,由於螳螂屬不完全變態的昆蟲,並沒有蛹的階段。由若蟲到成蟲,雌螳螂可脫皮七至九次,雄螳螂脫皮六次。螳螂雖是昆蟲界食物鏈的頂端,但也要防範鐵線蟲等的寄生蟲。在野外的螳螂,一般以比他體形小的蟲子為食,也有機會吃上小幼鼠、小鳥、壁虎等的動物。
  • 為什麼母螳螂不念「夫妻之情」,在交配時要吃掉自己的「丈夫」?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母螳螂會吃掉自己的「丈夫」?為什麼母螳螂「性食同類」的行為,會發生在交配期間?為什麼公螳螂不跑呢?帶著一連串疑問,我查閱了大量資料。在此過程中,稍有不慎,雄蛛就會被雌性無情吃掉,這種行為由於不符合人性,所以間斑寇蛛被稱為「黑寡婦」。而母螳螂的行為,跟黑寡婦並沒有多大區別,但是在全球2000多種螳螂中,只有少數螳螂才有「性食同類」的行為,並且雌螳螂吃雄螳螂也不是絕對事件。
  • 螳螂交配的時候,母螳螂為什麼要吃掉自己丈夫?科學家道明原因
    神秘的大自然有很多值得我們去探索和發現的,也有很多我們不知道的趣味小知識,所以才會有動物世界這樣的節目讓我們多了解一些美麗而神秘的大自然。今天要說的就是一個與動物習性有關的奇聞——雌性螳螂竟然會在交配的時候把雄性螳螂吃掉。
  • 為什麼螳螂交配後,公螳螂會被吃掉?公螳螂是甘心奉上小命嗎?
    有時,沒有交配的時候雌性吃雄性才更厲害,反倒是交配的時候,母的或許還能「饒了」公的一命。沒養過螳螂的人不知道它們互相吃有多麼厲害,比如說你養了十幾隻在一個容器裡,只要你不管,最後肯定只剩一隻。小的時候大家差不多大,所以不分公母,互相吃就好。
  • 為什麼母螳螂要「吃夫」?竟然不是為了下一代,看後漲知識了!
    很多人都聽說過螳螂交配,母螳螂會將自己的丈夫吃掉,這裡就有一種科學的說法。母螳螂懷孕之後因為營養不足,所以丈夫會甘願貢獻自己,這樣才能夠成功孕育自己的後代。很多人並不知道裡邊真正的原因,其實母螳螂吃到自己的丈夫並不是為了孩子。
  • 螳螂跳水的背後,竟是迫不得已的行為,原來是被它控制了!
    螳螂跳水的背後,竟是一場天大的陰謀,原來是被它控制了!關於螳螂很多小夥伴們應該都有聽說過,螳螂在交配之後雌螳螂會吃掉雄螳螂,雌螳螂之所以吃掉自己的丈夫,主要是因為在交配的時候需要補充能量。而雄螳螂為了能夠讓自己的後代延續下去,也甘願被雌螳螂吃掉。除此之外,螳螂的一生還會面臨頭號天敵的控制。自然界中很多螳螂都會出現跳水自殺的現象。螳螂跳水「自殺」的背後,竟是一場天大的陰謀,原來是被它控制了!這背後的殺手是一種寄生蟲,它們就像是一個黑黑的線一樣。
  • 母螳螂吃公螳螂時,公螳螂為何不選擇逃跑?其實根本跑不掉
    ——釋印肅《頌證道歌·證道歌》春秋時,齊國國君齊莊公有次在出獵的路上,看到一隻青色的小蟲,抬起兩前肢,威武地擋在他的馬車前。齊莊公覺得很有意思,問隨從這是什麼蟲子,隨從告訴他是螳螂。國君就是國君,齊莊公知道後,並沒有嘲笑螳螂自不量力,而是趁機搞起了宣傳,盛讚螳螂如為人必是勇士,令馬車繞過螳螂而行,以表敬意。
  • 螳螂交尾後雌螳螂會吃掉雄螳螂?
    螳螂眾所周知,是一種好鬥的食肉性昆蟲,學名螳螂,亦稱刀螂,無脊椎動物。在古希臘,人們將螳螂視為先知,因螳螂前臂舉起的樣子像祈禱的少女,所以又稱禱告蟲,除極地外,廣布世界各地,尤以熱帶地區種類最為豐富。世界已知2000多種左右。
  • 螳螂靈敏好鬥,捕食時所用時間僅有0.01秒,可捕食40餘種害蟲
    螳螂亦稱刀螂,無脊椎動物,屬肉食性昆蟲。在古希臘,人們將螳螂視為先知,因螳螂前臂舉起的樣子像祈禱的修女,所以又稱禱告蟲。除極地外,螳螂廣布世界各地,尤以熱帶地區種類最為豐富。世界已知2000種左右。中國已知約51種。中華大刀螂、狹翅大刀螂、廣斧螳、棕靜螳、薄翅螳螂、綠靜螳等,螳螂是中國農、林、果樹和觀賞植物害蟲的重要天敵。
  • 為什麼母螳螂要「吃夫」?其實不是為了下一代,我們都被騙了
    為什麼母螳螂要「吃夫」?其實不是為了下一代,我們都被騙了在動物界裡,除了人類會結婚會繁衍後代,都會生後代。然而,在民間流傳著一個關於公母螳螂的故事,就是她們在懷孕的時候都會吃掉公螳螂,就是為了給肚子裡的小螳螂更多的營養。
  • 母螳螂吃丈夫時,丈夫受到攻擊為什麼不跑?
    眾所周知,螳螂在交配的時候,通常情況下母螳螂會把公螳螂吃掉以此來補充營養繁衍生息,包括在我們小時候看「黑貓警長」這個動畫片中也明確解釋過母螳螂吃掉公螳螂的事情,這可以說是一個常識性的問題。但是隨著生物學家們對這種動物的研究發現,其真正的原因並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