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螳螂慘死母螳螂之口,是因食而死,還是為愛而亡?

2020-12-16 科學船塢

「螳螂弒夫」這是個什麼故事呢?

《昆蟲記》這本書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翻閱過,裡面講過一個故事,說的就是雄螳螂「殉情」的故事,而雌螳螂居然在「新婚之夜」吃掉了自己的配偶,「惡名」遠揚,於是大家都知道了這樣的悲慘故事了,忠貞殉情的雄螳螂以及背負惡名的雌螳螂。

另外,我們小時候看過的動畫片《黑貓警長》裡面也有這樣的片段,一隻雌螳螂在洞房花燭夜時吃掉了自己的丈夫,警長調查發現這源於螳螂家族中獨有的習俗,於是赦免了雌螳螂。

其實,「螳螂弒夫」在螳螂這個種群中時有發生,作者也正是因為觀察到了這一現象,才有了這樣的故事。

螳螂屬於肉食性昆蟲,世界上已知有2000多種螳螂,我國有147種,螳螂還是對人類農業有益的益蟲,是眾多農業害蟲的天敵。古希臘人稱螳螂是「先知」,因為它們的前肢舉起像是在祈禱,所以人們又稱它們是「禱告蟲」。實際上,螳螂絕不是在做虔誠的禱告,正相反,螳螂是在等待著它們的獵物,貌似在祈禱的手臂實則是可怕的利刃,當有獵物從旁經過時,利刃就會斬下,予以捕殺。螳螂可以吃菜青蟲、金龜子、蒼蠅、螞蚱、棉蚜蟲、紅鈴蟲、玉米螟等大多數的對莊稼有害的害蟲,記得小時候在田地裡時常可以抓到一兩隻螳螂,最後都會毫髮無損地將它們放了。

法布爾在他的《昆蟲記》中描述,這可真的讓人驚奇,雌螳螂在吃它丈夫的時候,會先咬住它的頭頸,然後一口一口地吃下去,最後剩下來的只是它丈夫的兩片薄翅而已。大家很有疑問,為什麼雌螳螂會吃掉自己的配偶,而且雄螳螂為什麼不逃跑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螳螂是一種節肢動物,是昆蟲,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大腦,只有神經節這種結構,這就限制著它們沒有什麼複雜的情感,一切其實都只是在遵循著本能辦事,所以說,我們不能站在高等生物的角度上去看待這個問題。

對於螳螂這種昆蟲來說,生存與繁衍是頭等大事,而且它們沒有什麼高超的思維,它們的一切行動都是由本能來控制,本能控制著它們進行生存與繁衍,它們更像是一種機器,所以不要給它們強加一些主觀的情感,它們是沒有情感的。

螳螂是因食而死,還是為愛而亡?

顯然是因食而死。

1992年,生物學家勞倫斯在葡萄牙首次進行了大規模的野外觀察記錄,在眾多的觀測數據中,他發現在螳螂交尾的這個現象中,約有31%發生了弒夫行為。

戴維斯與裡斯克兩位科學家在早先做過一次實驗,他們認為雌螳螂之所以吃雄螳螂是因為肚子餓,他們先將雌螳螂餵飽,然後放在燈光暗淡的籠子裡,沒有人為幹涉,全程由攝像機進行拍攝,幾個小時後,攝像機記錄的結果中沒有發生一起弒夫行為。

可見,在野外中的雌螳螂大多都處在中度飢餓的狀態,畢竟在野外中獲取食物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弒夫行為才更常見。

為什麼雄螳螂在遇到危險時不逃離呢?

雄螳螂並不是一個傻子,也不會去做所謂的「殉情」行為,它只是很無奈,奈何雌螳螂的體型比它要大那麼多,稍有不慎,就成為了雌螳螂的盤中餐,顯然,它並不是心甘情願被吃的。

所以在野外中的雄螳螂是格外小心的,它們跟在雌螳螂的身後,伺機跳到雌螳螂的背上,由於交流活動持續時間很長,最低也有2個小時以上,有時候雄螳螂稍稍有些不注意,也會被吃掉,所以整個的過程對於雄螳螂來說,是很驚心動魄的。雖然危險,但是大部分的雄螳螂是可以逃離的,只有少數成為了盤中餐。

對於螳螂家族的這些行為,我們不需要像法布爾那樣如此驚訝,對於螳螂來說,它們只要餓了就會吃,才不管被吃的是誰,它們只知道哪個能吃哪個不能吃。

相關焦點

  • 自然界的「黑寡婦」,以丈夫為食,公螳螂甘願犧牲,是為了愛情?
    很多人都將母螳螂稱作自然界中的「黑寡婦」,因為它們竟然在交配的過程中,將自己的「丈夫」公螳螂給吃掉,而且公螳螂據說還是心甘情願的,難道真的是為了愛情?母螳螂有多可怕?當螳螂還沒有長成的時候,公螳螂和母螳螂其實都是一樣的,不過,當成蟲之後,它們之間的差距就非常明顯了。無論是體重還是體長,母螳螂看起來都要比公螳螂強壯許多。
  • 母螳螂吃公螳螂時,公螳螂為啥不跑?其實根本就跑不掉
    母螳螂吃公螳螂時,公螳螂為啥不跑?其實根本就跑不掉自然界的生存法則是比較殘忍的,有些動物為了能夠下去,不得不去進行一系列的廝殺,而且一些動物在交配之後也會失去自己的生命,就比如說公螳螂,在交配完後,它們只要讓母螳螂將自己吃掉,那麼母螳螂吃公螳螂的時候,公螳螂為什麼不跑呢?其實根本就跑不掉,下面就帶大家來看一看吧。
  • 母螳螂吃公螳螂時,公螳螂為啥不跑?
    在我們生活的這個大自然中,存在著許多法則,我們無法去改變它,所以只能去適應這個世界,在動物界他們也存在著許多殘忍的習俗,就比如母螳螂吃公螳螂,這到底又是為什麼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看一下吧,在動物界像母螳螂吃掉公螳螂這種事情還是有很多的,比如著名的黑寡婦蜘蛛,甚至是在夏夜浪漫美麗的螢火蟲,他們也會有這樣的行為,那麼母螳螂吃公螳螂時,公螳螂為啥不跑?
  • 母螳螂吃公螳螂時,公螳螂為何不選擇逃跑?其實根本跑不掉
    齊莊公覺得很有意思,問隨從這是什麼蟲子,隨從告訴他是螳螂。國君就是國君,齊莊公知道後,並沒有嘲笑螳螂自不量力,而是趁機搞起了宣傳,盛讚螳螂如為人必是勇士,令馬車繞過螳螂而行,以表敬意。這事傳到齊軍中為齊軍注入了「螳螂精神」,對後來齊軍威武,首奪春秋五霸之位起到了一定作用。
  • 母螳螂喜歡在繁殖後將公螳螂吃掉,為何如此殘忍?
    就是母螳螂與公螳螂在完成交配後,公螳螂便會自願將自己的身軀供給母螳螂食用,這之間到底發生什麼事?是長期形成一種共生關係,還是另有說法?儘管是在動漫影片中,它們的繁殖行為依舊是被人們深刻描述的話題,畢竟這話題確實讓人不解。不僅僅是我們普通人這麼覺得,就連生物學家們都是很感興趣。也許很多人覺得母螳螂會不會在繁殖完後出現的飢餓現象,然後就順便吃了公螳螂。
  • 謀殺親夫,母螳螂會在約會後吃下公螳螂?專家說只有30%的機率
    螳螂正在享用蟬的美味時,背後卻有一隻黃雀鳥已經盯上了他。而公螳螂的威脅就更多了,因為它們有30%的機率會被它的配偶——母螳螂吞食,大有「為愛獻身」的悲壯!然而,公螳螂並非我們想像的偉大,「獻身」也非它甘願,它們只知道「生命價更高!」其實每一隻被吞食前的公螳螂都是在拼命掙扎的。
  • 為什麼螳螂交配後,公螳螂會被吃掉?公螳螂是甘心奉上小命嗎?
    有些人會認為時公螳螂交配後完成任務,主動現成被母螳螂吃來養育後代,實際上這是錯誤的。在交配期到來之後,雄性螳螂會儘可能地到更多的雌性螳螂,它們會像趕場一樣,儘可能的多留下自己的後代。其實雄性螳螂沒有那麼無私,雌性螳螂也沒有那麼偉大。
  • 母螳螂為什麼以丈夫為食,丈夫受到攻擊時不跑,是因為愛情嗎?
    提到自然界的「黑寡婦」,那麼螳螂一定榜上有名,有人認為母螳螂過於兇狠,連自己的老公都不放過,他們還認為螳螂的老公之所以不跑,一定是為愛獻身。 但也有人認為動物並沒有人類的道德觀,它們遵守的是弱肉強食的自然法則,那麼這些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為何母螳螂要吃公螳螂?其實不是為了下一代,原來我們被騙了這麼多年
    而令眾多網友們表示十分好奇的是,為何母螳螂要吃公螳螂呢?有說法表示是為了下一代,是真的嗎? 在學生物的時候,課本裡對螳螂也有詳細的介紹,不過一直以來,生物課本上都是說螳螂為了繁衍後代,必須要讓母螳螂吃掉公螳螂。
  • 母螳螂吃丈夫,其實不是母螳螂的丈夫也會被吃掉嘗一嘗味道
    螳螂是地球上的一種古老昆蟲,它們的祖先早在恐龍時期就已經存在,廣泛分布在除嚴寒地區的大陸上,種類有2000多種,在一些文學作品中,動物界中的螳螂有著「偉大的愛情」,公螳螂會在交配後讓母螳螂吃掉自己,為母螳螂提供營養,以展現偉大的「父愛」。
  • 為什麼母螳螂不念「夫妻之情」,在交配時要吃掉自己的「丈夫」?
    受到一些科普知識跟神話故事的影響,很多朋友都將心狠手辣的女人,稱為「蜘蛛精」,因為在他們模糊的概念中,似乎有一種蜘蛛,會吃下自己的丈夫,歹毒之心,人盡皆知。但在奇妙的大自然中,很少有人知道,母螳螂在交配期間,也會吃掉自己的「丈夫」,這些行為被稱為」性食同類「。
  • 武術拳法、中藥價值、昆蟲殺手,一隻小小的螳螂究竟有多少頭銜?
    虎毒不食子,螳螂吃配偶在黑貓警長裡就有一集《吃丈夫的螳螂》,一對螳螂新人剛拜完堂第二天丈夫就母螳螂給吃掉了,這段情節簡直是我的童年陰影,當時還以為是殘案,沒想到卻描述的是事實。在交配時母螳螂就會對公螳螂下毒手,開始從頭部一點一點的啃食,然後營養用來繁殖下的一代,給下代足夠的營養。另一種說法說被啃食的公螳螂咽下神經被破壞後,公螳螂的精液會全充足流入雌螳螂體內,有利於充分受精繁衍。鐵線蟲的蟲生。
  • 每次螳螂交配後,母螳螂都會吃掉公螳螂!為什麼公螳螂還不跑?
    這就是昆蟲之間的性食同類的現象,意思是交配前後雄性會被雌性吃掉,都是下半生動物的雄螳螂,是真心願意的嗎?為什麼螳螂還不跑?雌螳螂交配時吃雄螳螂,有幾種可能:儘管雄螳螂和雌螳螂都是捕獵界的好手,那大刀一樣前足直接能將獵戶置於死地!
  • 母螳螂為何會吃掉自己的丈夫?
    小時候看動畫片《黑貓警長》,其中有一集就是母螳螂在交配之後將公螳螂吃掉,看到這一幕的時候,著實在幼小的心靈裡留下了一絲陰影。在片中最終交待了母螳螂吃掉公螳螂的原因,那就是為了保證母螳螂在交配以後,能夠在身體內儲備更多的能量,來確保下一代的正常發育和順利出生,為此不得不吃掉公螳螂。
  • 母螳螂吃丈夫時,丈夫受到攻擊為什麼不跑?聽聽專家怎麼說!
    科學家們已經討論了其原因,螳螂發生性行為後吃掉雄螳螂的雌螳螂比不吃的產下更多的卵。更重要的是,通過被雌螳螂吃掉,雄螳螂即使已經死了,喪偶的雌螳螂仍然產下它的後代。
  • 刀尖上的舞者,你所不知道的冷酷殺手螳螂
    在古希臘,因螳螂前臂舉起的樣子像祈禱的少女,人們遂將其視為先知,稱為禱告蟲;我國古代關於螳螂的故事更是繁多,最出名的便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還有「螳螂不是當車者,接葉攀條隱綠叢」等等。世界上體型最大的螳螂,雙臂似鐮刀能捕殺小鳥和蛇從古語「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可以看出,鳥類是螳螂的天敵,如果螳螂遇見了鳥類,那多半是要兇多吉少。可是偏偏有一種螳螂,它們就不怕鳥,甚至可以將鳥反殺,餓極了的時候它們還會捕殺小型的蛇。這種螳螂就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螳螂——非洲綠巨螳螂。
  • 母螳螂吃公螳螂,這是繁衍後代的代價嗎?真相其實很簡單
    在多姿多彩的動物界中,有許多動物的生活習性非常奇怪,比如一些昆蟲就有「性食同類」的現象,代表物種有螳螂,搖蚊和紅背蜘蛛。尤其是螳螂這種動物,我們在動物世界裡都曾看到過母螳螂吃掉公螳螂的場景。這種行為在我們看來是非常殘忍的,這是螳螂們繁衍後代所必須要付出的代價嗎?
  • 為什麼母螳螂要「吃」?而不是為了下一代,看後漲知識了
    為什麼母螳螂要「吃」?而不是為了下一代,看後漲知識了在動物世界中有著各種各樣神奇的現象,有些現象確實是我們所搞不明白的,許多小夥伴可能會對母螳螂吃夫的現象感到非常好奇,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當螳螂在交配時候,母螳螂會將螳螂的吃掉。有一些解釋說,母螳螂懷孕後需要營養,因此需要補充營養才能夠保證下一代的存活,雖然這種說法有一定的道理,但事實卻不是這個樣子的。母螳螂之所以將公螳螂吃掉,就是因為母螳螂餓了,因為在螳螂所生活的地方捕食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 母螳螂吃丈夫時,丈夫受到攻擊為什麼不跑?
    眾所周知,螳螂在交配的時候,通常情況下母螳螂會把公螳螂吃掉以此來補充營養繁衍生息,包括在我們小時候看「黑貓警長」這個動畫片中也明確解釋過母螳螂吃掉公螳螂的事情,這可以說是一個常識性的問題。但是隨著生物學家們對這種動物的研究發現,其真正的原因並非如此。
  • 母螳螂在交配時吃掉公螳螂,公螳螂為什麼不跑呢?
    自然界中有很多的動物,對於自然界中的很多事情我們都不是很了解的,螳螂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一種動物,經常在生活中看見,但是很多人可能不太了解,雄性螳螂在交配前中後某個階段被雌性吃掉,也就是說螳螂在交配之後會把自己的老公吃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