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老病死是很自然的規律,如何將家庭財富傳承給子女,每一位父母都會慎重考慮這個事情。同時房子,作為家庭財產中最重要的組成,對中國人來說意義重大,很多家庭都購買了房子安家。
數據顯示,中國城鎮家庭中擁有一套住房,擁有兩套住房和有三套住房的比例分別是96%,31%和10.5%。也就是說,城市裡面的年輕夫妻在未來平均會繼承一套以上的房子。未來繼承房產會成為主流,相應的也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和糾紛產生,為了解決這些,今年《民法典》又修改了這幾個方面,並且將從2021年1月1日開始實施。
兄弟姐妹的子女擁有繼承權
在以往的繼承法中,均是按照第一順位父母、子女、配偶繼承或是第二順位兄弟姐妹繼承。在新修改後,增加了兄弟姐妹的子女繼承權,意味著你的侄子侄女和外甥擁有了繼承房產的權利。
增設「寬恕」制度
生活中,我們看到了太多不孝子女,平時對父母不聞不問,只曉得要錢索取。父母一氣之下立遺囑就不把房產分給他們。但是浪子也有回頭的那天,父母被子女後來的行為打動,或是是可憐天下父母心,父母覺得子女再怎麼不對,也是自己孩子,這個情況下父母也能反悔去修改遺囑把房子再分給孩子。
房產繼承人可以不是親屬
我們甚至可以把房子的繼承權給一些沒有血緣和婚姻關係的人,前段時間就有報導一個90後女生準備將自己名下房產的繼承人寫成閨蜜,她雖然是有父母的,但她說她仍然想把房子留給閨蜜。
有數據顯示,房產在一個家庭中佔家庭財富總量的70%,而父母比較頭疼的也是關於房子過戶的問題,有三種方式可以過戶,而哪一種才是最省事最省錢的呢?我們來計算一下。
假設計算的前提條件是:住房超過5年且不是賣方家庭唯一住房,成交總價為200w。
贈與:3%契稅要繳納,也就是6萬元,另外還有0.1%的印花稅2000元,贈與合計需要6.2萬元。
買賣:需要繳納房子總價值的1%個稅和1.5%的契稅,買賣過戶的稅費就是房子總價值的2.5%,也就是5萬。
繼承:只需要繳納0.05%的印花稅,也就是1000元。
雖然大家都知道百年以後繼承最划算,可是由於結婚過戶或是小孩學區房等等原因,總是有些父母想提前把房子過戶給兒子,上海這裡就有個真實的操作,震驚不少網友。
具體情況就是,小明(化名)和妻子離婚,他父母離婚,父親和妻子結婚過戶,等到房產轉移到妻子名下後再讓妻子和父親離婚,然後小明和妻子復婚,小明父母再復婚,最後讓妻子和小明復婚後房產轉移到小明的名下。這樣下來總共花費63元人民幣,耗時半年多,當時新聞報導稱800萬的房子,當時就省了超過50萬的各種費用(非普通住宅)。
一時間,網上炸開鍋,各種專家學者的批評蜂擁而至,但還是有網友感嘆道:五六十萬的稅費,換普通老百姓家,誰家不在乎?
從道德上講,受傳統思想影響,大多數中國人不可能這樣做,寧願多出點錢走正規渠道。所以合法繼承仍舊是普通老百姓選擇的主流方式,但是鑑於明年有「新規」,那些有過戶需求的網友還是應該多了解相關規定,這樣才能選擇適合自己的過戶方式,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
本文由新業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