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好「精氣神」,有3個臟腑需要注意,調理方法不同

2020-12-19 文化養生談

養好「精氣神」,有3個臟腑需要注意,調理方法不同。

養生諺語有云「人有三寶精氣神」。對於身體健康而言,精氣神可謂是立身之本。

而中醫對於精氣神的理解,又有各自的臟腑與之對應。換個說法,就是精氣神三者,都有自己的「主管領導」。這就涉及到臟腑學說裡的「肺脾腎」三髒了。

那麼,如何通過調理肺脾腎三髒來養好精氣神呢?下面就分3個部分來說說:

1、調理腎虛,養足精氣:

現代人因為缺乏運動、生活壓力過大、睡眠不足,腎虛也就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現象了。

大約半數左右的年輕人,在做瞳孔縮放測試、中醫把脈、姿勢型血壓測試,都可以得到一個「處於腎虛」的結果。而如果是有過敏體質的人,腎虛現象則可能在三分之二左右。

腎虛當然只是一個比較籠統的說法,也有好幾種區別:

如果怕冷,大多是腎陽虛:

可以用粉光參、或者花旗參,加上生薑一起泡水代茶。能溫中散寒、促進血液循環,從而起到溫養腎陽的效果。

也可以把生薑泥搗爛成泥,放到開水裡,再加入參粉,熄火悶蓋半小時,在早上分多次喝完。此外,傳統中醫方劑裡的右歸丸、金匱腎氣丸,都是溫養腎陽之方。

如果怕熱,大多是腎陰虛:

腎陰虛的調理,傳統方劑如左歸丸、知柏地黃丸、杞菊地黃丸都是可以的。如果有點氣血兩虛,也可以試試十全大補湯。

總之,對於腎陰虛的調理,其實比腎陽虛要稍微簡單一點。但請注意,這裡說的簡單,只是指方法選擇上沒有那麼複雜,並不代表調理的過程會簡單。

為什麼說養腎精卻以腎陽腎陰來調理呢?這是因為腎為先天之本,內蘊元陰元陽,腎中的陰陽其實就是「腎精」的代名詞。

所以,養腎精也可以利用一些簡單按摩手法。比如,揉耳垂、鼻翼兩側的迎香、頭頂的百匯,以及四聰,曲池、足三裡等等,都有不錯的養腎精之功。

腎精養足了,免疫力和抵抗力會慢慢提高,身體的強壯也就指日可待了。

2、調理肺虛,以養衛氣:

中醫說,肺主皮毛。同時,肺主一身之氣。所以,肺氣虛對於精氣神裡的「氣」是很大的影響。可以說,養好了肺氣,就養好了全身之氣。所以,中醫素有「久病傷肺」的說法,傷到的就是全身之氣。

反映在現代人身上,幾乎所有的過敏,不管是呼吸道或是皮膚,都屬於中醫「肺」的職責範圍。有過敏現象的的人,肺虛寒的證候佔比最大。這樣的人,不管是皮膚過敏、鼻子過敏、氣喘,都可以使用三伏貼療法。

「三伏貼」是要在一年最熱的那「三伏天」。每隔十天,連續三次,在肺俞、膏肓、風門、大椎等部位敷貼上姜泥、細辛、甘遂、白芥子這類大辛大熱、逐痰去寒的藥泥,從而起到提振陽氣的效果。

同時,也可以進食一些補肺益氣的藥食,比如人參豬肺湯之類。很多人以為,人參的補氣主要就是補益中氣,其實,人參補肺氣的作用也不能忽視。

從性味歸經來看,人參可入肺脾二經。再利用「以形補形」的理論,肺氣虛的人,常喝點人參燉豬肺湯,對於補益肺氣是很不錯的。肺氣充足了,精氣神裡的「氣」必然會有質的提升。

三、調理脾虛,補足神氣:

中醫說的脾氣虛、中焦溼滯、運化失調,其實可以看作是同一件事。在現代科學裡,它們基本就是胃酸不足、消化不良、腸道菌群失衡、慢性食物過敏、腸道蠕動失調這些問題。其實都是相通的,而且症狀彼此相關。

不管它們是如何形成,如何轉換,其調理方法卻不外乎:補充腸益菌、補充水溶性纖維、補充水分、補充胃酸、補充消化酵素。

從中醫的角度看,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氣虛,必然影響後天的氣血生化,人的虛弱也就日益明顯了。這也是我們俗話裡說的「人是鐵,飯是鋼」的最佳詮釋。

所以,如果一個人長期精神狀態不好,成天慵懶倦怠,昏沉嗜睡等等,多數會從健脾益胃、補中益氣這些方面來調理。

比較常用的傳統方劑如歸脾湯、補中益氣湯等等。當然,也可以儘是一些健脾益氣的藥膳,諸如山藥、蓮子、山楂、焦三仙之類,都是健脾益胃之方。

總之,精氣神三者,在中醫養生裡是非常重要的養護點。但精氣神其實又是比較「虛」的一個概念。如何養足精氣神,以達到一種神清氣足的健康狀體,分肺脾腎三髒來進行調理,就是比較合適的方法。有需要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

相關焦點

  • 怎麼樣養生才能真正提升精氣神?如何養生讓身體更健康?
    這些方法對於養生收效如何暫且不說,這裡面涉及的因素太多。養生效果反饋體現在哪裡呢? 就是人的精、氣、神,那麼就到了今天的話題——如何提升精氣神如何提升精氣神,我們必須了解什麼是精氣神,中醫上的精氣神是獨立的概念,跟我們平時生活認知是有區別的。
  • 可能有三個原因,調理不同
    可能有三個原因,調理不同。噯氣,是一個很常見的現象。即使是正常情況下,酒足飯飽之後,常會有噯氣、飽嗝等反應。當然,大家都認為飽嗝是更「正常」的,而噯氣則常被認為是消化不好的現象。比如頭天晚上吃得有點多,晚餐時間略晚,或者食物過於油膩不好消化,第二天可能會有噯氣的反應。
  • 蓄勢冬藏 靜待春生|知己知疾,不同臟腑,各有側重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 何麗娜 通訊員 應曉燕 沈文禮說起冬藏,估計很多人都有耳聞,可冬藏究竟藏些什麼呢?藏營養、藏體力、藏情緒……就身體的各個器官而言,不同臟腑之「冬藏」,各有側重。尤其需要提醒的是,慢性病患者更應注意 「冬藏」,修復體質,貯存體力。
  • 養生保健,先調理哪個臟腑最關鍵,八段錦八部金剛易筋經不約而同
    養生保健、鍛鍊身體的方法很多,年輕人,氣血方剛,感覺不到鍛鍊方式的差異。 當男人到了40歲,女人35歲,氣血衰弱了,就會發現單純枯燥的跑步、擼鐵、廣場舞……有時候非但沒有起到健身的效果,反而加重的氣血的流失。
  • 身體的這7個表現,是告訴你氣血不足,需要注意調理了
    身體的這7個表現,是告訴你氣血不足,再不調理就晚了對於女性來說,面部氣色決定了女性的容貌,而氣色的好壞與身體的氣血密切相關。當一個女人氣血不足的時候,最直接的表現在臉上,臉色暗黃,無血色。3、毛髮乾枯頭髮的生長源於氣血的滋養,氣血旺盛則頭發生長正常,能夠烏黑亮澤,如果氣血不足,頭髮容易出現發質脆弱,脫髮,枯黃甚至白髮。4、皮膚粗糙氣血對人體的肌膚有重要的營養和滋潤作用。
  • 5個方法教你正確調理腸胃
    以下幾點要注意,調理腸胃很簡單導語: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人體出現各種各樣的小毛病。那麼如何保養調理身體,成為一門非常重要的學問。養生健康在生活中越來越受到人們追捧,也是大家比較在乎健康的原因。夏天來了,身邊不少人出現了腸胃問題,那麼今天小編就來講一下,從養生方面如何調理腸胃。
  • 身體若有這7種症狀,是提示你氣血可能不足了,如何調理?
    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快、生活壓力大,加上不節制的熬夜和無規律的飲食作息習慣,大部分現代人都有氣血不足的現象,因而身體經常會出現各種狀況。而想要身體健康、精神飽滿,就必須得養好氣血,在了解如何養好氣血之前,我們得先知道「氣血不足的表現」,才能快速自檢,及時調理。
  • 成都御生堂羅應權:腫瘤治療,正確調理陰陽平衡是關鍵
    西醫治腫瘤,使用的是圍剿、堵殺癌細胞的療法,中醫則從整體出發,著眼整體和全局,通過調理機體內部陰陽平衡,達到協調臟腑、調和氣血、化痰利溼、通經活絡、健脾和胃、補氣養血、扶正固本之目的。相對於西醫而言,中醫使用的是治本的方法。」羅應權主任說。
  • 中醫傳奇:臟腑圖點穴法第五代傳人劉漢崗
    臟腑圖點穴法介紹 臟腑圖點穴法源於千古奇書《推按精義》,最早出版於宋朝,是中國按摩術的一種,一直是師徒傳承的秘笈,絕不肯輕易公開。它是用不同的「指法」依照臟腑部位的經絡、經筋、穴位,直接作用於人體的疾病。
  • 中醫調理失眠的方子,幾乎都有這種食材
    一旦失眠就會透支人體精氣神,而且極難補充,一天透支的精氣神, 十天也補不回來,精氣神要是熬幹了,人也就廢了!1、脫髮你是否想過,這是由「垃圾睡眠」引起的呢?睡眠時間的長短與脫髮無明顯關係,但脫髮卻與睡眠質量密切相關。
  • 男人30以後,一周同房超過5次,需要調理嗎?有什麼身體危害?
    正式因為男女生理的需求時間點不同,不少夫妻生活出現了裂痕,長期受著身心和身體健康的折磨。那麼男人30以後,一周同房超過5次,需要調理嗎?一般來說沒有固定的次數限制,只要不影響第二天的精氣神,不出現明顯的疲勞,或者有精神萎靡,腰酸乏力等現象,並不需要調理。
  • 成都御生堂羅應權:腫瘤治療,正確調理陰陽平衡是關鍵_患者
    四川省名老中醫、成都御生堂中醫腫瘤專家羅應權對腫瘤病因病機有獨到認識,在臨床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認為:中醫腫瘤治療取效的關鍵,在於正確調理陰理平衡,實現標本兼治的目標。西醫治腫瘤,使用的是圍剿、堵殺癌細胞的療法,中醫則從整體出發,著眼整體和全局,通過調理機體內部陰陽平衡,達到協調臟腑、調和氣血、化痰利溼、通經活絡、健脾和胃、補氣養血、扶正固本之目的。相對於西醫而言,中醫使用的是治本的方法。」羅應權主任說。
  • 要想養好財神魚,就要使用正確的方法,八個養殖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要想養好財神魚,就要使用正確的方法,八個養殖中需要注意的地方。財神魚是一種生長在熱帶的魚,這種魚可以當做欣賞魚,它的頭部有一塊突起,長得有點兒像鸚鵡,全身通紅,所以又被人叫做血鸚鵡。第二點就是放養的問題,這種魚養殖的密度不能夠太大,一畝地的水裡放魚苗不能超過120斤,而且要在放養之前注意消毒。同時要求魚苗是純正的,而且大小一樣,沒有疾病和明顯的外傷,身體要比較強壯,活動比較迅速。第三點就是餵養的食物,我們可以使用麥糠,豆餅,黃豆等一些飼料,我們餵的飼料最好都是做成顆粒的形狀。
  • 「養生堂」今日17:25播出《臟腑安康有「機竅」-1》
    專家:陳明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主任醫師關鍵詞:身體裡的「漏勺」 臟腑危機 腎陽虛 肺氣鬱閉 桔梗 覆盆子一類常見的小症狀,背後竟然隱藏著臟腑的危機!同時,專家告訴賽賽,這把「漏勺」的出現並不光是影響水液輸布,還說明兩位患者的臟腑出現了大問題,如果不重視會帶來更大的健康隱患!那麼,到底這把「漏勺」代表了什麼症狀?為什麼專家治病的辦法不是直接修補「漏勺」,而是去調理兩大臟腑呢?原來,這把出現在身體裡的「漏勺」,就是中老年人群尤其高發的尿頻!
  • 中醫的臟腑理論主要是一種功能定論
    我們的身體是一個系統,在判斷的時候就要全面,因為各個器官相互影響,比如血虛的基本補血的同時要配合補氣,才能促進血的轉化~有了溼氣就祛溼不去解決根源問題,溼氣永遠去不完的~產生溼氣的主要原因是因為脾弱,不能正常運化,因此,真正想要把溼氣去除,最根本的解決方法是把脾胃養好——健脾,而不是簡單地喝祛溼水,薏米在煮水前需要提前炒熟將寒性減弱,體寒的人不宜多喝!
  • 中醫子午流注養生知識、理論、方法
    根據這種規律,選擇適當時間治療疾病,可以獲得較佳療效,因此提出「因時而治」「按時給藥」等方法。子午流注就是辯證循經按時調理的一種具體操作方法,它是一句經脈氣血受自然界影響有時盛、有時衰並有一定規律而制定的。其含義就是:人身之氣血周流出入皆有定時,運用這種方法可以推算出什麼疾病應當在什麼時辰取什麼經絡進行治療。
  • 「心藏神,其華在面」,失眠和「面子」問題,三種方法調理
    「心藏神,其華在面」,失眠和「面子」問題,三種方法調理。在中醫臟腑理論裡,「心藏神」是大家說的比較多的,心藏神是否受到影響,大多可以從我們的睡眠反映出來。但是,心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心主血脈」。雖然,一部分的心主血脈異常,也會從睡眠上反映出來。
  • 如何才能養好鴿子,我們需要注意什麼?
    鴿友們無論是飼養賽鴿打比賽還是出於愛好養著玩,總歸要經歷一個最重要的過程就是養,養好鴿子真的非常重要,也是最基礎的能力。對於飼養賽鴿來說,飼養也是最基礎的,同時也是最重要的。因為賽鴿之間的競爭非常激烈,賽鴿們之間的差距也在逐漸縮小,所以到最後比的就是養功了。然而在養鴿子過程中,很多鴿友也會迷茫。究竟如何養好鴿子?都需要注意些什麼呢?
  • 脾胃不好的人,要知道傷脾的3個因素,3法調理,健脾祛溼
    脾胃不好的人,要知道傷脾的3個因素,3法調理,健脾祛溼。在中醫臟腑理論裡,脾和胃是密不可分的。它們互為陰陽表裡。其中脾屬陰為裡,胃屬陽為表。大致可以從3個方面來分析:食物來源:以肉食為最「毒」。如果進食汙染嚴重的肉食,體內容易滋生痰溼。
  • 做頭療竟然也是在調理身體!
    一、頭部有多重要?故而,中醫有「五臟之血,六腑之氣,皆上注於頭」的說法。 ▲頭部是人體的縮影,有各臟腑器官的反射區 頭部經絡多,與周身的臟腑器官密切相關,頭療相當於間接調理全身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