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引導醫療健康新方向 新紐科技等待5萬億元市場規模

2020-12-24 新浪財經

來源:證券日報之聲

本報記者 李喬宇

12月21日,新紐科技正式啟動招股,擬發行2億股,其中,香港公開發售佔10%,國際發售佔90%,另有超額配股權15%。招股價介於3.06港元/股至4.36港元/股,每手800股,入場費約3523港元。

有市場消息稱,新紐科技12月18日開簿首日已獲足額認購。弘毅資本及民生加銀為基石投資者。該股12月21日至24日公開招股,擬於2021年1月6日掛牌上市。

公開資料顯示,新紐科技是以大數據、人工智慧相關領域解決方案及軟體產品在金融行業、醫療行業實踐與落地應用為主的軟體服務商。公司專注為國內金融企業、醫療行業客戶提供全面的IT系統產品、技術解決方案與相關系統建設服務。

「中國的IT解決方案行業於過往5年發展迅速。」據灼識企業管理諮詢(上海)有限公司披露的數據顯示,「具體來看,中國IT解決方案行業的市場規模自2015年的1.3萬億元增至2019年的2.2萬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為14.1%,隨著經濟增長轉為側重於服務業及中國產業升級,IT解決方案行業於2019年至2026年預計將以13.1%的可持續複合年增長率進一步發展,至2026年市場規模將達5.2萬億元。」

政策利好助推新紐科技市場空間

在資本市場上,新紐科技有著特殊的市場地位。新紐科技是國內少於10家成功將RPA(機器人流程自動化)商業化的公司之一,並有望成為中國香港上市的企業級RPA第一股。

按2019年收入計,公司在逾2500名中國金融機構IT解決方案提供商中位列前100名,公司客戶主要包括大型銀行、知名信託公司、資產管理公司等金融機構及醫院等醫療機構。

在政策的推動下,新紐科技或將開啟新的市場空間。

一方面來看,受益於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及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於2018年11月發布的《關於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開展地方政府債券櫃檯業務的通知》,越來越多的商業銀行開始開展櫃檯債業務,而中國人民銀行及財政部要求申請開展櫃檯債發行業務的銀行需要安裝記帳式櫃檯債系統。根據灼識報告,預計於2026年,將有超過4000家銀行合資格開展櫃檯債業務。

截至2020年3月31日,中國共有48家合資格開展櫃檯債業務的銀行,其中28家已部署記帳式櫃檯債系統的銀行中,11家擁有其內部IT團隊,另外17家銀行聘用第三方提供商安裝記帳式櫃檯債系統。

值得注意的是,新紐科技在記帳式櫃檯債系統領域處於絕對的行業領先地位。新紐科技為上述17家聘用第三方提供商中的9家銀行實施安裝記帳式櫃檯債系統,佔市場份額52.9%,其餘8家銀行由另外四家記帳式櫃檯系統的提供商提供。

另一方面來看,受益於包括國務院關於印發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的通知、科技部關於印發《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建設工作指引》及《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工作指引》的通知等政策,中國RPA解決方案市場有望迎來新的機會。根據灼識報告,從2015年至2019年,中國RPA解決方案市場規模已開始高速擴張,預計2019年至2026年的複合年增長率為36.0%,市場規模達27.12億元。

目前,RPA解決方案在中國並沒有明確的市場份額及主導者,根據灼識報告,截至2020年6月30日,境外RPA解決方案提供商少於20名,而公司是中國國內少於10家已成功將RPA解決方案商業化並產生收入的金融機構RPA解決方案提供商之一,是中國RPA解決方案市場的領導者。

人工智慧引導醫療健康新方向

5G、人工智慧等高新技術的逐步落地也為新紐科技旗下醫療業務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想像空間。

此前,工信部方面宣布,將加快推進信息通信業高質量發展,全面推動更大範圍、更高水平的社會信息化進程,強化創新驅動,助力疫情科學防控:持續加強5G、大數據、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創新突破和輻射滲透。繼續推動信息通信行業與醫療衛生機構密切合作,加快智慧醫療、遠程會診、智能影像輔助診斷等推廣應用等。

灼識報告顯示,受益於中國目前在改善醫療質量及解決醫療資源分配不均方面較迫切的社會需求以及相關的政策要求,預計創新型醫療IT解決方案的市場規模持續擴大,於2026年增長至7781億元,2019年至2026年複合年增長率為31.1%。

據了解,新紐科技是中國醫療大數據解決方案的先驅,是中國一家具備實時監控功能並對從醫院現有醫療資料庫獲得的各類醫療數據進行智能分析能力的醫療質量控制與安全預警平臺提供商。公司旗下醫療IT解決方案包括醫療質量控制與安全預警平臺、危急值預警報告系統、臨床路徑管理系統及遠程醫療系統等。

其中,新紐科技開發的醫療質量控制與安全預警平臺利用大數據分析整合醫院各類醫療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實現實時安全預警,幫助優化醫院的危機管理流程,降低醫療事故風險。

截至2020年9月30日,自新紐科技2018年11月推出創新型醫療機構解決方案,公司共累積獲授72個醫療項目數,獲授項目數持續增長,公司亦在不斷開發和升級各類創新型醫療機構解決方案。

期間,新紐科技已將該系統的實施拓展至44家醫院,其中29家為三甲醫院。公司目前已經確定了240個醫療質控及安全預警平臺的訂單。

目前來看,我國有超過三萬家醫院,根據《關於加強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工作的意見》《促進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綱要(2019-2022年)》等有利於醫療大數據系統落實的政策,新紐科技有望受益於以上政策並在日後超過三萬家醫院的項目實施中繼續佔據市場領先地位。

此外,《網際網路診療管理辦法》《網際網路醫院管理辦法》等政策或將對於醫療大數據的落地起到推動作用;《有關病種臨床路徑(2019年版)的通知》等政策或將促進醫療服務流程的標準化……

如是背景下,新紐科技有望通過自身的研發與創新在醫療行業挖掘出更大的想像空間。

(編輯 上官夢露)

相關焦點

  • 港股打新 | 新紐科技(09600)招股價浮動高達42%,計息12天
    二、公司概況新紐科技成立於2011年,新紐科技是以大數據、人工智慧相關領域解決方案及軟體產品在金融行業、醫療行業實踐與落地應用為主的軟體服務商。就公司在金融領域和醫療領域的布局來看:在金融領域中,按2018年收入計,新紐科技在逾2500家中國金融機構IT解決方案提供商中排名前100,成為行業百強企業。新紐科技是記帳式櫃檯債系統市場的先行者,截至2019年9月30日,新紐科技已在合作的17家銀行中的9家銀行實施該系統,佔相關銀行總數的52.9%。
  • 新紐科技會是「明源雲」後又一大牛股?
    招股信息速覽來源:華盛證券一、公司概況:金融行業、醫療行業軟體服務商新紐科技成立於2011年,新紐科技是以大數據、人工智慧相關領域解決方案及軟體產品在金融行業、醫療行業實踐與落地應用為主的軟體服務商受益於管理層的行業洞察力,新紐科技於2017年1月開始研發醫療質量控制與安全預警平臺,隨後在醫療質量控制及醫療數據分析相關的各種有利政府政策的推動下,其顯示出巨大的市場潛力。
  • 新紐科技登陸港交所:從金融到醫療,用技術創新構建護城河
    在招股書中,新紐科技這樣定義自己的方向。成立於2011年的新紐科技是一家軟體解決方案提供商,主要為金融機構以及醫療機構提供軟體解決方案。多年來,新紐科技深耕金融行業,不斷進行創新嘗試,成功實現人工智慧技術RPA領域(機器人流程自動化)解決方案在金融領域的商業化。
  • 港股打新|港市企業級PRA第一股,新紐科技IPO
    偵探仿佛又看見了兩個月前個位數中籤率的景象……今天新紐科技IPO分析:01 新紐科技招股信息新鈕科技是一家IT解決方案提供商,主要專注於為金融機構提供以軟體驅動的傳統型解決方案,同時致力於為金融機構及醫療機構提供以軟體驅動的創新型解決方案,包括由數據分析以及圖像及文字識別技術提供支持的解決方案
  • 新股解讀︱獨舞與破局,中國的「Veeva System」——新紐科技(09600...
    除醫療質控與安全預警平臺外,新紐科技的危急值預警報告系統、臨床路徑管理系統及遠程醫療系統在細分行業均處於領先地位,具有先發優勢。作為國內少數可對標Veeva System的新紐科技,可以預想其上市將會捲起一股資本潮。
  • 港股認購 新紐科技招股火熱進行中
    值得注意的是,新紐科技是國內少於10家成功將RPA(機器人流程自動化,通過以機器人執行實現流程自動化)商業化的公司之一,有望成為在中國香港上市的企業級RPA第一股。公開資料顯示,新紐科技是以大數據、人工智慧相關領域解決方案及軟體產品在金融行業、醫療行業實踐與落地應用為主的軟體服務商。
  • 產業規模或超5千億元 5G乘數效應顯現
    原標題:產業規模或超5千億元 5G乘數效應顯現   隨著我國5G基礎設施建設全面鋪開以及5G商用進程不斷加快,5G
  • 新紐科技今日開始招股 艾德一站通港股打新通道已開啟!
    值得注意的是,新紐科技是國內少於10家成功將RPA(機器人流程自動化,通過以機器人執行實現流程自動化)商業化的公司之一,有望成為在中國香港上市的企業級RPA第一股。   公開資料顯示,新紐科技是以大數據、人工智慧相關領域解決方案及軟體產品在金融行業、醫療行業實踐與落地應用為主的軟體服務商。公司專注為國內外金融企業、醫療行業客戶提供全面的IT系統產品、技術解決方案與相關系統建設服務。
  • 新紐科技預計1月6日上市:時隔2年 弘毅投資在海底撈後再做基石
    公開資料顯示,新紐科技是以大數據、人工智慧相關領域解決方案及軟體產品在金融行業、醫療行業實踐與落地應用為主的軟體服務商。公司專注為國內外金融企業、醫療行業客戶提供全面的IT系統產品、技術解決方案與相關系統建設服務。
  • 艾德一站通:毛利率呈上升趨勢,新紐科技開啟為期4天的招股
    值得注意的是,新紐科技是國內少於10家成功將RPA(機器人流程自動化,通過以機器人執行實現流程自動化)商業化的公司之一,有望成為在中國香港上市的企業級RPA第一股。 公開資料顯示,新紐科技是以大數據、人工智慧相關領域解決方案及軟體產品在金融行業、醫療行業實踐與落地應用為主的軟體服務商。
  • 創投周報 vol.80|「猿輔導」完成新一輪12億元融資,醫療健康領域多...
    本周創投市場的熱度與上周基本持平,其中戰略投資、A輪佔主導。醫療健康融資事件依然保持熱度。2020 年,醫療健康在創投行業的 「常青樹」 角色被資本市場深深認可。剛剛過去的上半年,醫療健康產業發生了眾多投融資事件,國產替代以及自主研發的醫療器械已經成為持續吸引的投資的一大主線。
  • 人工智慧驅動醫療健康行業創新發展
    5月中旬,武漢面向千萬常駐人口啟動新冠核酸檢測,李蘭娟團隊「三進」武漢,支持無症狀感染者核酸樣本的病毒分離與培養工作。結果顯示,所有無症狀感染者的核酸樣本均未培養出「活病毒」,標誌著武漢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重大成果。李蘭娟團隊也見證了在健康碼算法、人工智慧紅外測溫、疫情感染智能監管小區地圖、人工智慧消毒機器人等應用的全方位輔助下,武漢開始有序推進復工復產。
  • 市場規模將超4萬億元 超高清視頻市場迎重磅利好
    46隻個股實現上漲,其中,當虹科技上漲7.48%,風語築上漲6.87%,奧拓電子上漲6.02%,朗新科技上漲5.33%。  今年以來,我國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成果頻現:在消費終端設備領域,工信部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9月國內市場銷售4K超高畫質電視2079萬臺,佔國內市場電視銷量近70%;標準體系方面,今年5月,工信部印發《超高清視頻標準體系建設指南》;內容資源方面,央視已率先推出4K超高清頻道,杭州、廣州、上海等地方4K超高畫質電視頻道正陸續上線。
  • A股魔幻:新基建概念穿新鞋走老路,以基建之名爆炒科技花樣翻新
    如果我們只看2020年將要付諸實施的投資規模,確實有所增加,但更多是投資節奏前移。」此前,21世紀經濟報導統計了包括雲南、河南、福建、四川、重慶、陝西、河北、江蘇、江西、北京10個省市公布的重點項目投資計劃,總投資約為25.5萬億元。但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省市2020年度計劃完成投資約4.34萬億元。那麼,是否存在因疫情而釋放出來的項目呢?
  • IPO周報|企業級RPA第一股新紐科技香港上市;禾賽科技遞表科創板
    本文為IPO早知道原創  作者|C叔  新紐科技|港股|1月6日港交所掛牌  據IPO早知道消息,醫療與金融領域SaaS企業新紐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新紐科技」)1月6日成功登陸港交所,代碼9600.HK,由未來金融擔任獨家保薦人。
  • 1181隻公募新基金規模超2.5萬億元 興業基金為「新手」鄒慧發新混基
    此外,今年以來南向資金更是合計淨流入5,061億元。值得一提的是,公募基金新基金髮行規模再創歷史新高,今年以來已成立1,181隻新基金,合計發行規模達25,355.21億元。 在此情形下,11月9日,廣發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發基金」)推出了一隻債券型基金。
  • 從新藥研發到守護健康,生命科技將成AI巨頭新賽道
    文/楊劍勇 科技技術日新月異,以人工智慧、雲計算等科技技術為各行各業帶來創新活力,金融業繼而向金融科技轉變,製造業邁向先進位造轉型。與此同時,醫療方向,人工智慧與生命科學、大數據融合,加速了大健康產業鏈轉型升級。在IDC最新報告顯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生命科學研發系統的發展。
  • 未來5年,5G建設有望帶動逾3.5萬億元投資
    悄然改變人們生活的5G,正在快速融入千行百業,為促進經濟復甦和民生改善注入新活力新動能。  新市場  年底全球5G商用網絡或達180張  5G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將擁有多大的市場?
  • 我國未來5年有望形成10萬億元級國內遊市場
    新華社北京12月13日電(記者餘俊傑、陳愛平)中國旅遊研究院(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13日在京發布報告,預測未來5年,我國有望形成年均百億旅遊人次和10萬億元消費規模的國內遊大市場。 以「文化引領,科技創新」為主題的2020中國旅遊集團發展論壇12月12日至13日在京舉行。文化和旅遊部部長胡和平在13日上午的致辭中說,要加快構建現代旅遊業體系,著力從豐富產品供給、發展大眾旅遊、發展智慧旅遊、促進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強化市場管理等方面抓好落實。
  • 消費新業態新模式釋放潛力 產業數位化轉型加力提速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報告預計,2020年中國在線教育市場規模達4230億元,用戶規模預計達3.31億人。  在線教育、網際網路醫療、直播帶貨……今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大考,各類消費新業態新模式潛力也加速釋放。根據商務部披露數據,前三季度全國網絡零售額超過8萬億元,同比增長9.7%,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達6.6萬億元,同比增長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