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新業態新模式釋放潛力 產業數位化轉型加力提速

2020-12-17 中國網財經

  消費新業態新模式釋放潛力 產業數位化轉型加力提速

  推動高質量發展 新動能加速形成

  「今年是比較特殊的一年,公司在疫情期間開放了旗下猿題庫、小猿搜題、小猿口算、斑馬AI課等全部學習產品的核心功能,為學生在寒假延長期內提供全場景的學習支持。」在線教育公司猿輔導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據他介紹,目前猿輔導正價課用戶已經突破了400萬。

  在線教育、網際網路醫療、直播帶貨……今年以來,面對疫情大考,各類新業態新模式潛力加速釋放。5G、工業網際網路等賦能傳統產業,助推產業數位化轉型升級。業內人士表示,當前我國經濟正處於從高速增長階段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轉換的關鍵時期,一系列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湧現,展現出強大的活力和韌性,為新發展階段實現高質量發展蓄積更多新動能。

  消費新業態加速演進

  疫情防控期間「停課不停學」,本就火爆的在線教育市場也持續升溫。據猿輔導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疫情期間,猿輔導向全國中小學生提供5萬分鐘免費直播課,超過3800萬中小學生實時在線學習。「猿輔導今年業務發展迅速並在持續創新,尤其是在技術應用領域,也因此收穫了用戶的信任和支持。」該負責人表示。

  猿輔導只是一個縮影。當前,在線教育行業迅速發展,利用信息技術更新教育理念、變革教育模式已成大趨勢。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報告預計,2020年中國在線教育市場規模達4230億元,用戶規模預計達3.31億人。

  在線教育、網際網路醫療、直播帶貨……今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大考,各類消費新業態新模式潛力也加速釋放。根據商務部披露數據,前三季度全國網絡零售額超過8萬億元,同比增長9.7%,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達6.6萬億元,同比增長15.3%。

  「消費網際網路中,疫情加速了中國的數位化進程,老百姓線下消費習慣發生了改變,例如在線生鮮購物、直播帶貨、在線教育、在線醫療。」清科資本執行董事李梅表示,一些生鮮購物平臺的網上訂單數量是去年同期的3-4倍;全國近200家公立醫療機構及近100家企業網際網路醫院針對疫情提供在線義診。各行業的線下生意向線上轉移滲透,這個影響是長遠的。

  以網際網路醫療為例,據相關研究機構的預測,2020年中國在線問診市場規模將達220億元,2022年市場規模將增至680億元。隨著市場規模擴大,在線問診將為患者提供更加個性化的治療方案。

  政府也在為數字經濟不斷提供相配套的政策支持,為新業態發展提供助力。今年7月和9月,國務院辦公廳相繼頒布《關於支持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 激活消費市場帶動擴大就業的意見》和《關於以新業態新模式引領新型消費加快發展的意見》,推動線上線下消費有機融合,加快培育壯大各類消費新業態新模式。

  數位化促傳統產業提檔升級

  除了消費新業態加速演進之外,傳統產業的線上化、數位化趨勢也非常明顯。如今,浪潮雲洲QID平臺為產品賦予唯一的標識,「一物一碼」讓產品有了「身份證」,從生產、流通到消費的全部數據在智能管理系統上一覽無餘,質量管理更加有保障。據介紹,通過「一物一碼」試點,生產線上一款產品每年成本節約可達120萬元,發現質量問題時間從7天縮短到實時,質量不合格率降低50%以上。

  製造成本大幅下降,成品質量管理效率大幅提升,這「一升一降」之間,折射出製造業新業態新模式發展的趨勢。浪潮集團執行總裁王洪添表示,儘管今年疫情影響讓許多企業遭遇了危機,但「危」中有「機」,數位化的機遇激發了各行各業企業的轉型。今年到目前浪潮雲洲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支撐128萬家大中小型企業進行疫情防控和數位化轉型,服務企業規模同比增速為8%。

  這並非個案。面向消費品製造領域,天創時尚聯合坤湛科技聯手打造了鞋履行業C2M模式,智能化生產線上不僅裝上了攝像頭,搭起了電商直播間。「通過消費大數據可直接了解消費偏好,幫助工廠實時觀測市場反應,智能排產系統為傳統企業控制庫存、拓展銷路提供了盈利和可持續發展之路。」坤湛科技創始人兼CEO閔萬裡表示。

  當前數位技術帶動傳統產業產出增長、效率提升的作用進一步強化。日前發布的《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2020年)》顯示,2019年產業數位化增加值規模達28.8萬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6.8%。「儘管2020年的數據還沒有統計出來,但這個數據將有更大幅的提升。」李梅說。

  數字經濟助推高質量發展

  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新一代信息技術正與傳統產業加速融合,釋放出經濟發展的強勁動能。以工業網際網路為例,中國信通院數據顯示,預計2020年,我國工業網際網路產業經濟規模將達3.1萬億元,佔GDP比重為2.9%。

  與此同時,5G等新基建也潛力巨大。目前我國已建成5G基站近70萬個,終端連接數超1.8億。業內預計到2025年我國5G網絡建設直接投資累計將達到1.7萬億元,5G商用將帶來超過8萬億元的新增產出。

  「無論哪種模式的數位化新業態,都需要數位化基礎設施建設支撐,今年國家積極發展『新基建』,5G、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計算中心等數字基建是新基建的核心,大力發展新基建,有利於培育更多B端新模式新業態。」王洪添表示。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表示,我國近幾年融合型數字經濟發展迅速,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新動能,特別是以人工智慧為代表的創新對全要素生產率有很大的貢獻,形成以科技驅動、邊際成本約等於零、規模報酬遞增的生產新形態。

  作為經濟發展動能的科技創新也需要合適政策的支持。對此,清華大學網際網路產業研究院院長朱巖建議,一方面保證基礎研究方面的科研投入力度;另一方面是面向企業出臺政策,讓企業成為創新的真正主體,從而釋放科技創新的市場活力。「科研體系的建設中,政府只是引導者,要充分考慮當地市場的特點和產業生態布局,制定好政策,做到四兩撥千斤,利用市場力量建立地方的科研體系。」朱巖表示。

(責任編輯:暢帥帥)

相關焦點

  • 十三部門聯合發文支持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
    特別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數字經濟發揮了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引擎。為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部署,支持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激活消費市場帶動擴大就業,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提出如下意見。
  • 提速數位化!細數中國經濟「雲」上新看點
    壓力與挑戰下,數位化的提速為發展注入新動能,帶來新機遇。「雲」上中國的新看點,也傳遞出中國經濟乘風破浪的信心與力量。  應用加速 數位技術發揮更大作用  幾秒鐘,準確率、靈敏度超80%,部分指標超90%——不久前,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聯合相關單位進行的評測中,北京安德醫智的肺炎AI影像輔助診斷產品實現對新冠肺炎較為精準的判斷。
  • 線上線下業態進一步深度融合 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加快普及
    線上線下業態進一步深度融合 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加快普及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0-06-01 16:46:34
  • 新業態新模式引領新型消費 「雙十一購物節」助力經濟復甦
    人民網北京11月18日電(記者畢磊)近日,人民網新電商研究院發布題為《新業態新模式引領新型消費—「雙11購物節」助力經濟復甦》的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通過對「雙11」電商消費節研究指出,電商節期間,商家不斷推出各種優惠玩法,引入新業態新模式,引領新型消費的發展,有效地刺激國內消費市場,推動了中國經濟復甦提振的進程。   隨著數字經濟時代的到來,發展網絡經濟成為必然,各類型的網購節是提振消費、促進經濟復甦的重要契機。據統計,「雙11」期間主流電商平臺的銷售總額超7600億,再次刷新歷史記錄,有效地刺激國內消費市場。
  • 沈建光:產業數位化打造數字經濟新高地
    以下為全文: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嚴重衝擊了中國經濟,但數字經濟卻逆勢而上,不僅保持了蓬勃發展的態勢,而且對維護正常的經濟和社會秩序發揮了重要作用。疫情凸顯出數字經濟的韌性和優勢,同時也反映出產業數位化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從歷史上看,大災大疫往往會倒逼傳統產業進行轉型升級,從而催生新模式、新業態。
  • 《人民日報》要聞版採訪浪潮等企業和專家,透露了產業數位化哪些新...
    人民日報本報記者 韓 鑫  2020-12-10 00:00雲端互動、數據拼單、工業網際網路轉產……今年以來,線下經濟遭遇挑戰,以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數位技術為支撐的新業態新模式迅速「補位」,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
  • 加快15種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 支持網絡直播等多樣化自主就業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加快15種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 支持微商電商、網絡直播等多樣化自主就業本報北京7月15日電 (記者陸婭楠)大力發展融合化在線教育、發展基於新技術的「無人經濟」、鼓勵發展新個體經濟
  • 多部門密集部署 重磅政策再加持 政策勁風激活新型消費「一池春水」
    會議明確,加快發展新型消費業態,推進網際網路和各類消費業態深度融合。商務部日前啟動「全國消費促進月」活動,其中,鼓勵消費新業態新模式成為重要內容。深圳也提出,以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帶動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和新消費發展,為深圳產業數位化轉型構建基礎。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新消費,為中國經濟發展添動力聚活力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以新業態新模式引領新型消費加快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提出,經過3-5年努力,促進新型消費發展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更加完善,到2025年,培育形成一批新型消費示範城市和領先企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顯著提高,「網際網路+服務」等消費新業態新模式得到普及並趨於成熟。
  • 網絡購物、網上服務快速發展——新型消費釋放巨大潛力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以網絡購物和網上服務為代表的新型消費釋放出巨大潛力。新型消費已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動能,廣大企業轉型發展擁有更廣闊的市場空間與前景。經過幾年蓄勢發展,以線上消費為代表的新型消費已在國內消費市場具備良好「土壤」。
  • 加快促進線上線下消費融合發展
    順應消費升級趨勢,加快促進線上線下消費融合發展,有利於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有效推動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我們要提升傳統消費,培育新型消費,加快促進線上線下消費深度融合發展,以新業態新模式引領新型消費,激發新型消費內生動力,助推消費擴容提質增效。全面拓寬銷售渠道,加快數位化轉型。
  • 國電投董事長錢智民:將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作為集團發展最大...
    現摘錄國家電力投資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錢智民講話中對全球疫情導致新變化、催生新機遇的情況下,應該怎樣聚焦「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促進集團公司加速轉型發展的思考。錢智民應對疫情催生、推動了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發展,形成經濟下行期發展的新亮色。
  • 橙色雲攜雲研發平臺亮相烏鎮 開創網際網路新業態助力製造業轉型升級
    從某種角度來看,橙色雲發布會的成功召開,亦是向外界釋放了產業網際網路時代新信號。引領產業網際網路新模式新一輪工業革命給全球製造業帶來巨大變革,數字經濟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驅動力。我國更是把製造業放在經濟增長的主體上,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其中,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戰略被視為搶佔數字經濟發展話語權的重要抓手。
  • 線上線下有機融合,河北以新業態新模式引領新型消費加快發展_中國...
    我省出臺實施意見推動線上線下消費有機融合以新業態新模式引領新型消費加快發展  河北日報消息(潘文靜)河北省日前印發《關於以新業態新模式引領新型消費加快發展的實施意見》。實施意見提出,以新業態新模式為引領,加快新型消費擴容提質,補齊基礎設施和服務能力短板,規範創新監管方式,促進線上線下消費深度融合,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 新華社關注新動能 浪潮觀點實踐被報導
    12月15日,新華社刊發《推動高質量發展 新動能加速成形》一文,報導了浪潮推動行業數位化轉型,助力培育更多B端新模式新業態的觀點和實踐: 在線教育
  • 賽迪觀點:發揮信息化創新引領賦能全域作用,推進產業數位化轉型
    ,加強信息領域核心技術創新突破和產業化;著力推進產業數位化轉型,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著力以信息化穩定和擴大就業,增進民眾福祉;著力推進數字政府建設,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著力擴大信息消費有效供給,釋放內需潛力;著力縮小數字鴻溝,統籌推進數字鄉村和智慧城市建設。
  • 白馬晶選 | 國家大力支持開展線上線下創新模式,鼓勵實體經濟轉型...
    「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話題不是個新話題,卻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長期課題。為什麼這麼說呢? 從當前我國數字經濟的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位化兩大方面看,在數字產業化方面,基本與發達國家基本處於同一水平,出現了BAT等一批數字產業巨頭與獨角獸企業;而在產業數位化,也就是數位技術和實體經濟融合方面,相比發達國家還有較大差距和發展空間。
  • 以良法善治保障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人民時評)
    包容與審慎並舉,才能明確面向新業態新模式的監管定位面對新業態新模式帶來的風險挑戰,通過法治途徑將其規範在可控範圍之內,才能實現新業態新模式的良性發展,也才能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持續注入新動能近期,多個與新業態新模式有關的監管新規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 答記者問丨通過支持新業態新模式發展促進靈活就業、帶動擴大就業...
    請問,我省將如何通過支持新業態新模式發展促進靈活就業、帶動擴大就業?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餐飲、住宿、旅遊等服務業一度按下「暫停鍵」,在線教育、網絡直播等「新就業形態」脫穎而出,成為吸納就業的重要渠道。同時,在數字經濟大潮下,社會的個性化、多樣化需求也在不斷催生新業態,下一步要做的就是順勢而為,讓新業態在健康發展中孕育更多的就業崗位。一是激活消費新市場。
  • 中國石油:以數位化轉型驅動油氣產業高質量發展
    ,工業技術與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創新生產組織方式和運行方式,引發產業變革和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不斷湧現。油氣行業作為傳統工業產業,面對能源革命和能源轉型加快推進的新形勢新趨勢,必須有效利用雲計算、物聯網、5G、大數據、人工智慧等為代表的數位技術,驅動業務模式重構、管理模式變革、商業模式創新與核心能力提升,實現產業的轉型升級和價值增長。同時,油氣企業只有對其業務進行系統性、徹底的重新定義,包括組織、流程、業務模式和員工能力的方方面面進行重新定義,數位化轉型才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