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日本尊稱之後,一些中國人的名字如果翻譯成日本文,就變得有意思多了!
九個頭條網訊 眾所周知,當代日本人很講禮貌世界聞名,為表客氣,經常會在人名後加「さん(san)」表示尊稱,類似於中文的「先生」或者「女士」。不過,加上這個「さん(san)」之後,一些中國人的名字如果翻譯成日本文,就變得有意思多了!
1、王棟——日本人都呼他為「爹」
加上「さん」後,「王棟」的名字跟日語的「爸爸」——「お父さん」讀音一模一樣,讀音為「otousan」,這麼說來,王棟到了日本,估計會變成世界上「兒女」最多的「爸爸」了!
2、王佳——日本人都呼她為「娘」
有爹就有娘。女孩「王佳」的名字後面加上「さん」後,變成「お母さん」,讀音為「okaasan」,與中文「媽媽」是一樣的意思!
3、姍姍——把日本人「逼」成結巴
在中國,很多名字女孩的名字都叫「姍姍」,那是因為大夥都覺著這名念起來順口,聽起來舒服。可到了日本,姍姍這名字就不是那麼一回事兒了。例如,「王姍姍」的日語翻譯是「おうさんさん」同樣,在它後面加上尊稱「さん」,就變成「ousansan san」,這麼聽起來,是要把日本人都逼成結巴的節奏啦!
4、丁婷——日本人的「太太」
按照中國人的思維方式,變成了對方的「長輩」其實是佔了便宜,故被日本人喊爹喊娘倒也無所謂。可是叫「丁婷」的姑娘就欲哭無淚了,因為她整天都被人追著喊——「太太」。「丁婷」的日語讀音是「ていてい-teitei」 ,發音很像中文的「太太」。
5、我不幸福,我姓曾
央視新聞「你幸福嗎?我姓曾。」的段子曾風靡全國,深入人心。其實它還有一個日文版:
問:幸せですが?(你幸福嗎 ?)
答:そうです。(是的,挺幸福。/不,我姓曾。)
這裡答「そうです 」的意思是「是這樣的,的確如此」。不過,「曾」 的日語讀音又是「そう-sou 」,所以「そうです 」又可以翻譯成中文「不,我姓曾。」
6、羅希——沒錯,我就是幸運女神
名叫「羅希」的女孩怎樣才能變得幸運起來呢?答案是:去日本。「羅希」的日語讀音是「らき-raki」,和「Lucky」的發音一模一樣,如此一來,羅希就變成「幸運女神」了!
7、「倪」姓的人去日本,後果不堪設想
「倪」的日語讀音是「げい-gei」,發音和「gay」一模一樣。試想一下,如果一位姓「倪」的小夥伴到了日本,發現所有人都叫他(她)「gay」,心裡能好受嗎?
8、馬珂——日本國罵「八嘎」
有「幸運女神」,就有「倒黴蛋」。名叫「馬珂」的女孩,她的名字日語讀音是「ばか-baka」,即我們中國人都很熟悉的日本國罵——「八嘎」!現在,大伙兒都能理解馬珂心中的那行辛酸淚嗎?
9、陳珍和戴珍珍的苦惱
——「每次我的名字出現在電視上都會被消音處理!誰能理解我心中的痛?」——名叫「陳珍」的女孩怒吼道。
——突然她的肩膀被輕輕拍了一下:「 我能理解,我叫戴珍珍。」
為何會有這段設計對白?接下來,大伙兒會腦洞大開的。「陳珍」的日語讀音是「ちんちん- chinchin」,在日語裡和男性生殖器的日語俚語發音完全一樣!而更悲催的「戴珍珍」是「だいちんちん - daichinchin」,聽在日本人耳朵裡,就是在男性生殖器的俚語前加個「大」,也就是,「大JJ」……好吧,九哥現在去面壁。
註:本文整理自花生網
本文來源:網易教育頻道綜合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