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湘林業70年丨綠筆如椽繪丹青——湖南林業發展成就之國土綠化篇

2021-01-07 紅網

編者按:自1950年湖南省政府單獨設立湖南省林業局以來,湖南林業已走過70年的光輝歷程。70年來,在湖南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一代代務林人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積極投身生態建設,用智慧和汗水譜寫了一曲曲唯美動人的綠色旋律,描繪了一幅幅色彩斑斕的美麗畫卷,把綠水青山打造成湖南的一張靚麗名片,為建設生態強省、實現全面小康奠定了堅實的生態基礎。紅網時刻推出《湖南林業70年》系列報導,敬請關注。

《湖南日報》1980年3月9日刊登《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發力開展植樹造林的指示》。(資料圖)

紅網時刻記者 李璐 長沙報導

新中國成立後,在中共湖南省委和省人民政府領導下,各級黨委和政府把植樹造林作為恢復和發展林業的中心工作,發動和組織人民群眾持續地開展人工造林運動。1964年,中共湖南省委發出「重點營造杉木林」的指示。各級林業部門即進行杉木林基地建設規劃,辦試點、建機構、制定管理辦法,全省造林運動進入以杉木林為主的用材林基地建設的新階段。在大辦用材林基地的同時,楠竹、油茶、油桐基地建設也有很大發展。

1978年以來,湖南林業根據不同歷史階段的時代需要,積極實施了一輪又一輪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為三湘大地乃至長江流域築牢了綠色生態屏障。42年間,全省累計完成人工造林、跡地更新1040萬公頃;累計有9.52億人次參加義務植樹,植樹47.22億株。42年來,湖南國土綠化從重數量到數量質量並重,從木材經濟到生態經濟,從傳統植樹造林到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走過了波瀾壯闊的奮鬥歷程,書寫了濃墨重彩的華彩篇章。

從省級領導,到機關幹部、企業工人、普通學生,都積極投身到火熱的植樹造林活動之中。(資料圖)

規模空前的造林運動

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隨著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湖南營造林生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湖南對造林綠化工作作出了許多重大決策,在上世紀80年代,先後頒發了《湖南省保護發展林業暫行條例》《關於大力開展全民義務植樹和造林綠化運動的決定》《關於放寬林業政策的幾項規定》《關於發展林業生產幾個問題的通知》等系列重要政策和文件,極大地調動了廣大群眾植樹造林的積極性 , 出現了國營、集體、個人一齊上,飛播造林、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工程造林、義務植樹同步發展的新局面。

1981年12月,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作出《關於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開啟了中國乃至人類歷史上規模空前的植樹造林運動。次年1月,湖南省人民政府發出《關於開展全民義務植樹和造林綠化運動的決定》。

1983年2月,湖南省委、省政府再次發出《關於大力開展全民義務植樹和造林綠化運動的決定》。自此,義務植樹變成為湖南的一道靚麗風景,並演變為一種現代文明之文化現象。30多年過去了,全省累計有9.27億人次參加義務植樹,義務植樹46.02億株,綠水青山已成為湖南的靚麗名片。

上圖,《人民日報》1993年12月16日通訊,湖南成為全國第三個消滅宜林荒山省。下圖,1985年,汨羅市被授予「湖南消滅荒山第一市」稱號並立碑。

消滅荒山 全面綠化

時間來到1989年,湖南省委、省政府作出了「五年消滅宜林荒山、十年綠化湖南」的決定,湖南由此進入全面綠化階段。1993年,全省99個山區縣市的宜林荒山全部披上綠裝,「滅荒」攻堅戰如期取得勝利,湖南成為繼廣東、福建之後的全國第三個消滅宜林荒山的省份。同年1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授予湖南「全國荒山造林綠化先進省」光榮稱號。

1993年1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授予湖南「全國荒山造林綠化先進省」光榮稱號。

鞍馬未歇,號角又起。1994年,湖南省委、省政府又作出《加速全面綠化,建設高效林業》的決定,省政府與各地市州政府和有關部門,地與縣,縣與鄉層層籤訂了造林綠化目標責任狀,逐級成立了造林綠化指揮部,各級人大每年視察,各級政府年年檢查,鄉鎮以上領導幹部人人辦點,「全面綠化」開啟了湖南林業新的綠色徵途。

數年鏖戰,全省於1997年提前一年基本實現全面綠化的目標,共完成人工造林166萬公頃,飛播造林38.1萬公頃,封山育林335萬公頃。全省有林地面積達到905萬公頃,森林覆蓋率達到51.1%,活立木蓄積量達到2.51億立方米。

進入新世紀以來,湖南深入實施了退耕還林、長(珠)防護林、石漠化綜合治理、林業血防、義務植樹等一系列國土綠化工程。其中退耕還林自2000年啟動以來,至今累計完成退耕還林面積144.1萬公頃,工程惠及112個縣市區的310萬戶1150萬農業人口。

莽山國家森林公園一隅鳥瞰。江文輝/攝

森林調優 城鄉添綠

黨的十八大以來,湖南緊扣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態的需求,大力推進森林調優、溼地提質、城鄉添綠,不斷創新和深化義務植樹,先後開展了森林城市建設、裸露山地復綠、綠色通道建設、生態廊道建設等工程。

其中,自長沙於2006年成為中部地區首個、全國第三個「國家森林城市」以來,湖南各個市州掀起了你追我趕的創森熱潮。持續至今,全省已有益陽、郴州等9個城市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 張家界市通過國家森林城市標識試點,長株潭國家森林城市群納入全國6大國家森林城市群建設。

2017年,省政府辦公廳出臺《關於開展湖南省森林城市創建工作的通知》, 湖南成為全國省級森林城市建設規格最高的兩個省份之一。目前,全省已有40個縣(市、區)通過創建省級森林城市備案,20個縣(市、區)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規劃通過評審並頒布實施,8個縣(市、區)正在開展國家和省級森林城市同創。

大圍山國家森林公園,杜鵑花海。劉冬陽/攝

湖南國土綠化:從「穿襯衣」向「穿棉衣」轉變

生態廊道建設於2018年12月啟動,穩步推進了長江岸線湖南段、長株潭綠心地區、南山國家公園等省級生態廊道建設試點,各地市級、縣級生態廊道建設也全面鋪開。2019年12月,《湖南省省級生態廊道建設總體規劃(2019-2023 年)》正式發布,根據規劃,湖南將在未來5年全面建成30條省級重要生態廊道。2020年,全省啟動了10條示範型省級生態廊道建設。

2018年機構改革以來,湖南林業部門積極作為,平穩實現了草原工作部門轉隸,開展草原資源清查、監測生態修複試點,啟動2個國家草原自然公園試點建設,探索封山禁牧試點,促進林草融合,有力地強化了草原資源的規範管理和科學合理利用。

自2012年至2019年,全省森林覆蓋率提高2.56個百分點,活立木蓄積量增加1.66億立方米,有力推動了湖南國土綠化從「穿襯衣」向「穿棉衣」提升、從遠山擴綠向身邊增綠轉變。

相關焦點

  • 各地林草頭條丨三湘四水添綠韻 芙蓉國裡繪丹青——寫在湖南林業...
    各地林草頭條丨三湘四水添綠韻 芙蓉國裡繪丹青——寫在湖南林業建設70周年之際 2020-12-21 12: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林業發展70年:全省森林覆蓋率59.96% 綠色成為湖南最美底色
    湖南林業發展70年新聞通氣會現場。  (資料圖)  紅網時刻12月31日訊(記者 李璐)12月30日,湖南林業發展70年新聞通氣會在長沙舉行。記者了解到,自1950年湖南省政府單獨設立省林業局以來,湖南林業已走過70年的光輝歷程。
  • 各地林草頭條丨「種」綠芙蓉國 「苗」繪瀟湘錦
    「種」綠芙蓉國 「苗」繪瀟湘錦——湖南林草種苗發展紀事 湖南是我國南方重點林區,全省森林覆蓋率59.90%、森林蓄積量5.95億立方米。種子是萬物之源,生命之源,良種更是萬物進化之要,興盛不衰之要,一粒種子可以改變一個世界,一個品種可以成就一個產業乃至左右一個國家經濟命脈,優質種苗在林草生產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早在公元一世紀的西漢時期,劉向所著的《說苑·雜言》中,就有「田者擇種而種之」的記述,可見人們對良種的認識由來已久。
  • 太原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太原市林業發展「十三五」(2016...
    一、「十二五」時期林業建設取得的主要成就「十二五」期間,太原林業朝著又好又快的方向穩步推進,全市林業發展真正步入了快車道。「三縣一市」由生態脆弱區向生態良好區、市轄城六區由生態林業向景觀林業發展轉變,展現出太原市轉型跨越發展的良好勢頭。按照「山上治本、身邊增綠、產業富民、林業增效」「創建森林城市」的總體要求,林業建設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 永州創建農高區丨市林科所:創新立所 當好林業科技先鋒
    目前,全市正進一步加強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著力打造農業創新驅動發展的先行區和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試驗區,推動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建設工作高質量發展。這裡林木品種多、綠量大、氣溫低、環境優雅、鳥語花香,多年來,市林科所充分發揮優勢,以「立足科技創新」立所,當好林業科技先鋒的目標,專注科研攻關,不斷推動林業科研成果轉化為林業生產技術,實現經濟、社會效益雙發展。今年,市林科所與省林科院合作,計劃在植物園內培育種植一批箬竹。
  • 東安林業科技特派員服務林農促發展
    新湖南客戶端3月4日訊(通訊員 徐劍輝 田東平)近日,東安縣林業局選派15名林業科技特派員,深入基層一線,積極參與各鄉鎮疫情防控和春季造林技術指導工作,為林農提供多層次、全方位的林業科技服務,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發展。
  • 高考成績已出爐,這些林業院校了解一下
    前身之一為1958年創辦的湖南林學院,1963年遷往廣州合併成立中南林學院,陶鑄親自為學校確定校址並題寫校名,1974年遷往湖南省株洲市,2003年辦學主體遷往長沙,2005年更名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林科大教學樓或精緻優雅,或木撐蒼穹,或小園香徑,於喧囂中闢一處靜地,向曲徑中尋一縷書香。
  • 抱團發展綠色經濟 湘贛邊林業生態圈聯盟呼之欲出
    湖南瀏陽市、醴陵市、炎陵縣等9地與江西井岡山市、蓮花縣、湘東區等9地,在此聯合發起成立湘贛邊區域林業生態圈聯盟,抱團發展綠色經濟,助力革命老區鄉村振興。湘贛兩省地理相近、山水相連,有深厚的紅色革命老區底蘊,湘贛邊區域內生態環境優良,各縣(市、區)森林覆蓋率均在66%以上。湘贛邊區域合作也已納入國家戰略規劃。
  • 林業機器人發展現狀與未來趨勢
    3 國內外林業機器人發展現狀   3.1 國外林業機器人發展現狀   國外很早就開始對林業機器人進行研究,由於林業生產作業環境惡劣、作業強度大,同時國外勞動力匱乏,且成本高,所以發達國家大多通過發展林業機器人來緩解,其中日本發展水平最高,日本的林業生產已基本實現機械化
  • 蓮都區人大常委會主任陳元龍調研林業工作
    近日,蓮都區人大常委會主任陳元龍率隊前往該區生態林業發展中心調研2020年度林業發展現狀及下一步工作思路,著力解決發展難題,為全區林業發展建言建策。蓮都區生態林業發展中心主任華官麗詳細匯報了2020年度松材線蟲病防治、野生動物保護管理、公益林管護、林業建設項目、百萬畝國土綠化和林業行政案件執法等相關工作開展情況,同時就當前林業發展存在問題進行了重點闡述,包括當前林業體制機制、林業產業發展等方面問題,並提出建議和意見。
  • 西藏日喀則市吉隆縣促進林業協調發展
    為大力推進造林綠化,加大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力度,近年來,吉隆縣林業和草原局以「林業各項工作穩步推進,林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為目標,以強化林業資源管理為手段,把致富林區群眾作為根本出發點,不斷促進全縣林業持續協調發展。  落實造林綠化目標任務。為深入貫徹落實區、市、縣三級關於大力開展植樹造林推進國土綠化的工作安排部署,吉隆縣林業和草原局切實抓好「義務植樹」「五消除」等造林工作。
  • 彌勒市林業和草原局2020年上半年工作總結及下半年工作計劃
    一是加強育苗基地的監督管理,及時上報種苗報表、種苗信息等工作,2020年上半年共辦理苗木生產經營許可證(核發、換證)2份,變更註冊地址1份。二是搶抓節令,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播苗木培育,共播種香樟、黃連木、桃花心木種子65公斤,培育產出苗床苗20萬株,確保培育袋裝苗18萬株任務。其中今年首次從竹園國有林場採收桃花心木種子進行播種育苗實驗,苗床播種苗成效顯著,讓周總理外訪友誼之樹星火相傳。
  • 巫溪「檢察藍」持續3年助力林業「生態綠」 林業生態保護逐顯成效
    2017年11月,經市檢察院、市檢察二分院審批同意,巫溪縣檢察院成立林業生態保護檢察室,實行「派駐 巡查」工作模式,協同縣林業局建立「林業生態保護聯席會議制度、涉林案件預防機制」等8項生態保護工作機制。「聯席會議有了檢察機關的參與介入,我們梳理、研判涉林犯罪線索時就有了專業的法律顧問。」自從建立了聯席會議機制,巫溪縣林業局副局長石雄厚對辦準辦好涉林犯罪案件很有底氣。
  • 市園林林業局舉辦全市園林林業大講堂,推進行業高質量發展
    12月11日,為加快推進我市園林林業高質量發展,科學謀劃「十四五」規劃布局,促進城市品質改善提升,市園林和林業局按照更高標準、更高水平、更高質量推進城市生態建設的工作要求,舉辦全市園林林業大講堂。特邀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北京林業大學知名專家教授,就加強園林林業規劃引領意識,提升行業科技發展創新力進行專題講座。市園林和林業局局領導、各處室負責人,各區市園林林業主管部門主要領導、分管領導、業務部門負責人及業務骨幹,相關行業協會、優秀企業、設計單位的負責人和專業技術人員現場參加了大講堂。
  • 南陽市鴨河工區與廣西蘭桐林業科技有限公司舉行項目合作洽談會
    12月15日,廣西蘭桐林業科技有限公司聯合中國建築設計院、南陽中老文康養生服務有限公司等一行9人到南陽市鴨河工區舉行項目合作洽談會,區黨工委書記張智廣、管委會副主任朱銘等參加洽談會。洽談會上,廣西蘭桐林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歐永生,首先介紹了該公司林業生態項目運作模式及項目運作情況,觀看了該公司製作的商業宣傳片,同時歐永生對我區招商引資環境給予充分肯定,對我區特色生態、特色水文化、區位優勢等先決條件給予高度讚賞,並基於雙方真誠合作為出發點,借鑑其它縣市區先進理念與經驗,對廣西蘭桐林業科技有限公司在我區適種蘭桐等樹種,提供了科學依據,理清了工區未來的綠色發展思路
  •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對「關於發展森林康養,促進大眾健康建議」復文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對「關於發展森林康養,促進大眾健康的建議」復文「關於發展森林康養,促進大眾健康的建議」復文(2020年第4269號)一、關於將森林康養納入國家戰略和規劃實施範圍問題黨的十九大作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以來,2019年7月,國務院印發《
  • 18個縣(市、區)發起湘贛邊區域林業生態圈聯盟
    湘贛邊區域林業生態圈聯盟發起儀式。 王昊昊 攝中新網長沙12月18日電 (王昊昊)18日在湖南瀏陽市啟幕的湘贛邊首屆花木博覽會上,江西省的井岡山市、蓮花縣、湘東區等9個縣(市、區)和湖南省的瀏陽市、醴陵市、炎陵縣等9個縣(市、區)聯合發起湘贛邊區域林業生態圈聯盟。
  • 2020年版中國林業建設行業深度調研及市場前景分析報告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年版中國林業建設行業深度調研及市場前景分析報告認為,我國林業建設行業發展勢頭良好,林業產業體系已初步建立,以資源培育和加工利用為主體的產業鏈雛形已 逐步形成。在政策扶持和規模化影響下,我國林業產業鏈條中的營林業、加工製造業和第三產業結構將進一步調整,上下遊產業將進一步相互延伸和拓展。
  • 四川省林學會赴綿陽市調研林草中藥材產業發展和林業有害生物防治...
    2020年11月10日至12日,四川省林業和草原局科學技術推廣總站、四川省林學會、四川省有害生物防治協會專程赴綿陽片區調研林草中藥材和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省林草局科技推廣總站站長韓華柏,省林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莉,省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協會副理事長朱育旗,綿陽市林業局局長、綿陽市林學會理事長王理效
  • 林業扶貧富八方 生態經濟雙豐收
    2016年以來,廣西林業部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扶貧工作重要論述,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的政治任務,充分調動政策、資金、項目、科技資源,大力發展林業綠色富民產業,大力實施林業產業扶貧、生態扶貧。至2019年底,全區54個貧困縣林業產業總產值超過2400億元,年均增長10%以上;54個貧困縣森林覆蓋率達73%,較2015年增長5.2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