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來到歷史時光機的第三期,我是舍人不二。
今天是12月4日,公元前530年,也就是2550年前的今天,波斯的開國皇帝居魯士大帝戰死疆場。沒錯,今天我們的要聊的,就是古波斯帝國的太祖皇帝,「巴比倫囚徒」的解放者 ,亞歷山大大帝的偶像 —— 居魯士大帝。
居魯士大帝
國人對波斯的印象大多來源於兩個途徑:一、遊戲《波斯王子》系列;二、小說影視《倚天屠龍記》中的聖火教。然而作為影響世界特別是中東地區數千年的古老帝國,是如何被建立起來的呢?這個一手開創帝國基業的居魯士大帝又經歷了怎樣的一生呢?下面由不二帶大家坐上時光機,了解波斯帝國的古老淵源。
波斯一詞來自於古希臘語和古拉丁語的音譯,從公元前600年開始古希臘人就將伊朗高原西南部地區叫做波斯,這一稱呼一直延續到18世紀。公元前553年,波斯地區最強大的帝國是擊敗了亞述帝國的米底王國和巴比倫王國。當時的米底國主阿斯提阿格斯正是居魯士大帝的外公,居魯士同時也是波斯人部落王子,米底國主阿斯提阿格斯擔心波斯部落叛亂,遂將王子扣押為質。所以說天家無親情,古今中外皆如此。
有一次米底國主外公問居魯士:我跟你父親誰更威武?居魯士回答:外公是米底最威武的人,父親是部落最威武的人。從小為質讓居魯士如履薄冰,但也練就了機敏的膽識和出眾的口才。隨後米底國主阿斯提阿格斯對外孫放下戒心,放他回到部落。
長大後的居魯士為了抗戰米底長期施加的重稅和兵役,聯合周圍眾多部落揭竿而起,向當時西南亞最大的王國發起了挑戰。居魯士先是策反了米底派去殺他的軍官,隨後又給童年同為質子的另一個部落王子送去童年的衣袍,王子睹物思人,立即響應居魯士對抗米底。
但即便居魯士聯合了許多部落,他們的力量仍不能戰勝米底王國,所以居魯士又向南邊的巴比倫王國請求出兵。巴比倫國王不願意,居魯士便偽造巴比倫人的神諭,說巴比倫馬上要被米底滅國,巴比倫國王一慌,就借給了居魯士援兵和糧草。就這樣,居魯士東拼西湊打造了一支波斯大軍,最終滅亡了米底。
波斯大軍
也許是童年的遭遇,掌權後的居魯士演技愈加爐火純青。為了掩蓋叛亂者身份,居魯士將外公軟禁在王宮,吃穿用度照舊,還派近衛貼身保護(監視)。沒多久,在健忘的民眾的擁護下,居魯士加冕為王,在米底的基礎上建立了波斯帝國,開始了他的帝國擴張之路。
一路向西,居魯士率軍又攻破了愛琴海岸的呂底亞王國,波斯士兵將國王綁在石柱準備燒死,居魯士霎那間又戲精附體,衝入火中將國王救下。事實上,居魯士只是怕兩地民風迥異,不好統治國家,於是在救下國王后,就把(工具人)國王任命為顧問,幫助親信艾裡斯佩斯治理呂底亞王國。
統治巴比倫的楔形文字陶柱文物
再後來,勢如破竹的居魯士滅亡了巴比倫王國,解放了著名的「巴比倫之囚」,即被巴比倫人取代的亞述人,從耶路撒冷擄走的猶太人。眾所周知,基督教源於猶太教,居魯士大帝釋放巴比倫的猶太人,並賜與金錢讓他們重建耶路撒冷的善舉,讓猶太人稱之為仁慈的救世主,猶太教也自此萌芽,《聖經》《以斯拉記》中記載的眾列王即居魯士大帝。
居魯士大帝陵墓
居魯士大帝善良如斯?不過是想將猶太人收服,以耶路撒冷為跳板徵服埃及罷了。回顧他的過往便知,居魯士大帝的人生就是不斷的探索與徵服。最終,好奇寶寶居魯士大帝於公元前530年的今天,在裏海東部的大草原上尋找飛天神果的時候,被當地的蠻族女王砍下了頭顱,一代雄主就此隕落。
大帝隕落
雄主隕落,但是他所創建的波斯 阿契美尼德王朝(波斯第一帝國)卻在其子孫的擴張下,將帝國版圖擴張到歐亞非三大洲,穩定統治200多年。
波斯第一帝國版圖
歲月流逝,鬥轉星移。時間快進至公元前330年,在馬其頓王國亞歷山大大帝的進攻下,帝國都城陷落,第一帝國末代皇帝大流士三世在逃亡中被害,波斯第一帝國阿契美尼德王朝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