潢潢貴胄、奄有天命——宋太祖後裔的帝王運

2020-12-14 伯虎42

開寶九年(976年)十月十九,東京汴梁大雪紛飛,宋太祖趙匡胤已經得病十多天了,身體不適,心中煩躁,於是召皇弟開封尹、晉王趙光義入宮,兄弟倆在萬歲殿內屏退旁人,秘密議事,諸侍衛宮眷不得聞。當時殿外侍從曾看見萬歲殿內燭影搖動不已,太祖和晉王對坐的影子映射在窗戶上,身影晃動,似乎晉王在離席退避、謙讓什麼。又過了片刻,殿外人聽到殿內有斧子戳地擊物的「篤、篤」聲,同時聽見太祖大聲地吩咐晉王「好好做!好好做!」,此時計時的漏鼓已經敲過三更。當夜四更,太祖駕崩於萬歲殿,年五十歲。十月二十一,晉王趙光義登基,當年改元太平興國,趙光義即大宋第二代皇帝——宋太宗。這件事情,就是宋代歷史第一迷案——「燭影斧聲」。

拋開太祖和太宗兄弟間傳位的迷案不管,這裡單說太祖去世後,他的子孫後代在太宗及其後嗣皇帝在位時期的待遇和處境,看看太宗一系皇帝是如何對待太祖後代的。

太祖一生,共有四子六女。其中長子德秀、三子德林早夭,史料中記載很少,就連名字都是在元符三年(1100年)三月由剛登基的徽宗趙佶起的,並追封德秀為滕王、德林為舒王。所以,這兩個太祖的皇子沒有多少可說的,既沒有生前享受富貴,身後也默默無聞了一百多年,不喜不悲。

而太祖六個女兒中,申國、成國、永國三位公主都是早夭,沒有什麼事跡可言。另外三個女兒,昭慶公主(魏國大長公主)、延慶公主(魯國大長公主)、永慶公主(陳國大長公主),都活到了真宗在位時期,昭慶公主下嫁左衛將軍王承衍、延慶公主下嫁左衛將軍石保吉、永慶公主下嫁右衛將軍魏鹹信。三位駙馬也都是太祖時開國功臣的兒子(分別是王審琦、石守信、魏仁浦之子)。作為女兒來說,她們按照皇家制度、規規矩矩地出嫁、分府,生活波瀾不驚,在史書中也是寥寥幾筆,沒有過多的著墨,平安富貴地走完了一生。

這裡著重說一下太祖次子(實際上的長子)德昭、四子德芳。

趙德昭,宋太祖次子,生母是太祖的髮妻孝惠皇后賀氏,後周廣順元年(951年)生於汴京。因為太祖長子趙德秀早夭,所以趙德昭實際上是太祖的長子。

建隆元年(960年),太祖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奪取了後周社稷,登基稱帝,建立了宋朝。這一年的趙德昭只有十歲,少年不更事,而之前的五代更迭中,因為皇位繼承人年幼不能掌控朝政從而被權臣奪走社稷的事情不在少數,甚至太祖本人都是以此故事獲取的後周江山。所以,為了穩固社稷起見,太祖沒有立即立趙德昭為皇太子,而是在建隆二年(961年)七月冊立自己的二弟趙光義為同中書門下平章政事、開封尹、兼中書令。

五代舊制,如果皇室成員擔任開封尹的話,那麼就被視同為實際上的皇儲,後晉出帝、後漢隱帝、後周世宗,都是以皇子身份擔任開封尹,最後登基為帝的。太祖冊立弟弟趙光義為開封尹,就有越過未成年的次子、立年長的弟弟為繼承人、以保社稷穩定的意思(趙光義此時已二十三歲,並參與了擁立太祖稱帝的陳橋兵變,政治經驗豐富,不是不諳世事的趙德昭可以相比的。)

乾德二年(964年),趙德昭年十四歲,按照制度出閣。前代皇家規矩,皇子出閣則冊立為王。太祖卻認為趙德昭年紀尚幼,不宜立即封王,還是漸進封爵為好,於是只授任其為貴州防禦使,但不領實任。開寶四年(971年)十二月初五,趙德昭二十周歲,太祖舉行大宴,增皇弟開封尹光義、興元尹光美、皇子貴州防禦使德昭的食邑,以示慶賀。

開寶六年(973年),太祖再授皇子趙德昭為興元尹、山南西道節度使、檢校太傅、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但是終太祖在世之日,趙德昭一直沒有封王。

開寶九年(976年)十月十九,在那場詭異的「燭影斧聲」之後,太祖駕崩,皇弟晉王、開封尹趙光義登基,成為大宋第二代皇帝——宋太宗。為了顯示自己繼位的合法性以及對兄長一脈的尊崇,太宗加封皇侄趙德昭為京兆尹,移鎮永興軍(即西安),兼侍中,封武功郡王。另一皇侄趙德芳則接任兄長趙德昭所遺下的興元尹、山南西道節度使、同平章事等官爵。太宗並規定太祖的子女皆稱皇子皇女。

太平興國四年(979年)正月,太宗派大軍北上圍攻十國中的最後遺存:北漢,準備徹底結束近百年的中原割據局面。二月,太宗率軍親徵北漢,並許諾攻克太原(北漢都城)後犒賞三軍。宋軍在皇帝親徵和重金封賞的雙重激勵下,氣勢如虹,先在白馬嶺擊退遼國援救北漢的軍隊,然後一鼓作氣全線進攻北漢。五月初六,內外交困的北漢主劉繼元出降,太原被宋軍攻克,北漢滅亡,宋朝至此形式上一統中原。在攻伐北漢的軍事行動中,武功郡王趙德昭一直隨侍叔父太宗左右。

五月二十,太宗不顧諸臣反對,決心趁滅北漢之軍威,自太原出發直驅幽州(北京),一舉收復幽雲故土。宋軍全憑戰前太宗親徵及厚賞許諾,才奮勇向前,奪取了滅北漢的勝利,這個時候都想讓太宗將破太原的獎賞兌現,再行北伐。而太宗說等到攻克幽州後,一併將封賞再行頒發。宋軍將士心中不滿,多不願前往幽州,但是又畏懼太宗責罰,所以勉強成行,但戰鬥力大大不如攻伐北漢時。

作戰初期,宋軍在太宗的嚴厲督促下,一度取得勝利,收復了易州涿州。六月二十三,太宗以抵達幽州城外,下令諸軍圍攻,宋軍與遼軍互有攻守勝敗,但是宋軍遲遲不能攻破幽州城,而宋軍作戰已歷經半年之久(從攻北漢算起),「將士多怠」,士氣低落,已成強弩之末。遼景宗耶律賢則以南府宰相耶律沙、特裡兗(官名)耶律休哥率領契丹五院精銳馳赴幽州前線,援救守軍。雙方實力天平逐漸向遼國一方傾斜。

七月初六,宋、遼兩軍在幽州城外高粱河展開激戰,宋軍先勝,追擊耶律沙率領的遼援軍。太宗為徹底擊敗遼國援軍,親臨戰場督促追擊。宋軍士卒經過二十天的圍城作戰,早已疲憊不堪,雖然擊退遼軍,但是不能圍而殲之,只勉強追擊出十餘裡,且回軍緩慢。這就導致了戰場上太宗御營護衛出現漏洞,防衛空虛。就在此時,耶律休哥率遼軍出其不意從宋軍防衛的間隙處突然殺來,手持火炬直衝太宗御營。當時天色已晚,宋軍慌亂中不知來敵多寡,不敢接戰,於是退居高梁河抵禦。

耶律休哥與幽州守將耶律斜軫各自統帥精銳騎兵,乘夜夾攻高粱河畔的宋軍,同時幽州城中守軍也開門出擊,協同城外援軍猛攻,這時宋軍因之前追擊遼軍敗兵,首尾不能顧,無法抵抗接憧而來的遼軍猛攻,只能紛紛後退。耶律沙趁機調頭反攻,從後追擊,配合耶律休哥與耶律斜軫兩軍對宋軍實施的追擊。宋軍前後被敵,同時皇帝的御營也被遼軍擊破,頓時大敗潰散,全軍崩潰。

慌亂中,因被遼軍攻擊而和諸將走散的太宗在親衛的拼死護衛下只能拋棄大軍、奪路而走,期間太宗大腿還被流矢射中兩箭,不能騎馬,慌忙之中隨侍的近侍找了一輛驢車,載著太宗急速南逃。而一直隨侍在太宗左右的武功郡王趙德昭則於大亂中和太宗走散,會合其餘諸將,收攏敗兵,一面抵抗、一面南撤。宋軍第一次北伐之戰失敗。

七月初七天明後,太宗抵達涿州城外,而宋軍敗兵猶在幽州城外不遠,在趙德昭及諸將的收容下緩緩而退。當時宋軍大營已經和太宗失去聯繫,不知皇帝的生死,為了保持軍心穩定,於是諸將都有在軍中奉武功郡王為新主的意思,趙德昭沒有答應,只說先撤軍回涿州,穩定軍心為先。

太宗害怕遼軍追至,不敢入涿州,便繞過涿州直奔金臺屯,才敢停駕觀望後續。七月初九,宋軍依舊沒有回撤的消息,太宗命人探尋,才知道諸軍在趙德昭的帶領下退據涿州,並四處尋找皇帝的蹤跡。太宗於是令殿前都虞侯崔翰前往涿州傳達詔命,令宋軍班師撤回。之前宋軍北伐時獲得的易州、涿州等地都再度失去。

太宗北伐失敗後,對於諸將在亂軍中意欲擁立趙德昭為帝之事耿耿於懷,借從徵失律的名義懲罰諸將,大部分都貶官外放。同時以北徵不利的理由將原先承諾的破平太原封賞也免除。因此諸臣都忿忿不平、埋怨皇帝賞罰不公。在這個情況下,武功郡王趙德昭出於維護皇帝顏面和信譽的目的,向叔父太宗諫言:「惟陛下賞罰分明是從,應先行破太原之賞,再行失幽州之罰,如此諸臣得以心悅誠服。」

太宗本來因為武將們當初差一點擁立侄子為新主就很是不滿,這時候趙德昭又不識好歹跳出來為武將們請賞,到底是要幹什麼?!大怒之下,脫口而出說:「令汝自為天子時,再行封賞,猶未晚也!」說完拂袖而去。趙德昭大驚失色,心中惶恐不安,知道叔父是猜忌自己,又無言以自明,進退不得之下,為了保護妻子家眷不受牽連,於是連家都沒有回,返回門下省官衙後(趙德昭官職是門下侍中,在門下省辦公),即命屬員尋找裁紙刀,然後趁人不備,自刎而亡。

在宮中的太宗得知噩耗後,後悔不已,急忙趕到門下省,抱著侄子的屍體大哭說:「我兒何至於此」。之後,太宗追封趙德昭為魏王、諡號「懿」,追贈中書令。太宗之後的幾代皇帝都不斷給趙德昭加封,先後追贈太傅、太師,晉封吳王、越王、燕王。

趙德芳,宋太祖四子,也是最幼子,後周顯德六年(959年)生於汴京,生母未明。趙德芳比兄長趙德昭小八歲,太祖建國登基時,趙德芳僅僅才一歲。此後年幼的皇子趙德芳先後為太祖孝明皇后王氏、孝章皇后宋氏所撫養,幾乎視同皇后親子,尤其受孝章皇后的寵愛。

開寶九年(976年)正月,十七歲的皇子趙德芳比皇家制度所規定的年限晚了三年才出閣,這似乎說明他受到了太祖和孝章皇后的格外優待,所以在宮中被多留了三年。太祖在幼子出閣後授其檢校太保、貴州防禦使,這是他兄長興元尹趙德昭當年出閣時的官職。

當年十月,太祖在「燭影斧聲」的疑團中駕崩,趙德芳的叔父晉王、開封尹趙光義繼位,即宋太宗。太宗繼位後,除了封授趙德昭為京兆尹、侍中外,再將趙德昭所遺下的興元尹、山南西道節度使、同平章事官職全部加封給另一個皇侄趙德芳,並詔令兄弟倆都可以稱「皇子」。

而在「燭影斧聲」之謎中,除了之前所說的版本外,還有另一個版本:開寶九年(976年)十月十九,太祖突然發病,駕崩於皇宮萬歲殿,此時晉王趙光義、皇子趙德昭都不在宮中,主持內宮的孝章皇后便指派內宦王繼恩前去召喚養子趙德芳前來萬歲殿,以安排後事並搶在趙光義、趙德昭之前奪取皇位。但是王繼恩沒有去接趙德芳,而是直接出宮赴開封府衙,將太祖駕崩的消息告訴了晉王、開封尹趙光義。

早有準備的晉王趙光義於是和親隨、開封府左押衙左押衙程德玄出府,與王繼恩冒雪前往皇宮。在王繼恩的協助下,晉王直入大內,控制了皇宮局勢後到達萬歲殿。在殿內等候的孝章皇后聽見聲音,急忙詢問:「是德芳到了嗎?」王繼恩大聲回答:「是晉王來了!」

存有私心、準備趁亂擁立養子趙德芳為新帝的孝章皇后大驚失色,同時也無計可施,只得不顧禮法,以稱呼皇帝的口吻向還未正式登基的晉王示弱:「我母子性命,就都託付給官家了!」(官家是宋朝臣民對皇帝的口語化稱呼),晉王趙光義也放低姿態,哭泣著回答:「請皇后放心,我們共保富貴。」

至此大局已定,晉王獲得了皇位,登基稱帝,即宋太宗。孝章皇后則以「開寶皇后」的尊號被太宗奉養於大內,一直到至道元年(995年)四月才去世,安享富貴半生。

太宗登基時,趙德芳才十八歲,年少無知,所以沒有任何的實際職務,只在太平興國三年(978年)被太宗加授檢校太尉,不過也是個虛職。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德芳的兄長德昭因奏請封賞武將之事被太宗訓斥、憂慮自殺後,太祖唯一的皇子趙德芳也時常處於惶恐驚懼之中,擔驚受怕,唯恐叔父會進一步對自己下手。

太平興國六年(981年)三月,年僅二十二歲的趙德芳病逝,史書上只用了「寢疾薨」三個字來表述,大概就是心肌梗塞之類的病,導致睡覺時心臟驟停而去世。趙德芳去世後,太宗親臨他的府邸哭祭,並輟朝五日,追贈皇侄為中書令岐王,諡號「康惠」。太宗之後的歷代皇帝也給趙德芳加官,贈太師,晉封楚王、秦王。

而後世文學影視作品中手握金鐧、上打昏君下打讒臣、威風八面的「八賢王」,其實只是個虛構的人物,不過借用了趙德芳的名字而已,再引用了宗室趙元儼(太宗第八子、人稱「八大王」)、趙元佐(太宗長子、真宗曾經賜過他帶劍上殿、詔令不名的待遇)的一些史實和軼事,經過後世文學創作者藝術加工、最終融合而成的一個人物形象。這個虛構人物不僅增加了如《楊家將》、《賀後罵殿》、《三俠五義》等傳統藝術作品的戲劇性和可讀性,還滿足了普通百姓崇敬忠臣、懲處權貪的美好願望心態。「八賢王」的形象因此才能歷經千年、栩栩如生。

太祖的兩個兒子在三年內都因各種原因去世了,這也徹底消除了太宗心頭的擔憂和焦慮。沒有了德昭、德芳的潛在威脅,太宗可以從容的厚賜他們兩人留下的家眷子女,以顯示自己的親情和寬仁。

趙德昭有五子:長子趙惟正、次子趙惟吉、三子趙惟固、四子趙惟忠、五子趙惟和

趙德芳有三子:長子趙惟敘、次子趙惟憲、三子趙惟能。

在太宗及後繼的皇帝不斷封賜下,趙德昭的兒子中:趙惟正封樂安郡公、建寧軍節度使,追封同安郡王。趙惟吉封安定郡公、感德軍節度使,追封南陽郡王。趙惟固早夭,贈官左千牛衛將軍。趙惟忠封敘州刺史、昌州團練使,追封舒國公。趙惟和澄州刺史、右千牛衛大將軍,追封清源郡公。

趙德芳的兒子中:趙惟敘封左千牛衛大將軍、勤州刺史,追封高平郡公。趙惟憲封左衛大將軍、安德軍節度使,追封英國公。趙惟能封右神武軍將軍、蔡州防禦使,追封張掖侯。

太祖的諸孫,在太宗及其後嗣皇帝的統治時期,境遇還算不錯,個個都是高官厚祿,富貴終身,雖然沒有什麼實際權力,平時也不受重視,但總算生活安穩、待遇豐厚,和歷史上其他王朝失勢皇族子弟動輒被廢黜流放乃至骨肉相殘、死於非命的悲慘際遇相比,太祖後裔在北宋一朝的命運和待遇,已經是非常難得的安寧祥和了。

慶曆四年(1044年)七月,太宗的孫子仁宗在位時,鑑於宗室子弟封爵過於嚴謹,同時近支皇族子嗣不盛(真宗只有仁宗一個獨子、仁宗無子),以至「宗姓幾無一王」的局面出現,所以下詔,將宗室中太祖太宗的弟弟趙廷美、太祖兩個兒子趙德昭、趙德芳,太宗除了真宗以外其他七個兒子,一共十家宗室的後代,按照子封郡王、孫封國公,曾孫封郡公的原則,一口氣封了六個郡王、三個國公、一個郡公。其中趙德昭的後裔得封穎國公、楚國公,趙德芳的後裔得封安國公。

熙寧元年(1068年),太宗的玄孫神宗繼位,感念於祖宗開拓之不易,而太祖更是開創之君,社稷皆由太祖創業而至,所以下詔,要求在太祖的後裔中選取行輩最近、年德最尊一人,冊立為郡王,並世襲其爵,以示尊崇太祖之意,並賜王號為「安定郡王」。第一代安定郡王是趙德芳的孫子、趙惟憲的兒子,時年已經六十二歲的趙從式。

此後安定郡王在太祖的後裔中傳承了二十四代,除了第一代和第七代外,其餘的安定郡王都是趙德昭的後代。(安定郡王不是在某一家世襲,而是如同流官一樣,由太祖的後裔按行輩遠近輪流擔任,上一代安定郡王的親兄弟子侄,不一定就是這一代安定郡王,所以自熙寧元年至南宋末,二百年間即傳承了二十四代之多。)

靖康之變後,英宗一系的皇室子弟基本被一網打盡(真宗、仁宗已絕嗣,英宗是過繼而來),只有徽宗第九子康王趙構得以逃脫,輾轉至建康,在江南文武官員支持下登基稱帝,建立南宋,即宋高宗。之後高宗獨子趙旉三歲夭折,高宗本人也沒有了生育能力,南宋皇統面臨斷絕危險。

雖然當時太宗後裔還有不少留存在江南各地,尤其是英宗生父濮安懿王一支,更是和帝系最親。這些太宗後裔自以為血緣最近,所以對於高宗之後入繼大統,繼任皇帝都是志在必得。高宗心中忌恨這些近親毫不掩飾的繼嗣之心,又不甘心就此絕嗣,於是經過長期考慮後作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決定——不選擇太宗後裔承襲大統,而是從太祖的後裔中,選擇晚一輩子弟,收為養子,大力培養,以承襲皇位。

於是,經過細緻挑選,太祖的七世孫、秦康惠王趙德芳的六世孫,時年六歲的趙伯琮在紹興二年(1132年)被召入宮中,作為高宗的養子,加以培養,而他的生父趙子偁不過只是從八品秀水縣丞,幾乎沒有勢力,不構成對皇權的威脅。趙伯琮入宮後,先後改名趙璦、趙瑋、趙眘。

經過三十年的等待,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高宗正式內禪,把皇位傳給了三十六歲的養子趙眘,這就是南宋第二代皇帝——宋孝宗。歷時一百八十六年後,大宋帝系再次轉回太祖一系。

之後,南宋帝系傳承由孝宗傳子光宗,再傳孫寧宗。寧宗先後生了九位皇子,都不幸夭折,他和名義上的曾祖父高宗一樣,也不願立自以為可以按血緣相近而獲得皇儲之位的秀安僖王(即趙子偁、孝宗生父)一系後裔為嗣子,也放棄立遠祖秦康惠王趙德芳得其他後裔,而是選擇了太祖十世孫、燕懿王趙德昭九世孫、南陽郡王趙惟吉八世孫趙與願為承繼子,改名趙詢,後正式冊立為皇太子,趙詢時年六歲,生父趙希懌是太平州通判,八品小官而已。

為自己立嗣後,寧宗考慮到祖父孝宗一脈幾乎都絕嗣(孝宗四子,長子、四子絕嗣,次子魏惠憲王趙愷獨子沂靖惠王趙抦沒有兒子;三子光宗兩個兒子,長子早逝、次子寧宗也沒有兒子),所以給堂弟沂靖惠王趙抦也選擇了太祖十世孫、秦康惠王趙德芳九世孫、高平郡王(公)趙惟敘八世孫趙貴和為嗣子,改名趙均。

天不遂人願,嘉定十三年(1220年),皇太子趙詢去世,寧宗失去了嗣子。為了承襲皇統,寧宗將沂靖惠王趙抦的嗣子趙均改立為皇太子,賜名趙竑。然後讓丞相史彌遠再從太祖後裔中為沂靖惠王挑選嗣子。經過挑選,太祖十世孫、燕懿王趙德昭九世孫、南陽郡王趙惟吉八世孫趙與莒選,被立為沂靖惠王趙抦新嗣子,改名趙貴誠。趙與莒生父趙希瓐不過從九品山陰縣尉,而且早逝,無足輕重。

嘉定十七年(1224年)八月,寧宗病重,丞相史彌遠素來和皇太子趙竑不睦,於是聯合寧宗楊皇后趁寧宗病重時矯詔,廢黜皇太子趙竑,改立嗣沂王趙貴誠為皇儲,並在寧宗駕崩後擁立趙貴誠為帝,更名趙昀,即宋理宗。前太子趙竑則被廢為濟王,出居湖州,第二年正月被陷害致死,兒子也被史彌遠暗害。

理宗在位時,所生的三個兒子先後夭折,沒有辦法,只得在淳祐六年(1246)把弟弟榮王趙與芮(趙希瓐次子)的獨子趙孟啟立為嗣子,改名趙禥。景定元年(1260年),趙禥被冊立為皇太子。景定五年(1264年),在位四十年的理宗駕崩,皇太子趙禥繼位,即宋度宗。

此時北方蒙古已經興起,在平息內部爭鬥後,開始南下攻宋,而度宗無力採取措施對抗,只能以酒色自娛。鹹淳十年(1274年),三十五歲的度宗駕崩於臨安福寧殿。他死後,兒子宋恭帝趙、宋端宗趙昰、宋少帝趙昺在風雨飄搖中先後繼位。祥興二年(1279年),崖山之戰中,殘存的南宋朝廷全軍覆滅,少帝趙昺在陸秀夫的背負下投海自盡,三百年的宋室江山至此劃上了句號。

自太祖駕崩後,除了太宗時期因為忌憚德昭、德芳兄弟而有過針對性的舉措外,太祖子孫在整個北宋時期整體上過的還不錯,太祖一脈後裔還世襲安定郡王,待遇地位都算尊崇。南宋時期,機緣巧合之下,太祖後裔在高宗內禪之後,恢復了帝系傳承,先後承襲了八代皇帝、一百一十七年皇統。太祖地下有知,可以瞑目了。

相關焦點

  • 劉裕為漢朝後裔,建立的國家為何稱「宋」
    宋武帝劉裕 在我看來,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為劉裕曾被封為宋國公,領地為宋,依據之前的封號確立國號是一種慣例。如項羽以西楚霸王自封,因為項羽是楚國的後人,楚將項燕的孫子。劉邦建立政權稱漢,因為項羽曾封他為漢王。曹丕建立曹魏政權,則因為此前被封為魏國公。 作為匈奴首領將建立的政權稱「漢",顯然是出於政治考慮。為了消除漢人的反抗意識和牴觸心理,也反映了華夏和夷狄之間的界限已經不是那麼明顯了。
  • 娃娃版《太陽的後裔》來了 cos宋仲基宋慧喬
    最近韓劇《太陽的後裔》流行,陳曉丹也深陷其中。她的弟妹周麗麗也是「太陽粉」,張口閉口都是宋仲基。有一天,兩個人聊著電視劇,忽然萌生了給孩子拍套寫真劇照的想法。剛好,兩家人一兒一女,曉丹8歲的兒子阿力扮演宋仲基,麗麗家6歲的女兒漢娜扮演宋慧喬。媽媽將這組兒童版的《太陽的後裔》寫真,稱為「太陽的繼承者」。圖為孩子「定妝照」。
  • 佛教:宋太祖極力推薦的《大藏經》,體現了宋代印刷業極高的水平
    他為弘揚佛法,擴大佛經的流傳,於宋太祖開寶四年敕令宦官高品、張從信去益州辦理雕刻印刷《大藏經》。《大藏經》又稱《開寶大藏經》,略稱《開寶藏》。當時的益州自晚唐起,地區造紙和印刷術十分發達,成為地方文化的一大中心。
  • 宋高宗趙構去世後 為何要將皇位傳給養子 而且還是太祖趙匡胤一脈
    那麼,既然兒子死了,當時的趙構有那麼多后妃,為什麼不再生一個兒子呢?其實,不是趙構不想生,而是不能生了。剛才我們說到,趙構剛開始是有生育能力的,不過後來在逃脫金兵追擊的途中,趙構竟然還沒有忘了寵幸妃嬪,這一點倒是很像他的父兄,徽欽二宗在被俘北上的時候,還不忘了生兒育女。
  • 遺留在中原的蒙古族後裔使用的漢姓
    和 氏 和勇,蒙古人阿魯臺之孫,阿魯臺降於明太祖,封和寧王。阿魯臺子阿卜只奄,授左都督。和勇以祖父封號為姓,官左都督,封靖安伯。勇子忠,錦衣指揮使。阿魯臺被瓦剌脫歡所殺後,和勇隨父南歸,被明廷授官安置。阿卜只俺死後,襲封帶俸錦衣衛指揮使,積功至都督同知。天順五年(1461年),以遊擊將軍出討兩廣兵亂,進官右都督。
  • 《太陽的後裔》晉久金智媛約會 甜蜜勝雙宋CP
    網易娛樂3月9日報導 (編譯/三三)KBS2熱播劇《太陽的後裔》隨著收視一集比一集更高,劇中的兩對情侶檔的進展也成為牽掛觀眾心的重點劇情,今天一早劇組就公開了「救援CP」晉久金智媛的約會照,甜蜜感絲毫不輸給宋仲基宋慧喬,而第五集預告中雙宋CP吻後卻走下坡路。
  • 雙宋離婚後 遊客擠爆《太陽的後裔》拍攝地
    宋仲基和宋慧喬(SBS新聞)《太陽的後裔》劇照海外網7月2日電日前,韓國演員宋仲基和宋慧喬宣布離婚後,電視劇《太陽的後裔》韓國拍攝地江原道太白市一時間人氣暴增。不過,突然走紅的原因,卻讓當地旅遊從業者哭笑不得。
  • 天命玄鳥,降而生商!玄鳥到底是什麼?是哪位天帝派遣玄鳥生商?
    歡迎大家閱讀今天的閒話五分鐘,我是小宋。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大家都聽說過「天命玄鳥,降而生商」的故事,在這個故事中,簡狄在跟同伴一起洗澡的時候,有玄鳥飛過,掉下了一顆卵,簡狄取而吞食,因而懷孕生契。所謂天命玄鳥,降而生商,也就是天帝命令玄鳥生契建立商民族,降臨到人間。玄鳥的真實身份是什麼?所謂的天,又是指哪位天帝?
  • 公元920年,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射殺的「黑龍」,到底是什麼動物?
    一九六六年,安順市關嶺縣還發掘出新石器時代的中國龍化石,無論身骨或頭骨都與中國神話傳說中的龍相似,因此才有了「新中國龍」之名。現在,新中國龍的化石還被保存在興偉古化石博物館,位於貴州省。因此,當人們把龍看作虛無縹緲的存在時,他們又會對它產生無窮的遐想,難道古書中的龍就是真實存在的嗎?只是因為它太稀有,所以很難找到嗎?要不是正史,也不會正兒八經地記載這麼多關於龍的事。
  • 公元920年,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射死的那條「龍」,究竟是什麼動物?
    天道無私,必應有德。我國削弱,齮齕於鄰部日久,以故生聖人以興起之。可汗知天意,故有是命。且遙輦九營棋布,非無可立者,小大臣民屬心于越,天也。昔者于越伯父釋魯嘗曰: 『吾猶蛇,兒猶龍也。』天時人事,幾不可失。 這段史料記載的是遙輦痕德堇可汗去世,眾人推舉阿保機即位,耶律曷魯勸進時說的話。
  • 「名人百科」傲視天地天命汗——太祖高皇帝努爾哈赤
    其子愛新覺羅·皇太極稱清帝後追尊努爾哈赤為太祖高皇帝。【歷史功過】努爾哈赤是個智慧而有為的皇帝,他用了三十年的時間;力挫群雄,完成了幾百年來未能完成的統一女真各部落的偉大事業,成為「奉承天命撫育列國革命汗」。他馳騁疆場,建功立業,為後來的清王朝建立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 如果你認識的人有這些姓氏,說不定是滿族後裔,那英是滿族正黃旗
    清朝滅亡,滿族人民退位後,滿族後裔改姓,以避免濫用職權。所以現在我們很少再看到滿族的姓氏了。但是,我們仍然可以通過一些史料來了解滿族的姓氏。順便說一下,我們也可以看到滿族的姓氏到底變了什麼。如果我們認識的人有這些姓氏,也許他們是滿族的後裔。雖然滿族只是55個少數民族中的一個,但他們仍然給人一種「特殊身份」的感覺。
  • 王者榮耀:八神奄內測技能一覽!SNK八神還可能重返榮耀嗎?
    哈嘍小夥伴們大家好呀,我是你們的小菜雞」榮耀急先鋒"不知道小夥伴們有沒有聽過「八神奄"這個人物角色?廣東的小夥伴叫」貓王「(因為大招像貓一樣抓人)其實這個角色在王者中出現過一段時間,不過很多小夥伴都不知道,因為只是在體驗服中測試而已,最後因為種種原因沒有上線,取而代之的是」不知火舞「,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看看差點上線的」八神奄「吧!被動為任何技能普攻都會對敵人造成最大生命值2%的傷害,並且回復自己的生命值!
  • 中國姓氏起源:兩分鐘幫你認祖歸宗,看看你是哪位上古大神後裔?
    《詩經·商頌·玄鳥》: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湯、正域彼四方。 《山海經》載有:北方有鬼國……滄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裡,其枝間東北叫鬼門,萬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一叫神荼,一叫鬱壘,主閱領萬鬼。
  • 二次元少女養成計劃 天命女神公布
    近日,由冠遊時空發行的國產二次元美少女卡牌手遊《天命女神》正式公布。《天命女神》是一款魔幻冒險題材遊戲,主打輕鬆養成的放置卡牌對戰玩法,擁有上百個畫風獨特的高品質立繪角色,栩栩如生的女神們表現出動感十足的妖嬈身姿,吸引玩家的注意力。
  • 清太祖努爾哈赤的陵寢中,埋藏著哪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按照歷史規律,皇室成員墓地一般建在國都附近,方便送葬、祭掃,比如赫圖阿拉有永陵,遼陽有東京陵。在瀋陽,共有兩座清代帝陵,一座是太宗皇太極的昭陵,位於城北,離市區比較近,又有地鐵直達,所以人氣較高,常常有市民散步遊玩;還有一座是東郊渾河邊的福陵,離市區較遠,墓主人是大名鼎鼎的清太祖努爾哈赤,但由於交通、地理位置等原因,福陵明顯要比昭陵更冷清一些。
  • 《天涯明月刀手遊天命風流奇遇怎麼過 奇遇攻略大全
    導 讀 天涯明月刀手遊中奇遇會作為任務出現在遊戲中,而奇遇類的玩法又分別有天命風流、江湖軼事、閒情偶遇、
  • 天命女神首曝
    近日,由冠遊時空發行的國產二次元美少女卡牌手遊《天命女神》正式公布。《天命女神》是一款魔幻冒險題材遊戲,主打輕鬆養成的放置卡牌對戰玩法,擁有上百個畫風獨特的高品質立繪角色,栩栩如生的女神們表現出動感十足的妖嬈身姿,吸引玩家的注意力。
  • 《煙雨江湖》太祖拳經屬性介紹 太祖拳經招式是什麼
    導 讀 上一期我們聊到了煙雨江湖基礎拳法,本期再來看看散修武學的拳法太祖拳經的強度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