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宗趙構去世後 為何要將皇位傳給養子 而且還是太祖趙匡胤一脈

2020-12-12 騰訊網

文/老張讀史

趙構,南宋朝的建立者,宋徽宗之子,宋欽宗之弟。北宋靖康年間,金兵渡過黃河,攻佔北宋都城汴京(開封),當時的康王趙構因為奉命出使金營,被大臣宗澤勸阻留在了河北磁州,因而倖免於難。後來金兵擄走了徽、欽二帝以及北宋宗室、文武大臣數千人。之後趙構在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改元建炎,成為南宋第一位皇帝。

歷史上,宋高宗趙構當了三十六年的皇帝,之後就把皇位傳給了養子趙昚,自己到德壽宮休養去了。趙構為什麼會把皇位傳給養子?他自己沒有兒子嗎?

趙構

實際上,趙構剛開始是有生育能力的,而且有過一子五女。先說這一子,宋高宗之子是元懿太子趙旉,母親是潘賢妃。建炎元年六月生於南京應天府,拜檢校少保、集慶軍節度使,封魏國公。

建炎三年,金軍入侵淮南之地,趙構率領南宋朝廷逃到了臨安(今杭州)。此時,發生了苗劉兵變,苗傅、劉正彥以清君側之名,誅殺了趙構寵幸的權臣、宦官,並逼迫趙構將皇位禪讓給三歲的趙旉,改元明受。不久,苗傅、劉正彥伏誅,趙構成功復位,仍然以趙旉為皇太子。不久,趙旉生病高燒不退,一個宮人走路的時候,不小心碰到了地上的金爐,發出的聲音比較大,結果三歲的趙旉被活活嚇死了。

趙旉是趙構唯一的兒子,他的死讓趙構傷心不已,足足哭了三天三夜,還追封趙旉為「元懿太子」,導致趙旉死亡的宮人也被趙構下旨處死。除了這一子,趙構還有五個親生女兒,不過都在靖康之難時,被金兵擄走了,有的死在了路上,有的到達金國之後,進入了洗衣局,最後死在了金國。

那麼,既然兒子死了,當時的趙構有那麼多后妃,為什麼不再生一個兒子呢?其實,不是趙構不想生,而是不能生了。剛才我們說到,趙構剛開始是有生育能力的,不過後來在逃脫金兵追擊的途中,趙構竟然還沒有忘了寵幸妃嬪,這一點倒是很像他的父兄,徽欽二宗在被俘北上的時候,還不忘了生兒育女。有一次,趙構正在寵幸一位妃子的時候,金兵突然追了過來,趙構被嚇了一跳,從這以後就失去了生育能力。

既然沒有了親生兒子,那就要從宗室子弟中挑選合適的人選立為皇子,作為皇位的繼承人。這一點對於趙構和他的大臣們來說不是什麼難事,畢竟北宋時就有這樣的先例,他們只需要照葫蘆畫瓢就行。但是最後選定的繼承人,卻有些出乎意料,竟然是宋太祖趙匡胤的七世孫趙昚(原名趙伯琮)。

趙昚

眾所周知,趙構是宋徽宗之子,屬於宋太宗趙光義一脈。從趙光義之後,宋朝皇位一直在太宗一脈傳承,即使有的皇帝沒有子嗣,從宗室之中挑選宗室子過繼到自己膝下,也都會在太宗一脈中挑選。趙構為什麼卻「打破常規」,把皇位傳給太祖趙匡胤的後裔呢?

首先,我們前面提到過,靖康之難,北宋徽欽二帝以及宗室上千人被金人擄走,這其中包括趙構的父輩、同輩、子侄輩等,可以說太宗一脈的宗室大部分都被抓走了。即使有運氣好的沒被抓走的,那也是極少數,趙構即使想在這些人中挑選合適的人選,難度也很大,畢竟基數就小。

靖康之難

其次,據史書記載,元懿太子去世之後,高宗一直沒有子嗣,當時昭慈聖獻皇后(宋哲宗的皇后孟氏)從江西返回臨安,她曾經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具體是什麼夢,史書上沒有詳細說明,只是說:「後嘗感異夢,密為高宗言之,高宗大寤。」 不管怎麼說,這個夢肯定是與立皇嗣有關的,正是在昭慈聖獻皇后與趙構密談之後,趙構才下定了將皇位傳給太祖後代的決心。

再者,當時也有大臣請求趙構在太祖後裔中選擇皇嗣,同知樞密院事李回說:"藝祖不以大位私其子,發於至誠。陛下為天下遠慮,合於藝祖,可以昭格天命。"參知政事張守曰:"藝祖諸子,不聞失德,而傳位太宗,過堯、舜遠甚。"意思就是說,趙匡胤的兒子沒聽說有失德的,但是趙匡胤卻不把皇位傳給兒子,而是傳給了太宗趙光義,是出於至誠,甚至超過了堯、舜。趙構也說:「太祖以神武定天下,子孫不得享有它,時運艱難,流落可憫。朕如果不效法仁宗,為天下計謀,拿什麼來告慰祖宗在天之靈呢?」。上虞丞婁寅亮也上書說:"昌陵之後,寂寥無聞,僅同民庶。藝祖在上,莫肯顧歆,此金人所以未悔禍也。望陛下於『伯』字行內選太祖諸孫有賢德者。"趙構讀了之後,大為感嘆。

最後,挑來挑去,挑了兩個候選人出來,都是太祖的七世孫,一個叫趙伯琮(趙昚),一個叫趙伯玖。這兩位都非常的聰明,也都有賢德。之所以後來選擇趙伯琮(趙昚),應該是因為趙昚非常的孝順,對待趙構比自己的親生父親還好,這個我們從趙昚的諡號就可以看出,要知道他可是歷史上第一位「孝宗」。據說有一次金兵入侵,趙眘自請帶兵,一路隨行保護著趙構的鑾駕。還有一次,在趙構禪位的當日,天降大雨,趙眘親自冒雨將趙構一直送出宮門才離去,全身都被淋透了也毫無怨言。有人可能會說這都是趙眘做戲。趙構去世後,趙昚悲痛不已,堅持守孝三年(古代皇帝去世後,繼位者一般以日易月,不需要真正守孝三年),甚至將皇位傳給兒子,自己繼續為趙構守孝。從這可以看出,趙眘對趙構是真的敬愛和孝順,絕對不是裝出來的。

相關焦點

  • 趙構活了81歲,為什麼在56歲,就把皇位傳給了趙匡胤一脈的養子?
    宋高宗趙構(1107~1187),是南宋的開國皇帝,他是宋徽宗的第九子。自「靖康之恥」北宋滅亡後,當時還是康王的趙構,帶著一班文臣武將南渡長江到臨安(杭州)稱帝,自此建立了南宋。(評書上這段稱「泥馬渡康王」)趙構從建炎元年(1127年)稱帝,到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把皇位禪讓給養子趙昚,期間一共當了36年的皇帝。也就是說趙構從20歲當皇帝,到56歲就退休了。要知道趙構是歷史上少有的長壽皇帝之一,為何他這麼早就退出了政壇?
  • 趙匡胤傳位給弟弟,留下的子孫後裔,受到太宗一脈的優待了嗎?
    自古以來,皇位繼承多是父死子繼,只有在沒有兒子的情況下才會選擇兄終弟及。可偏偏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是在有兒子的情況下傳位給了弟弟趙光義,由此引發了一系列歷史疑案。 而趙光義即位後,趙匡胤的子孫後代又過得怎麼樣呢?
  • 為什麼宋朝從宋太宗趙光義開始,皇位每隔三代就會斷了傳承?
    並且,第二天趙光義就著急登基,這不得不讓人為宋太祖趙匡胤的暴崩產生足夠多的懷疑。但是,在宋代官修的《實錄》、《國史》也好,還是《長編》和《宋史》等書中,也並沒有尋找到有關宋太祖趙匡胤的傳位遺詔的任何隻言片語,後世的懷疑不能說就是無中生有。不僅宋太宗趙光義又弒兄篡位的嫌疑,在宋太宗登基之後,對自己的寡嫂宋皇后也是有些過分。
  • 宋代有不殺大臣的傳統,為什麼宋高宗趙構要置嶽飛於死地
    為什麼要這麼說呢?無他,在古代封建社會,君權至高無上,皇帝有著生殺一切的大權,「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君要臣亡臣不得不亡」,這是亙古不變的一個定式。有人會說,「不殺言官和大臣」,這是宋太祖趙匡胤留下的遺訓,然而,史書上卻並無半點記載,很有可能是稗官野史杜撰出來的。誠然,兩宋時期的確很少有大臣們被殺,懲罰最重的也不過是流放而已,但這並不能說明什麼。
  • 大宋風雲2趙構——200年後揭開的斧聲燭影的真相
    斧聲燭影的真相歷史上關於趙構還有些細節你聽的都可樂。他56歲那年的身體好好的就退位,為啥就退位了?因為治理這個南宋太費勁,他就不想幹了,但是是退位之後誰來繼承皇位?他也沒兒子,沒兒子就在自己宗族裡面呢,找了那麼兩個養子。這倆人看上去都不錯,一個挺胖一個也挺瘦,說他倆誰繼承我的皇位呢?他想了這麼個主意。
  • 金太宗趣事:偷拿國庫錢挨打,被懷疑是趙匡胤轉世
    宋太祖趙匡胤原本是北周的大臣,但是隨著黃袍加身趙匡胤登基稱帝並且建立了北宋,一時之間也是將原本四分五裂的中原逐漸歸為一統。《宋史紀事本末》之中曾有記載「汝百年之後,當傳位於光義,光義傳於光美,光美傳於德昭」;這來源於太后遺留說,相傳當時趙匡胤和趙光義的母親詢問趙匡胤,知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能夠坐上皇帝的位置?而趙母給的答案很簡單,那就是欺負皇帝幼小,所以讓趙匡胤撿了一個大便宜。也正是如此趙母定下了約定,將來讓趙匡胤傳位自己的弟弟趙光義,然後再讓趙光義傳位於趙匡胤的兒子。
  • 千古第一仁君宋仁宗:宋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為何將皇位傳給了養子?
    千古第一仁君宋仁宗:宋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為何將皇位傳給了養子?時間:2020-09-24 13:59   來源:趣歷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千古第一仁君宋仁宗:宋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為何將皇位傳給了養子?
  • 為何人去世後會託夢給親人?科學家這樣解釋,並非封建迷信
    在中國傳統的文化氛圍下,託夢被賦予了因果報應以及靈魂轉世之類的神秘色彩,古人多半相信,人去世後如果有什麼未完成的心願,或者遭遇冤害,就會託夢給親人,請求他們為自己達成願望或者伸冤。中國有四大名著:《紅樓夢》、《水滸傳》、《西遊記》、《三國演義》。
  • 為何古代帝王大多不願提前將皇位傳給太子?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古代皇帝提前將皇位傳給儲君,是否就結束了皇位的爭奪?但是,為什麼古代皇帝都不願意提前傳位呢?圖片:李淵被逼退位劇照2、北齊高瑋其實在中國歷史上,這樣的皇帝確實存在,比如南北朝時期北齊的皇帝高瑋就是典型,高瑋登基的時候還是一個年富力強的精神小夥,這位老兄登基幾年後,深感當皇帝這差事,會耽誤自己在後宮和美女享樂,他想出了一個石破天驚的主意:那就是把皇位傳給太子
  • 宋高宗趙構從熱血青年,到苟且偷安的轉變
    趙構起初以皇子身份,滿懷抵禦外虜之心。此後做了皇帝,出於捍衛權力、保住皇位的考慮,趙構最終完全轉變了心態。權力的魔力,由此可見一斑。 宋高宗趙構畫像 二、畏懼胡塵,流亡東海 以保存實力為策略並不能說明膽小,但趙構稱帝後的行為卻實在不是勇敢者所為。
  • 趙光義奪了哥哥趙匡胤的皇位後,是怎麼對待他的子孫的?
    【趙光義奪了哥哥趙匡胤的皇位後,是怎麼對待他的子孫的?】 之前我論證過,趙光義手下有個醫生擅使奇毒,周世宗柴榮就是被趙光義毒死的。趙家兄弟奪了皇位。 結果到了最後,趙光義又故技重施,毒死了自己的哥哥,搶走了皇位。
  • 封建帝王為何沒多少提前禪讓的?接班人未必靠得住,權力很有魅力
    一、就算是父子,在權力面前也沒有讓步的餘地。當然是擔心兒子搶了他的皇位。 兒子搶父親皇位的例子也非常多,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把李淵一腳踢成了太上皇,自己順理成章奪取了皇權。 後梁太祖朱溫的兒子朱友珪,得知繼承人不是自己以後,索性就跑進宮把朱溫給宰了,自己自立為帝,你說狠不狠?
  • 後周開國皇帝郭威為何將皇位傳給養子柴榮?這樣真的合適嗎?
    作為結束五代亂世的最後一個王朝的後周,郭威、柴榮兩代帝王,讓人們看到了恢復統一的希望。顯德元年,年僅五十一歲的郭威因病去世,郭威臨終前將後周的皇位傳給了養子、同時也是妻子柴氏的侄子柴榮。郭威為什麼要將皇位傳給養子柴榮呢?原因是多方面的,我們一個一個來說。
  • 四帝五內禪:兩宋之際皇帝為何多「生前退位」?
    大臣張浚聯合呂頤浩、張俊、韓世忠等人整軍勤王、起兵平叛,苗傅、劉正彥迫於壓力,為自保計,又請趙構復位。於是,在僅僅退位二十幾天之後,高宗又重登帝位。由苗、劉主導的此次內禪近乎鬧劇,他們二人最終也沒逃脫被誅殺的命運。時隔三十多年後的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高宗再一次宣布退位,將皇位傳給自己的養子,也就是後來的宋孝宗。與上次內禪不同,這次是完全自願的。
  • 潢潢貴胄、奄有天命——宋太祖後裔的帝王運
    拋開太祖和太宗兄弟間傳位的迷案不管,這裡單說太祖去世後,他的子孫後代在太宗及其後嗣皇帝在位時期的待遇和處境,看看太宗一系皇帝是如何對待太祖後代的。太祖一生,共有四子六女。靖康之變後,英宗一系的皇室子弟基本被一網打盡(真宗、仁宗已絕嗣,英宗是過繼而來),只有徽宗第九子康王趙構得以逃脫,輾轉至建康,在江南文武官員支持下登基稱帝,建立南宋,即宋高宗。之後高宗獨子趙旉三歲夭折,高宗本人也沒有了生育能力,南宋皇統面臨斷絕危險。
  • 高宗趙構重啟宋朝,造就了南宋盛世,讓人深思萬事皆可否極泰來
    唐朝末年,靖康之亂,金人在中原大肆屠導致民不聊生,皇室貴族更是所剩無幾,在這危難時刻趙構作為宋徽宗的第九個兒子康王成為人質來表示投降,而趙構逃跑以向南而至,途徑各個地方,當在杭州時,趙構在某個廟宇借宿突然夢到一匹馬飛速奔跑,趙構在睡夢中驚醒,第二日,金人趕來,他的馬已經在路途中跑死
  • 對金國俯首稱臣,殘害忠臣良將,宋高宗趙構是明君還是昏君?
    ,關於宋高宗趙構的雙重面相,應當從他在位的種種行為來判斷。(一)、俯首稱臣,殘害忠臣良將"至於克復舊物,則晉元與宋高宗視四君者有餘責焉"。宋高宗的軟弱無能,那在歷史上都是遠近聞名的。早在南京應天府稱帝之時,高宗就一直以怯懦的態度示人。
  • 為何有很多人會說宋高宗趙構是明君
    如果不是孔子死於魯哀公十六年誰會去了解魯哀公,對於宋高宗趙構我也想這麼認為,如果沒有嶽飛,趙構也就是四百多皇帝中的一個。如果僅憑宋史裡的這句評價就趙構的錯抹掉的話,那麼南宋受到金在多的侮辱也是應該。不得不承認趙構當皇帝之前確實有骨氣,要不他也不能在宋徽宗眾多皇子中脫穎而出,並且得到士大夫們的鼎力支持。但是他當皇帝之後,對金的屈辱性那都南宋之後的中國都留下了很深的烙印。金兵不滿萬,滿萬不可敵。金兵確實厲害,但是還沒有厲害到人海戰術填不死的地步,要不不會有大散關和瓜州渡這樣的戰役發生。說起趙構,總會提前他父親哥哥在金國手裡,不得不讓他投鼠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