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與孤獨不過是一體兩面而已:這個世界沒有別人,只有自己

2020-12-12 素素談情感

很自然地拿出手機,打開微信朋友圈,準備發一條關於生活的消息,可是,刪刪減減,剩下的幾行字,被刪減得不過幾個。

準備發出去的那一剎那,打開可見的朋友,再次刪減。

那條朋友圈終於發出去了,只是朋友圈沒有顯示。發出的信息只對自己可見,不管是開心的、難過的,都是自己的而已,與任何人沒有關係。

這個世界走著走著,就剩下了自己,沒有任何人可以作陪。

1 「我過得比你好。」

不知道什麼時候起,朋友圈總有那麼一部分人,變成了曬款一族:不是剛剛提了瑪莎拉蒂,就是從哪個五星級消費一筆、馬爾地夫的太陽、泰國的寺宇、韓國的歐巴,總之,那些曾經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朋友,如今儼然一副陌生的模樣,因為,曾經的模樣,早已用巨額改變了曾經模樣。

那些「習慣比較」的常態,早已在腦海裡根深蒂固。

別人生活的有多精緻,你的生活就有多糟糕。

原來,某一刻起,成年人的崩潰,居然與朋友圈有關。

每個人看完別人的生活,也會自然地反觀自己的生活:平淡無奇的日子、毫無起色的工作、別人的詩和遠方,只有現實的一地苟且。

不知道過了多久,每一個人的生活,過得安逸且舒適,好像沒有過努力的樣子,就看見的儘是輝煌,相比,自己的生活不過是普普通通,更多的是茫然以及失落。

「自己究竟差在了哪裡,自己究竟在哪裡落後?」原本只是憧憬,一時間,竟然成了落後。

明明都是同齡,明明曾經都一樣。

我們都一樣,卻又不一樣,只是這個「我」竟然還在修煉的路上。

2 你能看得起人設與人的不同嗎?

女生放上照片,不敢美顏、不用濾鏡、不加修圖,自尊就會被人打擊得潰不成軍。網絡最大化的,不過是放大了某個人的優點以及某個人的缺點。

前幾天一條熱搜闖進了視野裡,多了一個新的網絡認知詞彙:「凡爾賽文學。」網絡對它的解釋很明白,生活可以有萬種形態,但是,總是需要你自己去面對真實,面對自己的唯一標準。讓生活歸於生活的真,讓「凡爾賽」僅僅成為一個「笑梗」。

先抑後揚,明貶實褒,自問自答,靈活運用第三人生的視角。那些活得無比風光的女孩,現實未必真的風光。也許,正在哪個菜市場與人討價還價,也許正在為幾百塊錢與人爭執不休。

他們為的,不過就是打造一個偽裝的精緻模樣。

這就是「人設」與「人」的不同。

每個人炫耀自己生活的方式,不過是因為恐懼孤獨,不過害怕面對自我,恐懼內心的安靜所帶來的慌張與不安。

在張德芬老師剛寫的新書裡《我們終將遇見愛與孤獨》,也有明確的提到:所謂的自我就是清楚地知道自己是誰,知道我自己的位子在哪裡,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我可以在任何場合都很舒服地歸於我自己的一個中心,而不是在任何場合就是要看我在這邊怎麼樣能夠發揚光大我自己,讓別人注意到我,承認我、認可我,就是很舒服地呆在自己的中心。

3 打破憧憬,回歸常態,認知自我

從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那個屬於自己的童話夢,不管是對於愛情,還是對於生活都是如此。

可是,生活哪有那麼好過?誰的生活裡不是一團雞毛在作祟?你所看到的那些過的無比美好的人,也許只是一團假象。

你看那人風光,也許背後付出的艱辛是你遠遠不能理解。你看那人每天奔赴幾星級,但是背後,你卻遠遠不能看到的是,對方為之走過的路,受過的累。

一個兄長說:你看我好像現在混得像個人樣,可是,我為每一個項目付出的累,誰都看不到,我拿下每一個項目都很不容易。

說完那些話,並沒有往日的神採,只是低頭的黯然。

我們所有人都看不清對方生活的全貌,所看到的不過是冰山一角,我們所付出的不過是別人的不值一提。

在巴爾扎克的《高老頭》裡有一句經典的臺詞:到處都是真苦難,假歡喜。

是啊!我們所有看到的都是真正的苦難,感受的不過是真正的生活,而朋友圈曬出來的,也不過是別人想讓我們看到的一面而已,只不過,我們往往被表象迷了眼睛。

每個人都不想去感受孤獨,明知孤獨苦。可是正是這種苦澀的孤獨,讓人心生明亮,看得清亮,感受豁亮。

存在感在哪裡,是否願意去面對自己,用什麼東西去刷自己的存在感,這才是為自己負責任的最終方法。

相關焦點

  • 一個孤獨的人,沒有朋友和知己,活在自己的世界,是不是一種病?
    我個人也喜歡安靜,一個人看書、畫畫、寫作,當你去專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就必須安靜下心來讀書學習,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我覺得這樣挺好的,一不會打擾別人,二能讓自己浮躁之心得到平息。一個人喜歡孤獨,沒有朋友,沒有知己,總活自己的世界裡,是不是一種病?有沒有病不能用衡量的尺度來說的。
  • 《我們終將遇見愛與孤獨》:餘生請你好好的和自己成為朋友
    有張德芬老師的這麼一句話:「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自己。世上沒有人陪你走一輩子,請你學會和自己好好的相處。」張德芬老師是華語世界深具影響力 千萬冊暢銷書作家,臺大企管系畢業,曾擔任臺灣電視臺記者、主播多年,在美國UCLA取得MBA學位。
  • 在這個通訊發達的時代,你孤獨嗎?怎麼樣才能讓自己不孤獨?
    有人問:為什麼有的時候人會感到孤獨?愛笑也是因為內心孤獨嗎?當凌晨五點多就醒了,想告訴身邊的朋友最近發生的糟心事,打了好多字都刪除了……然後一遍一遍的刷新手機沒有看到未讀信息,朋友圈也是很久以前的更新,不喜歡、不認識的人都會設置權限,自己也很少發動態,卻會每天刷新朋友圈……這時候感覺到了孤獨。其實,孤獨和單身完全是兩個概念。單身呢是指一個人生活,一個人吃飯,一個人睡覺,一個人去上班,一個人玩。
  • 蝙蝠俠:黑暗騎士 這是人性的兩面,小丑的絕唱!
    大片中很有內涵的一部,不管是人們心中暗自湧動的對小丑瘋狂滅世主義的不安的共鳴,還是對蝙蝠俠孤獨暗夜行走的英雄惜英雄般同情,其實都是人們對這個世界失望的一種情緒釋放。其實小丑說的很對,他和蝙蝠俠很像,都是異類,只不過蝙蝠俠把痛苦留給自己,頑固地去堅守一絲信仰,而小丑把痛苦還給世界。
  • 這個世界,誰不曾孤獨過?
    她說:有的時候,我覺得,很孤獨。我覺得自己和別人不一樣,因此而羞恥。我靜靜的聽著,她的訴說。她很勇敢,敢用這種形式,把自己的內心那一份無助傾訴。能鼓起勇氣找到求助的人,都已經有了向好、向未來的決心。親愛的朋友,這個世界,誰比誰,不孤獨?
  • 《這個殺手不太冷》:孤獨是人的常態,愛讓孤獨變得溫暖
    再次看《這個殺手不太冷》時,我忽然想起來,兩千多年前,柏拉圖在《會飲篇》中寫下了一個寓言:說人其實是被劈成兩半的不完整的個體,所以我們的一生要去尋找另一半,可能找到,也可能找不到。這個寓言有兩層意思:第一,孤獨是人類的本質;第二,愛是一種向善向美的力量。
  • 在孤獨中看清自己,在寂寞中看清別人,從而活得明明白白
    事實證明,只有耐得住寂寞,才能寵辱不驚,走向繁華。有人說寂寞就是孤獨,其實不然。孤獨只是一種表象,而寂寞則是內心的感受。有些人看起來孤獨卻並不孤獨,有些人身處鬧市卻深感寂寞。有些人懼怕孤獨,有些人卻享受寂寞,不過是心態不同罷了。有人說,孤獨就是不想與人交往,而寂寞則是沒有人可交往。其實,我覺得,孤獨或許只是一種表象,而寂寞卻是一種深邃。孤獨往往一眼便可以看出來,而寂寞卻是很難看透的深藏不露。
  • 豆瓣9.4《這個殺手不太冷》,探析人性中的愛與孤獨
    一、孤獨是人類的本質,也是生命圓滿的開始 兩千多年前,柏拉圖在《會飲篇》中寫下了一個寓言:說人其實是被劈成兩半的不完整的個體,所以我們的一生要去尋找另一半,可能找到,也可能找不到。 這個寓言有兩層意思:第一,孤獨是人類的本質;第二,愛是一種向善向美的力量。
  • 依賴別人,是這個世界上最沒有安全感的事
    很多時候,我們總以為有個人依賴就可以萬事無憂了,卻不曾想,依賴別人是這個世界上最沒有安全感的事。01記得曾經看過的一檔節目,江西衛視《金牌調解》中,有過這樣一個事例:一名姓李的女子,嫁給了比自己大19歲的丈夫。
  • 莊子:怨恨別人,最終傷害的只有自己!
    我們記住了別人的缺點和錯誤,別人慢待我們的地方。於是,便耿耿耿於懷,越看這個人越滿身缺點,越看這個人越不可理喻。而別人恰恰是一面鏡子,我們對它凝眉瞪眼,鏡子反射回來的也是瞪眼凝眉,於是,我們都互相看不順眼了。原諒和怨恨是一念之差,心中裝滿怨恨,最終傷害的只有自己。
  • 一張照片,兩面人生,54個鏡頭,撕開了這個世界的殘酷真相!
    一張照片,兩面人生,54個鏡頭,撕開了這個世界的殘酷真相! 一張照片,兩面人生,54個鏡頭,搓破了這個世界的殘酷真相! 最近在微博上看到過一句很是扎心的話:「當我們在哭自己沒有鞋子穿的時候,有的人卻沒有腳。」
  • 驚悚短片《禮服》:傷痕背後的脆弱裡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
    當她踩著紅色高跟鞋穿上那件日思夜想的紅色連衣裙後,仿佛只有這個時候的她是活著的。她不停地跳著舞,盡情地釋放著內心的情感,那種自信和從容,是她一直以來都渴求卻又不曾擁有過的東西。她站在鏡子前,想看一看脫下隱形衣後自己穿紅色連衣裙的真實模樣,卻發現無論怎麼努力,那件隱形衣卻再也脫不下來了。
  • 豆瓣8.2《十一種孤獨》:南瓜燈博士,沒有歸宿,生命就只剩孤獨
    不被別人接納,沒有歸宿,猶如孤魂野鬼的孤獨,最終將這個四年級的小學生吞沒。初讀時,沒有體會到這是怎樣的一種孤獨;多讀了幾遍後,才略有收穫。接下來,簡單分享一下個人的理解。第一層孤獨:自我封閉的孤獨。不過,越是感覺自己與別人不同,就越渴望能夠融入別人的圈子。因此,轉學來到新的學校,文森特不想引起太多人的注意,不想別人再把他當作"異類"。他只想慢慢的融入他們的圈子,哪怕很小的一個。
  • 咒術回戰動畫:兩面宿儺是全村的希望?他們不懂詛咒之王的人類愛
    《咒術回戰》動畫版,第五集,一群反派出場,雖然能說人話的只有夏油傑和漏瑚。夏油傑表示,詛咒想要取代人類,需要兩個先決條件,一個是讓五條悟無法戰鬥,另一個是拉攏體內寄宿著兩面宿儺的虎杖悠仁。
  • 《孤獨的美食家》第七季來了:不過吃炸豬排而已,他吃出了五星級
    就是下圖的這個男人。大家都親切的叫他「五郎叔」。《孤獨的美食家》講述了井之頭五郎(松重豐 飾)原本獨自經營著一家雜貨店,每次接到訂單的時候他都會親自去拜訪客戶,從而也發現了隱藏在城市的各種美食,該劇也是根據同名的漫畫改編。反正,深夜刷劇絕對不是一種罪惡!啊偶今天深夜的刷了這部《孤獨的美食家》真的堪比其他的吃播。
  • 精讀|孤獨是內心的狂歡,沒有與內心交談,不會懂得和自己獨處
    你永遠不要害怕孤獨,人在孤獨時才會去創造、去體會,享受著孤獨帶給自己靈魂的寧靜和平和,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去反思自己,不斷豐富和充實著自己的內心世界。在孤獨中慢慢地沉澱,默默地和自己對話。當你熬過歲月、度過春秋,懂得孤獨和寂寞時,就會如陳年老酒般香醇濃厚。
  • 豆瓣9.2《海蒂和爺爺》:愛救贖孤獨,勇敢才能遇見真實的自己
    爺爺很久沒有人和他說話了,屋子裡永遠冷冷清清,天黑後小木屋內只有閃爍的火堆,高山上能夠和自己作伴的只有屋對面的兩隻羊。海蒂的活潑可愛給這個家帶來的溫暖和歡笑,一點點地融化這個木石屋子的冷漠,也一點點地融化了爺爺冷酷的臉。
  • 世界上最孤獨的鯨魚:跨越了大半個地球,卻沒有一個鯨魚是它朋友
    每個人活在這個世上,都有屬於自己的性格,有的人向來獨來獨往,喜歡一個人到處出去旅行,尤其是到一些人越少的地方,他們就越能夠感受到舒適,既然有喜歡一個人的,那也會有不喜歡一個人的,對於我們大部分普通人來說,更喜歡的是能夠和自己喜歡的人一起,或者是愛的人一起出去旅行,這樣就可以通過分享
  • 《歌手·當打之年》華晨宇好想愛這個世界啊,願大家都被世界愛著
    因著這次節目做的安排,華晨宇也選擇了一首非常有治癒性的歌曲《好想愛這個世界啊!》這首歌曲是華晨宇在前段時間為了深受抑鬱症痛苦但不被他人理解的抑鬱症患者而作的一首歌。講述了抑鬱症患者的心理以及普通人應該如何幫助抑鬱症患者的抗抑鬱症作品,非常溫暖讓人聽了忍不住會落淚。從而了解了,很多的人表面上很正常。其實內心很脆弱,不需要你的評價,只需要你簡單的陪伴一下。
  • 後來,我是個孤獨的人,走在這奼紫嫣紅的世界
    文|輕衣素茶圖|來源網絡敵得過對酒當歌的夜,卻敵不過四下無人的街,我們都是孤獨的人,走在這奼紫嫣紅的世界。後來,這個世界似乎就剩下我一個人,一個人吃飯,一個人睡覺,一個人開心,一個人難過,其實也不是只有我一個人,只是更加的願意一個人的那種生活,或許有些時候會突然覺得有點孤單,會沒有人去見證那些你瀟灑的瞬間,雖然在逛街的時候,總是會顯得有點落魄,在看電影的時候看起來像一個沒有感情的傻子,可我還是喜歡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