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限》:我們無法摘下的面具,是我們生而為人的一部分

2020-08-27 OTAKU御宅案內所

看見標題,大家應該都知道八醬說的是哪部動畫了,剛入坑的小可愛們不清楚的也沒有關係,都知道了案內所可能就要關門大吉了。

那今天來聊一聊這部網飛出品,由岡田麿裡編劇,於2020年6月18在全球範圍上線,還很熱乎的原創動畫電影《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又名《無限》)。

一如既往的岡媽

提到編劇岡田麿裡,那就不得不提她那部催淚治癒的《未聞花名》,相信有不少御宅大人為這部作品貢獻出了用快樂肥宅水轉化出不計其數的寶貴眼淚。

岡媽對少女情感的細膩描寫,簡直無人能及,《花開伊呂波》《龍與虎》《真實之淚》等等,俘獲了一批又一批觀眾的芳心。

然而岡媽最大的問題就是輸出極不穩定,那部國家隊豪華陣容,劇情卻迷到不行的《迷家》是真的被她寫爛了,從此也就有了上限《石頭門》下限《迷家》的古老傳說。

在《迷家》與《高達》的失敗後,岡媽也沉寂了許久,很長一段時間沒有任何作品,直到今年由網飛放出了這部《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

看完之後,八醬覺得,雖然這不是一部非常驚豔的動畫,但岡媽還是那個對情感細膩,執著於描寫人的矛盾心理的她

想哭的她,戴上了貓的面具

動畫的劇情其實非常簡單易懂,一個普通女初中生「無限神秘大人」,遇上專門倒賣貓面與人面的貓叔,鬼使神差的獲得了一個貓面具,戴上就可以短暫的變成貓來行動,因而與自己暗戀對象日之出有了奇怪的邂逅經歷。

之後,無限便經常以小母貓的身份偷跑去找日之出私會,還獲得了來自日之出的愛心暱稱——太郎,是的,我們的男主就是這麼會起名字。

漸漸地,一人一貓成為了彼此的精神支柱,日之出不曾在無限前表現出的喜怒哀樂,在面對太郎時展露無遺。

貓面具為無限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門內是無憂無慮的烏託邦。

在她不知如何面對母親的時候,在她情緒崩潰的時候,在她感到挫敗的時候,太郎的身份,幫助無限無數次的逃避,幫助她享受日之出的喜愛。

作為貓的時間越長,不知不覺中無限和貓的界限就越來越模糊。對無限來說,人的身份是痛苦、厭惡,而貓的身份是快樂、自在。

有一天,再次出現的貓叔將無限的人面具拿走,她被迫捨棄了人類的身份,開始作為貓生活,只是這一次,日之出終於發現了太郎和無限之間的種種聯繫。

想要一直待在日之出身邊的無限,卻不知還能不能變回自己原本的身份。

整部動畫有一個我非常喜歡的片段,為了拿回無限的一半壽命和人面具,無限與日之出兩人遙望著奔跑的時候,那種為愛而生的勇氣,讓人為之振奮。

而生命樹中的一幕像極了《千與千尋》的油屋,我差點以為在那裡大吃大喝的是無限的爸媽,吃了這裡的東西就會變成貓。

這種奇幻元素的設定就像宮老爺子所展示的故事一樣,總給人無限的幻想與期待,也是治癒番所帶給觀眾的遐想空間。

貓的面具,你我都有

無限和日之出就像一枚硬幣的不同面,一個熱烈,一個淡漠,但其實他們都戴著偽裝的面具隱藏自己的內心。

這就好像現實生活中的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面具,失去面具將不再為「人」

很多人說岡媽的劇本三觀不正,總是在演繹很彆扭的行為和心理,即使是完美大結局,但猜忌不坦誠帶著戾氣的角色塑造,卻讓一部分觀眾產生不愉悅。

在我看來,不是掩飾了生活中所有的不美好,就叫做正能量。只有真正了解現實的不完美,接受並且願為美好的目標付諸努力,才是真正的能量。

有人提問說:日本動漫對中國年輕人進行的價值輸出可怕嗎?

網友的高贊回答:輸出人生需要重視夥伴、夢想、親情、愛情可怕嗎?

動畫番劇的受眾,不只是需要在保護下做一個傻白甜。脆弱易碎,糾結猜忌,這就是人啊,只有經受住殘酷生活的試煉,才能成長不是嗎?

沒有誰是永遠強大的,面具下的我們都是真實的,而面具也是身為人的一部分。

相關焦點

  • 《無限》:摘下貓的面具微笑吧,你仍擁有無限愛與希望
    奇幻背景下的成長日記 帶上一個面具,你就可以體驗貓的人生,這樣的面具,你想擁有嗎? 我們或許都曾想像過,交換人生,體驗另一種生活,或許是因為好奇,或許是因為對當下生活感到厭倦,「逃離當下的煩惱,開啟另一個視角的冒險」,這樣的精彩體驗,可能很多人都無法拒絕吧!
  • 好大膽的動畫:生而為人,竟然也需要"無限"的勇氣
    於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日本動畫公司Studio Colorido製作了一部電影,由《未聞花名》編劇岡田麿裡親自操刀,講述綽號&34;的少女從想要變成貓,到最終決心回歸人的身份的故事。影片名帶有濃鬱的日式輕小說風格:《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
  • 動漫電影《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生而為人的意義!
    動漫電影《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由岡田麿裡編輯新作,由志田未來、花江夏樹等著名聲優配音,ヨルシカ演唱主題歌花に亡霊,充斥滿滿的治癒風和拿式夏天氣息。 說到岡媽,熟悉日漫的朋友不會陌生,岡媽曾為《未聞花名》和《朝花夕誓》的編劇,以人物關係矛盾的細緻描寫和心理刻畫為我們帶來催淚治癒的劇情,更因其作品太過虐心令人胃痛的同時又發送胃藥而人送外號「岡藥六廠」。
  • 秦時明月:官博揭開掩日面具,粉絲不買帳,又玩無限套娃耍我們?
    不過官博已經發話了,在本周的更新的這一集中將會讓掩日如願拿下他那神秘的面具,讓大家看個爽。但是,粉絲們卻並不買帳,甚至還很反感,直接在評論區把官博懟的一點面子都沒有,畢竟粉絲們實在是太了解你了。01掩日大家已經見過雖然馬上正劇中將會摘下面具,但是官博在評論區也是小小劇透了一波
  • 牛戰士從不摘下他的面具是什麼梗出處
    牛戰士從不摘下他的面具是什麼梗出處 2018年7月18日 HuangJiang來源:蠶豆網 繁體
  • 牛戰士的「面具」竟被摘下過三次之多?最後一次令人震撼動容!
    《成龍歷險記》成就了許許多多的玩笑梗,其中最為人所知曉的便是那堪稱彈幕病毒的「烏鴉坐飛機」,除此之外,像「牛戰士從來不會摘下他的面具」之類的也成為許多評論區的常客,眾所周知這是一個著名的插旗打臉名句,但你知道牛戰士的「面具」竟被摘下過三次之多嗎?
  • 《人間失格》: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生而為人,即便再痛苦,都有不得不生的理由,即便那理由是對死亡的恐懼。人間失格,生而為人,阿葉,到底失去了什麼?渴望被愛,卻沒有愛的能力;時刻被恐懼淹沒,對這人間以及人間的世人,失去了最基本的信任;沒有拒絕的能力,無法掌控自己的人生軌跡,如同命運之神的玩偶被隨意丟棄……如果說,阿葉喪失了這些,便是喪失了做人的資格。
  • 動漫《無限》:人生中總有至暗時刻,但我們不能稀裡糊塗過生活
    對賢人來說,無限是太陽,照亮了他不自信的人生。無限一直笑得很開心,行事大膽率真,想說的話就會說出口。他們同框的鏡頭下,無限自信而陽光,可她卻甘願成為一隻低姿態的寵物貓。愛情大抵是很多女生的劫難,陷入愛情的張愛玲也曾說,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裡。但她心裡是歡喜的,從塵埃裡開出花來。
  • 《無限》:戴著面具,就能過上精彩人生?在面具中迷失的孤獨靈魂
    岡田麿裡似乎也學會了這一招,在今年的炎炎夏日下,為我們帶來了一部治癒人心的作品——《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又名:《無限》)。曾經一度被同學以「無限」調侃的美代終於壓抑不住內心的情緒。在將鞋扔到了嘲笑自己的兩位女同學臉上後,美代哭泣著逃離現場。從父母離異以來,一直壓抑著的情緒化作了美代的哭喊,震撼著我們的內心。在美代總是自信、開心、充滿活力的表情下,卻隱藏著一顆飽受創傷的內心。
  • 《無限》|走出自我設限的陰影,學會摘下面具,面對真實的自己
    前提:6月18日,由岡田磨裡擔任劇本製作的日本治癒系動畫電影《無限》(日文原譯《想哭的我戴上了貓的面具》),在西瓜視頻、抖音、今日頭條同步上線首播。毋庸置疑,《無限》是一部成功的治癒系動畫電影,因為,它通過呈現的內容與角色實現了與觀眾心的交流,讓觀眾從中感受到些許啟發,甚至從中看到自己的身影。
  • 王者榮耀:又有兩個英雄摘下了面具,還戴著面具的英雄是怎麼回事
    這個賽季亮點頗多,上線了一個極具特色的輔助,也上線了幾款風格獨特的皮膚,但讓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又有兩個英雄摘下了面具。看來王者榮耀策劃真是越來越坦誠了,從阿軻扁鵲到典韋,戴著面具的英雄們陸續摘下了面具,帶給觀眾全新的面目,但還是有幾個英雄戴著面具是怎麼回事?1-阿軻阿軻是一個給力的刺客,擁有隱身能力,喜歡從背後偷襲,戴面具符合刺客的設定,也能增加神秘感。
  • 摘下面具嚇傻費介,範閒震驚:怎麼是你?
    《慶餘年》是有張若昀、李沁、陳道明主演的古裝權謀劇。在抓捕朱格時,言若海曾經說過,誰也沒見過影子的真容,他可以變成我們身邊的任何一個人。在劇中費介解開大家的疑惑,費介為了得到範閒在北齊的消息,直接將影子迷暈,費介摘下影子的面具,摘下面具的那一刻,費介驚到了,一句「是你」,顯然,費介知道影子的真實身份,然而,劇中並沒有直接點明影子的身份,可能第二季才會揭開。
  • 動漫中長大才明白的真相,聖主有老婆,牛戰士摘下過他的面具
    小時候我們看動漫只看表面,從來不關注動漫中的細節,後來我們長大了,再回頭看那些我們看過的動漫,會有不同的感受。不是動畫片變了,而是我們懂得的多了,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那些,只有長大才能看懂的動畫片中的真相。
  • 新瓶裝舊酒的動畫電影《無限》能帶給我們什麼不一樣的驚喜?
    我們曾經都有一副「貓面具」,但我們最終都會摘下來在影片中我們可以看到無限對於家庭和日之出兩者之間的情感不同,對待日之出無限是全心全意的支持,而面對家庭則是以厭惡逃避的心情去關閉自己的心。截然不同的心理狀態從幻化成貓咪時我們可以一窺一二。
  • 我們都是面具下的小丑
    小丑在兩艘船上都裝了炸藥,給出來的規則就是如果一方按下引爆器的話,另一方所在的船隻就會爆炸。時間到了還不按的話,就會兩艘船隻一起爆炸。而這個時候,兩艘船的人性都被暴露無疑。有膽小的,有自私自利的,有大義凜然的,有毫無畏懼的。。。。等等等等!當然,最後的結果都是大家所想看到的結果,就是兩艘船都沒爆炸,原因是雙方都沒按下那個按鈕。電影關於人性最後的結局一般都是美好的,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呢?
  • 牛戰士從不摘下他的面具!動漫裡的他們最愛隱藏真容
    除此以外流傳成梗的,就只剩「牛戰士從不摘下他的面具」的那個牛戰士了。誰讓他的面具辨識度高呢~再後來,每當出現一些特殊的面具人物,彈幕總會情不自禁地刷起那句:牛戰士從不摘下他的面具!原本作為帝國皇子的他經歷了母親被殺、父親背叛,最終組建了黑色騎士團反抗,自己也用面具隱藏身份與情緒。而火影裡戴面具的角色就更多了,例如白、帶土等人都有自己的專屬面具。
  • 她戴著貓臉面具上《非誠勿擾》,摘下面具後,真面目驚呆觀眾
    在《非誠勿擾》中,也曾經有一位女嘉賓全程帶著貓臉面具上場,令人非常驚訝。有人說,她是為了炒作,所以才用這樣的裝扮登上舞臺。畢竟連容貌都看不到,很容易讓對方有一定的不安全感,不像是真正想要尋找真愛的樣子。
  • 《成龍歷險記》中最著名的梗,牛戰士的面具真的是從不會摘下嗎?
    作為一個小編,我經常都會看一看自己寫的文章的評論,經常可以在評論區中看到一句話「牛戰士從不會摘下他的面具」,不光是小編寫的文章,在很多文章的評論區甚至在各大論壇中都可以見到這句話,那麼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來聊聊這個梗。
  • 生而為人,思維對我們到底意味著什麼?
    生而為人,思維對我們到底意味著什麼?我們對iPhone 遞歸結構的想法是一個非常有條理而僵化的想法。 我們的這個僵化的模型恰好成功了,它也值得我們為之竭盡全力。首先, 你要以儘可能簡單的方式來產生想法。你可以像數字計算器那樣生成想法, 就像約翰 · 馮· 諾依曼(John von Neumann)的機器那樣,結果可能是無法成功。
  • 「生而為人,我們需要善良。」|《料理鼠王》
    如其名所知,我們的主人公是一隻居住在巴黎某房屋角落中的小老鼠小米;與眾不同的是,他對食物的嗅覺異常靈敏,光靠聞便可分辨食物是否新鮮、或者是是否被投放了老鼠藥。小米的一生都在追求對食材的完美處理,它的夢想便是擁有當時過世的廚神一樣的廚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