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談及印象最為深刻的電視劇,那一定非《新白娘子傳奇》莫屬,從小時候比劃手勢的「施法」,到長大後感慨白蛇的深情,無一不吸引著我們。
為報許仙恩情,白蛇修煉千年只為一生,她打破了傳統妖精給予我們的醜陋、恐懼,反而以一種美好、鍾情而取代。妖怪,這世間最為神奇的一種生物,在這個電視劇中,不知不覺埋下了一顆奇幻的種子。
求學時,魯迅的《三味書屋》一文中曾提到阿長給予他《山海經》最為新年禮物;便將此書拿來閱讀,山神鬼怪、神仙靈草,都在這本書中發光——真是頗為神奇的一個世界。然而,有一些生物因為年代久遠、抑或認知有限,並沒有圖,只能三言兩語草草結束。那些神奇的生物,成為了心底無比懷念的念想。
日本著名鬼怪漫畫之父水木茂多年前繪出一本《妖怪大全》,收錄日本本土的精怪;多年後,他又繪出另一本屬於中國和世界的《妖怪大全:中國世界篇》,不同的文化、類似的畫面,這些妖怪穿越時間,重新浮現在眼前。
圖文交融:神秘而深情
《妖怪大全:中國世界篇》秉持之前風格,圖文並茂,每一種妖怪都有自己特色的場景。不少圖片講述他們的源頭,也有一些是人們遇到他們的場景,更多的是他們施展法術、變化身形,讓人驚豔。
妖怪中有兇神惡煞的模樣,也有慈眉善目的相貌,他們大多來時無影、去時無蹤,可謂是神之又神。也正是因為他們這種特質,頗為誘人,只有少數機緣巧合才能一睹「芳容」,他們便成為了人們口中的傳說。
全書565頁,談到妖怪277餘種,有很多只是地方性的趣聞,但也被收錄其中。因為是妖怪,水木茂細度經典,將其神態把握而繪出,填補了很多妖精「只聞其名,不見其行」的遺憾。
一如他在文中提到的,白澤曾攜圖給予明君以求盛世太平,他繪出《妖怪大全:中國世界篇》,以圖文的形式展示這些神秘的過往,一定抱有濃厚的深情。
因為愛,而繪圖,因為繪圖而深愛,這些妖精在他那裡,褪去神秘的面紗,多了分人性。
文化類比:不同而相同
水木茂撰文、繪圖時,將不同的文化予以類比,發現有些妖怪可能同源同宗,甚至還有種可能,從中國不遠萬裡漂洋過海到達日本。
會發現,有一些妖怪、職業是驚人的相似。日本的陰陽師,中國的風水家,陰陽羅盤、五行八卦,不同的人都在以相同的方式表露自己對於未知事物的興趣與探索。
所有妖怪中「九尾狐」是最為相似的,那嫵媚、狡黠的生物,既可以危害一方、也可以庇佑一國,他甚至補充到中國還有「九頭九尾」的狐狸,大大打開了眼界。
當然,他的格局不僅僅局限於東方,許多西方的生靈也被收錄書中,那頗為有名的「看你一眼就石化」的「戈耳工」,那因為喝酒日積月累而形成的「變水為酒」的「酒精靈」……他將不同的文化相揉,以自己的筆觸表達。
在這些不同中,透露出相同的好奇與探索。世界各地的鬼怪說不定「本自同根生」,但因為各種機緣去往了不同的地方。
圖片、文字可以不同,但精神頗為相似,他們是人類對自身對自然的認知。
人性大門:感性而理性
曾有這樣的一個回答,在知乎中點讚無數。那個問題是說,為什麼當代人們很少見到《山海經》中的神奇生物?
回答的人說:因為時間不同,有些生物消亡。就像如果會說話的鸚鵡滅絕了,當今人們的記載一定會讓後人詫異。竟然會有能夠說話的鳥兒。
不管人們如何認識這個世界,我們都在時間的斷層面。那些妖怪活在過去、活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傳聞中,可能添油加醋、也可能誇大其才,但一定是當時人們的認知。
而這些認知,很湊巧,和人很相似。無論是中國的水鬼、西方的火精靈等等,能看到樣貌一定是和當地人頗為相似、相近的,人們對妖怪的認知其實就是一面鏡子——人們對自己認知。
那些大頭、紅髮、耳朵靈、身材壯……當時解釋不了的現象,在今天看來或許只是基因的變異抑或人類的返祖,說不定未來的人們,和今日的我們也有不同,他們或許會長出翅膀飛向藍天、或許會擁有魚鱗潛入深海……那麼像鳥兒一樣自由的人,像魚兒一樣歡快的人,就會成為古人認為的「神仙」「龍王」。
當然,也有一些故事帶有神秘而玄幻的色彩,是科學解釋不了的,那些故事打開對於世界的暢想。那些鬼怪的存在給世界增添一抹神秘的色彩——你隨時可能遇到想像不到的驚喜。
回歸本身:純真而善良
《妖怪大全:中國世界篇》雖以妖怪為題,卻漸漸回到人的本性上。「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是最為質樸的理念傳達。
書中的277種妖怪相貌各異、變化萬千,但他們一方面和人類很近,他們是人類的倒影;妖怪一方面和人類很遠,他們是人類的幻影。
他們身上的多情、報恩,其實就是我們的映射;他們的身上的妒忌、怨恨,本質也是我們的反映。
妖怪、人類,相近相遠,他們可能有部分是我們,我們有可能部分是他們。在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背景下以想像相見,以傳聞相聞,最終匯聚在人性之中。
《妖怪大全》,人性的倒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