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妖怪故事》:帶你追根溯源,日本動漫中的妖怪大都出自中國

2020-12-02 夢幻聞書香

宮崎駿的動畫《千與千尋》很多朋友都很喜歡,很多看過影片的人都說,這部影片實際上是給成年人看的,我看了幾遍,也覺得電影不錯。

《千與千尋》中,千尋的父母因貪吃變成了豬,千尋幾經輾轉,終於拼盡全力把父母恢復了人形,還有影片中的河神,帶著一身泥來到湯婆婆開的油屋,洗去了滿身汙垢。

影片中的豬和河神都來源於中國的傳統文化

我們熟知的《西遊記》中,天蓬元帥因冒犯嫦娥仙子,不是就被變成了豬,下到凡間嗎?

還有土地爺、通天河的老龜,這些都是中國傳統文化-妖怪文化的一部分

中國的傳統文化-妖怪文化怎麼就跑到日本了呢?

日本與中國一衣帶水,在文化上也深受中國的影響,妖怪文化更是如此

中國的妖怪文化傳播到日本之後,日本很多作家進行了傳承和發揚,於是,妖怪文化在日本開枝散葉,在世界妖怪文化中佔領了一席之地,也使得這些妖怪走入了日本的影視作品、繪畫、漫畫等,使妖怪這一來源於中國的文化成為日本的文化象徵名片之一。

更可氣的是,日本人水木茂居然出版了《中國妖怪事典》一書,確實是讓中國人感到羞愧。

反觀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很多著作都比較零散,不成系統,我最開始了解妖怪文化就是從《山海經》來的。

因為這樣的現狀,激發了作者張雲整理中國妖怪文化的初心,他花費十年時間,整理了1080種妖怪,並按照統領、妖、精、鬼、怪五個部分分別論述,以各部名稱首字母的漢語拼音順序排列,並配以書籍出處,詳加說明,是目前國內收錄妖怪最多、最全、篇幅最長、條理最清晰的妖怪研究專著。

喜歡才是一切的基礎

作者自幼喜歡妖怪文化,苦於沒有一個完整版本,於是歷經十年,修改20餘次,方成此書,翻看623頁--部分參考文獻,這部分長達九頁,作者列舉了262種文獻資料,這還只是一部分,還有沒列舉出來的,可見作者用心之良苦,又可見一位學者對於學問的態度。

孔子曾在《論語 述而》篇中說:"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他強調:"我不是生來就有知識的人,而是愛好古代的東西,勤奮敏捷地去求得知識罷了。"

孔子給我們指出了求知的正確態度,對於自己喜歡的知識,要勤奮敏捷、孜孜以求。

對於喜歡的事情就應該這樣孜孜以求,正如作者張雲,懷著好奇心不斷地探索,終於成就這部最全的中國妖怪文化。

神話中的鯤鵬

妖怪故事在影視作品中的呈現

我童年時極愛看86版的《西遊記》,愛如來佛祖的神通廣大,愛孫悟空的大鬧天宮、愛豬八戒的貪吃不幹活、愛女兒國國王的聰慧美麗。

電視劇中的各種妖怪或呼風喚雨、或猙獰面目、或嫵媚動人、或精靈古怪……讓年少的我們不斷沉浸其中,成年後我們依然擺脫不了妖魔鬼怪對我們的誘惑,對它們又愛又恨。

除了《西遊記》,還有《封神演義》,哪吒腳踩風火輪,手拿乾坤圈,居然能把龍王三太子扒了皮,肉身幻化成蓮花身;《濟公傳》中,高僧濟公濟困救貧,救人於水火之中;《聊齋志異》中,聶小倩受妖怪指使,欲加害寧採臣,被寧採臣的真誠山裡啊打動,她後來勤勞善良,深受寧家人喜愛……這些的妖精鬼怪都代表了中國人的美好願望。

西遊記中有一集--三打白骨精,孫悟空火眼金睛,一眼就識破了少婦。老婆婆、老公公都是白骨精所變。

白骨精在《中國妖怪故事》中就有記載,第8頁

"金友章拿著蠟燭回屋上床,見他的妻子就是一具枯骨。"

狐妖也是有記載的,在第38頁,

"古代人認為狐狸是妖獸,故喜歡把它當做坐騎"。

還有可愛的人參娃娃,在第194頁,

"這人挖出一枚人參,四肢俱全,和人一模一樣。"

496頁的雷公,

"古人認為i,雷霆威力巨大,其中隱藏著妖怪,稱之為雷公,後來將其升格為神靈。"

這些神話中的人物不斷地被使用到影視作品中,增加了觀賞性與趣味性,也提升了影視作品的收視率。

古希臘神話故事為什麼能流傳至今?

中國是有著5000年歷史的文明古國,古希臘有2800餘年歷史,但是古希臘的神話故事源遠流長,一直在傳承與發揚。

希臘神話是原始氏族社會的產物,歐洲最早的文學形式。它在發展過程中經過原住民長期口口相傳,並在借鑑各國神話的基礎上形成基本規模,後來不斷地在《荷馬史詩》和《神譜》以及古希臘的詩歌、戲劇、歷史、哲學等著作中記錄下來,被後人整理成現在的古希臘神話故事。

我們每一個人其實都肩負著弘揚和傳承中華文化的重任。

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歷史悠久,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需要我們去 傳承。

傳承二字,"傳"就是記錄、保存、延續,對於傳統文化,儘可能地原樣保存下去。"傳"的實質,就是儘可能使它延長,儘可能使它符合原來的內容;而"承"就是繼承、發揚,這跟只保存不同,而是要把它發揚光大。

所以從現在做起,讀古詩,學古文,一起暢遊在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中吧!

相關焦點

  • 《中國妖怪故事》帶你追根溯源,日本動漫中的妖怪大都出自中國
    還有土地爺、通天河的老龜,這些都是中國傳統文化-妖怪文化的一部分。中國的傳統文化-妖怪文化怎麼就跑到日本了呢?中國的妖怪文化傳播到日本之後,日本很多作家進行了傳承和發揚,於是,妖怪文化在日本開枝散葉,在世界妖怪文化中佔領了一席之地,也使得這些妖怪走入了日本的影視作品、繪畫、漫畫等,使妖怪這一來源於中國的文化成為日本的文化象徵名片之一。更可氣的是,日本人水木茂居然出版了《中國妖怪事典》一書,確實是讓中國人感到羞愧。
  • 姑獲鳥,百目鬼,咱們熟悉的日本妖怪70%出自中國
    宮崎駿《龍貓》最近看了一本書,叫《中國妖怪故事》,這是一本奇書,書中記錄了1080種中國妖怪。作者張雲花費了七八年的時間,認真研讀了《白澤圖》、《山海經》、《搜神記》、《幽明錄》、《述異記》、《酉陽雜俎》、《閱微草堂筆記》、《聊齋志異》《子不語》等300多部志怪小說和地方志,並從這些古籍中,精挑細選,將所有的妖怪分類成冊,並翻譯成通俗的白話文,建立了一個龐大的中國妖怪體系。可以說,《中國妖怪故事》就是一本妖怪大百科。
  • 《中國妖怪故事》為什麼妖怪文化起源於中國盛行於日本?
    日本著名妖怪學者水木茂稱,「如果要考證日本妖怪的起源,至少有70%的原型來自中國,20%來自印度,剩下的10%才是日本本土的妖怪」。比如我國上古傳說中的姑獲鳥,這種九頭鳥身的妖怪,是怨婦的化身,往往在夜間抱走人類的孩子,而日本神話中,姑獲鳥卻有撫育孤兒的現象,可見,同類妖怪在不同的地緣文化中,有著不同的存在意義。
  • 《中國妖怪故事》:姑獲鳥來自日本?中國妖怪文化真不如日本嗎?
    其實,日本的妖怪文化早就已通過《夏目友人帳》、《犬夜叉》、《千與千尋》等動漫傳播到全世界,就是很多中國小朋友都能輕鬆地說出一些典型的日式妖怪名字。比如,夜半偷人小孩的姑獲鳥、方相氏、倩兮女等,然而,這些其實都是源自中國的妖怪。
  • 妲己到日本出道後變玉藻前?還有多少日本妖怪出自中國
    說到中國妖怪,不少人腦中出現的不是聊齋中吸人精氣的狐妖陰魂不散的厲鬼,就是封神演義中助紂為虐的妖精,亦或是想要長生不老阻撓唐僧西行取經的山精樹怪。這些妖怪都是不好的形象,並且在中國人的認知裡,中國的妖怪大都是窮兇極惡面目可憎的,但在有記載的古文典籍中,妖怪可以是善意的甚至有可能是敬畏的,就讓我們一起看看中國的妖怪們吧!
  • 《中國妖怪故事》:從日本怪談文化,追溯妖怪們的「前世今生」
    怎麼樣,是不是被日本人對怪談的執著驚到了?!不過,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日本怪談裡的很多妖怪卻並非出自日本本土,而是從國外「進口」的。對此,日本有名的「妖怪博士」水木茂就曾表示,「日本的妖怪,至少有70%來自中國,20%來自印度,只有不到10%是日本當地的。」70%都來自中國!
  • 日本妖怪70%源自中國,為什麼中國妖怪卻沒有日本妖怪出名?
    為什麼日本妖怪能夠風靡全球,其源頭中國妖怪卻連國人自己都幾乎遺忘了呢?張雲的《中國妖怪故事》可以給我們一個啟示。張雲自號「搜神館主」,出版過多部妖怪題材的小說,他痛心中國妖怪文化的沒落,致力於發揚悠久的中國妖怪文化。
  • 張雲《中國妖怪故事》:你真的了解妖怪嗎?
    唐代曾有人在嵩山遇到過白衣睡覺的人,自稱和八萬兩千人在月亮的陰影處修月,自稱修月人,旁邊的包袱中還放著斧鑿等物,還有玉屑做成的飯糰子。唐代四川巴邛一戶人家中有橘園,霜後在一株橘樹頂上摘下最大的兩顆,橘中坐著兩個老人,花白鬍子,面色紅潤,在一起下棋,其中一個老頭說:「這地方很快活,不比商山差,就是不穩妥,被人摘下來了」。
  • 日本妖怪來源華夏?中國妖怪與日本妖怪不得不說的神秘關係
    談到妖怪,資深動漫宅總會想到日本,無論是大天狗、八歧大蛇還是玉藻前,幾乎都是來自日本,甚至在日本號稱八百萬神靈,還有知名的「百鬼夜行」傳說。 那麼問題來了,與中國相比,到底哪國的妖怪傳說比較多呢?日本傳說與我國傳說中的妖怪又有什麼關係和區別呢?且聽小編慢慢道來。
  • 日本動漫妖怪多從中國進口 連日本人的祖宗都70%來自中國
    日本動漫妖怪多從中國進口 連日本人的祖宗都70%來自中國時間:2016-08-05 06:01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日本動漫妖怪多從中國進口 連日本人的祖宗都70%來自中國 日本動漫妖怪多從中國進口 中國盛產妖怪但為啥錢卻都讓別人給賺了?
  • "大師兄,師傅被妖怪抓走了!"盤點日本動漫中的那些"妖怪文化"
    &34;估計不少觀眾都對於《西遊記》故事中的這句臺詞印象深刻。不僅在中國許多玄幻小說中演繹出了不少妖怪形象,在許多日本動漫中也流行&34;,或者可以稱之為&34;。在《日本妖怪物語》中,各式各樣的妖怪被分門別類地記述了下來,形成了一套比較全面的妖怪文化體系。
  • 《陰陽師》手遊頁面是日本妖怪,為什麼中國妖怪無人問津
    在張雲看來,有著最古老妖怪文化的我國,卻沒有一部系統的妖怪百科全書,是一件不可想像的事情。為此他耗費十年沉入書中,引用上古到現代各種典籍近300部,按照「統領」「妖」「精」「鬼」「怪」五大類,整理了1080種妖怪及其故事,按照名稱首字母排序製成《中國妖怪故事全集》,為我們還原根植於中國的日本妖怪本來面貌。
  • 日本最有名的三個妖怪,到頭來卻出自中國
    妖怪是所有非人類生靈的一些統稱,在中國的古代,流傳著很多的妖怪,就比如說蜘蛛精,狗妖,貓妖,豬妖,但是日本的妖怪卻有400多種,其中最有名的幾個妖怪,還都是出自中國,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盤點一下。日本這個國家並不大,妖怪卻有這麼多,在世界上有萬妖之國的稱號而在日本的古代,有很多的傳說,在傳說中,妖是能夠跟人混居的,今天主要跟大家盤點一下日本最出名的三個妖怪。
  • 為什麼日本妖怪風靡全球,中國妖怪卻鮮為人知?
    這本小說集,記錄了古代民間傳說中神奇怪異的故事,是中國志怪文學的不朽高峰。在《搜神記》裡,幹寶指出「妖怪者,蓋精氣之依物者也。氣亂於中,物變於外,形神氣質,表裡之用也。本於五行,通於五事,雖消息升降,化動萬端,其於休咎之徵,皆可得域而論矣。」幹寶不僅定義了「妖怪」,還劃分出了妖怪的具體範疇,解釋了妖怪形成的基本原理。這也是古人對於妖怪最深刻而準確的定義了。
  • 《陰陽師》裡的日本式神與妖怪,那些脫胎於中國的妖怪神靈?
    其實,在出手遊前,與陰陽師相關的電影和動畫《少年陰陽師》也曾在中國掀起了一陣「法術熱」。這些看起來日本土生土長的元素,實際上多多少少都脫胎於中國,各式各樣的日本式神和妖怪,大多脫胎於中國的妖怪神靈,而各式各樣的日本法術,在中國的《周易》、《山海經》、道教書籍裡總能找到他們的原始痕跡。
  • 日本中那些來自中國的妖怪
    日本中那些來自中國的妖怪日本因為相傳在境內生活著600多種妖怪而被稱為「妖怪列島」。事實上,由於受中國文化影響深遠,有很大一部分是來自中國。讓我們一起來盤點一下那些原產於中國的日本妖怪吧。窮奇中國神話傳說中的古代四兇之一窮奇,主要記載於《山海經》中,《山海經·海內北經》所載,指窮奇外貌像老虎,長有一雙翅膀,喜歡吃人,更會從人的頭部開始進食,是一頭兇惡的異獸,是喜歡食人的兇獸。魃女魃亦作女妭,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旱神。傳說中造成旱災的鬼怪。出自《山海經·大荒北經》:「有人衣青衣,名曰黃帝女魃。
  • 從《中國妖怪故事》到《山海經世界》,我支持中國妖怪文學的發展
    在剛剛結束的搜狐文化2020年度評選中一舉榮獲「十大人氣好書」和「界面新聞年度薦書」的《中國妖怪故事》作者張雲在自序中提到,促使他整理出這本中國「妖怪大辭典」的,是一次偶然:好多年前,張雲去參觀一個動漫展,看到一群孩子穿著各式各樣的漂亮衣服,興高採烈,其中就有不少打扮成妖怪的。
  • 專訪|張雲《中國妖怪故事》:你真的了解妖怪嗎?
    上述的「變婆」「修月人」「橘中叟」的故事就來自於最新出版的《中國妖怪故事(全集)》,但是它們卻淵源已久——「變婆」的故事見於清代的《榕江縣誌》,「橘中叟」的故事則載於唐代牛僧孺《玄怪錄》、明代張岱《夜航船》。
  • 《中國妖怪故事》:走入1080種妖怪的世界
    小時候對這些故事充滿了好奇心,有時候去山上玩兒,甚至幻想著自己也能遇到人參精。因此也對這些精靈鬼怪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特別喜歡聽這些故事。人參精是妖怪的一種,提起妖怪,最先出現在你腦海裡的是什麼?是傳說中的四大兇獸?還是《聊齋志異》裡的鬼怪?是《青蛇》裡的白蛇與青蛇?還是《搜神記》裡的幹將莫邪。
  • 日本的動漫「妖怪」文化:「百鬼夜行」竟來源於中國的《山海經》
    《滑頭鬼之孫》是2011年在日本上映的一部動漫作品。故事大概講述了作為妖怪滑頭鬼的孫子奴良陸生,在人類和妖怪的世界中不斷徘徊,最後覺醒妖力,拯救同學的故事。這個故事裡,最吸引我的不是「英雄救美」的戲碼,或是動畫中精緻的人物。反而是眾多妖怪跟著大妖怪滑瓢在夜裡的巡遊,這個巡遊,在動畫裡叫「百鬼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