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兄,師傅被妖怪抓走了!"盤點日本動漫中的那些"妖怪文化"

2020-07-07 文藝城堡

&34;估計不少觀眾都對於《西遊記》故事中的這句臺詞印象深刻。不僅在中國許多玄幻小說中演繹出了不少妖怪形象,在許多日本動漫中也流行&34;,或者可以稱之為&34;。在《日本妖怪物語》中,各式各樣的妖怪被分門別類地記述了下來,形成了一套比較全面的妖怪文化體系。

"大師兄,師傅被妖怪抓走了!"盤點日本動漫中的那些"妖怪文化"

《百鬼夜行繪卷》(局部)

從《平成狸合戰》中的狸貓幻化而成的&34;,到《幽靈公主》中的野狼神、野豬神、自然之神麒麟獸,再到《千與千尋》中的河伯、琥珀川白龍以及無臉男,這些頗受好評的日本動畫都將流行的&34;吸納其中,繼而附加了一層玄幻志怪的色彩。


日本文化中的那些&34;

日本妖怪類型動畫的興盛,很大程度上是源於20世紀下半葉日本妖怪漫畫的覺醒。哥吉拉、魔斯拉、加美拉這些怪獸形象曾經在銀幕上火爆一時,許多日本漫畫家抓住了這一契機,瘋狂地投入到了具有同樣趣味的妖怪漫畫創作之中。《鬼太郎》的原作者水木茂,可謂是日本妖怪類型漫畫的開創者。

《河童三平》《妖怪事典》、《妖怪王國》《世界妖怪事典》等上百本妖怪類型的漫畫都出自水木茂之手,他筆下的妖怪形象普遍&34;,在狡黠怪誕的外表之下,有些妖怪會透露出一種調皮賣萌的神情,這種反差的效果惹人憐惜。伴隨著水木茂的聲名鵲起,一大批妖怪類型的漫畫作品湧現,在日本漫畫界掀起了一股跟風的浪潮。

"大師兄,師傅被妖怪抓走了!"盤點日本動漫中的那些"妖怪文化"

"大師兄,師傅被妖怪抓走了!"盤點日本動漫中的那些"妖怪文化"

《鬼太郎》動漫劇照


"大師兄,師傅被妖怪抓走了!"盤點日本動漫中的那些"妖怪文化"


"大師兄,師傅被妖怪抓走了!"盤點日本動漫中的那些"妖怪文化"

水木茂筆下的妖怪形象

由於妖怪類型的漫畫具有了廣泛的受眾市場,一些同名的日本動漫也如雨後春筍般接連出現。1968年,水木茂&34;動畫成功問世,自此改編自漫畫的那些銀幕妖怪,終於擺脫了靜態的束縛,擁有了動態的靈動。在後來的宮崎駿系列動畫中,許多充斥著妖怪和精靈角色的動畫進入了人們的的視野之中,藉助妖怪的世界來表達對於日本現實社會中諸多問題的不滿與控訴。

比如,在《哈爾的移動城堡》中呈現出了一場奇妙的的城堡之旅,詮釋了愛與和平的主題;在《千與千尋》中各式各樣的妖怪神靈出沒於湯屋之中,借用小女孩的視角窺探了世間的悲歡冷暖;在《幽靈公主》中人們沒有節制的貪慾,致使森林怨恨堆疊擠壓,演繹了一場人與自然的反思……在宮崎駿勾勒的動畫世界之中,&34;開著飛機、龍貓搭乘&34;,哈爾移動著&34;,即使妖怪的世界同樣充滿著天真與樂趣。

"大師兄,師傅被妖怪抓走了!"盤點日本動漫中的那些"妖怪文化"

《鬼燈的冷徹》


日復一日,&34;逐漸成為了動漫家表達自身對於社會以及世界看法的一種途徑,以玄幻莫測的妖怪世界為舞臺,演繹出了被現實人們忽略的真實的一面。

&34;,在日本漫畫家江口夏實的妖怪動漫《鬼燈的冷徹》中,眾多奇形怪狀的妖怪被安排生活在了日本的現代生活之中。這些妖怪可以用手機彼此聯繫,乘坐計程車、火車到處謀生工作,終日忙忙碌碌,不能停歇,儼然是一副現實中被生活所迫的景象,充滿了一種&34;的諷刺性。

目前,在日本文化視野中共出現過有六七百種妖怪的形象,形形色色的妖怪也具有著不同的特點。有的輕盈如鴻毛,有的龐大如巨山;有的敏捷如疾兔,有的遲緩如龜速;有的乖巧大眼睛,有的兇煞暴脾氣……

其中不乏有一些&34;的妖怪形象,最為典型的代表其實就是《千與千尋》中的&34;了。他身上所呈現出來的單純與險惡都是受外人影響的,最終在千尋的幫助下獲得了真正的靈魂,他的內心逐漸被世間感情的溫暖多填補,不再像從前那般空虛與寂寞。

"大師兄,師傅被妖怪抓走了!"盤點日本動漫中的那些"妖怪文化"

《千與千尋》

在許多日本動漫中,妖怪、神明與人的心靈是可以共通的、甚至是建立直接聯繫的。比如,在《夏目友人帳》中主人公夏目貴志,這位清秀少年生來便擁有強大靈力,可以預見妖怪和神明的存在。劇中所謂的&34;,其實就是夏目貴志從外祖母死後遺物中獲得的寫有妖怪名字的&34;,利用這種&34;可以讓妖怪做任何事情,有種類似於火影忍者中通過契約召喚通靈獸的感覺。

"大師兄,師傅被妖怪抓走了!"盤點日本動漫中的那些"妖怪文化"


"大師兄,師傅被妖怪抓走了!"盤點日本動漫中的那些"妖怪文化"

《夏目友人帳》


日本&34;的歷史發展


在&34;觀念的催生之下,各種孕育於自然的妖怪形象誕生在日本人們的想像之中,大部分妖怪的的起源也是來自於他們對於自然的敬畏之心。河童、雪女、橋姬、骨女、紅葉狩、茨木童子等,都是日本&34;中特別有名的幾種形象,歷史上也同樣流傳有關於他們的傳奇故事。

在日本的平安時代,人們都相信妖怪們在夜晚過著如同人類一樣的生活。每當夜幕降臨之後,妖怪們都會帶上猙獰恐怖的面具,在夜晚空曠的街道上遊蕩,這就是經常被提及的&34;。後來,室町時代的土佐光信還專門畫了一幅的《百鬼夜行繪卷》,只不過畫中的&34;比較特殊,它們都是被長期棄之不理的生活器具,被靈魂附著而具有生命表徵的額&34;。

為了能夠安撫民心,維護社會穩定,日本官府特意設置了&34;這一職位,有點類似於中國古代的國師。究竟什麼是&34;?

這種&34;掌握陰陽學說,能夠拿聽懂鳥語,召喚式神,最初源於唐代畫符念咒驅鬼的道士。據說,日本在白村江之戰戰敗之後,開始大規模向中國派遣唐使學習中原文化,或許,&34;就是那個時候傳入日本的,後來由於各類&34;在日本民間的泛濫,催生出了這一神秘的職位。

"大師兄,師傅被妖怪抓走了!"盤點日本動漫中的那些"妖怪文化"

"大師兄,師傅被妖怪抓走了!"盤點日本動漫中的那些"妖怪文化"

漫畫中的陰陽師

說到底,日本的&34;其實也是受到中國影響的。在日本一次又一次地派遣唐使交往過程中,《山海經》傳入了日本,江戶時代木刻本的《山海經》便已問世,甚至出現了《和制<山海經>》《怪奇鳥獸圖卷》這樣的仿製變異版本。

在日本明治維新以後,那些略帶有上封建愚昧的&34;,在西方思想文化的包裹之下,搖身一變成為了專門學者研究的&34;。&34;也越來越成為了漫畫、小說、動畫以及遊戲等文娛產業中的流行元素,因為豐富多變的妖怪故事可以滿足觀者的好奇心理,牢牢地抓住這一點,就相當於抓住了一大半的市場,何樂而不為呢?《陰陽師》手遊的成功,恰恰說明了這一點。


中日之間的動漫文化&34;

在現代生活中,眾多本妖怪文化愛好者舉辦各種類型的Cosplay活動,他們將日本的動漫形象從虛擬世界移至現實世界,&34;逐漸在城市中萌生。日本作為中國一衣帶水的鄰邦,這種文化的滲透自然是顯而易見的,如今一大批為&34;嗨歌的青少年聚集在B站,儼然已經成為了一種固定的文化現象。

不得不說,近些年來,日本動畫中的那些妖怪文化逐漸滲透到了中國動畫行業之中,尤其是表現在由漫畫改編而成的同名動漫之中,比如《百妖譜》《大理寺日誌》等。&34;,《百妖譜》主要講述了靈醫桃夭與柳公子、小和尚磨牙一起雲遊四方,為妖與人醫治疑難雜症、排憂解難的治癒故事,帶有很強的日漫烙印。

"大師兄,師傅被妖怪抓走了!"盤點日本動漫中的那些"妖怪文化"


"大師兄,師傅被妖怪抓走了!"盤點日本動漫中的那些"妖怪文化"

《百妖譜》

再比如,最近熱播的《大理寺日誌》雖然畫面製作是十分純真的中國風樣式,故事背景也是厚重的唐代歷史,但是劇中&34;李餅的角色設計,無疑也是受到了日本漫畫&34;風格的影響,既有逗比耍寶的一面,又有嚴酷冷峻的一面

將妖怪文化和推理破案之類的題材相聯繫,成為了現今動漫行業的一個新趨勢。改編自日本推理小說&34;系列第一部《姑獲鳥之夏》的同名電影,就是採用的這種靈感設計思路,自此開創了結合推理和妖怪文化的新紀元。或許,國產漫畫《大理寺日誌》也是看準了這一風向,將&34;的性格特徵化用到大理寺少卿&34;李餅身上,延續了這種&34;的呈現方式。

"大師兄,師傅被妖怪抓走了!"盤點日本動漫中的那些"妖怪文化"

"大師兄,師傅被妖怪抓走了!"盤點日本動漫中的那些"妖怪文化"

《大理寺日誌》同名漫畫

雖然《大理寺日誌》在開播以來,便一直標榜&34;元素表達,比起之前的不思凡系列《白鳥谷》、中國唱詩班系列《元日》《相思》等,也絲毫不遜色。但是,在人物角色設定層面依舊帶有不少日本動漫的烙印,無論是少卿&34;,還是主簿崔倍都是如此。

或許,這也正是導演的苦心思慮,畢竟一時之間壓根不可能完全剝離日漫文化在青少年群體中的固化印象,這也正是中日之間進行動漫文化&34;的一種結果。

相關焦點

  • 大師兄,不好了,師傅被妖怪抓走了
    再一集一集地看,記憶中那些模糊的點也變得清晰,還有些「錯覺」,也得到了糾正。一直以為,《西遊記》至少百多集,畢竟九九八十一難,而且以前看的時候,感覺劇情好豐富,好精彩,總是看不夠。沒想到,《西遊記》才25集,還沒有隔壁《三國演義》多,而且這25集,拍得都十分不易。
  • 「大師兄,師傅被妖怪綁架走了」,「西遊記」普法童話上線,一群「準...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揚子晚報網5月21日訊(通訊員 李斯明 記者 陳詠) 「大師兄,師傅被妖怪抓走了」「大師兄,二師兄也被妖怪抓走啦」「大師兄,救命啊,我……」危急時刻,悟空通過三師弟沙僧的三條語音消息,迅速聯手警察實施營救,最終妖怪以綁架罪歸罪。
  • 淺談日本動漫中的「妖怪」文化——「妖怪」的起源(一)
    淺談日本動漫中的「妖怪」文化——「妖怪」的起源(一) 動漫 178動漫原創 ▪
  • 「妖怪,哪裡走?!」讓俺扒一扒你祖宗十八代即中國古代妖怪文化
    說起「妖怪」一詞,大家並不陌生,從小伴隨我們長大的《西遊記》裡沙僧經典句子「大師兄,師父讓妖怪抓走了」、「大師兄,師父又被妖怪抓走了」、「大師兄,師父再被妖怪抓走了」經常縈繞在我們耳邊。伴隨著時代的發展,國際間文化交流越來越頻繁,很多人通過影視作品了解到妖怪文化,特別是日本的百鬼夜行和妖怪文化,韓國的九尾妖狐文化,在影視藝術文化作品中大放異彩。日本不僅對妖怪文化進行系統的整理和概括,甚至還衍生出商品,形成一個妖怪文化產業鏈。
  • 淺談日本動漫中的「妖怪」文化——「妖怪博士」水木茂(一)
    淺談日本動漫中的「妖怪」文化——「妖怪博士」水木茂(一) 動漫 178動漫原創 ▪ 2020-07-03 14:08:45
  • 淺談日本動漫中的「妖怪」文化——「妖怪博士」水木茂(二)
    淺談日本動漫中的「妖怪」文化——「妖怪博士」水木茂(二) 動漫 178動漫原創 ▪
  • 動漫裡的11區,盤點那些體現神明和妖怪文化的動漫
    11區人民由於出生在島國,他們的傳統文化相對顯得非常具有特色,很多傳統都被保留了了下來,甚至有一些在現代社會顯得非常迷信的習俗也是如此。這樣一點在動漫中也是得到了很多的表現,妖怪與驅魔師之類的話題也是經常被選作動漫素材的。今天就帶大家聊一下動漫裡的諸多妖怪文化吧。
  • 日本中那些來自中國的妖怪
    日本中那些來自中國的妖怪日本因為相傳在境內生活著600多種妖怪而被稱為「妖怪列島」。事實上,由於受中國文化影響深遠,有很大一部分是來自中國。讓我們一起來盤點一下那些原產於中國的日本妖怪吧。鬼幽靈形象化日本的鬼是一種由明確形象的妖怪,它和中國「鬼」的概念是截然不同的,在我國,鬼是一個泛指概念,他們其實更接近靈魂或幽靈一類,並沒有具體形象。而在日本江戶時代卻有大量關於幽靈的畫作,在日本的幽靈畫中,大部份幽靈都是半透明沒有腳。
  • 日本的妖怪文化與動畫
    妖怪文化對日本動漫文化有著巨大的影響,在許多動漫作品中都可以看到妖怪文化所打下的烙印。換句話說,所謂「影響巨大」,並不是有一小撥人對妖怪文化做專門研究,而是妖怪早已成為了動漫產業中人盡皆知的題材,類似是一個巨大開放的資源庫,誰都可以拿來用,而且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 網友:這得看誰師傅先給妖怪抓走!
    網友:這得看誰師傅先給妖怪抓走! 相信大家都看過《火影忍者 》這部動漫,這部動漫雖然已經完結了,但是大家對劇中的尾獸和通靈獸很好奇,因為他們被封印在主人的體內,每當主人有危險的時候,它們就會挺身而出,那麼在劇中同樣是猴,猿魔和四尾誰更強呢?六道仙人:這得看誰師傅先給妖怪抓走!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吧!
  • 全民GB的時代 盤點《口袋妖怪》中那些難忘的故事
    《口袋妖怪》(又名寵物小精靈)是日本Game Freak和Creatures株式會社開發、由任天堂發行的一系列遊戲,其獨特的怪物收集、對戰、交換玩法,以及首創的遊戲雙版本銷售騙錢法,都可以說是遊戲界劃時代的的發明。
  • 日本的動漫「妖怪」文化:「百鬼夜行」竟來源於中國的《山海經》
    《滑頭鬼之孫》是2011年在日本上映的一部動漫作品。故事大概講述了作為妖怪滑頭鬼的孫子奴良陸生,在人類和妖怪的世界中不斷徘徊,最後覺醒妖力,拯救同學的故事。這個故事裡,最吸引我的不是「英雄救美」的戲碼,或是動畫中精緻的人物。反而是眾多妖怪跟著大妖怪滑瓢在夜裡的巡遊,這個巡遊,在動畫裡叫「百鬼夜行」。
  • 日本奇特的妖怪文化
    日本的妖怪緣何那麼多仔細留心一下,日本的漫畫、電影、電視劇等各種流行文化裡都吸納了很多妖怪的元素,為什麼日本人對於妖怪如此熱衷?日本國土狹小,人們都生活在有限的空間內,閃轉騰挪的餘地很小,有孤島封閉的感覺。這就有類似於心理學所說的幽閉空間恐懼症情緒的發酵。這種恐懼使得人們進一步加強了對周圍環境不安的想像,形成了獨特的妖怪文化。近水則多妖,近山則多怪。日本的很多妖怪傳說都與水有關。
  • 日本妖怪文化
    大家都知道日本這個國家善於模仿、學習,然後經常把事情做到極致。說到日本的妖怪文化不得不提到兩本書,《怪奇鳥獸圖鑑》和《百鬼夜行圖》。在日本奈良時代,我國的唐朝《山海經》傳入日本後,書中的奇幻怪物就在日本紮下根來。尤其《怪奇鳥獸圖鑑》的繪本內容大多數都出自《山海經》。
  • 當物哀精神與日本妖怪動漫文化碰撞,二者會產生怎樣的火花?
    前 言很多人談起日本妖怪動漫,往往能口若懸河,對動漫中的人物也是如數家珍。比如宮崎駿宮崎駿動漫作品《幽靈公主》中的樹精形象、《龍貓》裡的TOTORO形象,再比如日本漫畫家筆下的《滑頭鬼之孫》裡的諸多主人公等等。
  • 盤點那些好看但冷門的妖怪題材動漫,帶你一起探尋鬼神的魅力
    在動漫的世界裡,有著各種各樣的故事,熱血、青春、超能、魔法、校園……而妖怪也是動漫題材的一部分,我想很多小夥伴們應該都看過《滑頭鬼之孫》、《犬夜叉》、《夏目友人帳》等等經典作品,但也有很多關於妖怪的動漫不太為人所知,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盤點下那些比較冷門的妖怪題材動漫作品。
  • 《千與千尋》:什麼是妖怪文化,為何在日本如此盛行?
    妖怪文化是日本文化中很小的一個分支,但我認為妖怪文化總體來說和日本的地理大環境以及傳統文化割裂不開,並且妖怪本質上是人創造出來的,它們的另一面隱喻面其實也是從人們的固有傳統中演化而來。由此可見日本人對泡澡的鐘愛程度,泡澡對於這個民族來說,是一件極其重要的大事,無論人類還是動物,甚至連他們所幻想出的幾百萬神妖也被感染得愛上了泡澡這一行為。在日本動漫中,無論少年熱血動漫,還是少女青春戀愛動漫,亦或是妖怪動漫,其中必不可少的故事情節就是泡澡、泡溫泉。
  • 日本妖怪三部曲:妖怪造型簡直了
    日本自詡為中國的門生,日本文化深受中國文化影響,妖怪文化也同樣不例外。據稱日本有600多種妖怪,其中50%來自中國。日本的妖怪文化盛行,在古代有陰陽師這樣的重要職業,在江戶時代有專業的妖怪畫師鳥山石燕,他創作的《百鬼夜行》把妖怪具體化形象化。
  • 日本妖怪70%源自中國,為什麼中國妖怪卻沒有日本妖怪出名?
    通過這本書,我們至少可以從三個方面去回答為什麼中國妖怪沒有日本妖怪出名?一、對妖怪文化的長期輕視《中國妖怪故事》中,每個妖怪故事都有典籍出處。除了《山海經》、《搜神記》、《聊齋志異》等,其他絕大多數典籍我幾乎都是第一次聽說,比如《異苑》、《玄怪錄》等等。
  • 《中國妖怪故事》:姑獲鳥來自日本?中國妖怪文化真不如日本嗎?
    2016年,網易上線了手遊《陰陽師》,立即便在我國引起了熱烈的反響,同時,《陰陽師》背後的各種日本妖怪文化也在玩家中流行起來,隨即日本的「妖怪文化熱潮」藉助遊戲橫掃日本甚至世界。其實,日本的妖怪文化早就已通過《夏目友人帳》、《犬夜叉》、《千與千尋》等動漫傳播到全世界,就是很多中國小朋友都能輕鬆地說出一些典型的日式妖怪名字。比如,夜半偷人小孩的姑獲鳥、方相氏、倩兮女等,然而,這些其實都是源自中國的妖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