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古詩今賞

2021-01-08 阿魏路路通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東人。793年進士,官監察御史,後因王叔文改革失敗被貶為永州司馬,遷柳州刺史,逝於柳州,年僅47歲。柳宗元是唐代傑出的思想家和著名的文學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本詩就是作者被貶永州後寫的一首山水詩。千山鳥飛絕,千山,泛指視野裡的所有山,絕,消失,沒有,所有的山,鳥兒全部消失了。萬徑人蹤滅,萬徑,所有的小路,滅,沒有的意思,所有的路,看不到人影腳印,孤舟蓑笠翁,一片孤獨的小船上有個老頭披著蓑衣戴笠,蓑笠,古代用於防雨雪的衣服和帽子,獨釣寒江雪,一個人在江中冒著大雪頂著寒風釣魚。

從字面上看,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人煙絕跡鳥不飛的地方,簡直是沒有任何生機的荒涼世界,為什麼會這樣呢?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有個孤老頭穿戴蓑笠坐在小船上釣魚,最後一個字,雪,交代了為何鳥飛絕,人蹤滅,因為所有的山,所有的路都被白雪覆蓋了,只有江水承載著一葉孤舟。這樣的環境,是人們圍坐火爐旁喝茶飲酒的時刻,而這個老頭卻一個人有這樣的心情和雅致釣魚。這樣顯得與常人不同,格格不入。

作者的理想世界就是這樣的:白雪皚皚,一望無際,所有的山,小路,樹木,我乘坐的小舟以及我的蓑笠都披上了潔白無瑕的雪,置身於這樣一塵不染的世界 ,不與塵世有任何瓜葛,我寧願冒寒風孤獨不與俗人同流合汙。作者被貶後,身心遭到巨大的摧殘,仕途的挫折,自己理想的破滅,使得作者有幾分悲觀和絕望,寫這首詩,抒發自己抑鬱的心情。漁翁的孤寂表達了詩人的清高和孤傲以及對現實的不屈不撓精神。(文中圖片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茫茫雪野,如詩如畫的迷人世界
    今天實在是忍無可忍,心癢難耐,遂翻箱倒櫃找出《唐詩300首》、《千家詩》等古人詩集,去追尋古代詩人大家,在古詩中和他們一起踏雪、賞雪、論雪,聊以去冬日虛火,滌蕩浮躁心靈世界。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這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所作《江雪》一詩中,描寫雪景的千古名句。
  • 唐詩閒讀:「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或者是《捕蛇者說》裡的捕蛇人,或是《小石潭記》的偶遊者,或是《黔之驢》寓言裡的驢,或是「柳州柳刺史,種柳柳江邊」那個種柳人,但我想到的一定是《江雪》,是那首孤獨到極致小詩裡的漁翁:(詩意圖)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這是首藏頭詩
    柳宗元的這首《江雪》,是唐人五言四句中,少有的佳品,清朝學人蘅塘退士在編寫《唐詩三百首》是,給《江雪》的評語極高,稱它是「二十字可作二十層,卻自一片,故奇」柳宗元被貶永州,對柳宗元的打擊極大,他在永州生活了十年,這十年期間,柳宗元寄情山水,是他詩歌創作的黃金期,根據統計,柳宗元在永州一共創作了317篇詩歌,而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江雪》
  • 小學生讀完「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問個問題,考倒了語文老師
    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館裡藏了一幅中國名畫:《寒江獨釣圖》,這畫出自我國南宋畫家馬遠之手,原來藏於圓明園中,後輾轉到了日本人手中。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曾經有位小學生在讀完「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後,問了老師一個問題,考倒了語文老師。學生問的是:「這樣的無人之境,老人為何要在江上釣魚?」
  •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這傢伙要是生在抗日年代絕對是英雄。2.女生的房間這麼亂正常嗎?我覺得這都是好的了。3.小妹在朋友圈發了張自拍,朋友看了之後表示,暴露了。4.嗷!!!要不是主人拉著我,早咬你了!!!5.歐巴馬,你們事先排練的吧。
  •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永州零陵成就了柳宗元的《江雪》
    永州市零陵周家大院零陵有豐富的旅遊資源,周家大院是「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是湘南清代民居建築的代表;柳子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柳宗元文化旅遊區的核心組成部分;東山景區是新進4A級景區,懷素公園、文廟、武廟、高山寺、碧雲池等景點可大飽眼福;萍島是瀟湘八景之一—— 「瀟湘夜雨」,也是永州名勝 「萍洲春漲」所在地,萍洲書院是一絕;
  • 柳宗元《江雪》既然已經人蹤滅 為何又出來蓑笠翁呢?
    問題:有人問:柳宗元《江雪》裡,既然已經「人蹤滅」了,怎麼又冒出個「孤舟蓑笠翁」呢?前言柳宗元《江雪》一詩是唐人五言絕句中的精品,宋人範唏文《對床夜語》甚至說:唐人五言四句,除柳子厚《釣雪》一詩之外,極少佳者。這首《江雪》四句都是寫景,但是景中含情: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柳宗元有多孤獨,才寫下藏頭詩《江雪》
    巴爾扎克說:「在各種孤獨中間,人最怕精神上的孤獨。」 父親與妻子的離世,使得柳宗元初嘗孤獨的滋味。 唐順宗即位後,開始重用王叔文、柳宗元等人。這樣一批胸有大志的青年,展開了轟轟烈烈的變革,史稱永貞革新。 在此期間,他們整頓稅收、打壓反震、懲處貪官汙吏,取得了不小的成效。廟堂之上,柳宗元真真切切地將自己滿腹才學付諸於實踐。少年一展宏圖心願,即將實現。
  • 眼前雖有萬徑千山,內心卻孤獨一人
    在政治上的失利,柳宗元就把人生的價值和理想志趣,通過詩歌來加以展現,《江雪》便是其中一首代表作: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人到中年的真實寫照,被柳宗元在《江雪》進行了詮釋:眼前雖有萬徑千山,內心卻孤獨一人。山山是雪,路路皆白,飛鳥絕跡,人蹤湮沒。唯一與詩人形影相弔的,是那寒江上的孤舟。此時的柳宗元,遠離了廟堂的爭鬥,遠離了世事的嘈雜,卻追尋到真正的自我,完成了內心的蛻變。
  •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炎炎三夏天,茹苦二人行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這是唐代大詩人柳宗元的一首五言詩,名《江雪》。寄治遂城(今徐水縣遂城),遙隸蔚州。貞觀五年(公元631年)徙今治,屬河北道。元先後屬大同路、弘州、上都路、蔚州。明洪武初復名廣昌縣,屬大同府蔚州。清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改屬直隸省易州。1914年改名淶源縣,屬直隸省保定道。  淶源縣位於太行山、燕山、恆山三山交匯處,是拒馬河、淶水河、易水河三源發祥地。
  • 柳宗元雕像背後的「萬徑人蹤滅」
    原標題:柳宗元雕像背後的「萬徑人蹤滅」     據新華網報導,位於廣西柳州斥資7000萬元的柳宗元雕像未建成即被拆遷,該項目於2012年動工後,2013年年中停工,從2014年八月開始被陸續拆遷。
  • 11首考試常考的描寫「雪」的古詩,你都知道哪幾個?快來看,考試別丟...
    11首考試常考的描寫「雪」的古詩,你都知道哪幾個?快來看,考試別丟分! 箭空在,人今戰死不復回。 不忍見此物,焚之已成灰。 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
  • 古詩之最:世界上最孤獨的人——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柳宗元寫出了這個世界上最孤獨的人——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這是一幅絕美的雪景,也是柳宗元最孤獨的詩。下面,咱們來一起讀一讀:《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王陽明心學讀《江雪》解磨難
    王陽明認為,人必須在事上磨鍊下功夫才會有收益。如果只喜歡寧靜安逸的境界,而沒有經過各種複雜環境的磨鍊,遇事就會忙亂,終究不會有長進。在人生的旅途中,幾乎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擁有過人的能力,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 古詩寫雪十首驚豔之作:相同的是雪,不同的是情景與意趣
    古詩寫雪十首驚豔之作:相同的是雪,不同的是情景與意趣 雪,歷來為詩人所愛,也為普通大眾所愛。不為其他,只為雪花如花,翩翩起舞,美豔動人。尤其雪後大地,銀裝素裹,裝扮出另一番天地,讓人驚嘆。以下所選的十首寫雪經典古詩,能夠千古傳誦,原因不在其他,就在於體現了以上兩點要素。 (1)沁園春·雪 毛澤東 北國風光,千裡冰封,萬裡雪飄。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 給孩子啟蒙的10首古詩,家長經常念給孩子聽,對孩子有好處!
    認為學習古詩對於小孩子來講過於太早,第一反應就是古詩詞生澀難懂,對小孩子來說學習有困難。古詩詞有簡單的也有複雜繞口的,在我們大人的意識中,記憶的大多是長大後學習的古詩詞或者文言文類的,而兒童時期學習的古詩,多半都差不多不記得了。其實,古詩詞平仄押韻,韻律感非常強,簡單的古詩詞對於小孩們來說,教起來也是朗朗上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