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浪漫主義的代言人

2020-12-17 騰訊網

布一共讀·3月上

歌德曾經說過「不能汲取三千年歷史經驗的人沒有未來可言。」

回顧過往,我們在對歷史的觀照中發現自我。

布一共讀,每半個月為你介紹一本書、一個人物和那些不該被遺忘的故事……

我們熟悉的屈原,姓屈嗎?

事實上屈是他的「氏」,其實他跟楚國王帝一樣,姓「羋」。今天看來,我們應該稱呼他羋原。而在先秦時期,男子稱氏不稱姓,所以他叫屈原。那時候的「姓」和「氏」是分開的。同族用一個姓,但社會地位不同,才有不同的「氏」。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司馬遷在《史記》裡說的這三戶,指的是楚國的三個大氏,也是楚國的政權掌控者,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姓——羋(mǐ)。對,就是我們熟悉的《羋月傳》的羋。跟王帝同姓的屈原,天生就是貴族中人。

在屈原生活的年代,跟今天千萬考生奔赴考場不同,當官就靠拼爹。屈原出身好,又有才華,年紀輕輕就當上了楚國的左徒。左徒這個官職,算得上是王帝的左膀右臂,跟今天的副總理差不多。

你可能不知道,屈原值得炫耀的可不僅是官職,主要還在於顏值。他少年時代便英俊不凡,看看《離騷》、《九章》等作品中都是怎麼說的:

「高餘冠之岌岌兮,長餘佩之陸離。」

「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

面如冠玉,目若朗星,美男子一枚,衣品也絕對比別人好,引領楚國時尚潮流。

屈原的帥氣和自戀,近乎狂妄:

「眾女嫉餘之娥媚兮,謠諑謂餘以善淫。」

是說女孩們愛慕我的容顏,又得不到我的寵幸,才會因愛生恨,說我風流不檢點。言外之意是:帥是我的錯嗎?

明明可以靠臉吃飯,卻偏偏要靠才華。這話用在屈原身上,最合適不過。才二十出頭,他就開始著手改編了楚國民間祭祀樂歌,編錄為《九歌》。青年屈原,背負著這個年紀不該有的名聲和壓力。

電視劇《思美人》中易烊千璽飾演的少年屈原

屈原被楚懷王徵召從政時剛剛二十歲,正是意氣風華,年輕有為的時候,很快就任懷王左徒承擔內政外交工作,成為楚國政壇上的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史載屈原「博聞強志,明於治亂,嫻於辭令。

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王甚任之。」 屈原是一位堅定的改革派,主張變法,革新政治,推行法制。他在《離騷》中對懷王說:

「不撫壯而棄穢兮,

何不改乎此度?

乘騏驥以馳騁兮,

來吾導夫先路。」

在另一首《惜往日》中屈原敘述了他實行改革的具體實踐:

「惜往日之曾信兮,受命詔以昭時。奉先功以照下兮,明法度之嫌疑。國富強而立法兮,屬貞臣而日娭。」

他說,他的改革一是受楚懷王之命;二是「奉先功」,繼承前輩革新家的遺業;三是「明法之嫌疑」,以建立新的法制為中心內容;四是以國家富強為目的自上而下的變法運動。

屈原為實現振興楚國的大業,對內積極輔佐懷王變法圖強,對外堅決主張聯齊抗秦,使楚國一度出現了國富兵強的局面。正在屈原為實現政治理想籌劃改革政令時,因上官大夫之讒而見疏,被罷黜左徒之職。第二年,發生了楚國歷史轉折點的張儀「詐楚」事件。由於國內貴族的忌恨和誹謗,屈原徹底失去懷王的信任,忠誠的進諫再不能入懷王之耳,改革措施推進受阻。屈原先後三次被流放,長達十八年。雖遭讒被疏,但他始終以國家的興亡、人民的疾苦為念,希望楚王幡然悔悟,奮發圖強,再造楚國的強盛。

楚國由盛轉衰,病入膏肓,強國理想最終破碎 在戰國七雄中,楚國雄踞南方,佔盡長江流域的沃土,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和強勁的爭霸實力。屈原出生和成長的那個年代,正是楚宣王、威王統治時期,楚國君臣團結、政治穩定、國力強盛,為中原各國所畏懼。蘇秦曾對楚威王說:「楚,天下之強國也,王,天下之賢王也。地方五千餘裡,帶甲百萬,車千乘,騎萬匹,粟支十年。此霸王之資也。」楚國的綜合實力,遠勝於地處西陲的秦國,如果能夠效法秦國進行徹底的變革,天下鹿死誰手恐怕尚未可知。

屈原出生在這樣一個強大且穩定的國家裡,在戰火紛爭的戰國時代能夠安享國內的和平與富足。屈氏為王族同姓,屈氏一族歷來在楚國擔當要職,高貴的出身使屈原能夠接受良好的教育,掌握楚國所創造出的燦爛的文化,使屈原對這個國家樹立了高度的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他相信,即使存在一些問題,將來在他的輔佐之下,楚國必定能夠革除弊政,富國強兵,進而稱雄天下。

事實上他也是這麼做的。從政後的屈原得到了懷王的高度信任,開始逐步推進他的改革措施和外交政策。然而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的,很快屈原遭到了舊式貴族的忌恨,躊躇滿志的屈原被剝奪了實際權力。自張儀「詐楚」事件後,懷王聽信讒言,對屈原愈加厭棄,屈原失去了參政議政的資格,並導致了第一次被放逐。

懷王被秦國扣留後,欲興兵奪回楚王的楚國軍隊又被秦軍擊敗。楚國國勢迅速衰弱,已淪為砧板上的魚肉任人宰割。楚頃襄王時代,秦將白起攻入楚國郢都,焚毀楚國宗廟,燒先王陵墓,楚國蒙受奇恥大辱。頃襄王和那些執政的貴族們一起,狼狽不堪地逃難,遷都於陳城。楚國不但徹底喪失了重新振興的機會,也失去了作為一個大國的尊嚴。在六國中,被秦國羞辱最甚的,莫過於楚國。也是在這一年,萬念俱灰的屈原投汨羅江自盡。

但屈原的故事,並沒有到此結束……

他死後百年,即公元前176年的一天,湖南汨羅江邊。一個24歲的年輕人面對滔滔江水,突然想起了屈原。「寶寶和屈原好像,都是忠心耿耿,都是報國無門,都受權貴排擠,寶寶委屈!」想到此,年輕人寫下了一篇《吊屈原賦》

這個人就是賈誼,中學課本上《過秦論》的作者,荀子的再傳弟子。是不是很厲害?

更厲害的還在後頭。

賈誼的這篇《吊屈原賦》,首開一家之言,從那以後,漢代的一批文人騷客紛紛端起筆墨,寫下了眾多「吹捧」屈原的美文。論屈原的眾多粉絲中,賈誼絕對是元老級鐵粉。

又過了70年,又一個粉絲讀了無數遍《離騷》《天問》《招魂》以及《吊屈原賦》。

他經常到長沙調研採訪,每每來到汨羅江邊,想到屈原和賈誼就暗自垂淚……後來他在撰寫《史記》時特地留了一個位置,把屈原和賈誼放在一起,寫了一篇《屈原賈生列傳》,成為後世研究屈原最重要的史料。

這位粉絲是誰,恐怕不用我說了吧。

經過賈誼和司馬遷等大V的聯袂推薦,屈原算是火了。當時,江湖上颳起了一陣學習、模仿屈原的復古風。這時候又一個大V加入了屈原粉的行列,他叫劉向。

他將屈原的作品,連同那些模仿屈原的作者,如淮南小山、東方朔等人的作品一共16篇,彙編成集,定名為《楚辭》。《楚辭》一出,「騷體」得到廣泛普及和傳播。只是屈原作為鼻祖,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獨領「風騷」數百年。

時間來到空氣中都充滿詩意的唐朝,屈原老師被捧上神壇。有人曾統計說,唐朝有近50位詩人,留下過70多首歌頌屈原的作品。

劉禹錫一生被貶無數,巧的是經常被貶到屈原流放過的地方。所以每到這些地方,他繼承了屈原「騷怨」的傳統,但這樣的遭遇倒也成就了他的創作。

屈原不是寫過一首《天問》嘛,全詩374句,問了172個很玄乎的問題,歷朝歷代沒人答得上來。柳宗元為了向偶像致敬,專門寫了一篇《天對》,對這172個問題一一作答。這波操作,絕對是追星中最溜的。

說到唐詩,怎能少了李白。

李白和屈原,文體和文風雖然有所不同,但精神內核是一樣的,那就是浪漫主義。李白大概也是屈原最忠實的粉絲,經常在文章裡各種提及屈原。他被唐玄宗流放後,徹底放飛自我,三次來到楚國故地,探尋屈原的足跡,也寫下了著名的那句:

「屈平詞賦懸日月,楚王臺榭空山丘。"(《江上吟》)

不僅如此,他還將屈原的「騷體」發揚光大。

李白的好基友杜甫自然也少不了,他尤其喜歡屈原《九歌》中的《山鬼》,寫下: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這一句,靈感多半來源於屈原在《山鬼》中的

「風颯颯兮木蕭蕭」

王維的模仿則更簡單粗暴,他曾寫過一句: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追本溯源,我們在《楚辭》裡找到了這句:

「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

若是放在今天,王維的操作難免有洗稿的嫌疑。

到了宋代,蘇軾把對屈原的膜拜推向高潮。蘇軾被貶時,經過屈原生活過的舊地,同情屈原,也感慨自己的命運,蘇軾含淚寫下《屈原廟賦》。他曾在文章裡說過:

吾文終其身企慕而不能及萬一者,唯屈子一人爾。

我蘇軾就算寫一輩子文章,也不及屈原老師的萬分之一啊。

屈原去世2300年後的今天,關於他的討論從未停止。

《楚辭》這套書裡有屈原逐理想過程中的精神寫照,也是如你我一般的平凡人一生掙扎奮鬥的縮影。

屈原無法實現的抱負和對自己的要求,他都在《楚辭》的世界裡描繪出來了——

他高貴,追求光明與真理。他被小人誣告遭放逐,但始終不與同流合汙。「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他愛美,從外表到內心,從一而終。「扈江離與闢芷兮,紉秋蘭以為佩。」

他浪漫,幻想自己在龍鳳車上天遠騁,與群神共遊。「朝發軔於蒼梧兮,夕餘至乎縣圃。」

作為理想的殉道者,屈原一生數遭流放,卻始終直言勸諫。

可以說,他是高潔的精神貴族,也被稱作許多中國文人的精神偶像。

魯迅先生讀《楚辭》說:「逸響偉辭,卓絕一世。」

聞一多則評論:「痛飲酒,熟讀《離騷》,方得為真名士。」

蘇東坡、陶淵明、李白、司馬遷、曹雪芹都為他傾倒。

想窺到中國文人精神中的澄明之地,你不能不讀《楚辭》。

而那些你在現實中無法實現的、無處寄託的理想,去到《楚辭》裡感受。

布一

我們是一個集藝術、生活、文化於一體的獨立書店,為讀者營造一片安靜且溫暖的精神家園。本著獨立精神、自由思想的理念,將回憶、存儲、書籍、咖啡、原創融為一體,讓收藏記憶與體味自然成為生活的另一個維度,為城市人提供一個可以靜思、創作、談話的藝文空間。

相關焦點

  • 3步簡筆畫屈原:比孔子晚100多年的屈原,這些事兒與我們相關!
    提到端午節,少不了提到這位古人——屈原。屈原,生活在孔子一百多年後的時期。在精神文化上,屈原和孔子對於當今世人同樣都有很高的地位。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
  • 端午節讀讀李白寫屈原的詩:屈平辭賦懸日月
    屈原的辭賦,像日月一樣的絢爛而悲愴楚國曾經的繁華建築,如今只剩下了一座座荒丘。初衣解詩:作為唐朝浪漫主義的詩人,李白對屈原不但是不陌生,而且他的創作靈感,有很大一部分是來自於屈原的辭賦,上天入地,氣勢磅礴。這個唐朝的浪漫主義詩人,和楚國的浪漫主義詩人隔了1000多年。但他們的靈魂通過江水傳遞。屈原的愛國浪漫磅礴綺麗到了李白身上轉化成更為豪邁俊爽。
  • 歷史上的異端,思想升華的先驅,屈原的愛國精神需要傳承
    屈原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楚辭」的創立者和代表作家,開闢了「香草美人」的傳統,被譽為「楚辭之祖」,楚國有名的辭賦家宋玉、唐勒、景差都受到屈原的影響。屈原作品的出現,標誌著中國詩歌進入了一個由大雅歌唱到浪漫獨創的新時代,其主要作品有《離騷》《九歌》《九章》《天問》等。
  • 屈原:眾人皆我醉獨醒,舉世皆濁我獨清
    而另外一個紀念的人就是屈原。如果對黃帝的敬仰是人們對古老神話傳說的接續傳承,那麼對屈原的紀念則是對真人品格的肯定。華夏5000年,有很多歷史人物,他們名垂青史,聲振寰宇。為什麼沒有作為傳統節日來紀念,而只有屈原可以?屈原,戰國時期楚國人,政治家,名平,字原。
  • 楚天舒:毛澤東與屈原,穿越時空的思想共鳴
    屈原以死明志,表明他為了反抗黑暗、追求理想而矢志不渝。儘管屈原的死,沒有喚醒那些昏君佞臣,沒有換來強大的楚國,但屈原的形象卻是高山仰止,屈原的精神卻與日月同輝!毛主席的這首《七絕》,同樣描繪的是一個個性剛烈,不與黑暗勢力合流的勇士形象。雖然他德才兼備,忠君愛國,一次次勸誡,但跟魏徵不同的是,他不幸面對的是一個昏庸無能的楚懷王和楚傾襄王。
  • 【端午安康】屈原詩詞欣賞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端午安康】屈原詩詞欣賞 2020-06-27 03: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除了「詩人」,屈原的另一個身份,你未必知道
    只要一提到屈原,我們無一例外,都知道他是一位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那篇鼎鼎大名的《離騷》,正是屈原的代表之作。不過,如果要問,除了「詩人」,屈原的另外一個身份,又是什麼呢?這個問題,恐怕你就未必知道了。別忙!你說我未必知道?怎麼會呢?
  • 李白的詩歌「浪漫主義風格」,形成的主要原因
    盛唐時期出現了以李白為代表的浪漫主義詩歌的高潮。李白擴大了浪漫主義詩歌的表現領域與豐富了浪漫主義的手法,並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的結合,可以說李白的詩歌成為屈原以後浪漫主義詩歌的新高峰。首先李白詩歌浪漫主義藝術特色有其產生的社會原因。
  • 屈原著名的十句話,句句精闢現實,深刻入骨
    屈原(約前340年—約前278年),名平,字原,又自名正則,字靈均,漢族,戰國時楚國貴族。他是中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之一,也是我國已知最早的著名的愛國詩人。,其詩作句句精闢現實,深刻入骨。1. 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語出戰國楚·屈原《卜居》。
  • 《屈原列傳》基礎知識梳理
    《屈原列傳》梳理案重點實虛詞第一段:屈平疾(恨,痛心)王聽(聽覺)之不聰(明)也讒諂(說好人壞話的人)之蔽明也邪曲(邪惡不正的人)之害公也方正(正直的人)之不容(被動)也故憂愁幽(深)思而作《離騷文化常識1.屈原(約公元前340或339年-公元前278年),名平,字原;又自名正則,字靈均。中國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楚辭」的創立者和代表作者,代表作品:《離騷》《九歌》《九章》《天問》等。
  • 屈原傳說《讀書洞》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傳說少年屈原喜愛讀書,而他上學的地方卻離家很遠。為了不誤學業,他總是天還未亮就出發,而放學回家也往往是牛羊下山雞上籠的時候。只要屈原放學稍晚,家人就免不了擔心起來,所以,姐姐女嬃經常擔負起接送屈原弟弟的責任。有一天,時候不早了,可屈原不知怎麼還沒回到家中。女嬃姐姐著急起來,喚著屈原的名字,沿路趕到山下學堂尋找。
  • 「詩魂」屈原最經典的十句名言,句句深刻動人!
    屈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被譽為「中華詩祖」、「辭賦之祖」。他是「楚辭」的創立者和代表作者,開闢了「香草美人」的傳統。他被後人稱為「詩魂"。一、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出自屈原的《離騷》。
  • 俄羅斯女詩人學中國古詩詞:屈原也可成為外國人的偶像
    俄羅斯女詩人學中國古詩詞:屈原也可成為外國人的偶像
  • 屈原的故事:「屈原否定論」與「屈原弄臣論」,荒唐觀點的來歷
    讀者一定會發現,關於屈原的身世、經歷、創作,基本都是有爭議的。其中還有一些奇怪的觀點,認為屈原本人不存在,或者有說他名下大部分作品不是本人的,我們稱為「屈原否定論」;還有雖然認為屈原存在,但說他是楚懷王的男寵、弄臣,我們稱為「屈原弄臣論」。這裡我們就來逐一批駁。
  • 大詩人屈原:遭到小人誣陷,受到帝王的猜忌,一生「跌宕起伏」
    而之所以會有端午節的出現,也是為了紀念一位大詩人屈原。當然隨著時代的發展,逐漸成為了每個家庭美好團圓的日子,在端午的時候,大家都會聚集在一起吃粽子,成為了一個美好團圓的日子。而在更多的時候,我們還是會想起那位大詩人屈原。
  • 你只知道端午吃粽子,你知道屈原寫過哪些經典名句
    屈原 (戰國末期楚國詩人、政治家)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戰國末期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羋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雲名正則,字靈均。屈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被譽為「中華詩祖」、「辭賦之祖」。他是「楚辭」的創立者和代表作者,開闢了「香草美人」的傳統。屈原的出現,標誌著中國詩歌進入了一個由集體歌唱到個人獨創的新時代。他被後人稱為「詩魂"。
  • 【屈原新聞】「文化屈原 時尚豪門之夜」屈原文化商業街VIP盛典...
    12月19日,「文化屈原 時尚豪門之夜」屈原文化商業街VIP盛典圓滿舉行。隨著一場酷炫的燈光時尚走秀表演,屈原文化商業街VIP盛典正式開啟。 隨後,嶽陽亁福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向屈原管理區教體局捐資助學3萬元。萬東為項目授牌,嶽陽乾福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被嶽陽市屈原管理區管委會授牌「重點建設項目」。
  • 端午節,讀古詩詞,看看屈原的豪情,感受一下野性奔放李白
    端午節,我想起屈原《離騷》滿是驕傲的詩。雖然沒有自誇,但字裡行間自有本源,有自己的品德,充滿著自豪。屈原《離騷》(節選)皇帝高陽是苗裔喜的,我的皇帝說博勇。在魔鄒,只有耿寅一世。……然而深受屈原浪漫主義詩歌影響的詩仙李白將這種自豪感繼承得淋漓盡致,甚至有些傲慢。正因為如此,李白的名聲得到了廣泛的傳播,李白也發展了自己的學派。《將進酒》人生以須盡歡為榮,不要讓金樽空面對月亮。我是用我自己的材料做的,當成千上萬的黃金被消散後,他還會回來的。
  • 過端午,紀屈原,影視劇中有哪些屈原形象?
    五月初五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意在紀念戰國時期楚國的著名愛國詩人屈原。對於屈原,我們大家應該並不陌生。每個人在學生時代,應該都學習過屈原的《離騷》,感受過屈原文字的魅力以及濃濃的愛國情懷!在很多影視劇中,也有過對屈原的演繹。下面為大家盤點那些影視劇中的屈原形象!
  • 被迫成為詩人,屈原為何能影響湖湘乃至中國文化?
    湘 伴 導 讀端午節,楚人屈原被後人不停提起的日子,大概沒有哪天比這天更多。屈原畫像屈原,中國歷史上第一位以詩留名青史的人,開創了中國文學的浪漫主義傳統。屈原在汨羅江畔的沉江之舉,留給人們萬世悲愴,也讓端午節成為一個民族文化的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