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芯強屏!名企集聚!翔安打造電子信息產業新高地|觀瀾財經

2020-12-27 騰訊網

本文約2940字

閱讀約需8分鐘

01.

力破「缺芯少屏」格局,電子信息產業勢將崛起

當今,全球正迎來以電子信息產業為核心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電子信息產業已成為國際競爭的制高點。

電子信息產業是國民經濟的戰略性、基礎性和先導性支柱產業。中國製造曾面臨「缺芯少屏」之痛,新時代下,隨著美國進一步加大對中國的技術封鎖,在國際形勢和產業發展環境的深刻變革下,電子信息產業崛起勢在必行,各地加快電子信息產業布局。

廈門向來重視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歷經近四十年的積累,電子信息產業已發展成為廈門的第一支柱產業。2019年廈門市電子信息產業的產業規模近5000億元,電子信息規上企業578家,產業完成總產值4476.9億元。

作為島外大發展的主戰場、主陣地、主力軍,翔安一直以來也將電子信息產業作為重點發展產業。在翔安這片熱土,已經聚集了天馬微電子、弘信電子、冠捷科技、宸鴻科技、電氣硝子、乾照光電等一批電子信息領域的龍頭企業和隱形冠軍,一個良性發展的電子信息產業生態圈正加速形成!

02.

千億產業集群

「中航鋰電A6項目在翔安火熱建設中,項目總投資100億元!」

「今年5月,天馬微電子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落戶廈門翔安,總投資480個億,是目前國內體量最大的柔性AMOLED單體工廠!」

……

近幾年來,一個個振奮人心的項目落戶到翔安,為翔安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按下了「加速鍵」。

目前,翔安區擁有相關產業企業近一千家,規上企業300餘家,已經建立了以平板顯示、半導體和集成電路為代表的主導產業鏈,集聚形成產值千億的產業集群。

平板顯示產業是電子信息產業的支柱,也是廈門首條千億產業鏈。

平板顯示產業作為翔安的優勢產業,已經具備經濟規模,產業鏈條完整。2019年翔安區平板顯示產業完成產值756.05億元,佔全市平板顯示產業規模的51.6%。

目前翔安區規模以上的平板顯示企業達45家,已覆蓋玻璃基板、面板、模組、整機等上下遊全產業鏈布局,其中不乏行業中的龍頭和領先者。

其中玻璃基板領域的電氣硝子(NEG)是世界三大TFT液晶顯示器基板玻璃廠商之一。位於廈門的電氣硝子項目主要生產8.5代及以上的液晶玻璃基板和下一代顯示器用玻璃基板,項目投資總額約66億元,分三期建設。其中一期、二期項目已建成投產,三期項目計劃於2021年6月投產,達產後年產值達7億元。

液晶顯示面板領域的天馬微電子在移動智能終端顯示市場和專業顯示市場擁有領先的市場份額。2019年,天馬微電子LTPS智慧型手機面板出貨量已連續兩年保持全球第一,LCD智慧型手機打孔屏出貨量全球第一,車載TFT出貨量全球第二。同時,天馬微電子也在積極布局行業前瞻性創新技術,落戶翔安的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就是其中一個縮影。

此外,在平板顯示產業鏈上,翔安還雲集了諸如背光模組領域的達運精密(隸屬友達光電集團)、液晶顯示觸控模組領域的友達光電(全球前三大液晶面板廠商)、祥達光學(觸控技術領導者宸鴻科技的子公司)以及服務於整機應用的冠捷電子(全球知名液晶顯示器及液晶電視製造商)等知名企業。

半導體和集成電路被喻為「現代工業的糧食」,也是電子信息產業的核心。在半導體和集成電路產業,翔安同樣具備不俗的競爭實力。

2019年翔安區半導體和集成電路產業完成產值259.82億元,佔全市半導體和集成電路產業規模的59.9%。目前翔安區規上半導體和集成電路企業28家,已具備晶圓製造、晶片製造和LED應用等生產能力,其技術和工藝的先進性、成熟性在國內處於領先水平。

在半導體和集成電路產業鏈上,翔安亦集結了上下遊的知名企業。如:專注於IC設計的英諾爾電子;主攻晶圓製造的聯芯集成電路、原子通電子;服務於產業供應鏈的弘信電子;主營晶片切割和封裝的晶宇光電、開發晶照明;以及半導體照明應用領域的強力巨彩、龍勝達等高新科技企業。

隨著翔安高新技術產業基地、火炬(翔安)產業區、數字經濟產業園、電信5G機樓等園區持續建設和興起,翔安不斷夯實平板顯示產業和半導體、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同時在軟體和信息服務和計算機與通信設備產業上奮起發力,電子信息產業版圖日漸完整!

03.

引來金鳳凰,翔安打造電子信息產業新高地

栽好梧桐樹,引得鳳來栖。

在今年8月召開的廈門市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大會上,翔安報送籤約項目共16個,合計籤約額達108.8億元,總數及籤約額均位列第一。

作為廈門最年輕的行政區,翔安為何能吸引到電子信息產業的「金鳳凰」們紛紛入駐?

首先,翔安區地理環境優越,東交泉州,西接同安,南望金門,居「廈漳泉金」閩南「金四角」核心區,具有較強的輻射能力。區內土地資源豐富,可開發面積佔廈門市可開發面積約三分之一,適合大規模項目開發。對於平板顯示、半導體和集成電路等產業,企業生產線量化生產用地需求大,翔安無疑是較好的選擇之一。

與電子信息產業較為發達的臺灣地區隔海相望是翔安發展電子信息產業的另一重要區位優勢。作為兩岸交流合作的先行區,廈門吸引了大量臺企、臺胞。如今,已有友達光電、達運精密、冠捷電子、祥達光學、聯芯集成電路、晶宇光電等知名臺企落戶翔安,為翔安帶來先進技術的同時,也產生了電子信息產業在區域的集聚效應。優質的項目就像吸鐵石,把相關產業的優質企業吸引到周邊。比如,友達光電自2006年落戶翔安以來,先後帶動峻淩電子、達運精密、三和紙箱廠、尚達模切廠等數十家液晶面板上下遊供應鏈來廈建廠,生根發展,形成光電產業鏈。

而便捷的交通同樣有利於區域產業的協同發展。目前,翔安區擁有全省最寬道路翔安大道,瀋海高速公路、福廈高速鐵路、翔安隧道、海翔大道等重要通道連接翔安並通向全國各地。目前正在建設的軌道3號線、4號線、廈門第二東通道以及廈門新機場,劉五店港區、大嶝對臺貿易客運碼頭等將全面搭建起翔安便捷的城市立體交通網,成為海西交通樞紐,連接廈漳泉,輻射圈進一步擴大。

其次,翔安擁有紮實的產業基礎。經過17年的發展,目前翔安區初步形成了火炬(翔安)產業區和翔安工業園區、同翔高新技術產業基地、數字經濟產業園等幾大園區,奠定了堅實的工業基礎,能夠為電子信息產業的蓬勃發展提供堅實的支撐。

此外,廈大科技產業園、哈工大大數據產業園以及廈門翔安創新孵化中心等平臺的建設,為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提供具有市場活力的科技創新、技術研發支持,促進企業科技創新實現產業轉化應用,電子信息產業發展與行業前沿接軌。

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依託良好的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優勢,翔安大力發展和引進高技術、高成長、高附加值的「三高」企業,圍繞產業鏈條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深入實施千億產業鏈群培育工程。

在廈門市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大會上,福建省委常委、廈門市委書記胡昌升提出廈門市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目標:依託招商引資和「三高」企業倍增發展行動,到2025年,產業規模突破萬億元。

作為廈門電子信息產業增長動力之一的翔安,已蓄足馬力,將持續「增芯強屏」,聚焦平板顯示、半導體和集成電路等電子信息產業的重點領域,為廈門打造電子信息產業萬億集群提供「硬核支撐」,打造電子信息產業新高地。

相關焦點

  • 產業提升,助力大觀瀾未來騰飛
    福城工商聯秉承紮根轄區,更好地服務企業的宗旨,發揮政府和企業間的橋梁作用,盡力為企業打造政企溝通資源,營造更好的營商環境。 近年來,觀瀾片區在改變城市面貌的同時,也留住了製造業龍頭、高附加值企業。在產業規劃上,從早期的「三來一補」企業,到現在圍繞先進位造業、人工智慧、生命健康、文化創意四大支柱產業,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集群。 區域內良好的產業基礎對先進位造業打下了堅實基礎。
  • 廈門翔安:打造大中小企業融通特色載體 培育大健康產業發展新動能
    (原標題:廈門翔安:打造大中小企業融通特色載體 培育大健康產業發展新動能)
  • 打造產業新高地新生態!魯商「五智」系列產業園區正式發布
    12月18日,青企峰會2020產業創新大會在濟南舉行,來自全國的200多名科研和產業人才,圍繞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推動產業創新發展和轉型升級深入交流、共謀良策。本次大會由共青團山東省委、山東省工商業聯合會共同指導,山東省商業集團有限公司、山東省國欣文化旅遊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青年企業家創新發展國際峰會組委會辦公室主辦,魯商健康產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山東魯商創新發展有限公司承辦,旨在打造產業創新強品牌,加速山東產業轉型升級,助力山東新舊動能轉換,促進山東經濟新發展格局形成。
  • 關於加快形成以橫店影視文化產業集聚區為平臺,打造「全球最強的...
    努力形成富有東陽特色的十大硬核成果,現就「以橫店影視文化產業集聚區為平臺,打造『全球最強的影視產業基地』」硬核成果,提出如下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緊緊圍繞「以橫店影視文化產業集聚區為平臺,打造全球最強的影視產業基地」硬核成果目標,堅決扛起影視文化創新中心和影視產業高質量發展基地建設模範生、影視精品創作生產新高地、影視業綜合改革試驗田的使命擔當,強化科技、產業鏈、人才
  • 觀瀾:以創新驅動促產業升級轉型
    「大塊頭」與「小巨人」龍頭企業展現實力與活力就在12月7日,全球醫療器械領軍企業深圳邁瑞生物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將旗下從事動物醫療設備的深圳邁瑞動物醫療科技有限公司,選址在觀瀾銀星科技園內。按照邁瑞的戰略規劃,這一全新業務將打造成為動物醫療設備行業和領域的中國品牌,預計3年銷售額達25億。這已經不是邁瑞第一次選擇落戶在觀瀾。就在此前,由邁瑞等產業鏈龍頭企業及相關科研院校共同組建國家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也已落戶觀瀾。作為我國唯一的國家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在其身後,是一個貫穿創新鏈、產業鏈和資金鍊的高性能醫療器械產業創新生態系統。
  • 泉州半導體高新區:超500名臺灣人才入駐發展 打造泉臺交流新高地
    泉州半導體高新區:超500名臺灣人才入駐發展 打造泉臺交流新高地 2020年12月17日 17:11:00來源:中國臺灣網   據悉,目前,泉州半導體高新區已集聚超500名臺灣人才,臺灣高層次人才創業團隊10個,成為推動泉州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寶貴資源,也是泉州半導體高新區「爬坡過坎」、再上新臺階的重要底氣。  政策「足」,精準磁吸臺灣優質產業  泉州半導體高新區聚焦半導體產業人才優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為臺灣人才落地園區發展提供諸多便利。
  • 電子科技大學(深圳)高等研究院落戶銀星科技園,產教融合助力產業...
    9月3日,深圳市龍華區引進的首個高等教育項目——電子科技大學(深圳)高等研究院(以下簡稱「高研院」),迎來首批研究生新生報到。這標誌著龍華區實現了教育史上高等院校教育零的突破。9月20日,高研院2020級研究生開學典禮在銀星科技園銀星智界二期舉辦。240餘名研究生齊聚,給銀星科技園的產業聚集、人才集聚方面,又增添了一抹亮色。
  • 臨武工業園打造三大產業集聚區
    郴州日報8月30日訊(全媒體記者 胡剛 通訊員 歐陽歡)挖掘機挖土作業,運輸車來回穿梭,施工人員揮汗如雨……8月24日,位於臨武工業園區的東佳電子高科技產業集聚區建設項目(一期)施工如火如荼。據悉,目前,該集聚區已成功引進4家上下遊企業,預計12月底標準廠房主體工程可完成,部分廠房可交付已籤約企業使用。
  • 沈建光:產業數位化打造數字經濟新高地
    來源:新浪財經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沈建光 朱太輝 姜傳鉞後疫情時代,產業數位化將從自發變為自覺,從啟動變為加速,迎來加速推進的黃金時代。當前,以數據作為關鍵生產要素的數字經濟形態,正在成為全球增長與科技進步的新引擎,催生了繼蒸汽機革命、電氣革命和計算機通訊革命之後、最新一輪的產業數位化革命。疫情期間更是凸顯了數字經濟的韌性和優勢,同時也反映出產業數位化的必要性和緊迫性。今日,分享一篇沈建光博士撰寫的《產業數位化打造數字經濟新高地》一文,歡迎閱讀。
  • 金霞消費電子產業集聚區「三縱一橫」路網通車
    12月9日,隨著金霞路、鍾石路、自安路和沙坪路通過驗收,提前150天通車,金霞消費電子產業集聚區內「三縱一橫」路網貫通。
  • 上海虹橋商務區形成「虹吸效應」,構築總部經濟集聚發展新高地
    打造虹橋國際開放樞紐,構築總部經濟集聚發展新高地,上海虹橋商務區管委會又有新動作。9月11日,虹橋商務區發布十大企業總部成功案例,包括跨國公司、上市公司總部、民營企業總部、長三角企業總部等各個總部類型,涉及多個領域。
  • 同翔高新城開發建設五年來產業集聚效應初顯 將著力打造現代化產業...
    廈門網訊 (廈門日報記者 林露虹 通訊員 管軒 智明) 近日,同翔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同翔高新城)迎來五周歲生日。作為我市跨島發展的重要載體,以及火炬高新區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主戰場,同翔高新城經過五年的開發建設,同安起步區和翔安起步區框架基本形成,基礎設施逐步完善,並吸引天馬第6代AMOLED生產線、中航鋰電、海辰鋰電池等百億級項目入駐,提檔升級進入加速發展期。
  • 紹興上虞傾力打造新材料優勢產業集群
    像中金格派一樣,上虞的新材料產業在疫情影響下卻逆勢而上。尤其是杭州灣上虞經濟技術開發區,今年上半年新材料產業產值289億元,同比增長5.7%;稅收14.6億元,同比增長12.6%,增幅遠高於其他產業。 「奪取制高點,才有主動權。新材料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得益於上虞實行的產業發展頭部戰略,形成了從頭部平臺、頭部產業、頭部行業到頭部企業全面聯動互促共贏的頭部效應。」
  • 蘇州:打好「攻芯戰」打造新高地
    在這場以創新為主線的「攻芯戰」中,活躍著蘇州集成電路產業的身影。「芯」版圖加大投入奮力攻關迎來逆勢上揚集成電路在計算機、消費類電子、網絡通信、汽車電子、核心裝備等製造領域都起著關鍵作用,是信息社會的根基和現代工業的「糧食」。
  • 臨武工業園打造三大產業集聚區 構建專業化發展格局
    郴州日報8月30日訊(全媒體記者 胡剛 通訊員 歐陽歡)挖掘機挖土作業,運輸車來回穿梭,施工人員揮汗如雨……8月24日,位於臨武工業園區的東佳電子高科技產業集聚區建設項目(一期)施工如火如荼。據悉,目前,該集聚區已成功引進4家上下遊企業,預計12月底標準廠房主體工程可完成,部分廠房可交付已籤約企業使用。
  • 廈門同翔高新城開發建設五年來產業集聚效應初顯 將著力打造現代化...
    作為廈門市跨島發展的重要載體,以及火炬高新區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主戰場,同翔高新城經過五年的開發建設,同安起步區和翔安起步區框架基本形成,基礎設施逐步完善,並吸引天馬第6代AMOLED生產線、中航鋰電、海辰鋰電池等百億級項目入駐,提檔升級進入加速發展期。
  • 對標國際一流標準 打造營商環境新高地
    關鍵詞:實體經濟做實做強做優做大優勢產業重塑「江西製造」輝煌。聚焦航空、電子信息、裝備製造、中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優勢產業,大力實施「2+6+N」產業高質量跨越式發展行動,保持製造業比重基本穩定,加快工業強省建設步伐。
  • 中韓(煙臺)產業園:打造中韓地方經濟和高端產業合作新高地
    公司已經帶領下遊供應商韓國科瑪和得皓齒、麥納提等三家公司一同來高新區發展,未來艾多美將藉助國際招商產業和中韓產業園建設契機,計劃引進韓國十餘家供應商,建設完整的生產流通產業鏈,共同合作打造艾多美產業園。」在艾多美中國總部副總經理李東奇看來,艾多美項目能夠快速發展,與煙臺高新區特別是中韓產業園管理服務中心的貼心服務密不可分。
  • 飛馬旅打造上海閔行康復輔助產業新高地
    企業觀察報記者  何秋紅6月6日,2019零號灣全球創新創業集聚區「為夢啟航」宣傳活動首站在飛馬旅交大科創園圓滿落幕。來自各地的創業者、投資人、高校院所專家教授以及主流媒體等政校企界百餘名嘉賓共聚一堂,以「智·健未來」為主題一起探討閔行零號灣全球創新創業集聚區的未來發展戰略藍圖。
  • 聚產業、搭平臺 青島市北區千畝高端新材料產業集聚區打造高端新...
    千畝新材料園區概念規劃 中國山東網11月20日訊 2020年以來,青島市北區加快推進「六大千畝園區」建設,打造中國北方濱海科創城的戰略部署。千畝高端新材料產業集聚區(以下簡稱「聚集區」)作為「六大千畝園區」新興產業集聚區之一,集聚區推進專班聯合中規院、國研智庫等國家級智庫及青島科技大學,高起點編制千畝高端新材料產業集聚區產業規劃。加快產業集聚,打造供應鏈體系,深化與高校合作,產業聚集、示範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進一步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