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上把未滿月寶寶出現的黃疸,稱之為新生兒黃疸,多發於出生後的一周內。黃疸是由於體內膽紅素濃度升高而引起的。因為新生兒不需要那麼多的紅血球。紅血球被破壞的代謝產物就是膽紅素,如果膽紅素太高,即「高膽紅素症」,會引起黃疸。
寶寶的黃疸數值怎麼看?
黃疸的數值其實就是監測膽紅素的水平,膽紅素有兩個單位,一個是mg/dl,一個是umol/L,他們的關係是1 mg/dl=17.1 umol/L。
怎麼辨別是生理性黃疸還是病理性黃疸呢,可以根據下方圖表進行判斷:
簡單來說,黃疸出現得早(24小時內)、升得快、程度高、持續久(超過2周者)、退而復現,寶寶有症狀如吃奶減少、發熱、煩躁或嗜睡等情況的,需立即就醫。
黃疸分類
黃疸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病理性的黃疸需要及時就醫治療,但生理性的黃疸只需要護理得當,會自行康復。
1)生理性黃疸的特點
大部分新生兒黃疸屬於「生理性黃疸」,會在1~2周內消退,也有很多寶寶會持續1個半月,母乳餵養的寶寶,黃疸甚至可能持續幾個月。但如果膽紅素急劇上升,進入腦細胞,造成「核黃疸」,就會對寶寶造成嚴重的傷害。
黃疸增加,寶寶是從臉軀幹四肢、眼睛變黃。
黃疸減退,是從四肢、眼睛軀幹臉退黃。
如果你很難判斷寶寶的黃疸退沒退,可以2~5天去醫院檢查膽紅素水平。只要寶寶精神好、吃奶好,就說明黃疸不嚴重,大概三、四周黃疸就能完全消退了。不過,早產寶寶相對要慢一些。
但是,還有那麼一小部分的寶寶,屬於「病理性黃疸」,要警惕了。
2)病理性黃疸的特點
出生後24小時內就出現,黃疸症狀比較重,可能還有吐奶、發燒、抽搐、嗜睡、大便發白等表現,而且進展快、持續時間長。
膽紅素會通過血腦屏障,損傷神經系統,造成膽紅素腦病(核黃疸),導致智力障礙、聽力障礙、腦癱等嚴重後果。
新生兒黃疸了怎麼快速消退?
那麼,如何能讓黃疸快速消退呢?可以用這五種方法!
一、曬太陽
利用太陽中的藍光和綠光來治療減輕寶寶的黃疸,這是最常見也是最直接的辦法。
二、勤餵奶
勤餵奶有助於提高剛出生的寶寶體內的有益菌,促進腸蠕動和膽紅素在糞便中排洩,減少生理性黃疸轉變為病理性黃疸,降低膽紅素水平。
三、添加糖水
如出生24小時後測得黃疸指數>9 mmol/L,可以在兩次餵奶之間添加葡萄糖水以增加剛出生的寶寶小便次數,以利於小便中膽紅素的排洩。
四、遊泳、洗澡
寶寶出生後多進行遊泳可以促進胃腸道激素和胃泌素,胰島素釋放增多,食慾增加。而且遊泳時活動消耗量較多腸蠕動加強,排便多,有利於胎糞的儘早排出,從而降低新生兒生理性黃疸。
五、撫觸
給剛出生的寶寶進行撫觸可促使迷走神經興奮性增加,從而使胃泌素和胰島素分泌增多,增加嬰兒的餵哺量,促進食物消化吸收,促進胎糞排洩。減少膽紅素的吸收,從而降低血清膽紅素水平,幫助寶寶生理性黃疸的消退。
願每個黃疸的寶寶最後都能變回原來那個粉嘟嘟的樣子,健康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