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十個寶寶九個黃」,新生兒黃疸真的非常常見,新生兒寶寶基本都經歷過。
最近有姐妹私聊飛燕老師說:「寶寶黃疸可以曬太陽嗎?」「冬天這個太陽有用嗎?」
針對姐妹們的這些提問,飛燕老師今天再次將「寶寶黃疸」這個話題拎出來溜一溜,大家記得做好筆記。
問題一:黃疸曬太陽有用嗎?尤其是冬天的太陽?
黃疸,曬太陽確實有一定的功效,但不管是哪個季節的太陽,都不要把曬太陽當成全部的治療手段,切記!
飛燕老師之前看到過一條新聞——
湖南長沙的一位家長因為輕信「曬太陽治黃疸」,導致寶寶全身換血2遍,差點沒了命。
寶寶黃疸,家長帶寶寶就醫檢查,卻不聽從醫生的治療建議,堅決認為帶寶寶曬曬太陽就行了,沒必要這麼麻煩。
醫生看家長態度堅決,也只能再三叮囑家長,一定要及時注意寶寶黃疸變化。
可沒想到,家長絲毫沒有放在心上...
三天後,寶寶不吃不喝,也不哭不鬧,特別反常。
家人送寶寶就醫,檢查發現寶寶形成了更加嚴重的病理性黃疸,最終採取換血治療,寶寶才轉危為安!
姐妹們要牢記,曬太陽對退黃疸有一定的幫助作用。
但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消退黃疸,而且容易曬傷寶寶,還僅限於生理性黃疸,若是病理性黃疸,一定要及時就醫治療。
問題二:怎麼區分生理性和病理性黃疸?
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是很好區分的,姐妹們可以從表現程度、出現與消退的時間、膽紅素數值範圍這三個特徵來下手。
表現程度
生理性黃疸:一般呈淡黃色,表現在面部和上半身,寶寶此時情況良好,體溫正常,能吃能睡。
病理性黃疸:一般全身都會發黃,顏色比較重,還會伴隨精神不佳、少哭、少動、少吃、體溫不穩定等異常情況。
出現與消退時間
生理性黃疸:一般在寶寶出生後第2~3天出現,4-6天達到高峰,7-10天就會自行消退,而早產兒消退會慢一點,大概為2-4周。
病理性黃疸:寶寶出生後24小時內就出現黃疸,消退時間比較長,好轉之後容易再次加重,反覆發作。
膽紅素數值
生理性黃疸-膽紅素數值範圍:
足月兒不超過220.6umol/l(12.9mg/dl)
早產兒不超過256.5umol/l(15mg/dl)
病理性黃疸-膽紅素數值範圍:
足月兒超過220.6umol/l(12.9mg/dl)
早產兒超過256.5umol/l(15mg/dl)
問題三:除了曬太陽,還有什麼方法對退黃疸有幫助?
在採取治療方法之前,姐妹一定要先搞清楚,寶寶的黃疸到底是生理性的還是病理性,這兩種黃疸的治療方法是完全不同的,不能一概而論。
對於生理性黃疸而言,堅持母乳餵養是很有效的。
母乳富含寶寶所需的營養物質,還能幫助寶寶多吃多排,降低體內膽紅素,能夠促進寶寶黃疸消退。
而病理性黃疸,一定要及時就醫治療,千萬別想著自己在家護理。
寶寶體內的膽紅素水平過高,會造成腦部損傷,不及時治療很可能對寶寶身體造成永久性損害。
病理性黃疸一般採取這幾種治療手段:
住院照藍光
這是一種非常簡單而有效的方法。一些寶寶會出現體溫升高、大便次數增多的現象,停止照射後就會恢復。
換血治療
如果寶寶血液中的膽紅素水平特別高,或者藍光治療的效果不是特別好,或者已經出現大腦受損的症狀時,可能需要進行換血治療。
問題四:寶寶黃疸還要注意什麼?
飛燕老師常常看到網上發一些各種各樣的治療黃疸的方子,但實際上都沒啥用,姐妹們記得避開這些「偏方」:
艾葉煮水洗澡
上次飛燕老師就說了這個方子,按照這個方子來說,緩解寶寶溼疹和痱子可能有效,對於黃疸反倒沒啥作用。
茵梔黃注射液
很多老一輩應該都聽說過這個吧,以前的「神藥」。
但現在藥監局已經明文規定,茵梔黃注射液不能用於寶寶。因為可能會導致寶寶出現腹瀉、皮疹、噁心、嘔吐等不良反應,甚至可能導致死亡,安全性沒有保障,別再用了!
各種土方
民間還有很多退黃的土方,什么喝葡萄糖水啊,多喝白水啊……統統不!靠!譜!
還有一些中成藥,給寶寶使用風險都非常大,不要再用了。
飛燕老師提醒,如果寶寶黃疸嚴重,一定要帶寶寶去醫院,獲得專業的護理,千萬不要自己亂用偏方。
黃疸常見,但通過細心的照料,並不算什麼大問題,姐妹和家長們都請放好心~
今天的文章就到這了,如果本文對你有幫助,記得點個「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