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陽樓重修幾何?建築和時間一樣古老,亦同未來一樣年輕

2020-12-04 齊魯壹點

文|許志傑

嶽陽樓始建於何時自古眾說紛紜,主要有三說:一說「莫詳創始」,根本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修建的,「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與範經略求記書》就是這麼介紹的,範仲淹寫《嶽陽樓記》也是據此打的底稿;二說「肇自漢晉」,即「自三國時始」,前身是「魯肅閱軍樓」,明代王凱等人編纂的《嶽陽樓詩集序》持此說;三說是「創始於唐代」,南宋張舜民的《墁畫集·郴行錄》首倡。綜合三說,檢閱歷代文獻,《嶽陽樓志》認定「二說」較為可靠。

嶽陽樓自始建至今一共重修了多少次,出乎絕大多數人的意料,據不完全統計,歷朝歷代及至上世紀九十年代最後一次幾近重修的大修理,有五十多次。

記載最早的一次重修在東晉義熙八年至南朝宋元嘉三年之間,經過這次重修,嶽陽樓開始由軍事設施向觀賞樓臺過度。隋唐時期有三次重修大修,宋代因戰火和天災毀滅,成為重修次數最多的朝代,其中北宋3次,南宋4次。影響最大流傳最廣的一次當數滕子京謫守巴陵郡時重修嶽陽樓,留下範仲淹的《嶽陽樓記》。當然,令你想不到的是此次重修也是留在史上最有爭議的一次,範仲淹到過嶽陽樓嗎?滕子京是個大貪官嗎?範仲淹是不是言過其實,粉飾太平,在為滕子京掩蓋貪官的事實……這些爭論延續至今。

元代對嶽陽樓新修了一次,明代則有幾次重修大修,其中弘治、正德之間,嶽陽樓毀於一場大火,湖南慈利人周敘寫下《泊舟嶽陽城下,時樓毀於火》,記錄當時自己看到的情景:嶽陽不復舊時樓,獨有山川豁遠眸……嶽州知府劉煥開始重修嶽陽樓,而且恢復了失於宋代的三層之制,氣勢磅礴。此後雖有嶽州知府韓士英、李臨陽相繼修葺,但在嘉靖六年嶽州淫雨霏霏,檣旅不行,雷擊「槌碎嶽陽樓」,嶽陽樓再次被毀,到萬曆年間方又修葺。

不幸的是崇禎十一年,李自成率農民起義軍與明朝守城大將在嶽州大戰,明守軍敗退,嶽州城失陷,嶽陽樓再次被大火燒毀,根基不存。次年,推官陶宗孔重建嶽陽樓,嶽州太守戴光裕寫下《嶽陽樓記》,惜已佚,如在難說戴之《嶽陽樓記》不會壓過範之《嶽陽樓記》風頭。

滿族入關建立清朝,嶽陽樓流年不利,多次毀於大火、大水等天災人禍。先後於順治十四年左右毀於「火燔」,康熙二年因嶽州城牆坍塌殃及嶽陽樓毀於一旦,康熙二十七年剛剛修竣四年不到的嶽陽樓再次毀於大火。康熙四十年,嶽州知府孫道林不忍嶽陽樓勝景從此消失,倡議捐資重建嶽陽樓,當地人紛紛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正當嶽陽樓就要重現昔日英姿時,長江突發洪水,即將竣工的嶽陽樓被衝垮,前功盡棄。從此越雍正至乾隆七年共40年間,嶽陽樓蕩然無存。在眾多文人墨客和當地百姓的呼籲哭喊下,經湖廣總督班第奏準,撥銀六千多兩著手重建嶽陽樓。歷時兩年,在原址重建嶽陽樓,這次重修,增加了刑部尚書張照書寫的範仲淹《嶽陽樓記》,每個字五寸見方,刻在12塊紫檀木板上,就是現在可見的「嶽陽樓記雕屏」。

太平天國事起,清軍與其在嶽州交戰十多次,亭臺樓閣遭毀滅性破壞,出現「荒煙頹壁認蒼茫」「樓閣驚心半劫灰」的悽涼與破敗。光緒六年,一位叫張德容的第二次出任嶽州知府,主持重修嶽陽樓,這是嶽陽樓有史以來最浩繁、最認真的一次工程建設。為穩固樓基,將樓體往後平移了六丈多,使之遠離驚濤拍岸的洞庭水患。這是清朝最後一次大規模保護性重修嶽陽樓,樓基得以穩固,布局得到優化,此勢一直維持到清季而終。

民國以降,兵禍天災頻仍,嶽陽樓破壞嚴重。忙於混戰的軍閥們倒是沒有忘記洋洋大觀嶽陽樓也,時有秀一把重修嶽陽樓之附庸風雅。山東秀才吳佩孚屬下駐嶽兩湖警備司令部軍務處長、嶽陽人葛應龍以老鄉身份召集嶽陽紳商富豪,商議重建嶽陽樓,搭班子籌銀子。在吳佩孚的援持下,葛應龍向當時軍閥政府諸多要員包括曹錕、趙恆惕、蕭耀南等募捐,還到嶽陽城抽取紙菸捐,每百文抽取二十文,造成嶽陽城紙菸價格大漲,哈德門每箱竟高達五銀圓。遺憾的是,重修嶽陽樓藍圖還在描繪中,吳佩孚被湘軍打敗,駐嶽州兩湖警備司令部被湘軍裁撤,重修嶽陽樓大計成了「空中樓閣」。

民國時期最大一次修建嶽陽樓,是在蔣介石夫婦路過嶽陽並在嶽陽樓主樓二樓小憩之後。那是民國二十一年八月,蔣夫婦從武漢到長沙路過嶽陽樓,道士徐至炎趁著給蔣夫婦倒茶之時,向蔣介石稟告嶽陽樓被破壞嚴重的情況,哭求委員長「恩賜重修」。蔣到長沙即令湖南省省長何健要修好嶽陽樓,有了「最高指示」,總算得到一大筆經費。此次重修,是在保持嶽陽樓主樓原貌的基礎上進行的一次最大規模、對整個嶽陽樓周邊環境與建築的綜合整治,還增設一座園門,上書「湖山一覽」;兩座牌坊,一為「南極瀟湘」,一為「氣象萬千」,這是民國時期最後一次對嶽陽樓的重修,也為現在形制打下基礎。

值得慶幸的是抗日戰爭爆發後,日軍機對嶽陽城進行了三十多次野蠻轟炸,佔領嶽陽城之後將嶽陽樓闢為情報機關駐地,並在附近堆放了燃料和彈藥,嶽陽樓躲過一劫,僥倖保存下來,卻也是破壞嚴重。抗戰勝利後,嶽陽樓道士徐至炎向湖南省政府主席吳奇偉寫了《呈請捐修嶽陽樓勝跡由》,請求撥款修繕。請求報告尚未批覆,內戰開打,嶽陽樓再次置於戰火紛亂局之中,岌岌可危矣!

1949年7月,解放軍佔領嶽陽,1950年4月,嶽陽縣委、縣政府決定在嶽陽樓南側地坪修建革命烈士紀念亭,形成烈士公園,同時撥款對殘損的嶽陽樓及輔設建築物進行修補,使嶽陽樓一帶成為憑弔革命烈士和觀賞風景的地方。「文革」期間,受到損害的嶽陽樓樓亭油漆脫落,三醉亭前臺坼裂,仙梅亭地基沉陷,向西南傾斜加劇,危機主樓安全。1969年嶽陽縣革委向湖南省革委緊急報告,請求撥款維修,次年湖南省革委決定,撥款維修嶽陽樓,開始了長達14年的嶽陽樓全面維修工程,之後又分幾段對嶽陽樓進行部分整修、優化,止於1996年完工。這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嶽陽樓的樣子。

行文至此,適值2020普利茲克獎揭曉,此乃世界建築界「奧斯卡」,普獎得主之一謝莉·麥克納馬拉在視頻致辭中有一句話給世人留下深刻印象。她說:「建築和時間一樣古老,也與卡爾·榮格所說的與『同樣遙遠的未來』一樣年輕。世間無永恆,建築無老幼,對未來的展望往往與對過去的追憶共存,一如範仲淹所記:「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皆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俱往矣,重修嶽陽樓的那些事……

相關焦點

  • 沒有範仲淹就沒有嶽陽樓!文字非出於雄才巨卿者不成著
    文|許志傑建築是凝固的歷史,也是經年曆月不同時代人文風騷的刻記與變遷。嶽陽樓名氣之大,大在範仲淹一篇曠世巨作《嶽陽樓記》。毫無疑問,如果沒有滕子京謫守巴陵郡重修嶽陽樓,就不會有範仲淹的千古絕唱《嶽陽樓記》,亦難現浩浩湯湯、氣象萬千之大觀也。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自古,在好的景物面前文人從不缺席。
  • 《嶽陽樓記》不是看圖作文,範仲淹到過嶽陽和洞庭湖,登過嶽陽樓
    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時六年九月十五日。《嶽陽樓記》一出,前人所有的詩文都黯然失色。從此以後,《嶽陽樓記》就成了嶽陽樓的名片,只要提到嶽陽樓,大家就知道《嶽陽樓記》。
  • 慶曆四年,《嶽陽樓記》背後的風雲變幻
    經歷一年多的宋夏和議有了實質性結果,西夏元昊「始稱臣,自號夏國主」,宋每年歲賜二十五萬。宋夏終於恢復和平關係。 仁宗終於鬆了一口氣,重新組閣執政團隊,準備大幹一場。重組後的執政團隊是:平章事兼樞密使(宰相)章得象、同平章事兼樞密使(次相)晏殊,樞密使杜衍,參知政事賈昌朝、範仲淹,樞密副使王貽永、韓琦、富弼。
  • 嶽陽樓最初是魯肅操練水師重地,現在仍像將軍的金盔
    然天下之人莫不知嶽陽者,以有嶽陽樓;天下樓閣之盛夥矣,據山水之勝者多有之,唯茲樓輝耀千古,不唯江湖之形勝,亦以范文正公《嶽陽樓記》之故,卓卓然民族精神之聖殿也!遂與武漢之黃鶴樓,南昌之滕王閣,並稱天下三大名樓。漢建安間,曹公頓兵於赤壁,其後,孫劉劃湘江為界,天下鼎足之勢方成。
  • 《嶽陽樓記》背後的貪汙故事
    還是中學生時,《嶽陽樓記》就是背誦名篇,那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樂而樂」常常是考試重點。作者是範仲淹,為「重修嶽陽樓」而作了一篇文章。「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嶽陽樓……」重修嶽陽樓的不是範仲淹,而是他的好友滕宗諒,字子京,正是此人因為一段公案才來重修這嶽陽樓,留下了這篇名家名篇。話說這滕子京,與範仲淹一起考中了進士,是一位有著俠氣的士大夫,廣交朋友,出手大方,常一擲千金,可以跟宋江「及時雨」一比。
  • 陳澤奎:再讀《嶽陽樓記》
    1978年以後,只要是上過中學的人,一定都知道《嶽陽樓記》,而且即便是不會背誦,也一定是熟讀過的。我第一次讀《嶽陽樓記》,卻與如今許多人讀《嶽陽樓記》的惰形大不一樣,不是別人教我讀,而是為了教別人而讀的。
  • 【駛向第三極】銜遠山,吞長江,洞庭湖上嶽陽樓
    千古名篇《嶽陽樓記》,寫出了范文正公曠達胸襟、浩然之氣和憂國憂民的情感。今天,我們登上嶽陽樓,遠眺洞庭湖,再次通讀《嶽陽樓記》。 從長沙出發,我們的東南DX7星躍車隊經過了161.8公裡的路程,達到嶽陽市。進入衡陽開始,天氣已經轉陰,如今到了嶽陽,更是連綿的小雨。這樣的景致正好切合了範仲淹在《嶽陽樓記》中提到的「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
  • 石上純也的「自由建築」:像雲一樣曖昧,像樹一樣自然
    「平和之家」效果圖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事實上,達到「輕盈」並不容易,「輕」意味著精確以及為此而需付出的更長的時間。以蛇形畫廊夏季展亭為例,由於所給的施工時間太短,最終並沒有完全呈現出最初的構想,用於支撐的柱子比預想的要多。另一方面,石上純也並不認為他的建築始終是在追求輕盈或柔軟,「我也會處理一些很重的東西,或是讓重的東西看起來更輕,或是恰好相反。」
  • 範仲淹:我從沒去過嶽陽樓,但《嶽陽樓記》我寫的
    而這篇流芳百世的《嶽陽樓記》,其實就是範仲淹人生最陰暗的時刻寫出來的一篇隨筆。當時正是慶曆新政宣告失敗,範仲淹又被貶了,這次來到了鄧州。屢次被貶,改革失敗的範仲淹身心疲憊,就在這時,好友滕子京奉命重修的嶽陽樓竣工了。於是滕子京就想邀請自己身邊文筆比較好的朝中好友,幫自己寫一篇記錄文。這時候,自然就會想到了範仲淹,範仲淹為人義氣,滿口答應下來。
  • 湖南岳陽樓的小獅子,不僅不莊嚴還喜歡賣萌,古人也有一顆童心!
    中國的名勝古蹟數不勝數,中國有5000年的歷史,保存了許多古老的歷史文化遺蹟。雖然我們活在當下,與古代史還有很長的距離,但這並不妨礙我們探索古人的足跡,通過這些古老的遺蹟看到古人的智慧。接下來讓我帶你們去看看嶽陽樓,這是湖南省的一個景點,也是中國三大著名建築之一。嶽陽樓裡面的小石獅子非常可愛,你看過嗎?嶽陽樓因為北宋大文學家範仲淹的千古名篇至今被人傳誦,所以對於想去湖南岳陽的人來說,去嶽陽樓已經成為了必去的景點,所以如果你去過嶽陽樓,不知道有沒有發現這樣的現象,景區裡有許多小獅子吸引人們的注意力,這些小獅子不同於普通的嚴肅獅子。
  • 《嶽陽樓記》留下的千年謎團:修建者滕子京為什麼在宋朝口碑極差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俱興,乃重修嶽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但凡上過幾天學的人,恐怕多多少少都會對這幾句古文有印象、這是宋代名臣、大文學家範仲淹留下的千古名作《嶽陽樓記》的開篇幾句。《嶽陽樓記》作為我國古代文學中的代表篇章,長期以來一直是中小學課本的必讀必背課文,估計很多人都曾為了背誦這篇古文而傷過腦筋。
  • 《嶽陽樓記》也有滕子京的功勞
    《嶽陽樓記》也有滕子京的功勞文/無計讀史電視劇《清平樂》昨晚更新的劇情中,大家可以看到範仲淹積極地為自己的好友滕子京求情,鐵證如山時他還力推三個證據證明好友清白。在朝堂上範仲淹與王拱辰等人爭得面紅耳赤,只為一個滕子京。那麼事情的真相究竟如何呢?範仲淹與滕子京的關係如何?
  • 900餘年張氏大宗祠:黃埔最古老的建築!
    宗祠始建於宋代,擴建於明代,清光緒二年重修,歷時900多年,是現今黃埔區最古老的建築物。祠堂系三進式建築,南北深44米,東西寬24.5米,佔地面積為1070平方米。這面積不包括建築兩旁的襯祠。 祠堂的桁角、金鐘、頂柱門、通典木等建築材料都是從日本東京運來的,質量上乘,堅固耐用。鋪地採用五板石式樣,與普通祠堂三板式的模式有所不同。
  • 《嶽陽樓記》:範仲淹和滕子京到底有多鐵?|文明之聲
    中國文明網「知史明道」訂閱號推出「文明之聲」專欄,今天與您分享範仲淹的經典名篇《嶽陽樓記》及背後的故事。向上滑動閱覽《嶽陽樓記》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嶽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
  • 嶽陽樓、洞庭湖、君山島,山水交融,美不勝收,中國的伊甸園
    嶽陽,古稱巴陵,又名嶽州,臨長江、濱洞庭,是國家長江經濟帶和長江中遊城市群中的節點城市、洞庭湖生態經濟區的骨幹城市和湖南的門戶城市,擁有163 公裡長江黃金水道和六個國家級口岸平臺,是湖南唯一臨長江口岸城市、國家首批沿江對外開放城市、長江沿岸億噸級大港城市,長株潭城市群和武漢城市圈之間的重要節點城市
  • 繁複與簡潔,古典對現代,美得不一樣的安藤忠雄的建築:水之教堂
    此廣義的意義泛指油畫被搬上布面的架上之前的架上:建築。教廷控制藝術的目的是為了宣揚上帝及其教宗的神聖性。當繪畫僅出現在宗教建築的立面上時,意義體現在兩方面。一方面是教堂的宏大,一方面是教廷壁畫的精細與金碧輝煌,所有一切無不體現神的威嚴。這也是為什麼教廷會反對後來的自由主義繪畫。
  • 整個中國南方最古老的木結構建築到底是哪一處
    中國傳統建築大多以木質材料為主,長久保存不易。加上每次改朝換代的時候,徵服者們總喜歡焚燒前朝宮室,到了今天,真正古代遺存的木結構建築其年代大多以明清為主,能追溯到宋元時期已經是罕見珍品,而更早的五代和唐朝遺構簡直鳳毛麟角、堪稱國寶了。
  • 詩聖詩仙都寫過嶽陽樓,關於嶽陽樓的唐詩你喜歡哪一首?
    因而關於嶽陽樓和洞庭湖的詩作特別多,今天一起欣賞唐詩中關於嶽陽樓的著名篇章。這是一首遊記詩,李白晚年流放夜郎途中,行至巫山,辛遇大赦放還,途徑洞庭湖,寫了不少詩歌,這是其中一首,這時候李白心情輕快,眼前景物也顯得有情有義,和自己分享快樂和喜悅,雁兒高飛,帶走我的憂愁,月出山口,仿佛是君山銜來了團圓美好。在嶽陽樓上住宿、飲酒,好似在天上雲間一般,一杯接著一杯,暢快無比。
  • 嶽陽樓:兩個好基友的曠世傳奇
    一座建築物因為一篇文章而流芳百世的,《嶽陽樓記》應該是不多的文章中出類拔萃的了。你如果能在五分鐘內流利地背誦整篇原文,逢年過節來到嶽陽樓,就可以享受免費登樓待遇,那真是「心曠神怡,寵辱皆忘,把酒臨風」喜洋洋啊!
  • 文能寫紅嶽陽樓,武能震懾西夏國,他是真正的無雙國士
    嶽陽樓記慶曆四年(公元1044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俱興。乃重修嶽陽樓,增其舊制,課唐賢今人詩賦予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則此嶽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