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陽樓記》:範仲淹和滕子京到底有多鐵?|文明之聲

2020-12-24 湖南24小時

歷史長河奔騰不息,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先賢哲人、詩詞書畫、山川平原、大江大河......它們如同朵朵浪花,匯成中華文明的最美讚歌。中國文明網「知史明道」訂閱號推出「文明之聲」專欄,今天與您分享範仲淹的經典名篇《嶽陽樓記》及背後的故事。

向上滑動閱覽

《嶽陽樓記》

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嶽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嶽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嶽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遊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裡,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時六年九月十五日。

宋代詩詞散文流傳甚多,但《嶽陽樓記》可謂是宋代散文的壓卷之作,其中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至今仍是無數知識分子追求的至高境界。

《嶽陽樓記》開篇即交代了是應滕子京之請而作。那麼,滕子京何許人?與範仲淹有怎樣的淵源?範仲淹又是如何創作出這篇傳世佳作的?

範仲淹畫像。圖片來自網絡

滕宗諒,字子京,河南洛陽人,公元1015年與範仲淹同年進士及第,與範仲淹政治志趣相投,倆人是終身好友。

早年,滕宗諒曾在泰州協助範仲淹主持修築捍海堰,由泰州軍事推官召試學士院,累遷殿中丞。範仲淹上疏要求垂簾聽政的劉太后還政,滕宗諒隨即亦上疏支持範仲淹。仁宗親政後,滕宗諒獲重用。

西北戰事爆發後,滕宗諒調知涇州。涇州守軍不多,滕宗諒就組織了數千名農人,身穿軍服,上城守衛;又以牛、酒等犒勞士兵,同時祭奠定川戰死者,重重撫恤陣亡者家屬,穩定了軍心,鼓舞了士氣,當地緊張形勢得以好轉。

範仲淹非常讚賞滕宗諒在危急時刻的作為,朝廷調整西北防線時推薦滕宗諒取代自己的位置。慶曆二年(1042年)十一月,滕宗諒徙知慶州(今甘肅慶陽)。

慶曆三年(1043)九月,滕宗諒頂頭上司鄭戩誣陷其在涇州任職期間揮霍公使錢十六萬緡(一千枚銅錢叫一緡或一貫)。事實上,滕宗諒只使用了三千緡。公使錢是地方長官可以支配的一項行政經費,使用規則不是那麼明晰。朝廷派遣使臣前往審理此案,但滕宗諒害怕牽連太廣,在使臣到來前將文件全部燒毀,自己獨立承擔罪責。此舉惹怒了仁宗和朝中的部分大臣、諫官。

嶽陽樓景區內「雙公祠」中的雕塑,左為範仲淹,右為滕子京。嶽陽市嶽陽樓景區管理委員會供圖

範仲淹立即為滕宗諒辯護。範仲淹說:邊塞主帥要依仗朝廷威望,才能樹立威信,率領部隊。現在滕宗諒沒有多大過錯,就遭到這樣的處理,將來其他邊帥怎麼敢擔責任做事?怎麼統率諸軍?範仲淹要求朝廷重新審理此案,如果滕宗諒確實有侵佔公使錢的貪汙行為,自己願意「同行貶黜」,一起受朝廷處分。

宋仁宗部分聽取範仲淹意見趕緊結案,但滕宗諒依然受到貶謫懲處。慶曆四年(1044年)二月,滕宗諒徙知嶽州(今湖南岳陽),也就是《嶽陽樓記》中所說的「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

嶽陽樓遠眺。嶽陽市嶽陽樓景區管理委員會供圖

滕宗諒被貶嶽州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政事處理得井井有條,僅僅一年多後,當地便「政通人和,百廢具興」。嶽州城緊靠洞庭湖,湖邊有一座千古名樓嶽陽樓。嶽陽樓相傳為東漢末期東吳名將魯肅閱軍樓,兩晉南北朝時稱巴陵城樓,唐始稱南樓,後稱嶽陽樓。歷代詩家張九齡、孟浩然、李白、杜甫、韓愈、白居易等都曾登臨吟詠,留下了眾多名篇佳作。因年久失修,此時的嶽陽樓已經不復當年雄姿。

嶽陽樓主樓。嶽陽市嶽陽樓景區管理委員會供圖

滕宗諒修建嶽陽樓,既不用公款,也不從民間斂集資金,而是通告當地百姓,有欠官府舊債不能償還的人,自願捐獻,消抵債務。結果,民間捐獻踴躍,修建嶽陽樓綽綽有餘。

嶽陽樓建成之後,滕宗諒特意寫信給範仲淹,說:「天下郡國,非有山水環異者不為勝,山水非有樓觀登覽者不為顯,樓觀非有文字稱記者不為久,文字非出於雄才巨卿者不成著。」當時,範仲淹「文章器業,凜凜然為天下之時望,又雅意在山水之好」。所以,滕宗諒不遠千裡,請範仲淹為嶽陽樓作記。滕宗諒在給範仲淹的信中好好介紹了一番洞庭湖和嶽陽樓勝景,並請人繪製一幅《洞庭秋晚圖》,隨信寄走。

此時的範仲淹正經歷著人生的低落時刻。慶曆六年(1046年),因朝廷政局發生變化,58歲的範仲淹到任鄧州(在今河南),退出政治中心舞臺,居閒休養。鄧州城東南隅窪地,往任知州曾在這裡修湖成洲,種植花木,修建亭臺,稱「百花洲」。範仲淹到鄭州後,再度修繕百花洲,還在百花洲一側修建了「春風堂」,使其更成為鄧州百姓休閒娛樂的好場所。

收到滕宗諒的信後,慶曆六年九月十五日,範仲淹在「春風堂」寫就了《嶽陽樓記》。這篇「看圖作文」送達嶽陽後,滕宗諒又請蘇舜欽書寫、邵餗篆額,時人稱滕宗諒政績、範仲淹文章、蘇舜欽書法、邵餗篆額為「四絕」。

《嶽陽樓記》書法。嶽陽市嶽陽樓景區管理委員會供圖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在《嶽陽樓記》中,範仲淹抒發了對於人生起伏榮辱的感慨。其中最後一段表達了憂國憂民,始終心懷天下的情懷。正是因為有著超乎常人的寬廣胸襟和境界,有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實踐,這段立意卓著、超乎尋常的文字,被稱為古代知識分子精神境界的最高寫照,範仲淹也成為後代知識分子學習的楷模,而千古雄文《嶽陽樓記》也因此成為嶽陽樓的靈魂。

範仲淹不僅在宋代文壇大放異彩,還在軍事上頗有成就。他曾和好友韓琦駐守西北,使西北邊境固若金湯,當地百姓創作歌謠:軍中有一韓,西賊聞之心膽寒;軍中有一範,西賊聞之驚破膽。他官至參知政事(副宰相),主持的「慶曆新政」威名赫赫。古代評價歷史人物,有「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之說。三者居其一,足以名垂後世,而範仲淹則在三個方面皆有建樹。

行文至此,我們以一個故事來收尾。

明代洪武年間,蘇州人範文從在朝廷官至御史,因直言敢諫違背皇帝旨意而入獄,隨即被判處死刑。明太祖朱元璋在查看死刑犯的案卷時,看到範文從的姓名和籍貫,急忙傳喚他到跟前,問道:「你不會是範仲淹的後人吧?」範文從回答說:「我是範仲淹的十二世子孫。」朱元璋沉默了一會,就命令左右取來錦帛,在上面大字書寫:「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朱元璋將這幅書法贈送給範文從,並下旨說:「免除你五次死罪!」

範仲淹極力倡導且畢生身體力行的「先憂後樂」精神,深深感動了後人。而有後人如此,正可謂「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來源:「知史明道」訂閱號

主播:吳震啟 著名詩人、書法家

作者:中國文明網 原茵

【來源:文明南陽】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清平樂:範仲淹與滕子京關係如何?《嶽陽樓記》也有滕子京的功勞
    《嶽陽樓記》也有滕子京的功勞文/無計讀史電視劇《清平樂》昨晚更新的劇情中,大家可以看到範仲淹積極地為自己的好友滕子京求情,鐵證如山時他還力推三個證據證明好友清白。在朝堂上範仲淹與王拱辰等人爭得面紅耳赤,只為一個滕子京。那麼事情的真相究竟如何呢?範仲淹與滕子京的關係如何?
  • 重讀範仲淹的《嶽陽樓記》,我發現了他文章中的滕子京是個貪官
    他自己其實在文中有交代,應好友之邀而寫的,他所說的好友就是他文章中所寫的滕子京。那麼,這個滕子京是誰?滕子京在歷史上沒什麼名氣,要不是範仲淹的這篇《嶽陽樓記》,我想根本沒人能夠知道這個人,或者想起他。既然如此,範仲淹為什麼要為滕子京寫這麼一篇文章,況且,他之前也沒去過嶽陽樓。這就不得不說二人的關係。範仲淹和滕子京是一起考上進士的,他們兩個人是大中祥符八年,同一年中舉的,如此說來也算是同窗之誼了。同時,兩個人在一生的仕途生涯中有不少次共同經歷了一些事件。
  • 因文中有滕子京,家長提議把《嶽陽樓記》挪出教科書,你怎麼看?
    後者出自於範仲淹寫就的《嶽陽樓記》,此文讀來盪氣迴腸,充滿憂國憂思之考慮。其中遣詞造句巧奪天工,各種修辭手法運用神乎其技,作者描繪的嶽陽樓景讀起更是讓人有登仙境之感,美景被描繪得磅礴大氣,不禁引人遐思。
  • 範仲淹最強背誦天團成員,其嶽陽樓記廣為傳頌,卻因滕子京遭質疑
    北宋的統治者為了能有力量對抗外族,軍隊的人數也十分龐大,而且當兵之人的待遇也十分優厚。甚至有些家裡無法餬口,或者是犯了罪的亡命之徒都會選擇參軍,不僅僅為了能有安身之所,更為了那豐厚的報酬。
  • 清平樂:範仲淹為何願以命相保滕子京,還把他寫進《嶽陽樓記》?
    在劇中,王拱辰和歐陽修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深。不久,王拱辰接手了滕宗諒(也就是我們熟知的《嶽陽樓記》中的滕子京)貪汙一案。在朝堂上和趙禎稟報此事時,歐陽修抓住王拱辰言語中的漏洞冷言譏諷,王拱辰卻稟報,在調查滕宗諒濫用公用錢時,因為有範仲淹作保,沒有被收押進監牢,結果滕宗諒藉機燒毀了帳簿,讓此案無法繼續再查下去,王拱辰因此認定滕宗諒確有貪汙,不然怎麼會燒毀帳簿。
  • 範仲淹:我從沒去過嶽陽樓,但《嶽陽樓記》我寫的
    歷史上有一些非常匪夷所思的事,就好比你在中學的時候,一定會被要求背這樣一篇課文《嶽陽樓記》,開篇就是「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當初上學的時候簡直被這篇文章折磨到禿頭。當時正是慶曆新政宣告失敗,範仲淹又被貶了,這次來到了鄧州。屢次被貶,改革失敗的範仲淹身心疲憊,就在這時,好友滕子京奉命重修的嶽陽樓竣工了。於是滕子京就想邀請自己身邊文筆比較好的朝中好友,幫自己寫一篇記錄文。這時候,自然就會想到了範仲淹,範仲淹為人義氣,滿口答應下來。
  • ...和《偃虹堤記》是炒作稿?——靠名人朋友兩篇文章翻身的滕子京
    否則,仁宗皇帝也不會在慶曆三年以範仲淹的十條上疏為改革藍本,讓範仲淹領銜「慶曆新政」了。他的《嶽陽樓記》一出來,滕子京派人廣為傳抄散發是絕對的。而且那時東京開封除了朝廷的官方邸報外,早就有民間小報了。像範仲淹這樣的文章必定在邸報和民間小報上熱門刊登,洛陽紙貴,傳遍大宋。至於歐陽修,那時也是紅得發紫。
  • 範仲淹好友滕子京,到底是不是貪官?
    宋朝有這麼一個人,他在歷史上無重要地位,也無顯赫名聲,卻因範仲淹的一篇《嶽陽樓記》而聲名大噪,讓「勤政為民」的形象廣為人知;司馬光《涑水記聞》中有一段關於他頗具爭議性的記載,又讓後人給他冠上了搜刮民脂民膏的「貪官」的帽子。他就是「謫守巴陵郡」的滕子京。
  • 《嶽陽樓記》不是看圖作文,範仲淹到過嶽陽和洞庭湖,登過嶽陽樓
    此則嶽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嶽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遊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
  • 《嶽陽樓記》背後的貪汙故事
    還是中學生時,《嶽陽樓記》就是背誦名篇,那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樂而樂」常常是考試重點。作者是範仲淹,為「重修嶽陽樓」而作了一篇文章。「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滕子京花錢不經腦子,又愛交朋友,花出去的錢應該不止3000貫。但是到底花了多少,怎麼花的,卻是一筆糊塗帳,因為帳本被燒了。但如果說滕子京挪用了16萬貫公用錢,又不太可能。按照範仲淹的說法,當時朝廷撥給涇州的公用錢數目都不可能有16萬貫之多。
  • 有家長建議將《嶽陽樓記》移除教科書,只因提到滕子京,有理嗎?
    範衝淹是北宋時期的文學家,為我們留下了很多有才氣的作品,細細品來也都蘊含著相當重要的文化價值和思想價值。所以在設計語文教科書內容的時候,範衝淹的代表作《嶽陽樓記》也被選為了教材。課本對於學生來說可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對於學生產生了影響力。所以對於課本的內容要經過非常認真的篩選。
  • 沒有範仲淹就沒有嶽陽樓!文字非出於雄才巨卿者不成著
    文|許志傑建築是凝固的歷史,也是經年曆月不同時代人文風騷的刻記與變遷。嶽陽樓名氣之大,大在範仲淹一篇曠世巨作《嶽陽樓記》。毫無疑問,如果沒有滕子京謫守巴陵郡重修嶽陽樓,就不會有範仲淹的千古絕唱《嶽陽樓記》,亦難現浩浩湯湯、氣象萬千之大觀也。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自古,在好的景物面前文人從不缺席。
  • 慶曆四年,《嶽陽樓記》背後的風雲變幻
    乃重修嶽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 範仲淹《嶽陽樓記》,我們再熟悉不過了。慶曆四年是1044年,這一年,宋仁宗三十五歲,在位已經二十一年。自寶元元年西夏元昊自立為帝,宋夏曆經五年交戰,雖然宋敗多勝少 ,但西夏也沒討到多少好處,連年戰事兩國國計民生都深受其害。
  • 陳澤奎:再讀《嶽陽樓記》
    但是,這些名重一時且流芳千古的明星們,並沒有誰有幸出現在《嶽陽樓記》中,倒是一個被貶到地方的官員卻隨著《嶽陽樓記》的千古傳誦而成了當紅明星。「慶曆四年春,膝之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俱興,乃重修嶽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囑予著文以記之。」為什麼會這樣?滕之京系何人?為什麼被貶?為什麼範仲淹一定要遵囑為其重修嶽陽樓而著文記之呢?
  • 《嶽陽樓記》留下的千年謎團:修建者滕子京為什麼在宋朝口碑極差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俱興,乃重修嶽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但凡上過幾天學的人,恐怕多多少少都會對這幾句古文有印象、這是宋代名臣、大文學家範仲淹留下的千古名作《嶽陽樓記》的開篇幾句。《嶽陽樓記》作為我國古代文學中的代表篇章,長期以來一直是中小學課本的必讀必背課文,估計很多人都曾為了背誦這篇古文而傷過腦筋。
  • 《嶽陽樓記》的秘密,滕子京被貶背後,揭示的是宋朝衰落
    《嶽陽樓記》。文章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成為千古名言警句,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人。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嶽陽樓記》開篇第一句「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的背後,蘊含了宋朝衰落的真相。這又是怎麼回事呢?一切的一切都得從滕子京說起。
  • 嶽陽樓:兩個好基友的曠世傳奇
    一座建築物因為一篇文章而流芳百世的,《嶽陽樓記》應該是不多的文章中出類拔萃的了。你如果能在五分鐘內流利地背誦整篇原文,逢年過節來到嶽陽樓,就可以享受免費登樓待遇,那真是「心曠神怡,寵辱皆忘,把酒臨風」喜洋洋啊!
  • 還記得中學課本裡的藤子京嗎
    「慶曆四年春,藤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俱興,乃重修嶽陽樓……」。每當讀起範仲淹的《嶽陽樓記》就會想藤子京是何許人也,偶然翻閱《宋史》,還真找到了他。嶽陽樓記滕子京,名宗諒,字子京。與範仲淹同年考中進士。他為什麼會被貶嶽州呢?據《宋史》記載,他在涇州任職期間,花費公錢60萬貫犒勞邊關將士,祭奠英烈,撫恤遺屬。
  • 嶽陽樓重修幾何?建築和時間一樣古老,亦同未來一樣年輕
    文|許志傑嶽陽樓始建於何時自古眾說紛紜,主要有三說:一說「莫詳創始」,根本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修建的,「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與範經略求記書》就是這麼介紹的,範仲淹寫《嶽陽樓記》也是據此打的底稿;二說「肇自漢晉」,即「自三國時始」,前身是「魯肅閱軍樓
  • 千古經典《嶽陽樓記》中的8句詩,勝過雞湯無數!
    高中時候的語文老師,總是以一到兩句詩詞開啟新的課程,並提醒我們:「課本裡出現過的詩詞,名言警句多記記吧……因為在作文中出現那麼一兩句切題的詩句,絕對會讓評卷老師眼前一亮,這都會是畫龍點睛之筆啊!」那麼,一篇流傳千年的古詩文,到底會影響我們什麼?主持人撒貝寧曾感慨地評價《嶽陽樓記》:「它不僅是一個樓的重修,而是建立了那個時代的精神坐標,和重要的核心價值觀!」那麼,今天就請您再次開啟記憶的閥門,在有限的字句中,隨我一起走進範仲淹的《嶽陽樓記》裡的境界與情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