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讀範仲淹的《嶽陽樓記》,我發現了他文章中的滕子京是個貪官

2020-12-05 顏威說歷史

說起滕子京我想沒什麼人知道,但說起《嶽陽樓記》,我想沒什麼人不知道。這篇課文是要背誦下來的,以至於很多人都印象深刻,即便是我這個已經畢業多年的人,依然能隨口而來裡面的名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範仲淹不愧是文案高手,文章字數不多,但寫的是朗朗上口,文採斐然,就是今天的我們都能感受到他筆下的嶽陽樓、洞庭湖的氣勢不凡,以及當年他寫這篇文章時的風採。

問題是,範仲淹為什麼要寫這篇文章?

他自己其實在文中有交代,應好友之邀而寫的,他所說的好友就是他文章中所寫的滕子京。

那麼,這個滕子京是誰?

滕子京在歷史上沒什麼名氣,要不是範仲淹的這篇《嶽陽樓記》,我想根本沒人能夠知道這個人,或者想起他。既然如此,範仲淹為什麼要為滕子京寫這麼一篇文章,況且,他之前也沒去過嶽陽樓。

這就不得不說二人的關係。

範仲淹和滕子京是一起考上進士的,他們兩個人是大中祥符八年,同一年中舉的,如此說來也算是同窗之誼了。同時,兩個人在一生的仕途生涯中有不少次共同經歷了一些事件。

比如宋真宗天禧五年,範仲淹在擔任興化縣令,主持修復沿海工程的時候,就是我們熟悉的「範公堤」。滕子京也參與了這一工程的施工。

還有這樣一個故事,當時修復工程的時候,有一天,海上颳起了大風,潮水猛漲,風高浪急。正在修築堤壩的民夫、士兵,忽然之間臉色就變了,害怕的逃走了。

眼看堤壩就要功虧一簣,就在此時,滕子京站了出來,沒有一點害怕,泰然處之,安慰大家說,堤壩如果修不好大家都要遭殃。

隨後這些民夫、士兵們才肯回來,繼續修築堤壩。而經過這件事後,範仲淹對滕子京印象深刻。

公元1040年,宋仁宗康定元年,範仲淹被調往北宋邊關,對戰西夏的入侵。範仲淹去防禦西夏的時候,順便向皇帝推薦了滕子京。第二年,滕子京就調往北宋對戰西夏的抗戰前線,擔任涇州知府。二人又有了交集,這是範、滕二人先後投筆從戎、金戈鐵馬,共同安邊禦敵的一段輝煌歲月。

而也就是在這個地方,滕子京成了個貪官。

根據司馬光《涑水記聞》記載,滕子京在宋仁宗慶曆年間為涇州知府,揮霍無度,濫用公款。

舉報滕子京的就是梁堅,他彈劾滕子京的罪名如下:

一、滕子京在涇州,賤價購買涇州百姓 牛、驢子,拿來犒賞士兵。

二、滕子京在邠州聽曲、看戲好幾天,他還賞賜演員們銀楪子二三十片。

三、滕子京曾過度使用公用錢16萬,其中有數萬貫去向不明。

公錢就是中央財政專門劃撥出一部分給地方官員支配的錢。據說地方官員可以用這筆錢來進行投資,賺取的收入也屬於公用錢,這些公款叫公用錢,也叫公使錢。

北宋時期的公錢主要用於地方官之間的迎來送往、饋贈,地方政府的各種雜七雜八的餐飲費用,舉辦宴會、歌舞會招待費用等等。

據說當時滕子京為了對抗調查,居然把帳簿焚燒了。由此可見,滕子京貪汙的事實應該是成立的,如果沒有做賊心虛,為什麼要焚燒帳簿呢?

其實,當時對戰西夏,練練用兵,肯定是要花錢的,朝廷的軍費根本不夠開支的。範仲淹之所以能夠在對戰西夏時,佔上風,恐怕滕子京為他提供了不少軍費,而這些軍費哪裡來的?大家都心知肚明。

滕子京也是講義氣,把帳本燒了,死無對證,也就無從查起。當然,由於北宋對西夏的用兵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宋仁宗也沒什麼深究,滕子京也只是官降一級,貶知鳳翔府(陝西寶雞),後又貶虢州(河南靈寶),慶曆四年春又貶到嶽州巴陵郡(湖南岳陽)。

《嶽陽樓記》有記載:「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巴陵郡:即嶽州郡,今湖南岳陽。

這就是為什麼當滕子京邀請範仲淹為他修建的嶽陽樓寫一篇文章的時候,範仲淹再忙也要寫的原因所在,二人關係非比尋常。

問題是,在範仲淹的《嶽陽樓記》裡,滕子京成了一個傑出的地方官員,不到一年就把嶽陽這個地方治理的政通人和,百廢俱興,政績斐然。

但實際上,並非如此,據說滕子京到了巴陵之後,貪性不改。很快他就想重修嶽陽樓,來供達官貴人、鄉紳士子們把酒言歡。而他借重修嶽陽樓之名,又趁機撈錢了。

當然,這一次,他很聰明,有了涇州的前車之鑑,這一次滕子京既不用公款,也不向百姓斂財,而是想出一個奇招。

什麼招數呢?那就是讓那些多年無法討得回債務的債主,都把陳年的債文給他,由他派人追討。然後他從中抽取佣金,就是類似於現在幫人討債的,代討債業務。

滕子京利用政府的名義去討債,果然有一手,據說最後他撈取了不少好處,賺的盆滿缽滿。

司馬光在《涑水記聞》中記載:

「滕宗諒知嶽州,修嶽陽樓不用省庫銀,不斂於民。但榜民間,有宿債不肯償者,官為督之。民負債者爭獻之。所得近萬緡,置庫於廳側自掌之,不設主典案籍。樓成極雄麗,所費甚廣,自入者亦不鮮焉。州人不以為非,皆稱其能。」

接著他用這些錢去修建嶽陽樓。而且這一次,他誰也沒用,整個工程都是自己搞,不設主典案籍,也不設會計出納。這其中的貓膩,最終也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樓建好後,滕子京就邀請他的好友範仲淹寫一篇《嶽陽樓記》,用來宣傳他「政通人和,百廢俱興」的政績。

在範仲淹這個文案高手的妙筆生輝之下,文章一寫完就火了,還獲得宋仁宗好感。而滕子京在這一年秋天調到有小汴京之稱的徽州任知府。

所以,滕子京的宦海仕途離不開範仲淹的支持。範仲淹也很欣賞滕子京。

滕子京去世後,範仲淹親自撰寫《天章閣待制滕君墓志銘》:

「嗟嗟子京,天植其才。精爽高出,誠意一開。抗直諫曹,辯論弗催。主略遠方,智謀橫來。嗟嗟子京,為臣不易。名以召毀,才以速累。」

這個評價相當之高了。

不過滕子京當官生涯中的貪汙一直不清不楚,是貪官也好,是清官也罷,留給後人去評判吧。

朋友,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清平樂:範仲淹與滕子京關係如何?《嶽陽樓記》也有滕子京的功勞
    《嶽陽樓記》也有滕子京的功勞文/無計讀史電視劇《清平樂》昨晚更新的劇情中,大家可以看到範仲淹積極地為自己的好友滕子京求情,鐵證如山時他還力推三個證據證明好友清白。在朝堂上範仲淹與王拱辰等人爭得面紅耳赤,只為一個滕子京。那麼事情的真相究竟如何呢?範仲淹與滕子京的關係如何?
  • 範仲淹最強背誦天團成員,其嶽陽樓記廣為傳頌,卻因滕子京遭質疑
    範仲淹向來心懷天下,從他《嶽陽樓記》中的憂國憂民思想就可以看出,他不僅心繫百姓,而且忠於皇上。宋仁宗雖然有心懷天下的慈悲之心,但是他人太過於仁慈,頂不住眾多人施加的壓力,最後只能按照他們的意願廢除變法,將範仲淹貶到地方為官。 範仲淹與滕子京 滕子京是範仲淹在考中進士時認識的好朋友,滕子京與範仲淹一樣都是有才學之人,而後又同朝為官一起經歷過一些變故,所以二人的友誼更為深厚。
  • 範仲淹好友滕子京,到底是不是貪官?
    宋朝有這麼一個人,他在歷史上無重要地位,也無顯赫名聲,卻因範仲淹的一篇《嶽陽樓記》而聲名大噪,讓「勤政為民」的形象廣為人知;司馬光《涑水記聞》中有一段關於他頗具爭議性的記載,又讓後人給他冠上了搜刮民脂民膏的「貪官」的帽子。他就是「謫守巴陵郡」的滕子京。
  • 因文中有滕子京,家長提議把《嶽陽樓記》挪出教科書,你怎麼看?
    而孩子的教育則是他們最關注之點,提出將《嶽陽樓記》撤出教科書,也是基於他們擔心孩子教育會受影響。因為據他們所知,文中範仲淹提到"乃重修嶽陽樓"的滕子京並不是好人。 有關滕子京的歷史記載,也大抵如此,而且難以忽略的一點就是司馬光與滕子京在政見上的不一,更是有著誣衊狄青的事實,也是有理由去抹黑滕子京的。滕子京是否為貪官更是隨著歷史的變遷,至少現在為止都沒有實錘的證據,可相較而言滕子京所做好事確有值得肯定的記載。 在確定的記載中,範仲淹不僅是滕子京的同期進士,而且還是他的恩人。
  • 範仲淹:我從沒去過嶽陽樓,但《嶽陽樓記》我寫的
    歷史上有一些非常匪夷所思的事,就好比你在中學的時候,一定會被要求背這樣一篇課文《嶽陽樓記》,開篇就是「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當初上學的時候簡直被這篇文章折磨到禿頭。這件事就是:範仲淹壓根就沒去過嶽陽樓!這篇《嶽陽樓記》純屬是範仲淹信口胡說的!怎麼樣,聽了這件事你是不是更崩潰了?他連嶽陽樓都沒去過,就寫了一篇文章,這篇文章流傳百世到現在竟然還要我們熟讀背誦?文豪不愧是文豪啊,閉著眼寫寫能妙筆生花!
  • 《嶽陽樓記》:範仲淹和滕子京到底有多鐵?|文明之聲
    圖片來自網絡滕宗諒,字子京,河南洛陽人,公元1015年與範仲淹同年進士及第,與範仲淹政治志趣相投,倆人是終身好友。早年,滕宗諒曾在泰州協助範仲淹主持修築捍海堰,由泰州軍事推官召試學士院,累遷殿中丞。範仲淹上疏要求垂簾聽政的劉太后還政,滕宗諒隨即亦上疏支持範仲淹。仁宗親政後,滕宗諒獲重用。
  • 清平樂:範仲淹為何願以命相保滕子京,還把他寫進《嶽陽樓記》?
    隨後官家趙禎讓範仲淹說說為什麼如此肯定滕子京沒有貪汙。範仲淹說滕子京所用的公款根本沒有十六萬,當時西夏進攻渭州,他沉著應戰,其中十五萬是軍餉,真正濫用的公用錢只有三千,而這三千公款也是向邊民購買牛羊犒軍,其良苦用心是藉以求得邊民心安定和邊疆的安穩。
  • ...和《偃虹堤記》是炒作稿?——靠名人朋友兩篇文章翻身的滕子京
    文/奉友湘北宋時有個官員叫滕宗諒,字子京。他官不大,知州而已;他政不顯,一州而已。他本來是個被皇帝貶謫,流放到窮鄉僻壤接受改造,戴罪立功的人,卻因兩位名人加哥們兒的兩篇文章鹹魚翻身,受到重用,一躍成為蘇州知州,成了「天堂」的最高長官。他的兩位好朋友是何等樣人?
  • 《嶽陽樓記》背後的貪汙故事
    還是中學生時,《嶽陽樓記》就是背誦名篇,那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樂而樂」常常是考試重點。作者是範仲淹,為「重修嶽陽樓」而作了一篇文章。「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嶽陽樓……」重修嶽陽樓的不是範仲淹,而是他的好友滕宗諒,字子京,正是此人因為一段公案才來重修這嶽陽樓,留下了這篇名家名篇。話說這滕子京,與範仲淹一起考中了進士,是一位有著俠氣的士大夫,廣交朋友,出手大方,常一擲千金,可以跟宋江「及時雨」一比。
  • 《嶽陽樓記》留下的千年謎團:修建者滕子京為什麼在宋朝口碑極差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俱興,乃重修嶽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但凡上過幾天學的人,恐怕多多少少都會對這幾句古文有印象、這是宋代名臣、大文學家範仲淹留下的千古名作《嶽陽樓記》的開篇幾句。《嶽陽樓記》作為我國古代文學中的代表篇章,長期以來一直是中小學課本的必讀必背課文,估計很多人都曾為了背誦這篇古文而傷過腦筋。
  • 《嶽陽樓記》不是看圖作文,範仲淹到過嶽陽和洞庭湖,登過嶽陽樓
    「四絕」指滕子京重修的嶽陽樓,範仲淹做的《嶽陽樓記》,蘇舜欽將《嶽陽樓記》書寫在石碑上,邵觫題寫的碑額。《人民日報》原副總編梁衡在他的《〈嶽陽樓記〉留給我們的文化思考和政治財富》說:「如果讓我在古今文章中選一篇最好的,只好忍痛選一篇,那就是範仲淹的《嶽陽樓記》。」
  • 有家長建議將《嶽陽樓記》移除教科書,只因提到滕子京,有理嗎?
    所以在設計語文教科書內容的時候,範衝淹的代表作《嶽陽樓記》也被選為了教材。課本對於學生來說可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對於學生產生了影響力。所以對於課本的內容要經過非常認真的篩選。大家仔細了解就可以發現,課本所包括的內容不是一成不變的,為了保證課本的進步以及內容的完善,很多之前加入了課本內容的文章都被移除。
  • 慶曆四年,《嶽陽樓記》背後的風雲變幻
    御史臺這些諫官們可不好惹,急了連仁宗也罵,如果不給個說法,他們肯定又去彈劾範仲淹、韓琦等人,說他們護短。最後,仁宗沒辦法只好依了王拱辰,將滕宗諒貶到蠻荒之地巴陵郡嶽州。《嶽陽樓記》開篇「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講的就是這事。
  • 沒有範仲淹就沒有嶽陽樓!文字非出於雄才巨卿者不成著
    文|許志傑建築是凝固的歷史,也是經年曆月不同時代人文風騷的刻記與變遷。嶽陽樓名氣之大,大在範仲淹一篇曠世巨作《嶽陽樓記》。毫無疑問,如果沒有滕子京謫守巴陵郡重修嶽陽樓,就不會有範仲淹的千古絕唱《嶽陽樓記》,亦難現浩浩湯湯、氣象萬千之大觀也。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自古,在好的景物面前文人從不缺席。
  • 陳澤奎:再讀《嶽陽樓記》
    1978年以後,只要是上過中學的人,一定都知道《嶽陽樓記》,而且即便是不會背誦,也一定是熟讀過的。我第一次讀《嶽陽樓記》,卻與如今許多人讀《嶽陽樓記》的惰形大不一樣,不是別人教我讀,而是為了教別人而讀的。
  • 《嶽陽樓記》的秘密,滕子京被貶背後,揭示的是宋朝衰落
    《嶽陽樓記》。文章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成為千古名言警句,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人。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嶽陽樓記》開篇第一句「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的背後,蘊含了宋朝衰落的真相。這又是怎麼回事呢?一切的一切都得從滕子京說起。
  • 嶽陽樓:兩個好基友的曠世傳奇
    一座建築物因為一篇文章而流芳百世的,《嶽陽樓記》應該是不多的文章中出類拔萃的了。你如果能在五分鐘內流利地背誦整篇原文,逢年過節來到嶽陽樓,就可以享受免費登樓待遇,那真是「心曠神怡,寵辱皆忘,把酒臨風」喜洋洋啊!
  • 還記得中學課本裡的藤子京嗎
    「慶曆四年春,藤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俱興,乃重修嶽陽樓……」。每當讀起範仲淹的《嶽陽樓記》就會想藤子京是何許人也,偶然翻閱《宋史》,還真找到了他。嶽陽樓記滕子京,名宗諒,字子京。與範仲淹同年考中進士。他為什麼會被貶嶽州呢?據《宋史》記載,他在涇州任職期間,花費公錢60萬貫犒勞邊關將士,祭奠英烈,撫恤遺屬。
  • 嶽陽樓重修幾何?建築和時間一樣古老,亦同未來一樣年輕
    文|許志傑嶽陽樓始建於何時自古眾說紛紜,主要有三說:一說「莫詳創始」,根本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修建的,「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與範經略求記書》就是這麼介紹的,範仲淹寫《嶽陽樓記》也是據此打的底稿;二說「肇自漢晉」,即「自三國時始」,前身是「魯肅閱軍樓
  • 千古經典《嶽陽樓記》中的8句詩,勝過雞湯無數!
    主持人撒貝寧曾感慨地評價《嶽陽樓記》:「它不僅是一個樓的重修,而是建立了那個時代的精神坐標,和重要的核心價值觀!」那麼,今天就請您再次開啟記憶的閥門,在有限的字句中,隨我一起走進範仲淹的《嶽陽樓記》裡的境界與情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