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為環境保護決策提供科學支撐 守護碧水藍天

2020-12-22 瀟湘晨報

千裡眼、順風耳,在古代是人們的美好想像和希望。如今,有了科學技術的強大支撐,這些已經變成現實。我市生態環境部門應用衛星遙感、無人機、自動監測、在線監控等高科技手段,編織出一張「巨網」,覆蓋整個環保體系,為守護碧水藍天助力。

形式多樣的監測手段,匯成了海量的監測數據。為了讓海量數據跑起來、用起來,我市的「智慧生態」作戰指揮中心大數據應用平臺應運而生。該平臺分兩期建設,目前已經完成數據基礎平臺搭建,超億條業務數據已接入平臺,接下來將接入外部物聯監測數據,為環境保護決策提供科學的數據支撐,實現從經驗決策向科學決策轉變。

匯聚整合環境相關7大類20多小類數據

「大數據應用平臺建設的初衷就是要實現大平臺、大整合、高共享。」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說,該局依託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信息化手段,建立惠州市「智慧生態」作戰指揮中心大數據應用平臺,打破環保業務相關部門、企事業單位、公眾之間的數據和應用壁壘,提升海量數據的採集、存儲、管理分析能力,實現生態環境信息資源整合互聯和數據開放共享,充分挖掘數據價值,實現現狀分析及趨勢分析,推動監測與監管業務聯動。

記者了解到,該局充分運用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先進理念和技術,完善了標準規範、安全保障和運行維護體系,基於統一基礎支撐雲平臺,依託生態環境監測網,建設生態環境信息資源「一中心」、環境數據預警監控「一平臺」、生態環境全景服務「一張圖」,全面提升生態環境保護信息管理水平。

其中,大數據基礎平臺主要是為存儲的數據提供統一支撐,提供各類異構海量數據的存儲能力;實現海量物聯監測數據的實時接入,滿足實時性要求;基於數據分析、計算引擎,提供高效的數據分析、計算能力;並為數據訪問服務提供充分的支撐,實現全市空間數據的規範管理,並實時監控大數據運行情況,全方位保障大數據平臺正常運行。

「目前已完成環境相關數據7大類20多小類的數據匯聚整合,為應用分析提供數據支撐。」該負責人告訴記者,建設平臺的目的就是全面實現生態環境數據體系資源融合、信息共享,縱向穿透至省、市、縣企業,橫向整合其他委辦、單位及網際網路數據,為建立生態文明數據體系奠定堅實基礎,滿足「生態惠州」應用體系的運行支撐。

匯聚整合數據實現生態環境綜合決策科學化

該負責人介紹,目前已建設完成環境預警監控平臺和水環境、大氣環境、固定源等應用管理系統。其中,環境預警監控平臺是基於汙染源和環境質量監測數據,充分挖掘數據價值,集中、直觀地展示惠州市汙染源排汙情況及監管情況,結合智能分析引擎,對汙染源進行全面實時監控,實現現狀分析及趨勢分析,對企業違法行為進行預警,為環境執法提供科學的數據支撐,提升精準執法能力,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提供重要支撐。

水環境管理系統主要是掌握水環境考核目標的完成情況,精準分析水環境問題的根本原因,提前預警水環境考核目標的達標風險,是全面掌控「碧水保衛戰」戰況的全景平臺。大氣環境管理系統為決策與管理者提供基於現狀、預測和考核相關的統計數據展示、問題識別,以及為管控對象提供科學的支撐服務,能夠通過直觀、簡潔、生動的展示效果,讓決策者和管理人員迅速發現問題,準確識別原因,科學管理決策。

此外,固定源管理系統主要是為了構建固定源信息化監管技術體系,助力落實固定源排汙許可核心管理制度體系,實現固定源基礎信息的統一管理,為實現「一源一數」管理提供支撐;實現固定源產治排分析及監管預警分析,輔助證後精細化監管;實現固定源信息結構化管理,輔助監管人員隨時隨地便捷高效獲取固定源信息;實現對重點監管信息的直觀總覽,環境管理人員一目了然獲取固定源監管情況,輔助決策分析。

該負責人說,未來通過不間斷的數據匯聚整合,實現生態環境綜合決策科學化。將大數據作為支撐生態環境管理科學決策的重要手段,實現「用數據決策」。提高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科學化水平,提升環境保護參與經濟發展與宏觀調控的能力,實現生態環境監管精準化。充分運用大數據提高環境監管能力,助力簡政放權,健全事中事後監管機制,實現「用數據管理」。提高生態環境監管的主動性、準確性和有效性,避免「一刀切」執法。

同時,實現生態環境公共服務便民化。運用大數據創新政府服務理念和服務方式,實現「用數據服務」。利用大數據支撐信息公開、網上辦事和信息服務,保障公眾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

(惠州日報記者黃曉娜 通訊員惠環宣)

【來源:惠州文明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開展海島淨灘 保護海洋環境
    惠州日報訊 (記者劉豪偉 通訊員王思 梁維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護祖國的藍天、碧水、淨土是我們每一位海事志願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 2019世界地球日是第50個世界地球日 福州保護碧水藍天
    今年我國世界地球日的主題是「珍愛美麗地球守護自然資源」,旨在引導社會公眾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親近自然、了解自然、保護自然,共同維護自然生態空間,攜手共建美麗家園。  近年來,福州市秉持綠色發展理念,深化生態文明建設,以良好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努力為市民群眾提供更多綠色福利。
  • 江西安源:藍天碧水也是一種幸福
    「我從小在這裡長大,以前這裡的環境不太好,後來經過河流整治、環境改造,現在這裡都變成景點了,好多市區的遊客都來這裡玩了,我也索性在家裡開個小飯莊,不出去打工了。」張霞說。現在十裡花溪藍天白雲成為常態,吸引客人來這裡休閒成了新的經濟增長點,沿河煤炭、化工企業關停、改造、轉產任務全部完成。記者來到位於高坑鎮的新華河,由於早期工業粗放發展,缺乏統一規劃和保護,導致河水各汙染指標居高不下,祖祖輩輩生活在新華河的村民巴榮華對此深有感觸。
  • 有事您說話:守護藍天碧水 留住鳥語花香
    近年來,環境保護問題不斷升溫,隨著2020年我市兩會的舉行,聚焦民生的環境治理再成熱點議題。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聽聽人民群眾對藍天白雲的期待,看看今年兩會上都有哪些環保「好聲音」?市民 王坤:我希望能加大對環境汙染的監測力度,如果有指數超標,及時進行追溯並治理,從而保衛我們的藍天。市民 張向龍:我認為現在的垃圾分類做的還是挺好的,但是具體到怎麼分類,尤其是廚餘垃圾的分類還不太清楚,希望在這方面能夠多宣傳宣傳,讓我們知道該怎麼做。
  • 藍天碧水保衛戰 徐匯區生態環境「十三五」成就巡禮
    「十三五」期間,徐匯區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一流中心城區的工作目標,積極推進和加強生態文明建設,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重要理念,攻堅克難,砥礪奮進,開拓創新,紮實工作,堅決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區域生態環境各項指標表現良好,環境質量得到顯著改善
  • 不懼風雨 執行出擊 捍衛藍天、淨土、碧水
    不懼風雨 執行出擊 捍衛藍天、淨土、碧水 2020-11-20 16: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決策 保衛藍天堪大任
    「十三五」以來,山西省電力公司認真落實中央和國網公司決策部署,緊緊圍繞人民群眾關心的環境保護工作勇敢擔當,主動作為,全面打響打贏藍天保衛戰,彰顯了國家電網的責任央企形象。降低煤炭資源消耗,支持新能源發展。大力支持光伏和風電等新能源發電事業,努力降低煤炭開採,減少因燃煤和運煤產生的環境汙染。
  • 寧鄉:藍天碧水入畫來
    (資料圖片)紅網時刻1月9日訊(寧鄉站記者 孫新明)冬日暖陽,漫步溈江,頭頂藍天,腳踏沃土,遠眺青山,近賞碧水,這是140 多萬寧鄉人民引以為豪的美麗家園。2019 年,寧鄉市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引領,按照省、長沙市部署要求,凝心聚力,多措並舉,全面推進汙染防治攻堅戰,向全市人民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 青山碧水映藍天——西藏山南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掃描
    山南市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結合實際制定實施了《關於建設生態強市的實施意見》《生態美好模範區工作方案》《關於建設美麗山南的意見》《關於生態文明創建四年行動實施方案》《關於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等意見和方案,為高位推動全市生態文明建設奠定了基礎。
  • 全國先進工作者塗超 :堅守監察一線捍衛碧水藍天
    全國先進工作者塗超 :堅守監察一線捍衛碧水藍天 2020-12-14 21: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廣州構築政務數據平臺支撐科學決策
    數位化抗疫 數據支撐科學決策今年是特殊的一年,防疫戰疫,成為政務數據治理能力的試金石。疫情期間,廣州海珠政務移動辦公平臺日均活躍人數超80%,有效方便了政府工作人員隨時隨地遠程辦公、辦文、辦會。以「數字政府」為支撐,海珠打造全國首個區塊鏈全流程「指尖辦」平臺,推行手機移動端的「無接觸」受理、「不見面」審批、「零跑動」辦事。目前,全區逾600項政務事項可直接在微信上「指尖辦」,近千項事項實現全程「線上辦」,為轄區內企業和群眾帶來辦事「零跑動」的優質體驗。
  • 智慧監管守護碧水藍天!煙臺市企業排汙智能管控平臺正式啟動
    煙臺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在近幾年取得了長足進步,空氣品質改善明顯。連續2年達到國家二級標準,成為山東省第二個達標城市。截至今年7月底,空氣品質達到國家二級標準。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副會長劉啟風發表講話  煙臺市在創新環境監管途徑道路上不斷探索。
  • 山科子生三下鄉之五:走進綠色礦山,助力守護碧水藍天
    為探尋煤炭行業未來的綠色發展之路,8月15日上午,「夢源實踐隊」線下的隊員們來到了布爾臺煤礦環保組辦公室,同環保組組長高戰新展開了關於綠色礦山建設的相關問題討論。經過採訪得知神東布爾臺積極探索綠色礦山建設方案,吸納採礦專業精英人才,創新工藝流程,針對礦山廢棄物和汙染物採取先進處理方法,制定一系列礦山環境綠色化的措施,高戰新還帶領隊員參觀了煤礦及周邊的綠化情況。下午,實踐隊員來到康巴什,調查研究礦區的綠色建設對周邊城市發展的作用。
  • 守護藍天碧水 擦亮生態底色,長治經開區企業在行動
    01李兵淮海集團惠豐特車有限公司董事碧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藍天保衛戰攻堅行動以來,我們公司非常重視,始終把安全環保工作作為公司所有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守環保安全工作的紅線和底線,今年以來,我們積極行動,採取很多有力的措施,新配置了十幾臺新的焊接煙塵淨化器,鍋爐房做了低氮改造,目前已經改造完成
  • 新安鎮人大代表助力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
    尚一網想(記者 羅朝陽 通訊員 田華 文/圖) 「除了全面禁捕,還將採取哪些措施維護水域漁業生態環境?」日前,常德市臨澧縣新安鎮人大開展代表監督問政行動,通過依託代表問進度、問原因、問措施、問成效的「四問」機制開展人大監督,助力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推動澧水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 圓夢碧水藍天 恆豐銀行科創貸助環保企業再升級
    這是碧水藍天環境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郭英強3年前選擇創業時的信念。憑藉20餘年的一線治汙經驗和一股子闖勁,郭英強成立了碧水藍天環境工程有限公司。他提出「打造生態環境服務」的企業願景,將自身定位於運用科技創新,為政府、生產企業治理廢氣、處理汙水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的生態環境治理專家。4項發明專利、8項實用性專利和10項資質證書,每一次自主研發的科技突破,都帶動了企業治汙服務效率的提升和環保成本的降低。
  • 藍天、碧水、青草、白雲,敕勒川草原有你想像不到的美!
    藍天、碧水、青草、白雲,敕勒川草原有你想像不到的美!2012年,各級政府、研究機構、蒙草集團等多方努力,制定出「尊重自然規律,模仿天然草原,人工幹預以先鋒植物為基底,後期靠自然恢復」的方案,應用科學配比的鄉土植物品種、配合科學的建植和管理技術進行生態修復。
  • 「粵建粵美」深圳行 如何在鱗次櫛比間守住碧水藍天
    編者按:作為經濟特區的深圳,也曾經出現過犧牲環境換取經濟發展的短暫階段,如今,在城市發展過程中,深圳尤其注重生態環境保護,特別是在大氣治理方面,通過一系列舉措,還「藍」於天,讓「深圳藍」成為城市亮麗的名片。那麼深圳是怎樣在鱗次櫛比間守住碧水藍天的呢?中國網記者江玲隨同「粵建粵美」廣東綠色發展主題採風團深入深圳考察了解,為你打開「深圳藍」背後的故事。
  • 十篇保護環境的優秀作文
    大家請和我一起來保護這獨一無二的地球!保護地球,從我做起!珍惜資源,愛護樹木!低碳生活,勤儉節約!地球就是我們家,愛護環境靠大家!靠大家!2共築碧水藍天 守護美麗家園濰坊,多麼可愛的名字。讓未來的濰坊天更藍,水更綠,碧水藍天,守護美麗的家園。不要讓濰坊的最後一滴水,成為我們的眼淚。同學們,從現在起,節約每一滴水,讓濰坊碧水環抱。3珍惜資源,保護地球 地球是混沌宇宙的奇蹟。
  • 【我們的2020】幸福就在藍天碧水間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2020年,各地注重生態環境治理,努力讓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