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構築政務數據平臺支撐科學決策

2020-11-23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

無論是平日裡的旅遊出行需求,還是辦理各項政務服務,「粵省事」移動政務服務平臺小程序已經成為了不少廣東市民指尖上的「常客」。截至2020年6月28日,「粵省事」平臺已經擁有6291萬實名註冊用戶,累計查詢和辦理業務量高達21.1億次。

隨著業務量的不斷攀升,可以說「粵省事」已融入了很多用戶的生活,而這份便捷高效的背後,有著大數據「新基建」的支持。

在數字政府建設上,廣東省先行先試,探索「1+2」大數據管理模式,即「數據運營方+管理方+審計方」,加強政企協作,不斷推進數字治理水平。

數位化抗疫

數據支撐科學決策

今年是特殊的一年,防疫戰疫,成為政務數據治理能力的試金石。

疫情期間,廣州海珠政務移動辦公平臺日均活躍人數超80%,有效方便了政府工作人員隨時隨地遠程辦公、辦文、辦會。以「數字政府」為支撐,海珠打造全國首個區塊鏈全流程「指尖辦」平臺,推行手機移動端的「無接觸」受理、「不見面」審批、「零跑動」辦事。目前,全區逾600項政務事項可直接在微信上「指尖辦」,近千項事項實現全程「線上辦」,為轄區內企業和群眾帶來辦事「零跑動」的優質體驗。

而智慧順德項目則推出「新冠肺炎防控總圖」,動態掌握企業務工人員的健康狀況、流動情況等,短時間內完成復工資料審核,幫助企業快速復工。疫情發生到5月,系統共收錄約10萬名員工健康信息、完成54萬在校師生健康信息建檔,有2.1萬家企業通過系統完成851萬個口罩的預約,排查將近1萬名居家隔離人員,路邊檢疫站每天從上萬的車流中篩查出1000餘名敏感人員。

無論是智慧海珠,還是智慧順德,背後都有著屬地聯通公司的大數據中心支撐。「今年以來,聯通公司梳理人員流動數據,並向省政府提供人流移動統計數據,並在此基礎上及時拉通全省21個地市,103個部門多種類型的數據,發掘隱藏在數據背後的價值,為抗疫形勢決策提供數據支持。」廣州聯通政企客戶事業部大數據中心主任汪旭說。

全流程管理

效率安全兩手抓

作為「1+2」體系中的數據管理方,如何實現數據的全流程管理,對於廣東聯通來說,是一個充滿挑戰的全新課題。為此,聯通首創政務大數據管理平臺,該平臺大幅提升委辦局的共享需求效率,15155條信息項數據需求從提出到完成對接的時長從幾個月下降到平均26天。

類似這樣的數字應用正在提升基層治理的效率。在疫情期間,藉助AI開發的「疫情篩查智能外呼平臺」,助力基層人員無接觸且自動高效地完成疫情排查分析,極大減輕了基層工作者的隨訪負擔,成功完成調研比例高達93%,平臺已經為多個地市的31個政府部門提供服務,共外呼近60萬通電話,共節省人力約3000人。

一方面,數據管理需要推進效率提升,另一方面,數據安全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在人們更加注重隱私的今天,如何保護好敏感數據信息成為了數據管理機構的一大難題。「通過區塊鏈技術保證政務大數據中心數據的可信度和權威性,實現各個數據環節的可追溯和不可篡改性,並建立統一的安全監管日誌存儲庫。」廣州聯通政企客戶事業部大數據中心主任汪旭解析。

專家點評

數據治理管理模式易於推廣

中山大學計算機學院副教授王昌棟認為,廣東「1+2」數字政府改革建設是在新基建背景下,新興技術發展與應用促使網際網路創新發展與數字政務深度融合的一個代表性重要成果。中國聯通廣州分公司深度參與了廣東「1+2」體系數據治理管理模式建設。通過圍繞政務大數據治理,有效實現了壓縮行政審批事項辦理時間、高頻事項「最多跑一趟」「只進一扇門」、營商環境優化,公共服務、環境保護、精準社會治理、大數據決策保障等業務改革目標。

在業界首次探索出了「1+2」體系下的數據管理理論、標準和落地實踐方法。特別是在「數字抗疫」中的優秀表現,充分驗證了數字政府管理體系的先進性、數據治理經驗的可靠性和盤活數據資產所帶來的巨大價值。更難能可貴的是,該數據治理管理模式具有很強的可移植性,容易進一步推廣到全國範圍。(記者 姚翀)

相關焦點

  • 惠州為環境保護決策提供科學支撐 守護碧水藍天
    該平臺分兩期建設,目前已經完成數據基礎平臺搭建,超億條業務數據已接入平臺,接下來將接入外部物聯監測數據,為環境保護決策提供科學的數據支撐,實現從經驗決策向科學決策轉變。匯聚整合環境相關7大類20多小類數據「大數據應用平臺建設的初衷就是要實現大平臺、大整合、高共享。」
  • 政務辦:常州深化五個「統一支撐」,打造一流線上服務平臺
    常州緊扣「一網、三通、五辦」目標思路,加強政務服務網改造升級,全面構建基於「五個統一支撐」的一體化在線應用平臺,促進了常州版「一網通辦」的快速發展。一是統一服務門戶。以江蘇政務服務網為依託,推動各部門自建系統、門戶網站、受理埠同步對接,打造常州政務服務綜合旗艦店,實現了服務事項出入同口、數據同源、更新同步。
  • 高頻政務事項進駐廣州近千臺銀行智能櫃員機
    12月16日,廣州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與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分行舉行「網際網路+政務服務」全面業務合作籤約儀式,並發布了「穗好辦」政銀合作建設銀行283家服務網點名單。在籤約儀式現場,一位接收政務服務一體機的獵德街道代表高興地說。據了解,建設銀行廣州分行是全市首家與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開展「政銀合作」的商業銀行,目前已有283個服務網點近1000臺自助終端提供高頻政務服務,涵蓋社保、公積金、工商、稅務、公安、殘聯、司法、不動產、住建、海關、民政、衛健、公共服務等13個大類共123項,網點覆蓋至全市11個區。
  • 遊宇:大數據、宏經現時預測與遼寧科學決策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大數據、宏經現時預測與遼寧科學決策」。任何一個地方的發展,如果沒有準確的信息和數據來源,就很難做出精準決策和制定科學的規劃。當今時代,數據也被稱之為第四大生產要素。如果我們能在數據上有所突破,將之服務於「十四五」規劃,會對遼寧省未來的發展打下很好的基礎。傳統的宏觀經濟統計數據存在時滯性。
  • 隨時隨地開啟」掌上辦公」,「粵政易」基於政務微信推動數字政府...
    遠程辦公工具+智能工作檯輔助政府科學高效決策  粵政易目前已有高清在線會議、重點數據匯聚展示、智慧黨建等應用功能。  同時,騰訊還助力粵政易打造智能「工作檯」,將省內工作重點數據匯聚提煉並可視化呈現,輔助科學高效決策。同時,粵政易已開闢出信息匯集平臺——「數看廣東」、「粵政頭條」,方便公職人員便捷獲取政務信息,掌握經濟社會運行情況。
  • 支撐金融數位化轉型:法海風控大數據平臺全面升級
    (原標題:支撐金融數位化轉型:法海風控大數據平臺全面升級) 為給客戶提供更好的智能技術服務
  • 柏睿數據捐建城市公共危機管理與決策實驗室,打造智慧應急數位化...
    4月18日,中國礦業大學(北京)與柏睿數據籤署多項合作協議,共同建立「城市公共危機管理與決策實驗室」,充分發揮產學研一體化的聯動優勢,針對當前我國應急管理決策的短板與不足,將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運用於應急管理事業,打造智慧應急數位化「樣板間」,並為公共管理、安全科學與工程學科人才培養提供實踐基地與創新平臺。
  • ...支撐「硬發展」全市首個區縣級移動政務直播平臺落戶 三大直播...
    聚勢賦能 市中區以「直播+」支撐「硬發展」全市首個區縣級移動政務直播平臺落戶 三大直播品牌點亮新徵程 2020-12-18 15: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綠色計算行業應用論壇:鯤鵬成為構築數位化新基建的「底座」
    軟通智慧數字政府事業部本部總經理鍾瑞峰表示:在數位化時代,政務也要上雲賦智,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技術能可賦能數字政務轉型。數字治理可提升政府內部辦事效率,讓政府更加智慧化,軟通通過十大模塊為政務構建了完整數據治理體系,通過智慧中心八大場景與六大資源調度模塊,用數據去解決問題,這也是基於政務大數據去解決政府的一些問題。
  • 廣州政務服務插上「智慧翅膀」-中共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
    近日,廣州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與廣州郵政共同舉辦的「政務服務+郵政」成果發布會暨籤約儀式在廣州郵政智慧政務運營中心舉行。未來,依託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各級政務服務機構以及郵政速遞服務渠道、智慧物流、網點覆蓋、數據信息平臺等方面優勢,廣州將持續推動政務服務「減時間、減環節、減材料、減跑動」,讓企業和群眾辦事更快捷、更高效。
  • 2020年中國優秀政務平臺推薦及綜合影響力評估結果通報
    國家政務服務平臺作為全國政務服務的總樞紐,重點發揮著公共入口、公共通道、公共支撐等三大作用,尤其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國辦電子政務辦按照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和國務院機關黨組的部署要求,依託國家「網際網路+監管」系統,全力投入「數字戰疫」,一是建設了匯聚近2億條相關數據的疫情防控基礎資料庫和23類主題資料庫,相關數據及時推送至各地區各部門,並同步在國家政務服務平臺提供數據接口服務
  • 龍崗區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2020年度上半年工作總結和下半年工作思路
    截至目前,全區通過「深i您」實名申報人數近490萬,「三位一體」服務管理平臺提取有效數據6.34萬條,並推送至相關職能部門及社區工作人員實施精準核查和及時隔離處置。聯合統計、應急、網格等部門,對全區企業底數進行核查,建立全區統一的復產復工全量數據臺帳,切實摸清企業家底,為及時有效做好企業服務和困難幫扶工作提供數據支撐。
  • 國家政務服務平臺快應用上線華為應用市場
    新華社北京11月18日電,國家政務服務平臺快應用正式上線華為應用市場(試運行),這是國家政務服務平臺推出的一種新的快速精準觸達用戶的服務模式,推動政務服務「掌上辦」、「指尖辦」,將為廣大用戶帶來高效便捷的政務服務新體驗。
  • 智慧東營時空大數據與雲平臺建成 可為全市各行業各領域提供數據支撐
    據了解,該項目為政府管理建設了智慧化平臺,為政府決策提供了大數據分析支撐,為自然資源和規劃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將有力促進新型基礎設施、新型智慧城市、數字政府和大數據的發展。「智慧東營」建設的「底圖」採訪中記者了解到,東營時空大數據與雲平臺是自然資源部、省自然資源廳和市政府共同建設的國家級試點項目。該平臺作為「智慧東營」建設的「底圖」,集成整合了多尺度、多類型、多時像時空數據,是全市統一、權威、標準的地理信息平臺,可為全市各行業、各領域深化應用基礎時空數據提供有力支撐。
  • 聚焦網際網路+ 2020年中國優秀政務平臺推薦及綜合影響力評估工作...
    國家政務服務平臺作為全國政務服務的總樞紐,重點發揮著公共入口、公共通道、公共支撐等三大作用,尤其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國辦電子政務辦按照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和國務院機關黨組的部署要求,依託國家「網際網路+監管」系統,全力投入「數字戰疫」,一是建設了匯聚近2億條相關數據的疫情防控基礎資料庫和23類主題資料庫,相關數據及時推送至各地區各部門,並同步在國家政務服務平臺提供數據接口服務
  • 第二屆廣州海洋科學與產業技術國際高端論壇在南沙舉行
    記者從論壇上獲悉,近年來,廣州南沙緊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歷史性機遇,攜手中國科學院,發展海洋科技、海洋科研,共建南沙科學城、中科院明珠科學園,打造以海洋科技為特色的綜合性研究平臺,為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提供有力支撐。目前,南沙科學城已初步形成「1+2+3」海洋科技創新體系,正著力打造國家級海洋科學研究基地和「科技興海基地」。
  • 「廣州高質量發展」系列第九場新聞發布會今日召開
    南方網訊(記者/鄭彤彤 通訊員/穗宣)12月3日,「廣州高質量發展」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九場在市新聞中心舉行,廣州市市場監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丁力,廣州市政務數據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梁文謙出席發布會介紹相關工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 河北全面推進基層政務「五公開」
    》(簡稱《實施意見》),全面推進基層政務決策、執行、管理、服務、結果「五公開」,推動基層政務公開全覆蓋,讓公開成為自覺、透明成為常態,為不斷增強政府公信力執行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加快法治政府和服務型政府建設提供重要支撐。
  • 酷雲互動「全媒體營銷決策開放平臺」發布
    人民網貴陽7月27日電 (陽茜)7月27日下午,在2020「數博發布」活動上,酷雲互動全媒體營銷決策開放平臺——酷雲EYE Grow正式發布,該平臺以企業一方數據為核心,將全媒體數據(網際網路、電視、戶外)打通,應用業界權威算法模型,為企業提供透明、高效的營銷決策服務平臺。
  • 山西晉城:大數據為社會治理現代化插上智慧翅膀
    賦治於「數」,夯實市域社會治理數字底座著眼於為高效、透明的法治政府建設提供大數據環境和基礎數據支撐,晉城市大數據應用局以數字政府建設為依託,堅持法治思維,以大數據手段築法治之基、強法治之力,以數字政府建設支撐法治政府建設,把市域社會治理「智治」支撐工作與智慧城市、數字政府、法治政府建設深度融合,一體規劃、一體設計,以「1183工程」為實施路徑,持之以恆加快完善信息化基礎設施